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氨甲环酸使用时间有助于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燕 吴凡 +4 位作者 李红 万盛钰 何瑾 朱宾仁 江从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58-5864,共7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手术后会出现大量的隐性失血,减少隐性失血可以降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目的:评估延长氨甲环酸的使用时间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自...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手术后会出现大量的隐性失血,减少隐性失血可以降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目的:评估延长氨甲环酸的使用时间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经急诊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62例,均在牵引床上闭合牵引复位后置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根据氨甲环酸的使用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在切开皮肤前15-30 min给予氨甲环酸1 g静脉滴注,3 h后追加1 g;试验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再追加氨甲环酸1 g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3,5天均复查血常规,统计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理论总失血量采用Gross方程计算,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显性出血量相差较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试验组围术期血红蛋白下降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值、术后第1,3天的红细胞压积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第3天的血红蛋白值为最低值,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值为最低值,然后开始回升;⑤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表明,术后延迟氨甲环酸的使用时间,可能有助于减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并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隐性失血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胡海刚 谭伦 +4 位作者 林旭 吴超 钟泽莅 曾俊 邓佳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椎体...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折类型、骨密度、伤椎置钉、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椎体复位程度、螺钉位置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相互关系。结果:116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术后发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为6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椎体复位程度、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骨密度与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类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置钉情况、螺钉位置与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骨密度是影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椎体"空壳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椎体压缩程度和骨密度可能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空壳现象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测量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的体积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泽莅 胡海刚 +4 位作者 林旭 谭伦 吴超 曾俊 邓佳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8-1043,共6页
背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常运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T11-L2),但目前对于固定后"空壳"现象只着重于影像学的发现,缺乏相关深入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索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体积测量的新方法,评价不同"... 背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常运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T11-L2),但目前对于固定后"空壳"现象只着重于影像学的发现,缺乏相关深入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索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体积测量的新方法,评价不同"空壳"大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72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行后路内固定复位后存在椎体"空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射线片、CT及MRI),记录分析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复位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Mimics软件测量椎体"空壳"和伤椎的体积,计算空壳/伤椎体积比,随访观察椎体"空壳"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72例患者中,空壳/伤椎体积比<5%的有16例(A组),5%-10%有30例(B组),>10%的有26例(C组);(2)"空壳"愈合情况比较:A、B组"空壳"不愈合率显著低于C组(P<0.05),但A,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A、B、C组患者在复位前及复位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A、B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显著高于C组(P<0.05);(4)Cobb角比较:3组患者在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目测类比疼痛评分:A、B组在复位后即刻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要明显优于C组(P<0.05);(6)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发现1例切口渗液,B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和1例螺钉松动,C组发现2例螺钉松动和1例单侧连接棒断裂,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7)结果提示,空壳/伤椎体积比>10%时,"空壳"不愈合发生率高,易出现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及慢性腰背痛;椎体"空壳"体积的测量对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手术复位损伤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微信公众号对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红萍 胡海刚 +1 位作者 张学华 刘小群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9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运动健康视角下骨科微信公众号对骨质疏松症(OP)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OP并VC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健康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号干... 目的:分析运动健康视角下骨科微信公众号对骨质疏松症(OP)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OP并VC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健康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号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运动训练依从性,患者自我效能,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评估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月后,两组运动训练依从性调查量表、OSE、OKT、ECOS-16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健康视角下骨科微信公众号干预在提高OP并VCF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自我效能、疾病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科微信公众号 运动训练
下载PDF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泽莅 张健 +3 位作者 林旭 曾俊 吴超 谭伦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9期845-847,共3页
目的与传统方法置入导针比较,分析"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导针引导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优势。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Evan... 目的与传统方法置入导针比较,分析"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导针引导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优势。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Evans分型为Ⅰ~Ⅳ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采用了"触摸和漏斗"法置入导针(A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67~96岁,平均(78.1±7.8)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3.5±1.1)d;依据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10例,Ⅳ型2例。24例采用了传统方法置入导针(B组),其中男8例,女16例;年龄66~92岁,平均(77.8±7.2)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3.6±1.1)d;依据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2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置入导针步骤平均透视次数,自评优良率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较B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2,P=0.000)。A组手术平均出血量较B组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3,P=0.000)。在置入导针步骤平均透视次数,A组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8,P=0.000)。置入导针时A组自评优良的例数为21例,优良率80.8%,B组优良的例数为9例,优良率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2,P=0.003)。两组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其中A组有1例、B组有2例发生螺旋刀片切割,其余患者骨折骨愈合。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传统方法比较,置入导针时采用"触摸和漏斗"法可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置入导针时自评优良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技巧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导针 “触摸和漏斗”法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4
6
作者 曾俊 林旭 +3 位作者 王翔宇 胡海刚 谭伦 魏琴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每组20例:(1)A组——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术;(2)B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每组20例:(1)A组——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术;(2)B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内侧壁切除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术;(3)C组——采用Wiltse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椎管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4个月。(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组明显短(少)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压缩百分比:3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留后方稳定结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有限开窗 椎管减压
下载PDF
地塞米松减少胸腰椎同种异体骨植骨排异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凡 曾俊 +2 位作者 林旭 钟泽莅 吴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能否减少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的排异反应。方法对53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32例(使用地塞米松)和对照组21例(未使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术后第3、7天的WBC、E... 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能否减少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的排异反应。方法对53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32例(使用地塞米松)和对照组21例(未使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术后第3、7天的WBC、ESR,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伤口感染情况。结果 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术后引流量、术后第3天WBC和ESR、第7天ESR、伤口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7天WBC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并未减轻排异反应,也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同种异体骨 地塞米松 排异反应
下载PDF
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椎体成形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涛 李涛 +5 位作者 胡海刚 袁德超 吴凡 曾俊 吴超 林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5478-5483,共6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穿刺部位、椎体血管分布及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等,而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对椎旁静脉渗漏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过程中骨水泥椎旁... 背景:目前国内外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穿刺部位、椎体血管分布及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等,而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对椎旁静脉渗漏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过程中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的影响因素,验证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采用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57例(425个椎体)的病历资料,观察术后X射线片及CT资料判断椎体是否出现椎旁静脉渗漏。采用Mimics软件将患者术后CT资料导入软件,使用3D重建功能计算出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比较渗漏组与未渗漏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水泥体积、穿刺侧骨水泥体积、椎体体积、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与椎旁静脉渗漏之间的相关关系,绘制ROC曲线,选取有诊断意义的因素。结果与结论:①出现椎旁静脉渗漏42例(43个椎体),未出现椎旁静脉渗漏患者315例(382个椎体);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渗漏组与未渗漏组患者的性别、骨密度、穿刺侧骨水泥体积、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穿刺侧骨水泥体积、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椎旁静脉渗漏存在相关关系(P<0.05);④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显示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诊断椎旁静脉渗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0.6,且P<0.05,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诊断椎旁静脉渗漏的最佳截断点为13.33%,敏感度81.4%,特异度为26.2%;⑤提示性别、骨密度、穿刺侧骨水泥体积、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椎旁静脉渗漏的危险因素,其中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椎旁静脉渗漏密切相关,且最佳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为13.33%,当穿刺侧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超过最佳值时,椎旁静脉渗漏的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 穿刺侧 骨水泥体积 椎体体积
下载PDF
悬吊牵引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9
作者 张焰 曹林虎 《当代医学》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悬吊牵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行PKP治疗的78例单椎体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悬吊牵引结合PKP)与对照组(行PKP),各39例。比较两组VAS... 目的观察悬吊牵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行PKP治疗的78例单椎体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悬吊牵引结合PKP)与对照组(行PKP),各39例。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伤椎Cobb角。结果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均高于术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牵引结合PKP治疗OVCF效果显著,能更好恢复椎体高度、纠正伤椎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牵引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光电导航引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林虎 谭伦 +2 位作者 林旭 吴超 王翔宇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观察光电导航引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7例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光电导航引导,61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C臂机透视,66例)。手术前后两组进行疼痛... 目的观察光电导航引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7例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光电导航引导,61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C臂机透视,66例)。手术前后两组进行疼痛VAS评分,记录X线透视次数、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及单侧穿刺成功次数,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观察椎弓根突破、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3个月。术后24 h VAS评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透视次数、穿刺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伤椎前缘高度比术后24 h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电导航引导PKP治疗OVCF,穿刺次数少,单侧穿刺成功率高,X线透视次数少,并发症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潘红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268-270,共3页
目的 :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CG组和YZDX组(45例/组)。对两组患者均进... 目的 :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CG组和YZDX组(45例/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YZDX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和住院的时间。结果 :接受护理后,YZDX组患者血浆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CG组患者,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均低于CG组患者,P <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凝血功能,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针对性护理 手术 股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一期清创内固定治疗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俊 林旭 +3 位作者 万盛钰 钟泽莅 胡海刚 谭伦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清创+内固定治疗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的效果。方法从病死率、一期治愈率、感染复发率3方面比较单用抗生素、抗生素+清创、抗生素+清创+内固定3种方式治疗20例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抗生素+清创+内固定治疗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的效果。方法从病死率、一期治愈率、感染复发率3方面比较单用抗生素、抗生素+清创、抗生素+清创+内固定3种方式治疗20例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个月~6年。病死率、感染复发率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清创+内固定治疗方式一期治愈率更高(P<0.05)。结论在原发性化脓性脊柱感染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清创+内固定治疗是安全的,一期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清创 内固定 原发性 化脓性脊柱感染
下载PDF
非疫区不典型布鲁氏菌脊柱炎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盛钰 钟泽莅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910-2911,共2页
布鲁菌是一类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被感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脊柱少见感染疾患之一非常罕见,我市为非疫区目前未见其相关报道。我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脊柱炎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 布鲁菌是一类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被感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脊柱少见感染疾患之一非常罕见,我市为非疫区目前未见其相关报道。我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脊柱炎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1岁,农民,于2015年9月29日扭伤腰部伤后感腰部疼痛难忍,1个月后疼痛逐步向右下肢呈放射痛,同时伴伸膝乏力;发病以来无午后低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脊柱炎 腰椎 感染
下载PDF
影响肩关节前脱位Hippocratic法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涛 林旭 +3 位作者 吴超 胡海刚 李涛 袁德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7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肩关节前脱位Hippocratic法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确诊为肩关节前脱位且采用Hippocratic法闭合复位成功的患者91例,其中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手法复位成功68例(成功组),非麻醉下Hippocra... 目的探讨影响肩关节前脱位Hippocratic法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确诊为肩关节前脱位且采用Hippocratic法闭合复位成功的患者91例,其中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手法复位成功68例(成功组),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复位失败但全麻状态下复位成功23例(失败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骨直径、脱位直线距离、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与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之间的相关关系。绘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比较各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取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时的点作为截断点,得出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最佳截断点,计算出所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间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与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失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C曲线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取脱位水平距离为20.45 mm作为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截断点时,其诊断肩关节复位失败的敏感率及特异率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采用Hippocratic法非麻醉下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时,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是影响复位效果的因素,特别是年龄、脱位水平距离及软组织厚度,三者均会明显影响肩关节脱位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脱位 Hippocratic法 复位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D-二聚体升高的结直肠肿瘤术前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敏华 付召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99-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对D-二聚体升高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结直肠肿瘤患者36例,分为3组。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给予抗凝相关处理。比较3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白细胞...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对D-二聚体升高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结直肠肿瘤患者36例,分为3组。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给予抗凝相关处理。比较3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干预组术后第7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第4天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结直肠肿瘤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微创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钟泽莅 吴超 +1 位作者 林旭 胡海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Henry入路切开复位斜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前的差值;术后4周及3个月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占健侧的百分比(分别记为FS%、FR%和HG%);术后3个月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均无桡动脉损伤、螺钉过长或进入关节间隙发生。微创组1例术后发生正中神经一过性刺激症状,1个月后完全恢复;传统组2例术后出现肌腱刺激疼痛症状,取出钢板后缓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FS%、FR%、HG%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8,P=0.000)。患者对术后切口美观感评价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微创经皮掌侧植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腕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胡海刚 林旭 +4 位作者 谭伦 吴超 钟泽莅 曾俊 邓佳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6-981,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术后椎体"空壳"影像学特征,探讨椎体"空壳"与骨折愈合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2例,...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术后椎体"空壳"影像学特征,探讨椎体"空壳"与骨折愈合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2例,女44例;年龄22~66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高处坠落伤54例,重物砸伤38例。骨折节段:T11 5例,T12 38例,L1 52例,L2 21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65例。矢状面Cobb角8~27°,平均15°;伤椎前缘压缩程度20%~75%,平均44%。骨密度测量显示:骨量正常30例,骨量减少40例,骨质疏松41例,严重骨质疏松5例。观察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例数、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规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3个月。共72例出现椎体"空壳"现象,主要集中于椎体前柱及上终板薄弱区附近(54/72,75.0%),以不规则形为主(50/72,69.5%)。椎体骨折线走行与椎体"空壳"形态和复位后椎体骨折块移位有关;"空壳"形态转归可分为消失型、缩小型和塌陷型,椎体"空壳"体积和转归类型是影响椎体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术后椎体"空壳"发生率及骨折不愈合率均较高,椎体"空壳"转归类型及体积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空壳”现象 内固定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现象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海刚 林旭 +4 位作者 谭伦 吴超 钟泽莅 曾俊 邓佳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的手术治疗策略,为"空壳"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根据选择标准纳入53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椎体"空壳"高危发生风险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的手术治疗策略,为"空壳"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根据选择标准纳入53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椎体"空壳"高危发生风险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重建;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短节段钉棒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Denis分型、骨折节段、伤椎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观察术后椎体"空壳"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4个月。术后治疗组有5例发生"空壳",末次随访时不愈合4例;对照组有23例发生"空壳",末次随访时不愈合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对照组发现2例螺钉松动、1例单侧连接棒断裂,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程度、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除末次随访时对照组OD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组外(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预防椎体"空壳",有利于伤椎高度的维持和远期功能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空壳”现象 伤椎重建 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健 林旭 +2 位作者 钟泽莅 吴超 谭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784,共7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 目的比较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采用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A组),16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个月;B组6~24个月,平均12.8个月。A组患者术后3个月取外固定支架时,患者自评满意度满意率为85.7%(12/14),B组同时间点满意率为81.2%(13/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990)。术后6个月参照改良G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A组优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8.6%;B组优6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990)。术后3个月随访时A、B组各出现1例异位骨化。X线片复查示,A、B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发生;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P=0.978)。两组骨折愈合后均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A组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第1、3天VAS评分均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髁间C型骨折,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以及双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均可获得较理想的肘关节功能,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取出内固定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克氏针 悬吊固定 外固定支架 双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凡 方向 +6 位作者 郎志刚 刘宏远 熊燕 张闻力 罗翼 屠重棋 段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7年3月行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的9例股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75岁,平均44.8岁。病程2~6个月,平均3.5个月。骨肉瘤5... 目的探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7年3月行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的9例股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75岁,平均44.8岁。病程2~6个月,平均3.5个月。骨肉瘤5例(EnnekingⅡB期3例、Ⅲ期2例),恶性纤维肉瘤1例(EnnekingⅡB期),软骨肉瘤1例(EnnekingⅠB期),肺癌股骨多发转移伴病理性骨折2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其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评价其功能。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8个月,平均21个月。无伤口感染、关节脱位、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发生腘静脉血栓形成,2例骨肉瘤患者肿瘤持续进展死亡。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QQL评分分别为(3.2±1.2)、(40.6±5.4)分,均较术前的(5.9±0.8)、(22.3±4.2)分显著改善(t=11.314,P=0.000;t=–7.794,P=0.000)。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15~29分,平均21.1分;HHS评分为44~90分,平均66.5分。结论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有效保肢方案,能够恢复肢体的负重和行走功能,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股骨置换术 股骨恶性肿瘤 保肢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