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观:方向抉择、重大使命与历史超越
1
作者 任平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共9页
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持续性深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趋向于理性自觉,创造了中国特色改革开放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关头应时而变,创新指引、科... 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持续性深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趋向于理性自觉,创造了中国特色改革开放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关头应时而变,创新指引、科学谋划和全面布展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进程,不断作出方向抉择、使命转换和战略调整,进而不断实现时代转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大议程是谋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议程内在贯穿新征程的改革开放观,科学阐明了这一轮改革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旨在谱写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着力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作出重大方向性抉择,明确解答改革的主要使命、实现路径和战略安排等“时代之问”,奋力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继续推向深入,实现历史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观 实践续篇 时代新篇 历史超越
下载PDF
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2
作者 沈承诚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4,I0003,共11页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但现代化并非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拥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因素变量的长历史演化过程。后发国家被西方“冲击”后的被动现代化“反应”,需遵循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即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是促成自...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但现代化并非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拥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因素变量的长历史演化过程。后发国家被西方“冲击”后的被动现代化“反应”,需遵循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即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是促成自主现代化的基础要素。从国家建构看,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前置问题是国权问题,国家认同持续注入则是国家建构的根本;从政党领导看,后发国家需要政党的自主现代化共识凝结和政治动员,且后发国家政党应以自身制度化带动国家政治制度化;从政府质量看,渐进经济改革的政策创制是政府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公正、回应和廉洁则是政府质量的价值依归。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的目标分别指向国家人民属性和建设人民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形态以及效能与公信力兼具的法治政府,它们是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自主性的根本保障。后发国家现代化如果仅聚焦技术层面的工业化或硬性照搬照抄西方制度模式,未基于基本国情以渐进模式促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适改革演进,则必然遭遇挫折,沦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自主现代化 国家建构 政党领导 政府质量
下载PDF
数据伦理框架:国际对话与中国化的构建路径
3
作者 李卓卓 张楚辉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数据伦理框架作为国外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数据治理效能、优化数据治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欧美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数据伦理框架,对其基本架构和深层逻辑的探讨可以为我国数据伦理框架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对... 数据伦理框架作为国外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数据治理效能、优化数据治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欧美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数据伦理框架,对其基本架构和深层逻辑的探讨可以为我国数据伦理框架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对我国数据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8个国外数据伦理框架进行比较,研究国外数据伦理通用的框架、结构和运行模式,借鉴国外数据伦理框架的模式及实践经验,对我国数据伦理框架参与国际数据伦理对话以及中国化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国外数据伦理框架相对稳定,并具有规律性,确立了以法律体系为支撑、以基本原则为核心、以行动方案为指南的数据伦理逻辑框架,形成了“法律体系—伦理框架—伦理说明”为一体的以伦理问题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伦理框架 数据伦理 数据治理 隐私治理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篇章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8,I0002,I0003,共9页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华丽篇章,满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宋朝以降,苏州就率先发起向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五次探索,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探索的重要先驱之一和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最完整的现...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华丽篇章,满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宋朝以降,苏州就率先发起向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五次探索,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探索的重要先驱之一和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最完整的现代化沧桑历史记载和丰富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实践要成为人文经济发展的典范,成为打造现代化科技强链与产业创新强链融合的示范,成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开放枢纽,成为以新时代苏州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示范,成为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历史演进与实践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段进军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最强的地级市,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发挥样本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具有自身的实践特质,具体包括:第一,开放性和包容性。开放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实践的最重要动力,苏州在开放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包容性的制度与...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最强的地级市,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发挥样本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具有自身的实践特质,具体包括:第一,开放性和包容性。开放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实践的最重要动力,苏州在开放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包容性的制度与文化,而包容性的制度和文化又推动了进一步的开放。第二,均衡性和内生性。发展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最重要的文化内核,在空间上的表现就是均衡性和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不是被动接受西方辐射的现代化,而是一种内生的现代化。第三,主体性与规则性。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重要特质,苏州积极发挥有为政府和制度型企业家的作用,为市场中每个个体发挥创造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主体性是与规则性相辅相成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实践是动态的历史过程,只有在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才能揭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实践特质及支撑苏州现代化实践的深层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开放型经济 发展共同体 主体性 规则性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6
作者 姜建成 钱振明 +2 位作者 陈一 方世南 江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共23页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探索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苏州经验;在生态领域,苏州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文化领域,苏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文化赋能经济,传统现代结合,绘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的“双面绣”;在教育领域,苏州一直在均衡发展、包容发展、融合发展、智慧发展、终身发展上积极采取措施,以行动践行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塑造“苏式教育”品牌、确立人民至上的教育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化 人文经济学 绿色发展 苏式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
7
作者 赵强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I0002,共9页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在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领域摆脱“学徒”状态而开辟的自主城镇化之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遵循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在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领域摆脱“学徒”状态而开辟的自主城镇化之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遵循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则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中国必须自主开创城镇化新道路,以解决“学徒”状态下中国城镇化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且重塑新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道路之新是一个历史性的创造,表现为对西方城镇化道路、旧中国城镇化道路、苏联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道路等五重城镇化道路坐标的不断超越。要对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进行整体性和全面性认识,还需要深刻揭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出场内蕴的“否定之否定“”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 空间正义 历史逻辑 辩证逻辑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和三重尺度下的实践向度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杰 钱振明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即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基础、发展目标、价值导向、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五大维度,分别在国家、区域和城市三重尺度上,指引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国家尺度上,要重视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价值引导,关注城乡差距缩小与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东中西部城市的均衡发展;区域尺度上,要聚焦城市间的联合与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于壁垒的打破、产业链的联结和共赢思维的塑造;城市尺度上,要努力实现城市内部发展的均衡性、宜居性、文化性、文明性、生态性与和谐性等目标,并妥善处理各类冲突与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推动全球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 高质量发展 实践向度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风险的政府治理
9
作者 钱振明 《唯实》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把防范和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正面临着不断累积的风险挑战。面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所累积的各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风险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 重大风险 底线思维 统筹发展 防控能力 防范和化解
下载PDF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4
10
作者 钱振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已逐步展开并日益兴盛,从而使"中国城镇化"成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新的学科领域。但目前的研究与中国城镇化实践所需要的中国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发展尚有差距。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应...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已逐步展开并日益兴盛,从而使"中国城镇化"成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新的学科领域。但目前的研究与中国城镇化实践所需要的中国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发展尚有差距。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应当在城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依据及西方城市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前景问题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以探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及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并在借鉴和批判西方城市化理论中创新理论,发展来源于中国实践的中国城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指明实践路径的同时提供具体而有效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道路 中国 特色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就地养老支撑体系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1
作者 陈培阳 孙昊冰 《中国名城》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就地养老概念强调老龄群体在社区资源的支持下留在“原住地”进行养老的行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普遍面临物质条件衰退与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双重困境,评估历史文化街区就地养老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结合历史文化街... 就地养老概念强调老龄群体在社区资源的支持下留在“原住地”进行养老的行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普遍面临物质条件衰退与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双重困境,评估历史文化街区就地养老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和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解构就地养老支撑体系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确立历史文化街区就地养老评价体系,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并提出就地养老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就地养老 支撑体系评价 优化策略 苏州
下载PDF
从“城乡一体化”走向“有特色的城镇现代化”——苏州(碧溪)实践对我国城镇科学发展的几点启示
12
作者 陈忠 《群众》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碧溪镇的实践给人们多方面的启迪。其中,对我国城镇科学发展也启示良多。碧溪走了一条从“城乡一体化”走向“有特色的城镇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镇现代化 科学发展 实践 苏州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视域与理论阐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内在关联应当成为马哲史研究的重大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以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解答了关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之问”“列宁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其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不仅创造了与世界多元现代化类型和道路并在的一元,更是一种具有历史超越性和先进性的创新形态。其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之新源于道路之新,我们不能脱离道路之新对本质之新单向度、固化地予以阐释,要动态地、辩证地加以把握,全面揭示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对以往被超越的现代化老路内在矛盾的扬弃和发展的构序,进而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承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后发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普遍失败,表明现代性外源输入和西方模式硬性嫁接,无法生成契合国情的可行路径,难免失败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何以能跳出上述窠臼?这根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逻辑,即中国式现代化... 后发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普遍失败,表明现代性外源输入和西方模式硬性嫁接,无法生成契合国情的可行路径,难免失败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何以能跳出上述窠臼?这根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逻辑,即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执政党权力而生成的主观意志,而是根植于三个维度:其一,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历程。它呈现为“图变求存”“艰难探索”“奋力追赶”到“主动作为”的形态更迭,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其二,国家与社会共同体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图建构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的融合关系,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自治能力的叠加,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体建构可能,避免出现国家能力弱化和社会自治异化的结果;其三,直面问题的国家治理实践。旨在回应统合体制与有效治理的历史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人类现代化常识属性,创设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政党逻辑
下载PDF
后发国家现代化角落的权利贫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承诚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
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总体上呈现出边缘性和依附性,存在被遗忘的现代化角落,以偏远农村和城市贫民窟为空间承载的现代化角落生存着大量权利贫困的农民和贫民。权利贫困是交换权利与可行能力的组合贫困,一些后发国家权利贫困的政治根由是“... 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总体上呈现出边缘性和依附性,存在被遗忘的现代化角落,以偏远农村和城市贫民窟为空间承载的现代化角落生存着大量权利贫困的农民和贫民。权利贫困是交换权利与可行能力的组合贫困,一些后发国家权利贫困的政治根由是“不自由的民主”,而基于私有制的社会保障则是导致权利贫困的政策因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光芒之所以能够照耀每一个角落,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对边缘空间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赋予,相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和社会保障,国家资本取代私人资本实现对现代化角落生产和生活要素的持续输血和合理赋值,杜绝逐利资本无序扩张对边缘空间和原子化个体的剥夺和排斥;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来尽可能地创设机会平等和权利均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超越,将为后发国家跳出现代化角落的窠臼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角落 权利贫困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之新”的方法论自觉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平 《阅江学刊》 2023年第1期5-16,171,共13页
全面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之新”的阐释逻辑需要方法论自觉。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系列坐标图景上进行渐次比较,才能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本质之新”的深刻内涵。这一比较展现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全面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之新”的阐释逻辑需要方法论自觉。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系列坐标图景上进行渐次比较,才能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本质之新”的深刻内涵。这一比较展现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渐次递进、拾级而上的逻辑序列,呈现动态延展的自主知识体系,包括若干关键环节。其一,在超越西方式和旧中国式现代化老路的坐标系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二,在超越苏联僵化老路和新中国初期探索坐标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进一步具体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三,在超越改革开放初期探索方式和展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坐标系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再次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四,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时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担当的坐标系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将被理解为放眼全球胸怀天下,走和平发展之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本质之新 方法论自觉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被引量:64
17
作者 陆大道 宋林飞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如何转换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探索。本刊发表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长远计划 城镇化道路 空间生产 科学发展观 空间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模式 发展之路
下载PDF
深化研究人文经济学:方向抉择、当代使命与未来前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理论创新无止境,深化研究谋新篇。一年来,在全国上下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丰富内涵和重大要求取得初步进展之后,深化研究需要做出新的方向抉择,凝练当代议程,肩负当代使命。一是要立足更高... 理论创新无止境,深化研究谋新篇。一年来,在全国上下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丰富内涵和重大要求取得初步进展之后,深化研究需要做出新的方向抉择,凝练当代议程,肩负当代使命。一是要立足更高站位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文经济学命题出场语境与重大意义;二是要深耕样本解读,从实际出发追寻人文经济学出场的历史逻辑,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赞赏的苏州、杭州等地区的历史基础和实践经验中科学提炼“人文密码”,精准理解“人文经济学”的真正内涵;三是要植根实践逻辑,精准把握人文经济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战略全局;四是要回溯人文经济学的理论魂脉,看人文经济学在解决西方经济学带来的一系列弊病的过程中,如何守正创新了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所作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同时重新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系列重要论断的思想逻辑;五是要整体有机贯通、历史性梳理人文经济学的文化根脉,揭示和把握从传统到现代经济发展中一脉相承、成为灵魂的“文化基因”图谱;六是要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造的新篇章。深化研究必将呈现方向和领域的分工甚至分化,需要加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深化研究 方向抉择 未来前景
下载PDF
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段进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基于区域视角下对城镇化空间内涵的认识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格局对城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基... 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基于区域视角下对城镇化空间内涵的认识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格局对城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城乡协调和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转型应包括:城镇化发展应该与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的格局相匹配;由城市主导下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一体化;由单一城市主导下城镇化转向区域范围内城镇体系主导下的城镇化;城镇化格局应该和宏观区域格局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使得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中国城镇化 空间转型
下载PDF
复杂现代性视域中的国家治理模式转型--基于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建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0,共12页
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时代,以战略方式进入治理场域的中国城镇化,将在实践基础、发展逻辑以及塑构作用等方面对国家治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在复杂现代性生成与演进中,作为"新四化"之一的城镇化,对国家治理模式... 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时代,以战略方式进入治理场域的中国城镇化,将在实践基础、发展逻辑以及塑构作用等方面对国家治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在复杂现代性生成与演进中,作为"新四化"之一的城镇化,对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有着双重价值:基于"利益链—转型域—风险度"的静态逻辑,它将有助于建构现代性国家治理模式的结构选择;围绕"动力机制—推进模式—空间结构"的动态逻辑,它将有益于整合性国家治理能力的功能提升。因此,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中间变量,城镇化不仅会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会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或将凭藉其对解放政治进行结构性的生活政治替代而突破传统治理的路径依赖,从而深度型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国家治理模式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