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学的价值真理概念——兼与一种观点商榷
1
作者 郑庆林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6年第4期12-17,共6页
适应于哲学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价值问题的哲学研究正愈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把真理范畴引入价值认识论,并且在价值真理概念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什么是"价值真理"?有一种观点主张:"所谓价值真理,就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也即客观... 适应于哲学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价值问题的哲学研究正愈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把真理范畴引入价值认识论,并且在价值真理概念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什么是"价值真理"?有一种观点主张:"所谓价值真理,就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也即客观事物同人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见《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袁贵仁《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以下简称"袁文")我认为这一价值真理概念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真理 价值认识论 真理概念 价值关系 事实认识 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事实真理 真理性 真理范畴
下载PDF
如何全面评价共产国际第八次执委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
2
作者 金怡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国民党 土地革命 中国革命 执委会 中国问题 汪精卫 武汉政府 全面评价 共产党人
下载PDF
“存在”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3
作者 陶富源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0-35,共6页
谢斌同志在《江汉论坛》1991年第12期上发表了《物质与存在的区别》一文(以下简称谢文)。该文认为:“物质与存在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哲学范畴。”它把这种不同概括为三点:一是,存在比物质的抽象程度更高。“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的高... 谢斌同志在《江汉论坛》1991年第12期上发表了《物质与存在的区别》一文(以下简称谢文)。该文认为:“物质与存在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哲学范畴。”它把这种不同概括为三点:一是,存在比物质的抽象程度更高。“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的高度抽象,而存在概念则是对包含着实物在内的一切事物的高度抽象,它抽象到了极点”。二是,存在比物质的外延更广泛,“它不仅包含着全部物质概念的外延,而且还包含着世界上所有存在着的一切万事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存在 外延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统一性 涵义 逻辑起点 恩格斯 肯定性 物质范畴 黑格尔
下载PDF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特色的几点探析
4
作者 金怡顺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坚持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空洞的理论争论、党的组织制度等相联系,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一重大原则问题的...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坚持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空洞的理论争论、党的组织制度等相联系,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一重大原则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保障法基本原则的再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素凤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年第4期91-93,共3页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社会保障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基本原则 ,意见分歧较大。文章认为 ,我国的国情及社会保障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还只能贯彻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权利义务相一致、公平与效率兼顾、国家保障与社会保...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社会保障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基本原则 ,意见分歧较大。文章认为 ,我国的国情及社会保障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还只能贯彻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权利义务相一致、公平与效率兼顾、国家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四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法 基本原则 国情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正光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特区 中国 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从许某婚内索赔案看我国婚姻法的损害赔偿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素凤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94-95,共2页
 我国新婚姻法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是立法的一大进步,但依据这一制度却无法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婚内索赔问题。因此,为了充分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我国的婚姻法应支持无过错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提起的损害赔偿要求。
关键词 婚内索赔案 婚姻法 损害赔偿制度 无过错者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的创立
8
作者 王艳 陶富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马克思跨越黑格尔的思辨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 ,从而创立马克思人学。马克思人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把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社会性联系起来对人进行考察 ,实现了人学上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社会实践 社会关系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的党建理论
9
作者 张正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0-21,24,共3页
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建设的十分重大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恩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时俱进的产物。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党建理论 历史方位 与时俱进
下载PDF
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10
作者 陶永华 《滁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8-29,共2页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具民主性的闪光点,但当它演变成封建帝王的治民之术的时候,就成为封建专制的同义反复,“民本”就是“君本”。在新时期,党以执政为民的理念来对它进行全新阐释;并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一执政理念给予精...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具民主性的闪光点,但当它演变成封建帝王的治民之术的时候,就成为封建专制的同义反复,“民本”就是“君本”。在新时期,党以执政为民的理念来对它进行全新阐释;并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一执政理念给予精辟的概括,从而运用于治国的实践中,并提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理念 民本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下载PDF
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学习江泽民同志“5·31”讲话 迎接“十六大”
11
作者 张正光 郭慧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与时俱进,进而得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品质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与时俱进 江泽民 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以劳动为基础把握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12
作者 陶富源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5,共8页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8页)长期以来,我们在把它作为一个既成的正确原理加以接受的时候,往往疏于深察这一原理据以成立的根据和形成...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8页)长期以来,我们在把它作为一个既成的正确原理加以接受的时候,往往疏于深察这一原理据以成立的根据和形成的机制,因而也就妨碍了对这一原理的内涵作进一步深刻的认识。陈志良、杨耕同志的《重新认识社会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形态 人与自然 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关系 社会规定性 社会性 人与人 社会经济形态
原文传递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被引量:35
13
作者 金贻顺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70,共9页
精英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韦伯、熊彼特等精英民主理论家依据实证主义分析方法,批判了经典民主理论关于“公益”和“人民意志”的假说以及理想主义的民主概念,提出了民主是... 精英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韦伯、熊彼特等精英民主理论家依据实证主义分析方法,批判了经典民主理论关于“公益”和“人民意志”的假说以及理想主义的民主概念,提出了民主是一套制度化的程序和人民选择统治者的方法,也是政治家竞取领导权的过程。虽然精英民主理论也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责难,但由于它能提供分析上的准确性和经验上的参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政治理论 流派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文化危机与孔门仁学论纲
14
作者 王国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5,共3页
1.在当今学术界中,喧嚣一时的文化热潮已经消退。然而,弥漫于我们时代的文化危机却没有稍得缓解的迹象。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摆脱危机的出路仍待寻求。贺麟先生曾说过,文化事关天下兴亡。一朝一姓可以更替,文化不可亡。文化亡,天下亡。... 1.在当今学术界中,喧嚣一时的文化热潮已经消退。然而,弥漫于我们时代的文化危机却没有稍得缓解的迹象。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摆脱危机的出路仍待寻求。贺麟先生曾说过,文化事关天下兴亡。一朝一姓可以更替,文化不可亡。文化亡,天下亡。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几度兴衰,衰而复振,终能崛起,全凭文化力量维系支撑。当此国家隆盛、跻身强国之林之际,岂能坐视文化沦落、果叶飘零?凡我学人,仍当苦心孤诣,担负起绍续和开创现代民族文化的伟大责任。虽然说不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为天地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冲突 孔子仁学 精神危机 文化重建 现代文化 现代民族文化 西方文化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