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苄星青霉素G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叶文 单海东 +1 位作者 王琼 周国儿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苄星青霉素G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舟山市中医院诊治的100例接受苄星青霉素G治疗的男男性行为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感染HIV分为HIV...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苄星青霉素G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舟山市中医院诊治的100例接受苄星青霉素G治疗的男男性行为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感染HIV分为HIV阴性组(n=59)和HIV阳性组(n=41)。比较两组血清学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根据12个月后血清学固定情况分为固定组(n=19)和未固定组(n=81),经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血清学固定的相关因素。结果HIV阴性组治疗后9个月的血清有效率比HIV阳性组高,治疗后3、6、9、12个月的血清学治愈率均比HIV阳性组高,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固定率比HIV阳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阴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CD4^(+)、CD4^(+)/CD8^(+)均比HIV阳性组高,CD8^(+)比HIV阳性组低,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值比HIV阳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HIV阳性、梅毒分期、基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分布均可能是影响血清学固定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HIV感染可能导致早期梅毒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且是苄星青霉素G治疗后血清学固定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梅毒伴HIV感染患者经苄星青霉素G治疗后,其免疫功能改善、RPR转阴获益少于单纯早期梅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苄星青霉素G 血清学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