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颖 赵丽丽 戴克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6-822,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调控作用,以及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关系。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血小板,选择对血小板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环孢菌素A、可穿膜螯合血小板内钙离子的BAPTA、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抗... 目的:探讨线粒体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调控作用,以及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关系。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血小板,选择对血小板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环孢菌素A、可穿膜螯合血小板内钙离子的BAPTA、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抗氧化剂NAC分别与洗涤血小板共同孵育,借助流式细胞术、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不同干预后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蛋白激酶抑制剂H89、星形孢菌素、钙离子载体A23187导致血小板线粒体异常,而环孢菌素A有效逆转了其引起的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NAC相应地可以逆转血小板线粒体损伤,完全逆转H89诱导的血小板皱缩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BAPTA、前列腺素E1、乙酰水杨酸等抑制剂都不会逆转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现象。结论:线粒体功能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具有重要影响,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血小板内氧化还原状态失衡,从而导致血小板发生凋亡,血小板发生凋亡和活化是各自独立的信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凋亡 活性氧
下载PDF
线粒体对血小板膜蛋白GPIbα酶切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丽丽 戴克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对血小板膜蛋白GPIbα酶切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选择破坏或保护血小板线粒体的功能的羰基氰-3-氯苯腙(CCCP)和环胞素A(CsA)、抑制膜蛋白GPIbα酶切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降低细... 目的:探讨线粒体对血小板膜蛋白GPIbα酶切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选择破坏或保护血小板线粒体的功能的羰基氰-3-氯苯腙(CCCP)和环胞素A(CsA)、抑制膜蛋白GPIbα酶切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抗氧化剂NAC分别与洗涤血小板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刺激后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对膜蛋白GPIbα酶切的影响。结果:CCCP诱导线粒体内膜两侧膜电位去极化,直接破坏线粒体的呼吸功能;血小板GPIbα的酶切检测发现GPIbα发生酶切,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当血小板线粒体功能受损伤时,会伴随出现GPIbα酶切现象;用CsA保护线粒体功能后,血小板GPIbα酶切现象被明显的抑制,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GM6001可以抑制GPIbα的酶切现象,但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血小板GPIbα的酶切在线粒体受到了调控。酶切调控酶ADAM17位于线粒体下游的信号通路上,用NAC抑制细胞内出现的氧化损伤,检测血小板受体的酶切变化发现,NAC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受体的酶切现象,并呈浓度梯度依赖,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血小板膜蛋白GPIbα发生酶切,其机制是源于异常功能线粒体导致胞内ROS代谢失衡,进而诱导酶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膜蛋白Ibα 活性氧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二代测序监测微小残留病的实验室标准化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1 年版) 被引量:3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 +1 位作者 吴德沛 陈苏宁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4-977,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细胞遗传学高度异质的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性肿瘤,是血液系统的常见肿瘤[1]。近几年多种新型作用机制靶向药物的上市大大提高了MM患者治疗的缓解深度并延长了生存期。但由于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细胞遗传学高度异质的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性肿瘤,是血液系统的常见肿瘤[1]。近几年多种新型作用机制靶向药物的上市大大提高了MM患者治疗的缓解深度并延长了生存期。但由于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最终仍会复发。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MM患者MRD评估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为实现检测结果标准化,专家组制订了在MM患者中应用NGS监测MRD实验室标准化技术规范的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多发性骨髓瘤 中国专家共识 细胞遗传学 靶向药物 二代测序 实验室标准化 血液系统
原文传递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昕波 殷杰 +10 位作者 孔丹青 田竑 李云 曲琦 苏健 曹丽娟 白霞 余自强 王兆钺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报道5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探讨cTTP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患者发病年龄、疾病表现、个人史、家族史、误诊情况等临床资料,观察血浆输注疗效和器官功能评估等治疗结... 目的报道5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探讨cTTP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患者发病年龄、疾病表现、个人史、家族史、误诊情况等临床资料,观察血浆输注疗效和器官功能评估等治疗结局;结合血浆ADAMTS13活性测定及ADAMTS13基因突变分析,探讨cTTP临床表现、治疗结局与ADAMTS13基因突变间的相互内在联系。结果5例CTTP患者中男1例,女4例,发病年龄分别为1、9、12、19、3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减少、贫血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既往多被疑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女性患者因妊娠诱发,其他病例存在感染诱因。所有病例均检出ADAMTS1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区域与患者临床表现及器官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治疗性和预防性血浆输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cTTP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异质性,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ADAMTS13活性检测和基因突变分析是重要诊断依据,预防性血浆输注可有效控制疾病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ADAMTS13蛋白质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一个F13A1基因大片段缺失所致凝血因子ⅩⅢ缺乏症家系的基因诊断
5
作者 程亚玲 丁子轩 +7 位作者 曹丽娟 韩晶晶 苏健 高歌阳 余自强 白霞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是凝血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凝血因子,具有转谷氨酰胺酶活性,催化纤维蛋白单体中α和γ链中的谷氨酰胺酰胺基与赖氨酸氨基之间共价结合,从而形成不溶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发挥止血作用[1]。血浆FⅩⅢ分别以2个A亚基(FⅩⅢ-A)... 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是凝血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凝血因子,具有转谷氨酰胺酶活性,催化纤维蛋白单体中α和γ链中的谷氨酰胺酰胺基与赖氨酸氨基之间共价结合,从而形成不溶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发挥止血作用[1]。血浆FⅩⅢ分别以2个A亚基(FⅩⅢ-A)和B亚基(FⅩⅢ-B)形成四聚体的形式存在,其中A亚基具有转谷氨酰胺酶活性,B亚基作为载体保护A亚基免于降解[2-3]。根据亚基缺陷类型FⅩⅢ缺乏症分为FⅩⅢ-A亚基缺乏症和FⅩⅢ-B亚基缺乏症两大类,后者临床出血表现较轻[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作用 B亚基 转谷氨酰胺酶 基因诊断 共价结合 缺乏症 凝血因子 谷氨酰胺
原文传递
淋巴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德沛 陈晓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0,共8页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亚型众多,具有高度异质性。既往淋巴瘤的治疗多采取化疗、放疗及手术在内的常规方法,但难治/复发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给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综述了近...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亚型众多,具有高度异质性。既往淋巴瘤的治疗多采取化疗、放疗及手术在内的常规方法,但难治/复发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给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综述了近年来靶向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及耦联药物,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等多种免疫治疗方法在淋巴瘤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治疗 免疫检查点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CAR-T细胞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闫梦 吴艳珺 +9 位作者 陈峰 唐晓文 韩悦 仇惠英 孙爱宁 薛胜利 金正明 王荧 苗瞄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0-715,共6页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AR-T细胞治疗桥接allo-HSC...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AR-T细胞治疗桥接allo-HSCT的50例R/R 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R-T细胞治疗前、后及allo-HSCT前不同骨髓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患者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累积复发率(CIR)、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结果全部患者共行55例次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反应率、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分别为92%、28%。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CAR-T细胞输注至allo-HSCT的中位时间为54(26~232)d。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随访637(117~1097)d,1年OS、EFS率分别为(80.0±5.7)%、(60.0±6.9)%。移植后1年CIR、TRM分别为(28.0±0.4)%、(8.0±0.2)%。CAR-T细胞输注后及allo-HSCT前骨髓MRD<0.01%患者1年EFS率更高[(70.0±7.2)%、(20.0±12.6)%,P<0.001;(66.7±7.5)%对(36.4±14.5)%,P=0.008],CIR更低[(25.0±0.5)%、(70.0±2.6)%,P<0.001;(23.1±0.5)%、(45.4±2.6)%,P=0.038]。结论CAR-T细胞治疗桥接allo-HCT对于复发/难治B-AL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难治 复发 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ALK-ALCL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晓爽 刘丹丹 +4 位作者 郭凌川 金正明 王婧婧 龚盈盈 王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9-412,共4页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异质性明显的T细胞淋巴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及儿童淋巴瘤的10%~20%[1]。1985年Stein等[2]发现ALCL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主及高表达CD30(Ki-1),其最...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异质性明显的T细胞淋巴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及儿童淋巴瘤的10%~20%[1]。1985年Stein等[2]发现ALCL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主及高表达CD30(Ki-1),其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t(2;5)(p23;q35),即2号染色体上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和5号染色体上的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基因融合产生了融合基因NPM-A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T细胞淋巴瘤 嗜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淋巴瘤 染色体异常 恶性程度 CD30
原文传递
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陶涛 薛胜利 +4 位作者 陈峰 徐杨 马骁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cord-HSCT)后,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300例haplo-cord-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300例受者中... 目的:探讨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cord-HSCT)后,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300例haplo-cord-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300例受者中,男性189例,女性111例,中位年龄25岁(2~55岁);cGVHD评估标准采用201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识,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COX回归。结果:自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始随访,发生cGVHD受者共73例,发生率为24.3 %,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80 d(90~1200 d);移植后1、3、5年cGVHD累积发生率为26.3 %(95 %CI:23.5 %~29.1 %)、30.3 %(95 %CI:27.3 %~33.3 %)和32.2 %(95 %CI:28.7 %~35.7 %)。所有cGVHD患者给予一线或二线治疗,截至随访日期,53例存活,20例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数量<100×10 9/L(HR=0.103,95 %CI:3 %~36.1 %,P<0.001)是影响haplo-cord-HSCT后GVHD受者总体存活率(G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haplo-cord-HSCT后5年的cGVHD累积发生率较高(32.2 %);血小板数量<100×10 9/L是影响cGVHD受者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