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基于自然解决的生态修复方案——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芹 王宇 +2 位作者 李笠 张华 王波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401,共11页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由外围向内可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坝区和湖泊4个生态地质环境分区。山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水土流失、石漠化及地质灾害等;丘陵区主要是植被破坏、山地开垦过度、建材滥采、地貌景观破坏、污...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由外围向内可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坝区和湖泊4个生态地质环境分区。山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水土流失、石漠化及地质灾害等;丘陵区主要是植被破坏、山地开垦过度、建材滥采、地貌景观破坏、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地质问题较多等;平坝区主要是国土空间承载量过大、水资源短缺及污染负荷巨大、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工程建筑挤占湿地和损毁植被、自然流场改造强烈、水环境质量差等;湖泊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大,农田、村落等严重侵占湖滨缓冲带生态用地,导致生境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环湖生态屏障功能衰减或丧失,水质污染严重等。根据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分异特征、水循环及物质传输规律、资源与环境条件,从研究自然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分区评价流域生态功能及适宜性,揭示主要生态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思路与原则,构建适应高原湖泊流域资源与环境条件和社会现实的生态修复方案。山区以保护保育提升生态功能为主,丘陵区以人工辅助再生、生态重建提升生态与经济功能为主,平坝区以生态重建和转型利用以消除生态环境隐患、修复生态和恢复土地功能为主,湖泊主要开展水质修复和生态重建等。目前,高原湖泊内完成修复面积593 hm2,基本实现消除地质安全隐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3大目标任务,稳定和改善云南省九湖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喀斯特高原湖泊 地貌形态 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 云南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法的云南省地质灾害灾情年度评价及预测
2
作者 刘静 杨迎冬 +1 位作者 魏蕾 陈安 《科技通报》 2024年第8期90-94,106,共6页
为合理评价云南省地质灾害灾情年度等级,探寻地质灾害的时序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年份地质灾害灾情等级,本文选取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灾情数量3个影响因素作为权重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对1991—2020... 为合理评价云南省地质灾害灾情年度等级,探寻地质灾害的时序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年份地质灾害灾情等级,本文选取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灾情数量3个影响因素作为权重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对1991—2020年地质灾害灾情年度等级进行评价。利用差分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ethod,ARIMA)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2种方法,对2021年、2022年、2023年灾情等级进行对比预测和验证。研究表明:地质灾害灾情年度具有5年的周期性变化特征,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根据BP神经网络预测2023年为较轻灾年,从2019年开始地质灾害灾情年度等级有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灾情 组合权重法 BP神经网络 预测
下载PDF
新平新化乡滑坡形成机制及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
3
作者 丁中开 张卫锋 杨文礼 《云南地质》 202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本文以云南哀牢山区新平县新化集镇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孕灾地质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合岩土体试验,对坡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合理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建议。
关键词 滑坡 地质灾害 形成机制 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新化乡 云南新平
下载PDF
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系列专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晓波 杨迎冬 +6 位作者 王宇 祝传兵 黄成 张杰 周翠琼 柴金龙 张文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广泛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其实施使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大幅减少,因灾死亡及失踪人数明显递减,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文章依据12项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综述了体系建设实施概况及防灾减灾成... 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广泛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其实施使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大幅减少,因灾死亡及失踪人数明显递减,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文章依据12项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综述了体系建设实施概况及防灾减灾成效,归纳评述了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重点对高原地质灾害成因、规律认识、特殊岩土控灾机制、易发性分区评价、隐患综合遥感识别、自动化监测预警及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进展进行了总结,成果可为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防治体系 科技进步 云南省
下载PDF
半山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GIS支持下基于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
5
作者 王宇栋 刘娟 +4 位作者 解晋航 李章杰 张小亮 张杰 梁形形 《华北地质》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研究目的】会泽县地处云贵高原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以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以期探索适合云贵高原半山区地理环境特点的评价模型。【研究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及坡向等12个评价因子,应用确定性系数(CF)与L... 【研究目的】会泽县地处云贵高原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以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以期探索适合云贵高原半山区地理环境特点的评价模型。【研究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及坡向等12个评价因子,应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计算滑坡灾害发生概率,基于GIS的自然间断法评价结果等级。通过合理性检验与敏感性检验验证模型。【研究结果】(1)高程、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坡度对会泽县滑坡易发性影响较为显著。(2)稳定、低、中和高的面积分别为46.25 km^(2)(0.61%)、3095.41 km^(2)(52.77%)、1296.64 km^(2)(21.94%)和1446.53 km^(2)(21.94%)。(3)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通过合理性检验,AUC值为0.927。【结论】(1)滑坡中-高易发区位于会泽县西南部及东北部部分地区,低易发区及稳定区位于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2)采用CF-Logistic耦合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确定性系数 LOGISTIC模型 易发性评价 滑坡 会泽县
下载PDF
基于证据权法的昆明五华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白光顺 杨雪梅 +5 位作者 朱杰勇 张世涛 祝传兵 康晓波 孙滨 周琰嵩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适合云南高原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选择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典型研究区,选择工程地质岩组、距断裂构造线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坡面曲...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适合云南高原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选择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典型研究区,选择工程地质岩组、距断裂构造线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坡面曲率、距公路线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因素,应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证据权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素各分级(分类)综合证据权重的近似学生化检验(Student-T)优化了各因素的分级(分类)方案。采用文中所构建模型评价得出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89.9%和9.1%的地灾点落入高和中易发区,对比分析显示建模结果与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吻合度高,较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特征,可为昆明市五华区及云南高原其它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高原低山丘陵区 证据权法 昆明市五华区
下载PDF
滇东南高原斜坡区某拟建铁路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华 康晓波 +6 位作者 王波 柴金龙 周翠琼 蔡双乐 侯旭涛 黄晨晖 潘晓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7,共10页
研究区位于云贵高原南缘滇东南高原斜坡区,属珠江源头河段南盘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地表分水岭地带,侵蚀切割强烈,地形条件复杂,广泛出露的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含水层组富水性强,岩溶强烈发育,地下河管道、洼地、落水洞等广布。通过野外调查... 研究区位于云贵高原南缘滇东南高原斜坡区,属珠江源头河段南盘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地表分水岭地带,侵蚀切割强烈,地形条件复杂,广泛出露的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含水层组富水性强,岩溶强烈发育,地下河管道、洼地、落水洞等广布。通过野外调查、观测、示踪试验、实验测试等手段,利用水文地质学、岩溶学等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岩溶发育强度、大泉地下河及管道分布、地热分布情况,及其对拟建铁路选线的影响,计算隧道涌水量,提出隧道施工尽量避开地下水富集区、岩溶强发育区、大泉地下河主管道径流区、地热异常区、岩溶砂岩地层区等建议措施,减少拟建铁路施工可能面临的岩溶水文地质危害及其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破坏,为强岩溶发育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岩溶地质问题 选线建议 滇东南
下载PDF
云贵高原典型串珠状岩溶湿地水文地质演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 康晓莉 +5 位作者 彭淑惠 黄钊 高瑜 黄琴辉 刘绍华 刘天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位于云贵高原面上宣威岩溶断陷盆地北东部的格宜镇,地貌类型为岩溶丘峰谷区,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地层,由于岩石建造和外地质应力的复杂性,在强烈的溶蚀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既有溶蚀形成的溶洞、洼地、谷地、落水洞等地表岩溶地... 位于云贵高原面上宣威岩溶断陷盆地北东部的格宜镇,地貌类型为岩溶丘峰谷区,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地层,由于岩石建造和外地质应力的复杂性,在强烈的溶蚀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既有溶蚀形成的溶洞、洼地、谷地、落水洞等地表岩溶地貌,又有地下河管道等。通过水文地质学、岩溶学方法,对湖泊型串珠状湿地的构造、水文地质、岩溶发育特征进行研究,云贵高原面上串珠状岩溶湿地演化过程经历了地壳抬升期、南地壳稳定期、地壳再次抬升期三个阶段,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由于地壳抬升,侵蚀基准下切等原因,岩溶管道在漫长的时间内垮塌、淤泥堵塞及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条件下了形成地表串珠状湿地。针对目前湿地面积的不断萎缩、减小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岩溶湿地 水文地质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加权信息量与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云南罗平县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得虎 朱杰勇 +2 位作者 刘帅 马博 代旭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43-53,共11页
以罗平县崩滑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岩组、坡度、坡向、高程、起伏度、曲率、地貌类型、距河流距离、距断裂距离9个评价因子,基于共线性诊断和相关性分析对其进行独立性检验。然后采用信息量法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类分级的信息量值,... 以罗平县崩滑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岩组、坡度、坡向、高程、起伏度、曲率、地貌类型、距河流距离、距断裂距离9个评价因子,基于共线性诊断和相关性分析对其进行独立性检验。然后采用信息量法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类分级的信息量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的定量计算,从而构建信息量、加权信息量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易发性评价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GIS的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非、低、中和高4个等级,并采用ROC曲线对其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3种评价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7、0.723和0.852,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精度最高,模型结果分区与崩滑地质灾害点的分布较吻合,其非、低、中和高的面积(分级比)分别为771.1 km^(2)(25.55%)、836.6 km^(2)(27.73%)、864.36 km^(2)(28.64%)和545.94 km^(2)(1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滑坡 地质灾害 信息量模型 加权信息量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下载PDF
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635,共9页
通过南方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检查、评审意见书及记录等大量资料的梳理,参考有关文献、对照现行行业规范及管理要求,归纳分析了部分调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综合研究工作及成效较差、专题研究联系实际不够、第... 通过南方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检查、评审意见书及记录等大量资料的梳理,参考有关文献、对照现行行业规范及管理要求,归纳分析了部分调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综合研究工作及成效较差、专题研究联系实际不够、第四纪地质调查较为浅显、钻探控制作用发挥较差且探水成功率低、水资源评价内容不全面。文中联系实际探寻了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南方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物探找水的准确性尚待提高、成果质量及研究程度考核指标不突出、项目成员专业构成和经验不足等。提出基于借鉴前人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全面理解和执行规范,以问题为导向,改进水文地质调查的措施建议,旨在促进解决当前地质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助力水文地质调查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调查研究 勘探试验 资源评价 问题及措施
下载PDF
高陡边坡危岩体运动学参数与防治措施研究
11
作者 王睿 阿发友 +3 位作者 黄胜东 王发龙 刘章振 严世群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5期62-68,81,共8页
进行危岩体崩塌灾害防治时,对危岩体进行精准辨识并有效还原危岩体滚落时的真实情况是重难点。以昆明市山邑村危岩体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陡边坡危岩体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AMMS ROCKFAL... 进行危岩体崩塌灾害防治时,对危岩体进行精准辨识并有效还原危岩体滚落时的真实情况是重难点。以昆明市山邑村危岩体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陡边坡危岩体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AMMS ROCKFALL软件模拟危岩体滚落时的运动情况,获取危岩体滚落过程中的运动路径及运动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先进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对危岩体进行较准确、全面的辨识与分析;可利用RAMMS ROCKFALL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较真实地反映危岩体滚落时的运动情况,获取落石运动路径、速度、对下方建筑物的冲击等运动学参数,可为防治工程构件布置和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危岩体 落石 灾害 防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颗粒级配对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2
作者 高恺 段红鑫 +3 位作者 李华 蔡保新 安鹏 孔志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701,共13页
坡面开挖后形成的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易受流水侵蚀,导致严重坡面侵蚀。传统治理措施效果有限,土壤改良成为提升土壤抗冲刷能力和改善物理力学性质的有效策略。以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颗... 坡面开挖后形成的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易受流水侵蚀,导致严重坡面侵蚀。传统治理措施效果有限,土壤改良成为提升土壤抗冲刷能力和改善物理力学性质的有效策略。以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颗粒分析试验和直剪试验,在不同红黏土和砂粒质量占比条件下进行了系列重塑混合土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随着红黏土和砂粒质量占比的增加,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整体表现为增大趋势。级配参数对混合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土体中粗细颗粒的比例以及颗粒间的作用关系,来影响其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其中红黏土会增加黏聚力,超过30%质量占比后会降低内摩擦角,而掺入砂粒会增加混合土体的内摩擦角,但是超过18%质量占比后其黏聚力低于回填土。此外,红黏土的掺入可以改善回填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条件,并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6%质量占比红黏土效果最佳,但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在6%~30%范围内选择。对于砂粒,在考虑后续工程防护措施下,18%质量占比为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级配 全风化花岗岩 回填土 抗剪强度 土体力学 改良土 云南
下载PDF
高原山地—湖泊地区雨季地表水补给来源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
13
作者 廖会娟 柴勇 +6 位作者 角媛梅 张华 佘万江 卢瑞涛 沈剑 徐秋娥 贾士豪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2-1879,共18页
本文旨在解析中国西南高原山地—湖泊地区雨季地表水补给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基于2022年7—8月在洱海流域采集的多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遥感技术,量化地表水的补给源和比例,并探究水体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洱海... 本文旨在解析中国西南高原山地—湖泊地区雨季地表水补给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基于2022年7—8月在洱海流域采集的多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遥感技术,量化地表水的补给源和比例,并探究水体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雨季降水受蒸发和季风气候等影响,其氢氧同位素值与地下水和地表水相比偏负。地下水δD、δ18O表明,在高海拔及富水性高的区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偏负,d-excess值则表明不同含水岩组的蒸发差异。地表水氢氧同位素值随着水体从入湖河水经过洱海湖水到出湖河水的流动逐渐偏正,其中苍山东坡和南部区域同位素值较北部区域而言更偏正,就苍山东坡而言,其中游地区蒸发作用最为显著。(2)苍山—洱海间地表水补给来源的空间格局显示,地表水对其下游混合水体的贡献率最大。其中降水和地表水在苍山—洱海间各河段的贡献率皆表现为,在出山口以上河段的降水、地表水贡献率小于出山口之后河段;而地下水贡献率反之。(3)沿河流流向,其地形、地质条件、地表覆盖和水汽特征共同影响地表水补给来源的空间格局,植被覆盖状况好、地表温度高和实际蒸散量多的区域,降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多;植被覆盖状况较差的区域,地表水的补给较多;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贡献率则取决于含水岩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地表水补给来源 苍山洱海 高原湖泊 遥感技术 贝叶斯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岩体暴露面图像中裂隙全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14
作者 吴金 吴顺川 孙贝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1-2632,共12页
裂隙显著影响岩体物理与力学性质,针对从岩体暴露面图像中自动提取裂隙存在的提取结果不完整、信噪比低,以及提取方法经验参数多、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裂隙提取优化程序。首先,通过引入广义伽马校正初步提升裂隙与岩壁面对比... 裂隙显著影响岩体物理与力学性质,针对从岩体暴露面图像中自动提取裂隙存在的提取结果不完整、信噪比低,以及提取方法经验参数多、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裂隙提取优化程序。首先,通过引入广义伽马校正初步提升裂隙与岩壁面对比度;其次,考虑裂隙路径像素间相互影响,设计灰度传递算法提升裂隙连续性;最后,通过改进Frangi滤波器提取裂隙并充分抑制噪音像素响应。结果表明:该程序充分融合了裂隙低灰度和高线型两大特征,图像增强与裂隙提取两阶段协同运作,显著改善了裂隙对比度不均问题,在较完整提取裂隙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噪音与伪裂隙的产生,对多种岩体暴露面图像均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将该方法与常用的裂隙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展现了该算法流程在处理低对比度、高噪声岩体裂隙图像方面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暴露面 裂隙自动提取 数字图像处理 灰度传递算法 Frangi滤波
下载PDF
裂隙砂岩应变场演化与超声时移衰减特征研究
15
作者 张朝俊 吴顺川 +1 位作者 储超群 庞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4-1296,共13页
微裂纹萌生、扩展和聚结模式的识别是研究岩体灾害孕育演化过程的基础。为探究裂隙岩石微裂纹发育过程及机制,采用主动超声测量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同步监测单轴压缩下预制裂隙砂岩的损伤破裂过程,分... 微裂纹萌生、扩展和聚结模式的识别是研究岩体灾害孕育演化过程的基础。为探究裂隙岩石微裂纹发育过程及机制,采用主动超声测量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同步监测单轴压缩下预制裂隙砂岩的损伤破裂过程,分析了表面应变场演化及超声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小倾角预制裂隙尖端的局部拉应力集中利于裂纹更早萌生;随裂隙倾角增加,预制裂隙试样由较为稳定的渐进性破裂转变为突发性破坏,其脆性特征也更明显,表面应变场可实时追踪裂纹的萌生和扩展。P波波速、振幅谱和超声振幅的衰减与微裂纹的发育和宏观裂纹的形成密切相关,可将超声波主频的明显衰减视为宏观裂纹形成的直接证据;不同射线路径P波速度及振幅衰减的差异,是轴向应力和预制裂隙诱导损伤累积各向异性的结果。此外,采用改进谱比法分析了超声衰减的时移特征,发现超声波衰减比P波波速对岩石介质中微裂纹的发育更敏感,进一步对比发现超声振幅、表面应变、P波波速对岩石损伤识别的敏感性依次降低。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超声衰减和DIC表面应变同步监测是识别和量化岩石损伤和裂纹扩展先兆信息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主动超声监测 衰减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场演化
下载PDF
基于MISSA-SVM模型的边坡稳定性预测及应用
16
作者 王团辉 王超 +2 位作者 吴顺川 王琦玮 徐健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为提高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选取容重γ、黏聚力c、内摩擦角Ф、边坡角φf、边坡高度H、孔隙压力比ru等6个代表性特征作为模型的预测指标。针... 为提高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选取容重γ、黏聚力c、内摩擦角Ф、边坡角φf、边坡高度H、孔隙压力比ru等6个代表性特征作为模型的预测指标。针对麻雀优化算法(SS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精确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引入一维复合混沌映射、正余弦算法(SCA)、Levy飞行机制和步长因子动态调整等策略进行优化改进,构建基于MISSA-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将MISSA-SVM模型应用到大溪滑坡等9组边坡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ISSA-SVM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_(1)分数、均方误差(MSE)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96.29%、92.3%、100%、0.96、0.016和0.967,均优于SSA优化的SVM模型和BP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边坡状况完全吻合,表明MISSA-SVM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MISSA) 支持向量机(SVM) 边坡稳定性 正余弦算法(SCA) 预测指标
下载PDF
风化残积砂土相对密实度及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方迎潮 张垚 +3 位作者 葛华 孔志岗 蒋毅 赵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的抗剪强度受其含水率与相对密实度的影响。优化回填土含水率与相对密实度来提高土体抗剪强度是实现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管道作业边坡坡面侵蚀治理的手段之一。以管沟回填的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直... 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的抗剪强度受其含水率与相对密实度的影响。优化回填土含水率与相对密实度来提高土体抗剪强度是实现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管道作业边坡坡面侵蚀治理的手段之一。以管沟回填的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人工降雨模型试验,研究该类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其抗冲刷能力。结果显示:1)干密度为1.30 g/cm^(3)的土样的最佳含水率为15%,此时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20.33 kPa和34.59°,当土体含水率增加至25%时,其黏聚力降低至3.63 kPa,内摩擦角减小到32.42°;2)通过击实方式将土体的相对密实度从0.06提高至0.83,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高53%和18%,相对密实度为0.50时,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改善效果最佳;3)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结果显示,坡面侵蚀模数与土体的抗剪强度有关,尤其与内聚力呈负相关关系。综上,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提高土体的相对密实度,能有效改善土体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侵蚀 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 抗剪强度 含水率 相对密实度
下载PDF
滇池湖底塌陷漏水隐患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18
作者 王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持滇池漏水隐患点急变临灾推论和漏水隐患不成立否定意见的双方都做了大量的分析论证工作,并发表和提交了研究成果。但以地球系统科学、水工环地质学和地球探测技术科学的理论、原理和地质勘查认识问题的程序和规范来衡量,均不同程度地... 持滇池漏水隐患点急变临灾推论和漏水隐患不成立否定意见的双方都做了大量的分析论证工作,并发表和提交了研究成果。但以地球系统科学、水工环地质学和地球探测技术科学的理论、原理和地质勘查认识问题的程序和规范来衡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性、系统性、规范性的错误或不足,主要表现在地质学概念及术语不清、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不足、湖盆形成及演化历史研究薄弱、水文地质勘探验证欠缺等,从而导致各方推断依据皆不够充分。对这些问题,文章逐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水工环地质等调查(勘查)研究程度及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规范地质学基本概念、开展湖底洼地钻探试验及监测、系统开展综合研究和野外查证的具体改进建议。明确指出滇池漏水隐患成立与否,关键在于湖底洼地发生岩溶塌陷的风险,必须实施钻探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湖泊 断陷盆地 岩溶洼地 岩溶塌陷 湖底漏水
下载PDF
云南某高填方边坡对油气管道的致灾风险及CFG加固效果分析对油气管道的影响
19
作者 刘章振 阿发友 +2 位作者 张晶 杨大慎 刘小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文章旨在研究位于云南省安宁市的某重点建设项目中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对坡脚油气管道的影响。该项目于2023年初形成了长近1.6 km、最大高度约42 m的高填方边坡,由于场地规划选址的限制,在高填方边坡坡脚平行埋设有4条油气管道,边坡坡脚... 文章旨在研究位于云南省安宁市的某重点建设项目中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对坡脚油气管道的影响。该项目于2023年初形成了长近1.6 km、最大高度约42 m的高填方边坡,由于场地规划选址的限制,在高填方边坡坡脚平行埋设有4条油气管道,边坡坡脚距离最近的管道仅有7 m,这给油气管道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研究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填方边坡对坡脚管道的影响,并探讨了在边坡坡脚布置5排CFG桩的情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失稳滑动面仅出现在人工填土内,位于油气管道上方;填方边坡的基本稳定系数为1.305,在暴雨工况下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管道在天然工况下满足稳定性要求,但在暴雨工况下可能导致变形和破裂;边坡坡脚地基增设5排CFG桩后,暴雨工况下管道变形和椭圆度满足规范要求,边坡稳定系数提升了4.2%,但仍未满足规范安全储备要求。建议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填方边坡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高填方边坡 边坡稳定性 CFG桩 边坡安全储备
下载PDF
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应用——以丽江河间地块地下水径流分析为例
20
作者 杨帆 刘海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丽江河间地块上岩溶水系统十分发育,查明其径流规律有利于“玉龙-古城”城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作者采用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对研究区岩溶水径流规律进行分析,查明丽江河间地块岩... 丽江河间地块上岩溶水系统十分发育,查明其径流规律有利于“玉龙-古城”城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作者采用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对研究区岩溶水径流规律进行分析,查明丽江河间地块岩溶水径流在表层径流、浅径流、深径流不同层次的规律。综合地下水流量分析、水化学反演、同位素测试、示踪试验的结果,对结论进行验证,表明作者提出的径流模型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径流模型 水径流结构 水径流路径 示踪试样 验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