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刺激条件下Th1/Th2细胞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宣旻 谢晓宝 邱国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不同刺激作用下T淋巴细胞向Th1及Th2亚群转化的影响。方法将MSC植入24孔板中,在第3天加入经佛波脂(PMA)及离子霉素(ionomyc in)刺激的T淋巴细胞,或者按照不同比例将MSC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用流...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不同刺激作用下T淋巴细胞向Th1及Th2亚群转化的影响。方法将MSC植入24孔板中,在第3天加入经佛波脂(PMA)及离子霉素(ionomyc in)刺激的T淋巴细胞,或者按照不同比例将MSC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内因子IL-4、IFN-γ的分泌变化情况,从而间接了解Th1及Th2亚群的改变。结果对于共刺激作用下单独培养的T细胞,MSC能轻度抑制其Th1细胞的转化;而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LC)中,MSC能够明显抑制其中的CD8+T细胞亚群和Th1细胞,轻度提高Th2细胞比率。结论MSC在体外能抑制CD8+T细胞(CTL)和Th1细胞,升高Th2细胞。所以在临床上可能有减轻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而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佛波脂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下载PDF
RT-PCR检测肾移植术后血浆、尿及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贤林 何小舟 +5 位作者 罗光华 叶青 朱江 徐宁 巢志复 董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3-715,共3页
目的比较RTPCR连续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血、尿及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CMV)载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共56例,应用RTPCR动态监测血、尿及白细胞中CMVDNA载量,比较三类标本检测的阳性率、病毒载量的变化以及与CMV肺炎的... 目的比较RTPCR连续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血、尿及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CMV)载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共56例,应用RTPCR动态监测血、尿及白细胞中CMVDNA载量,比较三类标本检测的阳性率、病毒载量的变化以及与CMV肺炎的相关性。结果血浆、尿液和白细胞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5.7%、87.5%和92.5%。采用术后第5~15周内连续三次病毒载量大于104拷贝/ml作为预测CMV肺炎的指标,三类标本均有令人满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尿液检测的灵敏度最高,白细胞的Kappa一致性最优,预警时间以尿标本为最佳。结论连续动态监测病毒载量是临床上预警CMV肺炎的有效手段,血浆、尿液和白细胞这三类标本均有独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肺炎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载脂蛋白M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贤林 叶启发 +7 位作者 何小舟 张晓膺 罗光华 朱江 NING Xu 巢志复 张懋祖 张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肝内载脂蛋白MmRNA(apo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IR1组(灌注0.5h);IR2组(灌注1.0h);IR3组(灌注2.0h);...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肝内载脂蛋白MmRNA(apo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IR1组(灌注0.5h);IR2组(灌注1.0h);IR3组(灌注2.0h);IR4组(灌注3.0h)。缺血再灌注组的缺血时间统一为1.0h。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水平(ALT)、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浆apoM蛋白及肝组织apoMmRNA。结果血浆ALT的水平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组织损伤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肝组织apoMmRNA的表达则先有一过性下降(灌注0.5h组),此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poM蛋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表达在灌注2.0h才有上升。结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apoMmRNA的表达和血浆蛋白水平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再灌注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载脂蛋白M
下载PDF
风湿病中关节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亚华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技术探讨风湿病中关节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类风湿关节炎 (RA) ,2 4例反应性关节炎 (ReA)、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1例干燥综合症 (SS)、1例骨关节炎 (OA)、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 目的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技术探讨风湿病中关节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类风湿关节炎 (RA) ,2 4例反应性关节炎 (ReA)、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1例干燥综合症 (SS)、1例骨关节炎 (OA)、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UCTD)、3例强直性脊柱炎 (AS)病人关节液用nPCR方法联合检测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发酵支原体 (Mf)、关节炎支原体 (Mar)。结果  2 6例RA患者中 ,2例Uu阳性、1例Mh阳性、1例Mar阳性。 2 4例ReA患者中 ,2例Uu阳性、2例Mh阳性。 3例SLE患者中 ,1例Uu阳性。2例Mh阳性 ,1例SS患者Mh阳性。结论 风湿病中关节炎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关节炎 支原体感染 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伴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亚华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对结缔组织病 (CTD)伴间质性肺疾病 (ILD)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方法  13例CTD伴ILD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结果  12例患者血沉 (ESR)下降 ,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PO2 有明显改善 ,且P <0 .0 5。胸片检查 :1例毛玻璃样... 目的 对结缔组织病 (CTD)伴间质性肺疾病 (ILD)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方法  13例CTD伴ILD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结果  12例患者血沉 (ESR)下降 ,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PO2 有明显改善 ,且P <0 .0 5。胸片检查 :1例毛玻璃样改变和 1例斑片网格状阴影基本消失。 1例网格状阴影形成蜂窝状影。HRCT检查 :9例毛玻璃样改变中 ,7例有改善 ,2例形成索条蜂窝样改变 ;2例胸膜下结节和 2例胸膜边缘不规则消失 ;3例小叶间隔增厚消失。其余的网状、索条、蜂窝状和肺大泡基本无改变。 1例SLE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 对急性ILD早期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慢性ILD可不予特别治疗。对ILD合并肺部感染者 ,要严格掌握激素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疾病 强的松 免疫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坐位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韵 王幸 +5 位作者 洪建凤 何敏 李皓 徐旭华 吴莹 马云霞 《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价坐位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0例左侧气胸患者(气胸组)与70例有类似心电图改变的其他住院患者(对照组)的平卧位及坐位心电图。结果平卧位两组均表现为I、aVL4-V6R波低电压(1.02±0.35VS.1.61... 目的评价坐位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0例左侧气胸患者(气胸组)与70例有类似心电图改变的其他住院患者(对照组)的平卧位及坐位心电图。结果平卧位两组均表现为I、aVL4-V6R波低电压(1.02±0.35VS.1.61±0.39m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坐位胸导联R波电压气胸组明显增加,增加率170%~820%(328。04%±79.82%),而对照组增加轻微或负增加,增加率-5.16%~40%(13。39%±3.7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平卧位I、aVL、V4-V6R波低电压可作为左侧气胸的参考指标,坐位V4-V6R波电压成倍增加可作为判断左侧气胸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气胸 坐位心电图 R波增加率
下载PDF
肺大皮包临床分型及外科治疗再讨论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晓膺 狄冬梅 +2 位作者 张雷 刘宁 高克柔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肺大皰 临床分型 外科手术 手术径路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亚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支原体感染 研究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发酵支原体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临床诊治体会
9
作者 陆亚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诊断 治疗 免疫性疾病
原文传递
手指脱套离断再植手术中远端与近端双侧侧方预减压方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兆印 眭杰 +5 位作者 张超前 朱乔 张国平 田从斌 王辉 刘锦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远、近端双侧侧方预减压方法在手指脱套离断再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3月至2021年5月,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医疗区骨二科治疗的14例(29指)手指脱套性离断患者行脱套软组织及断指再植术, 分为指尖软... 目的探讨远、近端双侧侧方预减压方法在手指脱套离断再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3月至2021年5月,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医疗区骨二科治疗的14例(29指)手指脱套性离断患者行脱套软组织及断指再植术, 分为指尖软组织仍保留未脱套和未带指骨与甲床脱套2种类型, 采用远、近端双侧侧方指体预减压技术, 在指掌侧固有动脉双侧的脱套皮肤旁正中切开至真皮下, 作为预减压切口, 寻找可供吻合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束远侧断端, 并与近端的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别进行吻合和缝接, 分别吻合指腹及指背静脉(直接吻合11例, 桥接吻合3例)。术后采用门诊复诊、电话和微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 观察指体外形、指腹饱满程度、甲板重生情况及手指运动功能, 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功能恢复。结果术后14例29指脱套离断指体全部成活, 有4指小部分软组织坏死, 给予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 指体外形无明显萎缩, 指腹饱满, 甲板重生, 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TPD恢复至6~10 mm, 平均7 mm;手指运动功能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 结果优23指, 良4指, 差2指, 优良率93.1%。结论对远端软组织完整、血管神经束损伤相对较轻的手指脱套性离断行断指再植, 术中采用远、近端双侧方预减压方法, 术后成活指体外观饱满, 感觉功能良好, 甲板生长, 术中及术后治疗采取个性化处理, 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断指 再植 预减压方法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