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市白茆镇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季学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8期7-8,共2页
该文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健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化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的素质建设。
关键词 农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白茆镇
下载PDF
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2种高效大棚蔬菜种植模式探讨
2
作者 季学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89-89,共1页
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是传统蔬菜种植区,大棚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本文总结当地2种高效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的类型、效益分析、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种植模式 安徽芜湖 鸠江区 白茆镇
下载PDF
芜湖市白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陈世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20-21,共2页
该文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现状、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做强一产、做大三产,发展电商、仓储、物流,多方融资、政策倾斜,招商引资... 该文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现状、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做强一产、做大三产,发展电商、仓储、物流,多方融资、政策倾斜,招商引资、内外联动,依靠科技,促进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现状 对策 白茆镇
下载PDF
2014年鸠江区白茆镇色板诱杀棉盲蝽成虫试验
4
作者 季学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0期93-94,共2页
该研究通过在棉田设置白、蓝、青、绿、黄5种颜色粘胶板,开展了色板诱捕棉盲蝽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黄色版和白色板对绿盲蝽的诱捕效果比较明显,而中黑盲蝽诱捕效果各色板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色板诱杀 棉盲蝽 鸠江区
下载PDF
鲜食玉米对不同比例有机氮无机氮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登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1期187-189,共3页
该文通过探究不同比例有机氮与无机氮对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有机氮与无机氮施用比例,为沿江地区鲜食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设置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0∶100(T1)、25∶75(T2)、50∶50(T3)、75∶25(T4)、100∶0(... 该文通过探究不同比例有机氮与无机氮对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有机氮与无机氮施用比例,为沿江地区鲜食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设置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0∶100(T1)、25∶75(T2)、50∶50(T3)、75∶25(T4)、100∶0(T5)5个水平。结果表明,在有机氮占总氮量0%~100%范围内,随着有机氮使用比例的提高,玉米产量降低,有机氮比例达到75%以上后,玉米产量显著下降,玉米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鲜百粒重下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降低;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不同比例处理对玉米的穗长、穗行数影响较小。随着有机氮肥施用比例的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有提高趋势,粗蛋白含量有降低趋势。在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为25∶75时,鲜食玉米的产量相较于单独施加无机氮肥时的鲜食玉米的产量降低了0.79%。因此,有机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沿江地区适宜的有机氮肥替代无机氮肥比例为25%~50%,该比例下的鲜食玉米产量高、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有机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鲜食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究
6
作者 周登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
鲜食玉米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种子质量不佳、土壤肥力下降、水分管理不善、病虫害频发等,这不仅影响了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可... 鲜食玉米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种子质量不佳、土壤肥力下降、水分管理不善、病虫害频发等,这不仅影响了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有效解决鲜食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玉米种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设施栽培鲜食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对春季移栽期的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林 周登峰 +4 位作者 武文明 杨太明 彭晨 刘永贵 王世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为实现沿江地区设施大棚中蔬菜收获后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方法]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2月20日、3月2日、3月12日和3月22日4个移栽期,探讨不同移栽期对春季鲜食玉米产量和效益等的影响。[结果]鲜食玉米... [目的]为实现沿江地区设施大棚中蔬菜收获后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方法]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2月20日、3月2日、3月12日和3月22日4个移栽期,探讨不同移栽期对春季鲜食玉米产量和效益等的影响。[结果]鲜食玉米生育期随着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2月20日移栽处理生育期为94 d,鲜穗可在5月25日成熟采收;其移栽至吐丝、吐丝至成熟天数分别比3月22日移栽处理多9和5 d,但提早成熟16 d。各处理鲜食玉米吐丝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372.10~389.90℃,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鲜穗产量差异不显著。2月20日移栽的鲜食玉米经济效益达58880.00元/hm^(2),比其他处理提高14.57%~31.60%(P<0.05)。[结论]在沿江地区采取设施大棚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鲜食玉米可以提早移栽,提早成熟,以2月20日移栽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移栽期 设施栽培 生育期 提早上市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林 周登峰 +4 位作者 武文明 彭晨 季学勤 杨太明 王世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3-915,共13页
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置4月1、16日,5月1、16、31日,6月15、30日,7月15、30日和8月14日共10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鲜食玉米的生育期、产量和产值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露地播种条件下鲜食玉米的适宜播期... 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置4月1、16日,5月1、16、31日,6月15、30日,7月15、30日和8月14日共10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鲜食玉米的生育期、产量和产值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露地播种条件下鲜食玉米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鲜食玉米生育期呈长-短-长变化趋势,株高、秸秆鲜重及产量表现为高-低-高,穗粒数呈多-少-多变化趋势。4月1日-5月1日和7月30日播期的鲜食玉米平均产量为20026.56kg·hm^(-2),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处理(P<0.05);7月30日播期处理直接销售鲜穗产值为70245.00元·hm^(-2),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68.66%~123.50%(P<0.05)。(2)5月31日-7月15日播种鲜食玉米,生育期内≥32℃日数占全生育期日数的56.25%~60.26%,高温积热较4月1日-5月1日和7月30日播期处理高47.78%~54.46%;5月31日-7月15日播种鲜食玉米生育进程加快,株高降低,物质积累减少,产量降低。8月14日播种鲜食玉米,受灌浆期低温影响,鲜食玉米无法正常成熟收获。(3)鲜食玉米生育期与播种-吐丝期日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气象因子与鲜食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播种-吐丝期>10℃有效积温、降水量、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气温日较差,吐丝-成熟期降水量、>10℃有效积温以及播种-吐丝期日照时数。鲜食玉米播种-吐丝期>10℃有效积温主要通过调节穗粒数影响产量。安徽省沿江地区春季4月1日-5月1日或夏季7月30日播种鲜食玉米,可延长鲜食玉米生育期,增加鲜食玉米植株物质积累,获得高产。5月31日-7月15日播种鲜食玉米存在潜在高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播期 气象因子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角色转变分析
9
作者 张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256-256,260,共2页
本文从20世纪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村改革带来的冲击以及角色转变的建议等3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农村经营改革的新浪潮中要找准定位,承担政府的服务功能,实现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建议,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更... 本文从20世纪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村改革带来的冲击以及角色转变的建议等3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农村经营改革的新浪潮中要找准定位,承担政府的服务功能,实现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建议,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改革 机遇 挑战 角色转变 服务功能
下载PDF
设施栽培鲜食玉米“彩甜糯100”生长和产量对秋季播期的响应
10
作者 张林 武文明 +2 位作者 周登峰 彭晨 王世济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79,共5页
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置8月14日、8月25日、9月4日和9月14日4个播期,研究秋季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生育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均气温降到10℃时采取设施大棚增温措施,8月14-25日播期处理玉米鲜穗可在冬季反季... 以鲜食玉米“彩甜糯100”为材料,设置8月14日、8月25日、9月4日和9月14日4个播期,研究秋季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生育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均气温降到10℃时采取设施大棚增温措施,8月14-25日播期处理玉米鲜穗可在冬季反季节上市;而9月4日之后播种,受低温冷害影响,鲜食玉米植株无法完成正常生命周期。与播期8月14日相比,播期8月25日鲜食玉米吐丝前和吐丝后生育期分别延长8和17 d,鲜穗在12月23日成熟;株高降低13.61%,穗长减小10.03%,秃尖长增加29.43%,穗粒数减少17.86%,产量降低13.68%,但效益增加35.52%,达71 910.00元/hm^(2)。因此,在沿江地区冬季采取设施大棚增温措施,8月14-25日播种鲜食玉米,鲜穗可反季节上市,效益较高;而9月4日之后不宜播种鲜食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秋季播期 设施栽培 反季节上市 产量 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