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云峰 贡桔 +2 位作者 夏宁 陆建 刘芬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23~77岁,平均(64±10)岁;10例为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55~84岁,平均(68±13)岁。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学验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最小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并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30粒,非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23粒。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和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V100术前计划分别为(97.16±2.74)%、(95.44±1.37)%,术后分别为(95.66±2.58)%、(90.40±3.56)%,术后均较术前计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3、5.827,P <0.05)。两组D90、MPD、V150、V2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操作时间,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49.04±1.75)min,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66.13±1.7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使用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以更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的优化,且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3D共面模板
下载PDF
全身放射治疗患者血浆胆汁酸代谢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徐超 吴涵旭 +2 位作者 王畅 吴小津 许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全身放射治疗(TBI)前后的血浆胆汁酸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揭示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36 例HSCT患者TBI前后血浆中的胆汁酸进行LC-M...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全身放射治疗(TBI)前后的血浆胆汁酸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揭示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36 例HSCT患者TBI前后血浆中的胆汁酸进行LC-MS/MS定量分析.结果 TBI后,血浆牛磺胆酸(TCA)从(5.00±0.45)%升至(6.91±0.52)%,甘氨胆酸(GCA)从(9.94±0.78)%升至(14.75±1.31)%,甘氨酸脱氧胆酸(GUDCA)从(50.46±2.20)%降至(40.86±2.41)%,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从(2.78±0.24)%降至(1.78±0.28)%,胆汁酸分类后,初级胆汁酸由(17.09±1.18)%升至(23.01±1.49)%,次级胆汁酸由(82.91±1.18)%降至(76.99±1.49)%,二羟基化胆汁酸由(79.00±1.37)%降至(72.80±1.50)%,三羟基化胆汁酸由(21.00±1.37)%升至(27.20±1.5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患者TBI前后血浆胆汁酸比例水平和疏水性(或亲水性)出现显著变化,提示这可能与辐射导致的胆汁酸合成与重吸收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放射治疗 胆汁酸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放射性肠损伤 胆汁酸吸收不良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MoS_2/WS_2的类氧化酶活性比较及在抗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欣 方舸 田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0-5184,5192,共6页
近年来,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所具备的生物学性质尚未被完全探明,其相应的生物学应用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联合使用超声和溶剂热剥离的方法对二硫化钼(MoS_2)和二硫化钨(WS_2... 近年来,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所具备的生物学性质尚未被完全探明,其相应的生物学应用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联合使用超声和溶剂热剥离的方法对二硫化钼(MoS_2)和二硫化钨(WS_2)粉末进行处理,成功制备小尺寸二维层状纳米材料MoS_2和WS_2。通过抗坏血酸催化氧化实验,首次制备得到的二维层状纳米材料MoS_2和WS_2均具有类氧化酶活性,并且纳米MoS_2的类氧化酶活性高于纳米WS_2。进一步实验表明两种层状纳米材料均能够氧化抗氧化生物分子-谷胱甘肽,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此外,发现MoS_2的抗菌活性高于WS_2,这与两者的类氧化酶活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钨 氧化酶 抗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