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及其文化传播意义 |
罗锋
杨新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2
|
“话语权寻租”:有偿新闻的经济学解读 |
罗锋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
5
|
|
3
|
社会转型与民生新闻的“当代性” |
任景华
陈平原
曾一果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二元属性看其在我国作用弱化之主因 |
陈勇
|
《零陵学院学报》
|
2004 |
2
|
|
5
|
“走深沉”的电视诗人——刘郎《苏州水》识小 |
顾斌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6
|
95世妇会后女性与传媒研究述评 |
杨新敏
荀洁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7
|
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 |
马中红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8
|
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 |
王志涛
王立家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7
|
|
9
|
“符号民主”与中产阶级趣味的建构--关于东方卫视《谁能百里挑一》的符号学解读 |
曾一果
史轶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帝国的历史与民族的历史——读小海的《大秦帝国》 |
曾一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1
|
再现与遮蔽:《远方的家——边疆行》的“边疆景观” |
曾一果
汪梦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媒介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 |
华昊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3
|
非形式主义绘画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塔皮埃斯绘画的文本解读 |
王伟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4
|
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 |
王伟明
|
《当代传播》
|
2003 |
4
|
|
15
|
试论媒体“寻租”行为对媒介生态的破坏 |
罗锋
胡朝阳
|
《泰山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6
|
纪录片人文关怀的悖论现象 |
倪沫
|
《视听界》
|
2003 |
2
|
|
17
|
大中城市户外广告规划差异论 |
马中红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8
|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主义--全球化与新媒体时代的“人文精神” |
曾一果
|
《新闻爱好者》
|
2014 |
2
|
|
19
|
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当前舆论引导的不足 |
刘倩
|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5
|
|
20
|
第六代导演的影像语言分析 |
梁桂军
倪祥保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