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錢穆論全真教——以《金元統治下之新道教》爲探索中心
1
作者 梁淑芳 《全真道研究》 2018年第1期54-65,共12页
國學大師錢穆(1895—1990)在中晚年以'文化學'爲研究重心,指出'文化七要素'乃經濟、政治、科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錢穆認爲中國的宗教氣氛比起西方没那麽濃重,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國人則憑諸良心,西方人必... 國學大師錢穆(1895—1990)在中晚年以'文化學'爲研究重心,指出'文化七要素'乃經濟、政治、科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錢穆認爲中國的宗教氣氛比起西方没那麽濃重,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國人則憑諸良心,西方人必須上教堂,中國人仰仗的是家庭,以儒家爲本位的錢穆,幾乎表明儒家思想就是中國的宗教。難能可貴的是,錢穆對全真教仍有屬於自己的研究心得,本文擬以錢穆的《金元統治下之新道教》爲探索中心,藉以觀察錢穆對於全真教的論述,尤其是錢穆提出'全真諸師制行涉世實最近儒。惟儒者志求上達,常期得君行道,治國平天下;全真諸師則志在下行,深入社會下層,與貧苦民衆交接,故其風格又似墨耳。'還有'邱、馬之道行又各自有别。以禪家相擬,重陽如五祖弘忍,邱、馬則慧能、神秀之分宗矣'。筆者在本文嘗試回應與討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錢穆 全真教 全真七子 墨家 禪宗
原文传递
論馬鈺在關中的修道與傳教生活
2
作者 梁淑芳 《全真道研究》 2017年第1期40-52,共13页
全真道的創教祖師王重陽,於金大定七年(1167)中元後一日,與馬鈺契遇於范明叔家之怡老亭,言談之間,馬鈺心悦誠服,因此邀請重陽至家中,爲他建造庵堂,取名'全真'。其後陸續收了丘處機、譚處端、馬鈺、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 全真道的創教祖師王重陽,於金大定七年(1167)中元後一日,與馬鈺契遇於范明叔家之怡老亭,言談之間,馬鈺心悦誠服,因此邀請重陽至家中,爲他建造庵堂,取名'全真'。其後陸續收了丘處機、譚處端、馬鈺、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處玄爲徒,乃著名的'全真七子'。大定九年(1169)九月,王重陽帶領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馬鈺四大弟子離開山東,前往陝西弘道,未料次年正月初四,仙逝於汴梁的王氏旅店。這時身爲'七子'中唯一得道的馬鈺,不得不扛起全真道弘揚與傳承的重責大任。透過本文,可以明白馬鈺在祖師仙逝之後,如何於關中築庵苦修三年,服喪期滿,馬鈺手書'祖庭心死',過著'鬥貧'的生活。待離開環堵,馬鈺除了印行《全真集》,還在陝西終南一帶廣開教門,履行'勸十方父母捨俗修仙'的承諾,所以關中堪稱爲馬鈺修道與傳教成績最顯著的地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道 馬鈺 關中 修道 傳教生活
原文传递
陳攖寧《孫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詩注》簡評
3
作者 梁淑芳 《全真道研究》 2019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近代道教學者陳攖寧注釋《坤道功夫次第》組詩,從"破除枝節,統觀丹道""道教爲本,兼採儒釋""實踐體驗,重視證據"三個方面展開。陳攖寧在尋求"作者意圖"過程中,也會因性别差異問題,導致詮釋失去... 近代道教學者陳攖寧注釋《坤道功夫次第》組詩,從"破除枝節,統觀丹道""道教爲本,兼採儒釋""實踐體驗,重視證據"三個方面展開。陳攖寧在尋求"作者意圖"過程中,也會因性别差異問題,導致詮釋失去效力。畢竟,在道教修煉理論與功夫體系中,操作層次必有男女差異。陳攖寧無法推倒這個體系,就必須正視這種差異。因此,在道教體系乾丹、坤丹不同的前提下,陳攖寧所能做的衹是進行基礎的解釋。至於更深入的宗教體驗與詮釋,則因性别差異問題,無法有更進一步的貼近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陳攖寧 孫不二 《孫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詩注》 詮釋學 女丹
原文传递
《西遊原旨》内丹思想初探
4
作者 梁淑芳 《全真道研究》 2016年第1期41-58,共18页
現有的清刊本《西遊記》包括《西遊證道書》《西遊真詮》《新説西遊記》《西遊原旨》《通易西遊正旨》《西遊記記》《西遊記評注》,共七本。其中《西遊原旨》乃全真道龍門宗第十一代弟子劉一明(1734—1821)所評點,他和清代多數學者一樣... 現有的清刊本《西遊記》包括《西遊證道書》《西遊真詮》《新説西遊記》《西遊原旨》《通易西遊正旨》《西遊記記》《西遊記評注》,共七本。其中《西遊原旨》乃全真道龍門宗第十一代弟子劉一明(1734—1821)所評點,他和清代多數學者一樣,認定《西遊記》的作者是丘處機,且在陳士斌《西遊證道書》的基礎上,以先天真一之氣爲修行基礎,視性命雙修爲總原則,一方面繼承全真道龍門宗的傳統,又援引了南宗先命後性的主張,使得丹法理論更加周全。本文嘗試探討《西遊原旨》中的某幾項内丹思想,包括人物象徵與情節意涵、先天真一之氣、性命雙修之道等。劉一明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待深入發掘其奥旨者不少,特别是其内丹學中的火候、大周天、小周天等議題,都是值得我們繼續投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劉一明 《西遊原旨》 内丹 先天真一之氣 性命雙修
原文传递
匡常修《嶗山道教金山派丹法存抄》修行觀詮解
5
作者 梁淑芳 《全真道研究》 2021年第1期122-141,共20页
自古以來嶗山素有“九宫八觀七十二庵”之稱,金代丘處機曾經幾次到嶗山修行,開創了全真聖地的新局面。嶗山的道觀分别屬於全真道七大門派,包括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華山派、嵛山派、清静派,還有龍門後裔所創的金山派、鶴山... 自古以來嶗山素有“九宫八觀七十二庵”之稱,金代丘處機曾經幾次到嶗山修行,開創了全真聖地的新局面。嶗山的道觀分别屬於全真道七大門派,包括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華山派、嵛山派、清静派,還有龍門後裔所創的金山派、鶴山派、金輝派。其中尤以金山派影響最大。到了20世紀,匡常修(1904~1993)爲金山派的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基於詮釋學觀點,以匡常修《嶗山道教金山派丹法存抄》爲藍本,輔以全真道創教祖師王重陽作品、丘處機作品,還有與匡常修年代相近的鄭觀應修習北派心得之文字,針對“以習静入手”“聚性與止念”“周天法輪轉”三項關鍵,探究匡常修所傳金山派之修行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詮釋學 匡常修 《嶗山道教金山派丹法存抄》 修行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