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95
1
作者 夏国宏 郑争达 杨海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35例,其中有症状20例,无症状1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50例,其中有症状21例,无症状29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研究组中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78.13%)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54.6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研究组中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老年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常裕 杨海燕 占焕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77-679,68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IL-9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肾功能评价指标的关系。另选取同期在本...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IL-9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肾功能评价指标的关系。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IL-9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1.14±0.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1±0.22)pg/ml(P<0.05);NYHAⅣ级组和NYHAⅢ级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YHAⅡ级组(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Ⅳ级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YHAⅢ级组(P<0.05);LVEF<30%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与LVEF>50%组和30%≤LVEF≤5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0.83±0.26)pg/ml,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1.27±0.39)pg/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9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IL-9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密切相关,其在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肺炎衣原体感染及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海燕 毛静飞 +3 位作者 吴常裕 俞晓军 俞怡 沈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52-5356,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断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白细胞介素-6(IL...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断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以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以及IgG水平的差异,分析IL-6、CRP、Fg与心绞痛危险评分的关系,分析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与IL-6、CRP、Fg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IL-6、CRP及Fg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患者随着危险分数的升高,IL-6、CRP及Fg水平也呈上升的趋势(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肺炎衣原体特异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IgG阳性患者IL-6及CRP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与IL-6、CRP及Fg呈正相关关系(r=0.441,0.472,0.39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并且IgG与炎性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推断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肺炎衣原体感染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常裕 杨海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年第9期39-42,4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诊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诊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黄素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 (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3、IL-17、sCD40L、CK、CK-MB、cTnT、LVEDd与柯萨奇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IL-23、IL-17、sCD40L水平,改善心肌酶学水平及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病毒性心肌炎 白细胞介素-23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原文传递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常裕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6期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4周),4周后血压仍不能控制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患者...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4周),4周后血压仍不能控制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剂量加倍(10 mg/d);B组在服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4 mg/d.A、B两组患者均在加服药前与加服药8周后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4 h动态血压,以测量值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作为血压变异性的指标.结果 A组加服药8周后,24 h收缩压变异度(24 h SSD)、白天收缩压变异度(dSSD)、夜间收缩压变异度(nSSD)、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24 h舒张压变异度(24h DSD)、白天舒张压变异度(dDSD)、夜间舒张压变异度(nDSD)均较加服药前降低[(13.22±1.10) mmHg(1 mmHg=0.133 kPa)比(15.97±1.65) mmHg、(12.04±2.21) mmHg比(15.15±2.89) mmHg、(10.22±3.29) mmHg比(12.23±3.21) mmHg、0.093±0.021比0.104±0.017、(11.33±2.09) mmHg比(13.27±1.43) mmHg、(10.64±1.81) mmHg比(12.57±1.43) mmHg、(9.56±1.32) mmHg比(11.23±2.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加服药8周后,与加服药前比较,24 h SSD、24 h SCV、dSSD、dSCV、24 h DSD、24 h DCV、dDSD、dDCV、nDSD均显著下降[(10.23±4.72) mmHg比(15.27±3.23) mmHg、0.083±0.032比0.106±0.019、(10.85±3.29)mmHg比(15.09±3.21)mmHg、0.080±0.028比0.096±0.025、(10.13±2.43)mmHg比(13.37 ±3.13) mmHg、0.111±0.035比0.136±0.032、(9.58±2.49) mmHg比(12.29±3.27) mmHg、0.112±0.036比0.123±0.041、(9.46±2.78) mmHg比(11.19±4.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SSD、nSCV及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药8周后,B组24 h SSD、24 h SCV、24 h DSD、24h DCV、dSSD、dDSD、dSCV及dDCV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SD、nDSD、nSCV及nD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单药加倍剂量和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血压变异性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