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相关基因及生殖因素对乳腺癌协同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月平 武俊青 +2 位作者 张子豹 De-Kun Li 高尔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7-899,共3页
目的研究CYP1A1 MspⅠ,ERα PvuⅡ,ERα XbaⅠ基因多态性与生殖、生育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协同作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1999年1月-2001年4月,在上海市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法(P... 目的研究CYP1A1 MspⅠ,ERα PvuⅡ,ERα XbaⅠ基因多态性与生殖、生育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协同作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1999年1月-2001年4月,在上海市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法(PIER—RFLP)对282例乳腺癌病例和298例口腔黏膜细胞对照标本进行3个候选基因位点的检测,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基因多态与生殖、生育因素对乳腺癌协同作用OR值和95%CI,并采用Rothman方法对基因一环境的协同作用进行估计。结果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IA1 MspⅠ多态存在正相加协同作用。与基准组比较,OR为5.66(95%CI=3.28-9.76),协同作用指数S=2.05,协同作用归因比AP=0.4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其他生殖、生育因素与3个基因位点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1A1 MspⅠ基因之间存在增加乳腺危险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多态性 协同作用 CYP1Al MspⅠ ERΑ PvuⅡ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璐 郭志荣 +5 位作者 胡晓抒 武鸣 康国栋 周慧 陈冯梅 刘仕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35-1436,共2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不同组合间的聚集性及MS组分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江苏省(6571名)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教育组(ATPⅢ)亚洲人群修订标准诊...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不同组合间的聚集性及MS组分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江苏省(6571名)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教育组(ATPⅢ)亚洲人群修订标准诊断MS,并运用Bayliss理论判断其聚集性。结果MS组分共16种不同组合中有10种组合实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其理论值(P<0.01);同时观察到随着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不同MS组分组合的实际患病率与理论概率的比值也随之增大;比较MS各组分在MS人群与非MS人群中患病率的比值后发现,腰围异常(76.73%/14.94%)和血糖异常(34.02%/6.73%)的比值最高。结论人群中MS组分的不同组合在个体中的出现存在聚集倾向,而非随机现象;腰围异常和血糖异常较其他MS组分更容易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组分 聚集性
下载PDF
Haddon模型在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庆林 徐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004-4006,共3页
[目的]探讨国内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从文献循证学的角度找出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最佳对策。[结果]建立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模型。[结论]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时具有科学性、... [目的]探讨国内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从文献循证学的角度找出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最佳对策。[结果]建立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模型。[结论]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多维性、灵活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突发事件 健康教育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不同性别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康国栋 郭志荣 +4 位作者 武鸣 周惠 陈冯梅 刘仕俊 胡晓抒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男、女性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调查资料中选择1 039名男性和1 291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 目的探讨江苏省男、女性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调查资料中选择1 039名男性和1 291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中hs-CRP、血脂、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男、女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结果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增加患MS的危险增加(P<0.01)。而男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则不明显(P=0.08)。女性中这种联系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糖尿病家族史后仍存在,但在进一步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关系消失。结论BMI是影响hs-CRP浓度的主要因素。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升高,患MS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男性中hs-CRP浓度与MS的联系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体质指数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ERcodon325、PR+331G/A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5
作者 靳雅丽 沈月平 +4 位作者 陈锦玲 朱岩 姚昉 张子祥 贺天锋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codon325、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331G/A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6例乳腺癌新发病例...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codon325、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331G/A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6例乳腺癌新发病例,按年龄频数(±3岁)匹配214例健康对照女性。采用结构式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3mL静脉血。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codon325、PR+331G/A的基因型。结果:与CC相比,ERcodon325位点CG和GG基因型的调整OR分别为0.99(95%CI:0.61~1.61)和1.13(95%CI:0.62~2.04);与础相比,PR+331G/A位点GG基因型的调整OR为1.51(95%CI:O.74—3.07),未发现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检验:P=0.4090);与无自然流产史且ERcodon325位点携带CC基因型的妇女相比,有自然流产史且携带CG和GG基因型的妇女OR为3.57(95%CI:1.21—10.52),相加模型检验接近有统计学意义(S=3.06,AP=0.97,u=1.8981,P=0.0588)。结论:ERcodon325、PR+331G/A单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ERcodon325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史具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ER CODON 325 PR+331G/A 联合作用
下载PDF
常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岩 陈亚瑜 +3 位作者 钱爱珍 靳雅丽 沈月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常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7月1日~10月30日常州市钟楼区妇女病普查项目中确诊的乳腺增生症新发患者309名,按年龄匹配健康对照323名,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5... 目的分析常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7月1日~10月30日常州市钟楼区妇女病普查项目中确诊的乳腺增生症新发患者309名,按年龄匹配健康对照323名,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5年前体质指数〉22.6 kg/m^2、使用过止乳针或药、良性乳腺疾病家族史、胸透或拍过X光片和本人是早产儿的OR值分别为1.87(95%CI=1.15~3.03),2.18(95%CI=1.19~4.01),3.77(95%CI=2.07~6.89),1.88(95%CI=1.16~3.05)和2.26(95%CI=1.04~4.89);活产次数多、新鲜蔬菜年摄入量〉109.5 kg和饮茶年数〉20年的OR值分别为0.13(95%CI=0.02~0.82),0.46(95%CI=0.26~0.81)和0.33(95%CI=0.12~0.89)。结论常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发生与5年前体质指数大、使用过止乳针或药、良性乳腺疾病家族史和胸透或拍过X光片等有关,经常摄入新鲜蔬菜及饮茶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娜 沈月平 +3 位作者 李宝霞 秦立强 贺天锋 刘银梅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中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的食用与胃癌发病的关联性。[方法]以胃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对腌制食品的摄入及偏好高盐饮食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中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的食用与胃癌发病的关联性。[方法]以胃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对腌制食品的摄入及偏好高盐饮食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经筛选符合要求而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有19篇,其中成组病例-对照研究10篇,配对病例-对照研究9篇。以偶尔或不食用腌制食品和低盐饮食组为参比组,经常高盐饮食和食用腌菜、腌肉类食品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升高,合并OR(95%CI)分别为1.58(1.25~2.00)、1.64(1.08~2.48)、1.67(1.27~2.20)。[结论]摄入腌制食品和高盐饮食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循证医学 饮食因素 META分析 高盐饮食 腌制食品
原文传递
脂质蓄积指数和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关系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晨 郭志荣 +2 位作者 胡晓抒 周正元 武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线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体重指数(BMI)不同水平与随访糖尿病(DM)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防治队列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LAP和BMI不同水平与DM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线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体重指数(BMI)不同水平与随访糖尿病(DM)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防治队列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LAP和BMI不同水平与DM的关系,计算LAP、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预测随访DM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BMI相比,不论男女DM发病人数及累计患病率随LAP水平增高而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调整年龄、DM一般危险因素后,相对危险度(艘)分别随BMI水平和LAP水平增加而增高,但后者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肥胖指标中,预测随访DM的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LAP、WHR、WC、BMI。结论高LAP比高BMI更容易导致DM;相对于体重增加,DM的形成可能与体内脂质蓄积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脂质蓄积指数 体重指数 前瞻I生研究
原文传递
血压控制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晨 郭志荣 +4 位作者 胡晓抒 周正元 武鸣 俞浩 张丽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血压正常组和基线高血压组随访血压控制在不同水平时糖尿病发病率;运用...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血压正常组和基线高血压组随访血压控制在不同水平时糖尿病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压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3146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血压正常组(n=2369)和高血压组(n=777)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74%和4.76%;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发病率均随着SBP和DBP增加而上升;两组人群中,随访转为或仍然为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均大于随访血压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基线血压正常组5.6% vs. 1.9%,基线高血压组7.1%vs.2.2%)。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和糖尿病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正常组中随访转为高血压的人群相比血压保持正常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aRR值及95%CI)为1.84(1.00—3.63);基线高血压组中随访血压未得到控制相比血压得到控制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aRR值为1.90(1.03—3.74)。若调整性别、年龄和基线代谢综合征,aRR值则分别为1.70(0.99—2.78)和1.90(1.04~3.75)。结论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患者,若有效控制其血压在正常水平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压控制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鉴别结节病与增殖性结核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秋红 赵兰 +4 位作者 李惠萍 沈月平 张容轩 郑卉 范玉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结节病和结核病病理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 DNA,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本方法在结节病与增殖性结核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上海市肺科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结节病和结核病病理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 DNA,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本方法在结节病与增殖性结核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上海市肺科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病组30例、结节病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其他疾病)15例,利用定量 PCR 检测用石蜡包埋的淋巴结或肺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 DNA,并以胎鼠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结核病组结核分枝杆菌 DNA 检出的阳性率(30/30)明显高于结节病组(6/31)和正常对照组(2/15),结节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核分枝杆菌 DNA 检出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核病组结核分枝杆菌 DNA 检出的绝对和相对拷贝数明显高于结节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节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胎鼠肺组织中未检出结核分枝杆菌 DNA。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结节病的相关性。实时定量PCR 法检测石蜡包埋病理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 DNA 可作为鉴别增殖性结核和结节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江苏省社区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和吸烟对糖尿病发病的综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丽君 郭志荣 +4 位作者 胡晓抒 武鸣 周正元 杨晨 俞浩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共5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及前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中随访时间满5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的3598名35~74岁基线非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451名,女...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及前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中随访时间满5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的3598名35~74岁基线非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451名,女2147名,观察并分析其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与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相乘交互作用指标和相加交互作用指标,用于评价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在调整年龄、性别、家族史及吸烟、饮酒后,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糖尿病的调整相对危险度为2.79(95%Cl:2.03~3.83),代谢综合征组分中高甘油三酯与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有显著影响,调整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8(1.28~2.50)和3.72(2.70~5.13).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中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糖尿病的调整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3(1.69~5.45)和5.45(2.12~14.0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超危险度比为5.57(0.37~11.50),归因比为0.44(0.16~0.72),交互作用指数为1.90(1.09~3.32).结论 代谢综合征和吸烟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当代谢综合征和吸烟同时存在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吸烟 糖尿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亮 贺天锋 +2 位作者 靳雅丽 刘娜 沈月平 《中国肿瘤》 CAS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06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2.5岁)214例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动吸烟(OR=2.21,95%CI:1.32~3.70)、自然流产史(OR... [目的]探讨江苏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06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2.5岁)214例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动吸烟(OR=2.21,95%CI:1.32~3.70)、自然流产史(OR=1.71,95%CI:0.65~4.55)、口服避孕药服用史(OR=3.70,95%CI:2.00~6.82)、有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9,95%CI:1.66~4.36)、肥猪肉(OR=2.39,95%CI:1.34~4.28)及腌制类食品年摄入量高(OR=4.71,95%CI:2.91~7.60)、轻体力活动职业(OR=6.29,95%CI:2.95~13.42)可能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44,95%CI:0.26~0.74)、月经初潮年龄晚(OR=0.19,95%CI:0.06~0.65)、鲜奶(OR=0.32,95%CI:0.20~0.51)、新鲜豆类(OR=0.07,95%CI:0.04~0.13)和水果年摄入量高(OR=0.30,95%CI:0.18~0.48)则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结论]减少口服避孕药、肥猪肉及腌制类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新鲜豆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对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加强体检,加大乳腺癌预防及健康宣教工作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晨 郭志荣 +2 位作者 胡晓抒 周正元 武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MS)合并糖尿病(DM)与心血管病(CVD)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CVD的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1999年4月—2004年6月对在江苏省分层整群抽取的8 685名≥35岁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06年3月—2...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MS)合并糖尿病(DM)与心血管病(CVD)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CVD的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1999年4月—2004年6月对在江苏省分层整群抽取的8 685名≥35岁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06年3月—2007年10月对基线调查满5年并符合本研究标准的3 887名居民进行随访,分析并比较MS各组分和DM与CVD的关系。结果 随访期间3 887名居民中新发CVD 116例,发病率为2.98%;调整基线调查时年龄、性别及其他CVD危险因素和MS组分后,仅高血压(RR=2.58,95%CI=1.55-4.29)和DM(RR=3.54,95%CI=2.28-4.96)与CVD有联系;正常组、患MS但无DM组、患DM但无MS组和MS合并DM组CVD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53%、4.47%、9.17%和13.30%;调整基线调查时性别、年龄及其他CVD危险因素后,患MS但无DM组、患DM但无MS组和MS合并DM组CVD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1.96、4.11和7.10倍;调整性别、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后,MS患者中患DM者相对于未患DM者发生CVD的RR值及其95%CI 为2.23(1.65-3.29),而DM患者中患MS者相对于未患MS者发生CVD的RR值及其95%CI 为1.36(0.85-2.03);高血压组基线为DM者和非DM者随访CVD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6.0%和4.0%;血压正常组基线为DM者和非DM者随访CVD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5%和1.1%;调整基线调查时年龄、性别及其他CVD危险因素和MS组分后,高血压组DM者随访期间患CVD的风险是非DM者的3.31倍,血压正常组DM者随访期间患CVD的风险是非DM者的6.02倍。结论 MS合并DM患者更易患CVD,控制DM可降低MS患者CV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关系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