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商与西周铭文中“赏”、“赐”二字语法辨析
1
作者 杨于萱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周代宗法下的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等级严明的礼乐制度,以巩固其政治伦理。当时君王对于臣属时有赏赐,此类事件往往铸于鼎彝,成为足以与经传文献相互佐证或补充的实物资料。殷商、西周金文中之赏赐行为,大致可分为君王对公侯伯等群臣之赏赐... 周代宗法下的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等级严明的礼乐制度,以巩固其政治伦理。当时君王对于臣属时有赏赐,此类事件往往铸于鼎彝,成为足以与经传文献相互佐证或补充的实物资料。殷商、西周金文中之赏赐行为,大致可分为君王对公侯伯等群臣之赏赐;公侯伯对其下属之赐;诸侯国及臣属间之互赠;公侯伯等臣属对王之贡献等四类,综观上述的各种赏赐行为,可见赏赐行为实为殷商、西周政治运作之重要支柱,居上位者借"赏赐"行为以显示自身之权威,下属因受"赏赐"而有沐浴上位者恩惠之感。诸多学者先进对于"赏赐者""被赏赐者"与"赏赐物"之间的关系,已有深刻且完善之研究成果,但是对赏赐语法的讨论较少而略显不足,实仍有讨论空间。故本文试以殷商及西周时期铭文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赏""赐"二字在语法句型中之差异,并试图说明二字随历史演进下,时人用法之互有消长,以呈现殷商至西周时期的所谓馈赠方法,由赏赐并用,到单用赐字,其中的转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铭文 西周铭文 “赏” “赐” 语法
下载PDF
莊子學躍進“新子學”的變與不變——符號解構、文本對話、隱喻創發之歷程
2
作者 錢奕華 《诸子学刊》 2013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一、前言:儒道思維互轉與互補百家争鳴的諸子黄金時期,奠基了王官之學、諸子之學分途之流。'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漢書·藝文志》)的時代背景下,百家相搏又相融,尤以孔、孟、老、莊影響最巨。儒道二端,... 一、前言:儒道思維互轉與互補百家争鳴的諸子黄金時期,奠基了王官之學、諸子之學分途之流。'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漢書·藝文志》)的時代背景下,百家相搏又相融,尤以孔、孟、老、莊影響最巨。儒道二端,在同中有異、異中求同的態度下,雜糅了彼此相近的觀點,'其言雖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觀點 影響 黄金 解構 前言 儒道 文本 時代 隱喻
下载PDF
网路混成式华语文课程之教学实施与建议
3
作者 舒兆民 《国际汉语学报》 2012年第2期18-31,共14页
网路通讯技术的逐步发展,让远距教学成为可能,也更加成熟,本文先分类目前在数位教学上的几种平台教学模式与线上工具,再就笔者所参与或主持的数次透过教学平台,以同步结合非同步的互动与资料平台,设计出各种教学模式、互动学习、师资培... 网路通讯技术的逐步发展,让远距教学成为可能,也更加成熟,本文先分类目前在数位教学上的几种平台教学模式与线上工具,再就笔者所参与或主持的数次透过教学平台,以同步结合非同步的互动与资料平台,设计出各种教学模式、互动学习、师资培育以及3D实境虚拟教学之课程,探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对教学的成效评估。同时,就笔者几次对于华语文的语文技能、文化教学以及师资培育课程设计与观察,提出个人对于远距师资培育与华语文在跨国合作教学上的课程之规画模式。本文中笔者采学者与笔者的实验所得与笔者教学后心得,从经验出发,就目前的网路教学课程,归纳出课程设计上几个重点,也对运用于华语文学习之平台设置提出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路教学 混成式学习 平台课程教学 华语文
下载PDF
明清庄学中解构、建构与诠释——以林云铭《庄子因》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奕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多样的明清庄学诠释文本中,以诠释庄子为名,而实为解构后建构一诠解系统,做一客观的论述者。本文试以林云铭《庄子因》举证,说明诠释内容与方式是以"因"为解构之主轴,还诸庄子一本然之面貌,而建构一以读者为视角的阅读系统... 在多样的明清庄学诠释文本中,以诠释庄子为名,而实为解构后建构一诠解系统,做一客观的论述者。本文试以林云铭《庄子因》举证,说明诠释内容与方式是以"因"为解构之主轴,还诸庄子一本然之面貌,而建构一以读者为视角的阅读系统,提出全面观照的地理法、细读文本的观贝法、五经学养法及传奇法等四法解读庄子。林云铭《庄子因》诠释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因之以作品、因之以读者、因之以作者、因之以道的论点诠解庄子,建构一兼容文学与哲学特色的诠释理论。在庄学诠释的历史中,建构一别具特色的由解构而建构的庄学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 解构 建构 庄学 细读
下载PDF
宋明时期诠解《庄子》水月境空之美的历程
5
作者 钱奕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宋明以来,从评点、义理、散文角度解庄,对内容与意义都有详尽之说明,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向,各色相宜,音声相谐。从阅读者感性的评点,到理性的分析,进而解构庄子,并探寻庄子为文之金钥,最终层层入理的论述,影响到清人的承接、总结与开展... 宋明以来,从评点、义理、散文角度解庄,对内容与意义都有详尽之说明,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向,各色相宜,音声相谐。从阅读者感性的评点,到理性的分析,进而解构庄子,并探寻庄子为文之金钥,最终层层入理的论述,影响到清人的承接、总结与开展,在文理、义理等方面各具特色地解庄,造就了清初林云铭《庄子因》以文解庄之法,并影响到后来如吴世尚《庄子解》、宣颖《南华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等以义理兼文学性、章法化等方式解读与重构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时期 《庄子》 义理 以文解庄 解构 重构美学 诠解
下载PDF
中西自然觀之對比分析——以老莊“自然”詮釋為例證
6
作者 錢奕華 《诸子学刊》 2012年第1期79-94,共16页
本論文擬以《莊子》之自然觀語義討論為原則,期望建立一客觀完整之自然觀。在存在之現象與自然而然之間,爬梳《莊子》的自然論述;於客觀與主觀的交互討論中,有更多'與時俱化'、'任物自化'之自然而然的真精神,以及自然... 本論文擬以《莊子》之自然觀語義討論為原則,期望建立一客觀完整之自然觀。在存在之現象與自然而然之間,爬梳《莊子》的自然論述;於客觀與主觀的交互討論中,有更多'與時俱化'、'任物自化'之自然而然的真精神,以及自然的相互協調、安身立命的自然觀點。由此區別于中國的自然主義之根本意涵。'自然'一詞對西方人而言,指的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其在文學作品中,展現的是寫實風格;在生活語言中,則是指無虛偽的一種情境。而在中國古典文獻中,“自然”一詞,指的是道家老莊的自然觀與儒家環境保護意識。兩兩對照之下,往往會發覺其中存有不同之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國 主義 任物 爬梳 原則 觀語義 區別 客觀 自化
下载PDF
子學到“新子學”的内在理路轉换過程研究——以明清莊子學為例
7
作者 錢奕華 《诸子学刊》 2016年第1期367-380,共14页
明清莊子學是一個面對時代巨大轉變,如何去運轉與改變或接受、或創發的最佳的轉换過程典範,由子學的式微到'新子學'尚未建構,其中有四個重要的内在理路現象,是值得被注意與學習的。由宋明理學至明清莊子學,銜接將來的清代樸學,... 明清莊子學是一個面對時代巨大轉變,如何去運轉與改變或接受、或創發的最佳的轉换過程典範,由子學的式微到'新子學'尚未建構,其中有四個重要的内在理路現象,是值得被注意與學習的。由宋明理學至明清莊子學,銜接將來的清代樸學,很明顯地有四個面向:一是知識建構莊子論:為歷史語言之接受,語音、音韻、語義的詮釋;或由評點、八股文式知識建構莊子論;二是歷史接受莊子論,省思莊子詮解之歷史思維,承接老子思想為正統,玄學解讀為方法,此歷史接受莊子論;三是實證融合莊子論,由實證出發,由心學、理學、三教合一、或與易學交會融合詮釋,而重新再建構新的莊子;四是自我實踐莊子論,變化重構與道體含攝,終至完成船山一家之言的巨匠系統論,承接内聖外王之學而自立一宗,是自我實踐莊子論。從明清莊子學的内在理路轉换過程研究中,對'新子學'的建構上,可以取法其舊經驗,結合現代新觀點,而開創新世代、新格局的'新子學'時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理路 知識建構 歷史接受 實證 自我實踐
下载PDF
从《诗经·文王》谈《庄子·缮性》的辘轳旋转章法
8
作者 钱奕华 《诗经研究丛刊》 2012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一、前言诗经一向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其文讲究抑扬、回环、整齐之美,形式显示出磅礴气势之美,义理上也是层层入理,论证上更铿锵深刻,以达到兼具内容与形式之美的境界。古文论述中,清·唐文治曾以'辘轳旋转'论点,以《诗经... 一、前言诗经一向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其文讲究抑扬、回环、整齐之美,形式显示出磅礴气势之美,义理上也是层层入理,论证上更铿锵深刻,以达到兼具内容与形式之美的境界。古文论述中,清·唐文治曾以'辘轳旋转'论点,以《诗经·大雅·文王》的体式与《庄子·缮性》的作法为例,说明文章循环反复,层层人里,达到声情与义理合一的辘轳旋转写作方式。故本篇以此为例,并说明对其他相关篇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 层层 辘轳 诗经 形式 文王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戏曲爱情文学之共相
9
作者 钱奕华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5年第1期232-240,共9页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情"是戏剧的灵魂,戏剧鉴赏是由"情"至"爱"的彰显,"爱情"不只是心灵的独白,更要有情的表现与爱的坚持、波折、历练、淬炼、深化、煎熬、...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情"是戏剧的灵魂,戏剧鉴赏是由"情"至"爱"的彰显,"爱情"不只是心灵的独白,更要有情的表现与爱的坚持、波折、历练、淬炼、深化、煎熬、痛楚,最后蜕变羽化,破茧而出。情味的反复萃取,需经由作者用心铺陈,在本事动人、主题合乎风化之教、结构严谨、曲文高妙、音律谐美、宾白贴切、人物鲜明、科诨自然等八项锻炼后,以爱恨情仇曲折超脱,推波男女情爱走向经典文学。本论文藉由此讨论,建构出爱情文学在戏曲中的共相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文学 共相 古典戏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