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引起的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日益增加。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步态指标和人体成分参数对苏州75岁以上高龄肌少症患者的评估价值,为未来临床推广运用提供建议与依据。方法根据亚洲肌...目的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引起的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日益增加。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步态指标和人体成分参数对苏州75岁以上高龄肌少症患者的评估价值,为未来临床推广运用提供建议与依据。方法根据亚洲肌萎缩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的共识报告,46名(44.23%)参与者被诊断为肌少症,58名参与者(55.77%)被确定为非肌少症。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评估参与者的人体成分,运用无线可穿戴步态评估设备分析参与者的步态特征,此外对参与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非肌少症老人相比,高龄肌少症患者的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上臂围度(arm circumference,AC)、上臂肌肉围度(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明显更低(P<0.05)。然而在肌少症与非肌少症高龄老人之间,包括步频、步速、步进时间、步幅长度、转弯时间、转弯角速度在内的步态参数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肌少症并没有导致高龄老人的步态表现进一步下降。其中SMI对肌少症的预测能力最佳(AUC为0.872,敏感度56.5%,特异度98.3%),AC(AUC为0.616,敏感度73.9%,特异度50.0%)和AMC(AUC为0.735,敏感度89.1%,特异度50.0%)对于肌少症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C+AMC+SMI(AUC为0.891,敏感度73.9%,特异度84.5%)的组合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较单独应用SMI显著提高了敏感度(从56.5%提升至73.9%)。此外,高龄肌少症患者与同龄老人相比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下降。结论在高龄老人中,SMI仍是诊断肌少症的金标准,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AC、AMC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并且更易获得。SMI联合AC+AMC指标的组合可以作为肌少症更精准的筛查方法,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度,也兼顾了特异度。此外,我们发现步态指标筛查肌少症的方式在高龄老人中可能并不适用,高龄肌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出现更进一步的下降。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查找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比常规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查找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比常规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止。评价符合标准的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 profiler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和等级推荐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总计9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OR=0.14,95%CI(0.07,0.26),P<0.001]、提高伤口愈合率[OR=4.21,95%CI(2.70,6.58),P<0.001]、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OR=9.08,95%CI(3.63,22.73),P<0.001]、缩短患者住院时间[MD=-2.96,95%CI(-3.96,-1.96),P<0.001]、减少住院费用[MD=-0.09,95%CI(-0.14,-0.05),P<0.001]、减轻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疼痛[MD=-1.45,95%CI(-1.71,-1.18),P<0.001]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伤口愈合率的证据质量评级为中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满意度和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为低级,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极低级。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伤口愈合进程,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从而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引起的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日益增加。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步态指标和人体成分参数对苏州75岁以上高龄肌少症患者的评估价值,为未来临床推广运用提供建议与依据。方法根据亚洲肌萎缩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的共识报告,46名(44.23%)参与者被诊断为肌少症,58名参与者(55.77%)被确定为非肌少症。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评估参与者的人体成分,运用无线可穿戴步态评估设备分析参与者的步态特征,此外对参与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非肌少症老人相比,高龄肌少症患者的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上臂围度(arm circumference,AC)、上臂肌肉围度(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明显更低(P<0.05)。然而在肌少症与非肌少症高龄老人之间,包括步频、步速、步进时间、步幅长度、转弯时间、转弯角速度在内的步态参数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肌少症并没有导致高龄老人的步态表现进一步下降。其中SMI对肌少症的预测能力最佳(AUC为0.872,敏感度56.5%,特异度98.3%),AC(AUC为0.616,敏感度73.9%,特异度50.0%)和AMC(AUC为0.735,敏感度89.1%,特异度50.0%)对于肌少症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C+AMC+SMI(AUC为0.891,敏感度73.9%,特异度84.5%)的组合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较单独应用SMI显著提高了敏感度(从56.5%提升至73.9%)。此外,高龄肌少症患者与同龄老人相比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下降。结论在高龄老人中,SMI仍是诊断肌少症的金标准,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AC、AMC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并且更易获得。SMI联合AC+AMC指标的组合可以作为肌少症更精准的筛查方法,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度,也兼顾了特异度。此外,我们发现步态指标筛查肌少症的方式在高龄老人中可能并不适用,高龄肌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出现更进一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