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胎盘源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及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古彦铮 薛群 +4 位作者 王泳 於葛华 沈宇 王明元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1,401,共6页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离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做比较性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H-TdR掺入和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在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表达CD29、CD105、CD166和不表达CD34、CD45、CD80、CD86及HLA-DR分子以及向成脂肪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等方面,人PMSCs与B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表现相同或相似。表型分析发现PMSCs高表达PD-L1,而BMSCs较低表达PD-L1。PMSCs表达的PD-L1具有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人胎盘源MSCs与人骨髓源MSCs有相似的细胞生长特性,却有不同的表达负性协同分子PD-L1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 PD-L1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转染人BTLA基因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峰 陈永井 +4 位作者 王勤 杨科芳 代群 王凤鸣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EGZ-Term/BTLA。用脂质体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用Zeocin抗生素进行长期筛选;流式细胞术分析BTLA在基因转染细胞膜上的表达;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膜上能稳定地高表达人BTLA蛋白。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和T细胞体外共培养显示,与未转染的293T细胞相比,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部分地抑制抗人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的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析揭示,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够下调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并降低IFN-γ和IL-10的分泌。结论:获得稳定高表达人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在体外对抗人CD3 mAb刺激的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具有部分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子 基因转染 T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栾希英 段巧艳 +5 位作者 段祥 王泳 李明忠 卢神州 张焕相 张学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81,共6页
大量的研究表明家蚕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对于柞蚕丝素蛋白在医用生物领域的研究报道在国内外尚较少。本研究选择再生柞蚕丝素蛋白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的粘附、生长及表面抗原... 大量的研究表明家蚕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对于柞蚕丝素蛋白在医用生物领域的研究报道在国内外尚较少。本研究选择再生柞蚕丝素蛋白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的粘附、生长及表面抗原的变化。结果在1h观察再生柞蚕丝素对hBMSCs的粘附力几乎与胶原相同,明显优于家蚕丝素和聚苯乙烯培养板。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d hBMSCs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的增殖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BMSCs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能够很好的粘附、生长,细胞间能相互连接形成片状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hBMSCs表面抗原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再生柞蚕丝素蛋白体外支持hBMSCs的粘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柞蚕 丝素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栾希英 张学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8-452,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应用 免疫
下载PDF
人骨髓MSC对PHA活化T细胞周期以及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栾希英 张光波 +5 位作者 胡玉敏 於葛华 王明元 段巧艳 段祥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周期和活化的影响,探讨MSC对T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人骨髓MSC,体外扩增培养3代后用于实验。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SC对PHA作用下T细胞周期和早期表型CD25、C...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周期和活化的影响,探讨MSC对T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人骨髓MSC,体外扩增培养3代后用于实验。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SC对PHA作用下T细胞周期和早期表型CD25、CD69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人骨髓MSC体外可使PHA刺激下的T细胞滞留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下调活化T细胞早期表型CD25、CD69的表达,抑制IL-2、IFN-r的分泌。结论人骨髓MSC体外可通过对T细胞周期的影响抑制其活化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治疗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柳 古彦铮 +4 位作者 李敏 薛利敏 王明元 薛群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1-284,共4页
观察鼠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采用MOG35-5... 观察鼠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采用MOG35-55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IFA)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制作EAE模型;24只小鼠分成三组,即未干预对照组、C3H10细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HE染色,Fast-blue染色观察小鼠脑和脊髓的病理学改变,结合神经功能评分和体重测量的方法观察C3H10细胞移植对EAE小鼠的影响。结果:(1)动物行为学的改变:免疫后第10天开始,未干预对照组小鼠陆续出现EAE临床症状,第14至第18天达到发病高峰,平均神经功能评分为2.3±0.36(P<0.05),持续评分30d;C3H10细胞移植组小鼠有1只14 d和18 d神经功能评分为1分,正常对照组小鼠一直未出现临床症状(0分),持续观察30 d;(2)未干预对照组小鼠体重呈逐渐下降,第14天体重约(918.93±2.12)g,第22天约(18.65±2.04)g;C3H10细胞移植组小鼠体重有上升趋势,于造模后第14天称得体重为(18.7±0.93)g,造模后22 d小鼠体重保持在(19.26±0.58)g,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学改变:未干预对照组小鼠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或脱髓鞘改变,而C3H10细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脑和脊髓小血管炎症病理变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于EAE小鼠可明显减少并延缓EAE发病,呈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分子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丽华 张学光 +4 位作者 王如兴 陈永井 吕海军 张燕 李肖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875-2878,共4页
目的:实验旨在克隆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DS区基因全长,并将其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相连接,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克隆载体PMD18-T-vector(t... 目的:实验旨在克隆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DS区基因全长,并将其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相连接,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克隆载体PMD18-T-vector(takara);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由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叶建新博士惠赠;大肠杆菌TOP10购自英俊公司;清洁级新生一两天SD大鼠2只。②实验过程及评估: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Trizol法抽提心室肌细胞总m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反转录获得总的cDNA,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的CDS区片断全长。将扩增出来的基因片断和克隆载体PMD18-T-vector连接,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阳性克隆经电泳,质粒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等鉴定正确后送去测序确认。测序正确后抽重组质粒,bglⅡ和pstⅠ同时双酶切PMD18-T-FGF-2和PIRES2-EGFP,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PIRES2-EGFP空质粒载体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结果:①成功培养出了形态典型的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②所获的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DNA序列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序列完全一致。③PIRES2-EGFP-bF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测序表明,成纤维生长因子2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之中。结论:实验成功克隆了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全长,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转基因细胞制备和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心肌/细胞学 载体构建 大鼠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鼠抗人Syndecan-1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孙万平 庄羽美 +6 位作者 孙静 谢芳 王凤鸣 于葛华 戚春建 邱玉华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90,共4页
制备鼠抗人Syndecan-1(CD138)分子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高表达CD138分子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8226作为免疫原,8226和B淋巴瘤细胞株Daudi作为检测细胞株,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快速... 制备鼠抗人Syndecan-1(CD138)分子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高表达CD138分子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8226作为免疫原,8226和B淋巴瘤细胞株Daudi作为检测细胞株,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快速定性试纸分析法鉴定单抗所属的IgG亚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及竞争抑制实验分析单抗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以高表达Syndecan-1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1为靶细胞,分析单抗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地获得1株鼠抗人Syndecan-1分子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克隆4B3),经体外长期传代培养,液氮冻存半年以上反复复苏良好,分泌特异性抗体性能稳定。4B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识别位点与单抗BB4识别位点相同或相近,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κ型,纯化后腹水中单克隆抗体蛋白的得率为2.9 mg/ml,加入4B3单克隆抗体后的XG-1细胞体外生长受到抑制,并可用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由此表明,4B3为功能性抗人Syndecan-1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这对进一步研究Syndecan-1分子的生物学特性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ECAN-1 单克隆抗体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丝素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及细胞相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栾希英 张学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96-299,共4页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阐述了近年来对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免疫学方面及细胞相容性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学 免疫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血红素加氧酶1分子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10
作者 张燕 王如兴 +5 位作者 李肖蓉 陈永井 杨丽华 党时鹏 王明元 张学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5-1258,共4页
背景: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凋亡等作用,并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应激反应中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从而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克隆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全长基因,并将其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相连接,构建... 背景: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凋亡等作用,并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应激反应中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从而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克隆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全长基因,并将其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相连接,构建血红素加氧酶1的真核表达载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8-03/06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材料:成年雄性SD大鼠,由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用于脾脏细胞总RNA的提取;克隆载体PMD18-T购自Takara公司;表达载体PIRES2-EGFP由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保存。方法:分离大鼠脾脏获取脾脏细胞,Trizol法提取脾脏细胞的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将扩增出来的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挑取阳性克隆经PCR及酶切鉴定后测序确证。测序正确后抽提质粒作为模板进行PCR,Sal-Ⅰ和BamH-Ⅰ同时双酶切PCR产物和载体PIRES2-EGFP,再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主要观察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的克隆和DNA测序结果证实序列是否正确;PIRES2-EGFP/血红素加氧酶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成功插入载体。结果:①实验完成了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的克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序列完全一致。②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血红素加氧酶1,测序正确说明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结论:实验成功克隆了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全长,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克隆 表达载体 构建
下载PDF
重组人sCD40L-IZ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重组三聚体蛋白的鉴定
11
作者 周璇 郁建锋 +4 位作者 徐颖 戚春建 黄勇 王泳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CD40配体(CD40ligand,CD40L)重组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克隆CD40L胞外功能区(E107-L261)基因,并在其N端融合异亮氨酸拉链(isoleucinezipper,IZ)促使其形成三聚体活性形式,同时为了后期纯化的需要,在IZ的... 目的:克隆并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CD40配体(CD40ligand,CD40L)重组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克隆CD40L胞外功能区(E107-L261)基因,并在其N端融合异亮氨酸拉链(isoleucinezipper,IZ)促使其形成三聚体活性形式,同时为了后期纯化的需要,在IZ的N端融合6个His,将所融合得到的sCD40L-IZ克隆进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体系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蛋白sCD40L-IZ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通过蛋白的变性、复性和HiTrapTM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度达95%以上的sCD40L-IZ重组蛋白。经凝胶过滤层析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验证了其确有三聚体形式。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CD40L-IZ可与骨髓瘤细胞株XG2表面CD40分子结合,并促使其在膜表面发生聚集。结论:人sCD40L-IZ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体系得以成功表达,并以三聚体活性形式发挥功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与凋亡、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异亮氨酸拉链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