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黏膜恒径动脉出血的急诊电灼治疗体会
1
作者 龚裕强 王教常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胃黏膜恒径动脉出血 电灼治疗 消化性溃疡出血 动脉 电凝法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性
2
作者 吕明沈 林孝银 +2 位作者 郑思光 陈康中 黄朝宗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6期30-31,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学分布以及对药物的敏感和耐药状况。有利于早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期间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158例,进行细菌学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实验。结果 158例患者共分...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学分布以及对药物的敏感和耐药状况。有利于早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期间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158例,进行细菌学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实验。结果 158例患者共分离出211株病原菌,其中最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2株(24.64%)、肺炎克雷伯菌35株(16.59%)、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14.69%)、鲍氏不动杆菌17株(8.06%)、阴沟肠杆菌13株(6.16%)。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呈多药耐药性,其中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群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以革兰阴性菌明显,掌握本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有助于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耐药性
下载PDF
河豚毒素中毒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思光 黄朝宗 卢中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河豚毒素 中毒 呼吸机 地塞米松 山茛菪碱
下载PDF
成功抢救口服二甲苯中毒致呼吸衰竭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龚裕强 黄朝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药物中毒 呼吸衰竭 抢救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介素-6、10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孝银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扩容、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扩容、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滴,q12h,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PCT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同时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能明显减少MODS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与抑制血清IL-6和PCT释放和促进IL-10释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降钙素原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明沈 卢敏 《海峡药学》 2011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凝和活化脑细胞等基本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凝和活化脑细胞等基本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C、TG和LDL-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和MMP-9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血浆hs-CRP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9
下载PDF
27例渔民肺挫裂伤诊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明 沈卢敏 林孝银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12-612,共1页
关键词 肺挫裂伤 诊治分析 渔民 救治体会 急诊科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兴恳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期27-27,共1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由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笔者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葛根芩连汤 治疗 ICU 肠道菌群失调症 广谱抗生素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机械复苏在心脏性猝死患者自主循环恢复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登才 项延郡 +3 位作者 林孝银 项丙大 卢敏 付世光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复苏在心脏性猝死(SCD)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7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单纯人工复苏组(232例)和人工+机械复苏组(55例),比较性... 目的研究机械复苏在心脏性猝死(SCD)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7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单纯人工复苏组(232例)和人工+机械复苏组(55例),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史(高血压、高血脂、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抗凝剂使用、并发症和复苏时程,分析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之间主循环恢复率(47.3%、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机械复苏组的恢复自主循环时程较单纯人工复苏组增加(P<0.05),复苏成功患者的年龄[(62.8±12.9)岁]显著低于复苏失败患者[(65.2±13.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与复苏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r=0.143、0.200,均P<0.05)。结论人工+机械复苏不能提高SCD患者复苏成功率,高龄、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与复苏失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机械复苏 人工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下载PDF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陈吉管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选择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40株,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选择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40株,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从1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69株,检出率高达49.29%。肺炎克雷伯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60%。ESBLs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ESBLs阴性菌株。结论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可考虑选择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下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不同心功能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陈吉威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不同心功能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2例,测量两组血浆NT-proBNP,比较两组间及不同...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不同心功能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2例,测量两组血浆NT-proBNP,比较两组间及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间NT-proBNP关系。结果: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分别为(44.88±8.22)ng/L、(1072.67±426.24)ng/L,两组间NT-proBNP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Ⅰ或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NT-proBNP分别为(443.29±52.13)ng/L、(1143.29±22.37)ng/L、(1966.12±598.27)ng/L,不同心功能组间NT-proBNP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还可作为心功能分级的参考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利钠肽 急性呼吸困难 NYHA
下载PDF
恙虫病48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分析
12
作者 范兴恳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9期57-57,59,共2页
恙虫病属于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为恙螨幼螨叮咬人体后将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传播给人体而引起发病。苍南县属于此病高发区,基层医院开展外斐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有一定困难。为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将我院2009年1月... 恙虫病属于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为恙螨幼螨叮咬人体后将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传播给人体而引起发病。苍南县属于此病高发区,基层医院开展外斐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有一定困难。为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恙虫病48例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蛋白分析 C反应 血常规 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丛林斑疹伤寒 东方立克次体 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吉管 郑思光 +4 位作者 卢敏 项丙大 黄通闹 李来亮 黄孟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毗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和血糖、降颅压、营养脑细...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毗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和血糖、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处理,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连用2周。阿司匹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氯吡格雷组下降的幅度较阿司匹林组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x2=5.54,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阿司匹林疗效更确切,降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更明显,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通闹 范兴恳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血管内皮功能[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T、TXB_(2)、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TXB_(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优于单纯醒脑静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醒脑静注射液 血塞通软胶囊 血管内皮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