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肖晨薇 《乡村科技》 2024年第7期49-52,共4页
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以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区域,对其智慧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芜湖市智慧农业发展存在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专业化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芜湖市应... 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以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区域,对其智慧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芜湖市智慧农业发展存在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专业化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芜湖市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机研制补短板、深化改革激励措施、培育多层次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农业 智慧农业 发展现状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芜湖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措施探析
2
作者 叶小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82-184,共3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芜湖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11个镇160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99200 hm2,自开展创建以来,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契机,通过以政...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芜湖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11个镇160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99200 hm2,自开展创建以来,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契机,通过以政策引导园区创建、以奖补支持园区建设、以创新带动农民增收、以项目推动园区发展、以科技引领产品升级、以人才支撑园区发展、以品牌提高园区竞争力等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逐步打造出一批以优质粮油、果蔬、特色水产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园区内乡村产业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本文对上述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措施 安徽芜湖
下载PDF
芜湖市农用薄膜回收处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凤旭鸣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
农用薄膜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但农用薄膜使用后如不及时回收处理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如何正确有效地回收处理农用薄膜,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农用薄... 农用薄膜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但农用薄膜使用后如不及时回收处理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如何正确有效地回收处理农用薄膜,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农用薄膜使用量为2186.4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薄膜 回收处理 安徽省芜湖市 增温保墒 当前农业生产 白色污染 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载PDF
芜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娟 《乡村科技》 2022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在回顾安徽省芜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在生态环保意识、降解膜推广、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设施运行成本、农村改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在回顾安徽省芜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在生态环保意识、降解膜推广、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设施运行成本、农村改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扶持蔬菜标准园建设、强化执法监管、推进畜禽标准化绿色养殖、抓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芜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畜禽粪污 农村改厕 芜湖市
下载PDF
激发乡土人才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芜湖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0-93,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芜湖市针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人才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人才流失严重,乡村对人才返乡缺少吸引力;人才队伍结构欠优等实际情况,采取了建立培育制度,开创农业"宜学&q...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芜湖市针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人才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人才流失严重,乡村对人才返乡缺少吸引力;人才队伍结构欠优等实际情况,采取了建立培育制度,开创农业"宜学"平台;争取政策扶持,打造农业"宜业""宜创"空间;突出能力培养,加快培育农村技能人才;建立实训基地,提供"双创"空间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效。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议从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精准科学的农村人才评价机制;实施灵活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培育扶持政策、实施乡村人才"学历提升计划"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乡村振兴 人才队伍 培育制度 实训基地 评价机制
下载PDF
安徽芜湖:突出蓝莓特色产业发展 做好农业增值大文章
6
作者 崔志强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10期61-6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蓝莓因含有丰富的营养兼具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安徽芜湖市高度重视蓝莓产业发展,将蓝莓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农业优质高效、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蓝莓因含有丰富的营养兼具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安徽芜湖市高度重视蓝莓产业发展,将蓝莓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突出蓝莓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农业增值大文章,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通过分析芜湖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种植面积小、科技含量低和三产融合弱的现实难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突出科技赋能和推进三产融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产融合 产业振兴 全面振兴 安徽芜湖市 新业态 蓝莓 政策扶持
下载PDF
芜湖市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7
作者 谢晶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44-47,共4页
芜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有着重农种粮的传统,2021年芜湖粮食生产呈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三增”局面,粮食生产综合水平总体稳定。本文从芜湖市发展粮食生产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粮食生产顶层设计、责任落实、试验示范、加强基建... 芜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有着重农种粮的传统,2021年芜湖粮食生产呈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三增”局面,粮食生产综合水平总体稳定。本文从芜湖市发展粮食生产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粮食生产顶层设计、责任落实、试验示范、加强基建、科技创新、提质增产等有效措施,结合当前面临的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种粮大户经济效益降低、农村劳动力缺乏且素质偏低、灾害因素频发等问题,从稳定粮食生产水平、补贴农资规范市场、做好示范提高积极性、加强粮食产能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粮食生产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勇 胡敏 曹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7期139-140,共2页
芜湖大米是芜湖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将推进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列入“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重点工程。该文分析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促进芜... 芜湖大米是芜湖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将推进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列入“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重点工程。该文分析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促进芜湖市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大米 品牌 发展路径
下载PDF
皖江地区水稻病虫害长期定量预测方法研究--以芜湖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司红君 付伟 +2 位作者 徐阳 祝玉青 丁劲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以芜湖市1986~2020年水稻病虫害及水稻种植面积、逐月气象要素、国家气候中心逐月环流和海温指数数据,分析了各病虫害的变化特征和显著气象影响因子,并借助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环流和海温指数的皖江地区主要病虫害的长期定... 以芜湖市1986~2020年水稻病虫害及水稻种植面积、逐月气象要素、国家气候中心逐月环流和海温指数数据,分析了各病虫害的变化特征和显著气象影响因子,并借助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环流和海温指数的皖江地区主要病虫害的长期定量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芜湖市病害总体轻于虫害,病害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面积比显著增加,白叶枯显著减少;虫害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发生面积比显著增加,稻蝗显著减少。各病虫害均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利用环流、海温指数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的滞后性,建立了基于这些指数的皖江地区病虫害的长期定量预测模型。模型建立前先遴选出与本地病虫害显著相关的环流、海温指数,然后将其依次放入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最终建立了8种病虫害的预测模型。模型和公式中的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预报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能够在年初定量预测本年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比,为皖江地区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变化特征 环流和海温指数 长期定量预测模型
下载PDF
芜湖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
10
作者 恽壮志 杨月英 许芳芳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实施综合利用是循环农业的应有之义,对提升村居生态环境、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芜湖市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升,通过分析芜湖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农... 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实施综合利用是循环农业的应有之义,对提升村居生态环境、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芜湖市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升,通过分析芜湖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五化”利用占比情况(肥料化利用占比50%以上,以机械化直接还田为主),揭示了当前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存在的秸秆收储运环节经营成本较高、收储运体系建设难度较大、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即提升作物规模化种植水平、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健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等,并以此为基础提高芜湖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现代农业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农作物秸秆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五化”利用
原文传递
绿色化视角下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颖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8期148-150,共3页
预制菜产业作为食品产业的新兴业态,能够满足现代人快节奏、高效能的生活方式。本文基于绿色化视角探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现存困境,发现其存在相关法律规章缺位、原料质量难保障、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 预制菜产业作为食品产业的新兴业态,能够满足现代人快节奏、高效能的生活方式。本文基于绿色化视角探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现存困境,发现其存在相关法律规章缺位、原料质量难保障、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律规章、保障原料质量、加大科技投入等解决对策,旨在助力预制菜产业绿色化转型,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食品行业绿色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发展 预制菜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芜湖市常见水稻栽培方式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丹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中国是稻作历史悠久、水稻遗传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岩遗址考古发现的古代栽培稻标本可以证明中国已有超过1.4万年以上的稻作栽培历史,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起源。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栽培是关... 中国是稻作历史悠久、水稻遗传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岩遗址考古发现的古代栽培稻标本可以证明中国已有超过1.4万年以上的稻作栽培历史,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起源。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栽培是关系到民生大计的重要产业,是构建我国粮食安全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面实现稻谷产业的高速发展,对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可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稻谷产地之一,近年来芜湖市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劳动成本,不断改进和创新水稻栽培方式,常规栽培、抛秧栽培和机插秧栽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对3种水稻栽培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的优势、局限性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为探索适合芜湖市的水稻栽培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水稻 粮食安全 栽培方式 常规栽培 抛秧栽培 机插秧栽培
原文传递
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吴支行 朱迎婷 +3 位作者 龚亚龙 李世杰 宋安康 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75-78,共4页
为验证大田环境下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稳定性,开展了连续3年的原位钝化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施用第1年,土壤酸化情况明显改善,土壤pH由5.64最高提升至7.1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有... 为验证大田环境下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稳定性,开展了连续3年的原位钝化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施用第1年,土壤酸化情况明显改善,土壤pH由5.64最高提升至7.1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最高降幅达71.48%,治理效果整体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后续2年,处理组土壤pH、土壤有效镉含量均有所回弹,但稻米镉含量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且降幅与施用量间无明显相关性,此外,所有处理组均未对水稻产量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通过高施用量的土壤改良剂可在短期内明显提升土壤治理水平,但长期来看较低的施用量更有利于实现镉污染耕地的长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镉污染稻田 原位钝化 治理 稳定性
下载PDF
芜湖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晶 《基层农技推广》 2022年第7期75-78,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之一,威胁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始终把农业面...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之一,威胁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始终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梳理总结了2021年芜湖市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就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高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加强农药肥料包装和农膜废弃物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化肥农药减量和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生态循环治理畜禽粪污和包装废弃物闭环处置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农业面源污染 防治现状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秸秆综合利用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对策
原文传递
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以安徽黄汰村为例
15
作者 刘畅 崔志强 凤旭鸣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66-6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意义重大。产业振兴位居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之本和第一要务,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意义重大。产业振兴位居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之本和第一要务,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农民富裕富足的必由之路。安徽省无为市黄汰村作为曾经的贫困村,农业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到2023年年底翻四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到2023年年底翻一番,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业产业 村集体经济 产业兴旺 振兴路径 第一要务
下载PDF
芜湖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
16
作者 许芳芳 杨月英 恽壮志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基层农技推广建设是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芜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发挥农技推广工作公益性服务职能,芜湖市不断探索基层农技推广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新路径。本文简要阐述芜湖市农业基本概况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 基层农技推广建设是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芜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发挥农技推广工作公益性服务职能,芜湖市不断探索基层农技推广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新路径。本文简要阐述芜湖市农业基本概况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就农技服务人员理论与实践脱节、农技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手段落后、农技服务人员工作重心偏移及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并从加大对农技服务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农技员队伍的管理体系、创新基层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层农技队伍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举措,为解决芜湖市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进而推动芜湖市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基层农技推广 农业现状 农技人员 存在问题 建议举措
原文传递
2022年芜湖市优质晚粳新品种展示评价试验
17
作者 沈鹏飞 王鸿翔 +1 位作者 王玲 葛小平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7期8-12,共5页
为筛选适宜芜湖市种植推广的优质粳稻新品种,选取了10个近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嘉优5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全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33~165 d,平均全... 为筛选适宜芜湖市种植推广的优质粳稻新品种,选取了10个近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嘉优5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全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33~165 d,平均全生育期为148.8 d,对照组嘉优5号的生育期为159 d,其中嘉禾香1号、浙禾香2号的全生育期长于对照,其余8个品种的全生育期短于对照。10个水稻品种中除浙禾香2号发生中等程度的稻曲病,其他所有参试品种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均为轻或无。参试水稻品种中,较对照嘉优5号增产的品种有7个,为常香粳1813、嘉禾香1号、镇糯29、中禾优6号、嘉禾优726、南粳3908、宁香粳9号,分别增产7.0%、5.3%、10.3%、3.6%、5.3%、0.6%、9.8%。镇糯29的产量最高,为9652.5 kg/hm^(2)。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新禾香1号、常香粳1813、嘉禾香1号、镇糯29、宁香粳9号等5个品种,表现为产量高、株型紧凑、抗倒抗病性好,适宜在芜湖市内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梗 新品种 产量 芜湖市
原文传递
浅析芜湖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18
作者 杨月英 许芳芳 恽壮志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高素质农民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高素质农民培育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平台、延伸服务及典型示范带动等方面梳理总结芜湖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培育对象遴选较难、... 高素质农民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高素质农民培育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平台、延伸服务及典型示范带动等方面梳理总结芜湖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培育对象遴选较难、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育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培训设施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聚合教学资源优势、注重跟踪服务等对策,为推进芜湖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培育 现状 对策
原文传递
生物膜净水栅在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秦骏思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4期22-24,27,共4页
为探讨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应用生物膜净水栅的效果。选择6口池塘分2组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3口池塘不使用生物膜净水栅,试验组3口池塘在水面以下0.3 m处设置3道相互平行且横跨池塘的生物膜净水栅,两组池塘投放等量的虾苗,每隔一段时间... 为探讨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应用生物膜净水栅的效果。选择6口池塘分2组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3口池塘不使用生物膜净水栅,试验组3口池塘在水面以下0.3 m处设置3道相互平行且横跨池塘的生物膜净水栅,两组池塘投放等量的虾苗,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水样和生物膜样,记录水温、pH、溶解氧和总氮等8项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统计虾养殖成活率、虾起捕规格、虾产量以及饲料系数4项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池塘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虾成活率、起捕规格、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69.6%、62.2%、164.1%,饲料系数降低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净水栅 池塘养殖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芜湖市稳定粮食生产经验分析及建议
20
作者 朱琼琼 胡勇 +1 位作者 曹刚 胡敏 《基层农技推广》 2021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从安徽省芜湖市实际出发,对种粮收益情况和稳定粮食生产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芜湖市 粮食生产 安全 收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