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普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英 司文博 +2 位作者 于欣琼 李富强 邸海鹏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74-775,共2页
剖腹探查术是普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术式,麻醉通常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切口大、创伤重,同时,气管插管的置入对患者亦是较大刺激,因此术中需要大量全身麻醉药物,以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本研究采用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腹探查术,以... 剖腹探查术是普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术式,麻醉通常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切口大、创伤重,同时,气管插管的置入对患者亦是较大刺激,因此术中需要大量全身麻醉药物,以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本研究采用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腹探查术,以期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 外科
下载PDF
贫血患者七氟烷吸入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19-2820,共2页
贫血患者因血中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否较正常患者易出现苏醒延迟,如何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常会遇见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更适合贫血患者的麻醉药物,寻求为贫血患者更完善的麻醉方案。1资... 贫血患者因血中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否较正常患者易出现苏醒延迟,如何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常会遇见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更适合贫血患者的麻醉药物,寻求为贫血患者更完善的麻醉方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全麻手术的40例轻度贫血患者(Hb90-110g/L),年龄20-55岁,体重40-7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患者 麻醉效果 丙泊酚 七氟烷 静脉 血红蛋白浓度 病理生理变化 择期全麻手术
下载PDF
心脏外科围术期机体免疫应答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司文博 卢家凯 程卫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心脏外科过程可干扰机体免疫应答,导致围术期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固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其原因主要有手术创伤、应激、体外循环、体温改变及失血和输血等。这种免疫应答改变可增加围术期心肌损伤、肺损伤以及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心脏外科过程可干扰机体免疫应答,导致围术期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固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其原因主要有手术创伤、应激、体外循环、体温改变及失血和输血等。这种免疫应答改变可增加围术期心肌损伤、肺损伤以及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围术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免疫应答 围术期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司文博 马月华 +5 位作者 王岳峰 王嵘 金沐 董秀华 程卫平 卢家凯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针药复合组(A组)25例,对照组(C组)25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针药复合组(A组)25例,对照组(C组)25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术中持续及术后3次(术后6h、24h、48h)行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Hz/100Hz,术前术后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强度的2~3倍即10~15m A,术中麻醉期间刺激强度为30m A,刺激部位是双侧中府、云门、列缺和内关穴,30min/次;C组也以同样的装置和时间点连接在患者相同穴位上以同样频率但以较小电刺激强度4m A进行电刺激。两组患者均采用方案相同的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术期两组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及补体C3、C4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Ig G、Ig A值在术后24h、72h均较术前明显下降,Ig M、C3、C4值在术后24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2h恢复到术前水平;与C组相比,A组术后24h、72h Ig G、Ig A值较术前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术后24h Ig M、C3值较术前下降幅度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有效减轻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抑制,具有调节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53例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宝通 邸海鹏 戴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05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3例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52例给予单纯丙泊酚麻醉。结果实验组丙泊酚使用量[(122.15±5.34)mg]、VA... 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05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3例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52例给予单纯丙泊酚麻醉。结果实验组丙泊酚使用量[(122.15±5.34)mg]、VAS评分[(1.14±0.08)分]、苏醒时间[(5.67±1.38)min]少于对照组[(138.99±6.38)mg、(3.24±0.65)分、(6.59±1.69)min],其麻醉镇痛效果为0级的比例(98.11%)高于对照组(80.77%),不良反应发生率(9.435%)低于对照组(32.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无痛胃镜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丙泊酚 门诊无痛胃镜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富强 何宝通 +1 位作者 于萍 吴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很顺利,没有1例出现肺栓塞,骨黏合剂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硬膜外阻滞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很顺利,没有1例出现肺栓塞,骨黏合剂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术后回访没有不良反应的现象出现。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满足了手术要求的阻滞范围,麻醉效果满意,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处理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1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宝通 于萍 +1 位作者 吴哲 司文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麻醉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80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记录两组诱导后插管前、麻醉插管后、...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麻醉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80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记录两组诱导后插管前、麻醉插管后、手术结束时以及导管拔管后的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实验组在置喉罩期和拔罩期的HR、MAP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变化较为明显,P<0.05。结论喉罩通气道能有效维持通气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手术 喉罩 麻醉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卢爱平 戴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术毕前10 min,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观察组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术毕前10 min,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观察组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后苏醒情况。于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30 min,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躁动评分(R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躁动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镇痛泵(PC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30 min,观察组VAS评分及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逐渐升高,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有利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程度,减少48 h内PCA按压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躁动 疼痛
下载PDF
新开综合ICU近2年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9
作者 李喜元 尹吉东 +2 位作者 王景民 李灯凯 王曦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052-1053,1055,共3页
目的:回顾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构成及病死率等情况,为今后提高我院ICU的收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死亡原因、治疗以及转归等情况,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总体死... 目的:回顾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构成及病死率等情况,为今后提高我院ICU的收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死亡原因、治疗以及转归等情况,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总体死亡病例83例,中位年龄71.0[62.0~81.0]岁,主要分布于60~79岁年龄组。男∶女=1.96∶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II)评分中位数32.0[27.0,38.0]。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病32例(38.6%),呼吸系统疾病17例(20.5%),多器官功能不全16例(19.3%)。总的住院病死率为22.4%。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高龄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5.0%,23.9%,31.1%,随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2=7.14,P<0.01)。急诊转入组、会诊转入组、术后转入组病死率分别为48.1%,33.1%,5.3%,急诊转入组病例病死率最高(χ2=58.04,P<0.01)。结论:我院新开综合ICU死亡病例以老年组人群分布最多,以男性多见,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主。加强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是我院ICU未来降低病死率应该重点主抓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死亡原因 病死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司文博 魏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抑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诱导,插管前1 ...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抑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诱导,插管前1 min给予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组给予0.5 mg/kg艾司洛尔稀释于生理盐水10 ml中静脉注射。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和3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T1时,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的MAP[(76±13)mm Hg,(75±12)mm Hg]及HR[(65±9)次/min,(64±8)次/min]较T0时的MAP[(87±12)mm Hg,(86±12)mm Hg]及HR[(75±12)次/min,(74±12)次/min]明显下降(P<0.01),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时,对照组的MAP[(103±23)mm Hg,(106±21)mm Hg,(89±19)mm Hg]和HR[(85±7)次/min,(83±8)次/min,(79±9)次/min]较T1时MAP[(75±12)mmHg]和HR[(64±8)次/min]明显升高(P<0.05),而艾司洛尔组的MAP和HR在插管后升高不明显[插管后MAP:(89±15)mm Hg,(86±14)mm Hg,(74±12)mm Hg,HR:(66±13)次/min,(74±12)次/min,(72±5)次/min;插管前MAP:(76±13)mm Hg,HR(65±9)次/min,P<0.01]。艾司洛尔组有8例患者在插管后HR下降到60次/min以下,最低为53次/min。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0.5 mg/kg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瑞芬太尼 插管法 气管内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七五 安建雄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0期72-75,80,共5页
目的寻找导致术后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一般规律以及术后IS的特殊临床表现,为IS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航空总医院2020年1-7月发生术后IS的病例以及同期中心手术室内的麻醉量。收集术后IS的病例内科合并症、术前血压、血糖、... 目的寻找导致术后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一般规律以及术后IS的特殊临床表现,为IS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航空总医院2020年1-7月发生术后IS的病例以及同期中心手术室内的麻醉量。收集术后IS的病例内科合并症、术前血压、血糖、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IS的临床表现等。结果航空总医院2020年1-7月中心手术室内共完成2931例麻醉,有6例患者发生IS,发生率0.2%。6例IS患者中3例接受椎管内麻醉、3例接受全麻;5例术前有IS病史,1例有严重的脑血管狭窄。术后IS的患者5例表现为失语,1例全麻后未醒。结论术后发生IS的患者既往有IS病史或者有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术后I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失语或者全麻未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表现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少辉 吴国平 +4 位作者 文海昭 王景民 狄海鹏 王冉东 王保西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7期5329-5331,共3页
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股骨近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通常采取椎管内麻醉完成手术。但因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椎管内麻醉广泛扩张阻滞区域的血管,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可引起血压不稳,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联合阻滞麻醉 腰丛 椎管内麻醉 血流动力学 股骨颈骨折 局麻药物 神经并发症 手术切口 子间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性研究
13
作者 鲁素红 郭红璐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成年患者40例实施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随机均分为2组:芬太尼组,应用芬太尼0.2μg·kg^(-1)·h^(-1);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成年患者40例实施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随机均分为2组:芬太尼组,应用芬太尼0.2μg·kg^(-1)·h^(-1);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0.02μg·kg^(-1)·h^(-1)。记录术后PCA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及2、4、8、12、24、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是否使用镇痛药物;观察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延迟等并发症,并记录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与芬太尼组相比较,舒芬太尼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在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的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无1例患者在PCA期间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舒芬太尼能够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镇痛 患者控制 输注 静脉内 芬太尼 舒芬太尼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云 李富强 +3 位作者 卢爱平 霍东燚 何宝通 陈小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9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9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联合PCIA,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镇痛镇静效果、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PCIA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PCIA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术后指标,且不增加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切口浸润 静脉自控镇痛 肝切除术 镇痛 镇静 肝功能
原文传递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术前筛查与评估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 罗爱林 +5 位作者 李世勇 安建雄 王东信 王祥瑞 刘存明 王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4-1420,共7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由于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的部分或完全上呼吸道阻塞,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期间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1]。我国OSA患病率为2%~4%[2],年龄和性别是OSA的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由于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的部分或完全上呼吸道阻塞,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期间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1]。我国OSA患病率为2%~4%[2],年龄和性别是OSA的主要危险因素[3,4]。据估算,约25%的择期手术患者合并OSA,而减重手术患者患病率高达80%[5]。合并OS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2~3倍[6]。而大多数患者术前未识别是否合并OSA,即使OSA确诊患者亦有相当比例未接受规范治疗[7],由于缺乏这类患者术前OSA风险分级、针对性预防措施及合理围术期风险管理预案,导致围术期风险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上呼吸道阻塞 呼吸循环系统 睡眠期间 减重手术 日间嗜睡 呼吸障碍 确诊患者
原文传递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春芳 闵敏 +1 位作者 伍建平 余立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1期2478-2482,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技术对自然分娩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该院分娩的1121例单胎头位初次足月分娩者,非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EA组,557例)和对照组阴部神经阻滞组(LA组,564例),产后6~12周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技术对自然分娩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该院分娩的1121例单胎头位初次足月分娩者,非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EA组,557例)和对照组阴部神经阻滞组(LA组,564例),产后6~12周进行盆底功能评估。结果EA组产后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84),但EA组阴道后壁脱垂率显著高于LA组(P=0.0000),两组的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产后尿失禁、功能性便秘及盆腔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azer评估显示两组的Ⅰ型和Ⅱ型肌纤维收缩时肌电值均明显下降,变异性增大,放松时间延长,且前、后静息肌电值上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不仅减轻了产科疼痛,而且降低了产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但是增加了阴道后壁脱垂的发生率,对自然分娩后的会阴切开率、产后尿失禁、功能性便秘及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等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亦无显著影响。硬膜外阻滞对盆底肌功能既无保护作用,也无加重损伤的作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为利大于弊,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 阴部神经阻滞 自然分娩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6
17
作者 宫晓华 刘欣 钱晓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60例,孕38。41周,单胎头位,年龄18-3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n=80):对照组(c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Ⅰ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于k,椎...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60例,孕38。41周,单胎头位,年龄18-3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n=80):对照组(c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Ⅰ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于k,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入导管。注射0.1%罗哌卡因12ml后,行PCEA:采用0.1%罗哌卡因+盐酸氢吗啡酮2.5μg/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60ml。PCA剂量6ml,锁定时间12min,背景输注速率0.1ml/h,极限量30ml/h。首次给予罗哌卡因后,C组产妇告知PCEA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Ⅰ组产妇在c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着重讲解药物峰值效应和PCEA泵原理等。分别于分娩镇痛前和分娩镇痛后15、30、60、120、180、240min时采用VAS评价疼痛程度。记录分娩镇痛后下肢麻木、运动神经阻滞、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娩结束后24h对产妇镇痛满意度进行评价,计算镇痛满意率。结果与c组比较,I组分娩镇痛后60、120、180和240min时VAS评分降低,镇痛满意率升高(P〈0.05)。C组有1例产妇分娩镇痛后30min时出现运动神经阻滞,I组未见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2组均未见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疼痛 镇痛 硬膜外 宣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