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卫 冯德广 +2 位作者 赵根尚 法宪恩 沈振亚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457-459,共3页
目的总结复制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体会。方法健康远交系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各80只,供心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分别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做端侧吻合,将供心移植于受体腹腔内。结果共建立80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 目的总结复制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体会。方法健康远交系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各80只,供心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分别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做端侧吻合,将供心移植于受体腹腔内。结果共建立80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心缺血时间(20±5)min,手术成功率91.3%。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1)合适的麻醉剂量和深度;(2)注意供心的保护缩短供心缺血时间;(3)提高血管吻合质量;(4)术后的妥当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下载PDF
骨髓动员与非动员自体骨髓源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李学锋 沈振亚 +7 位作者 谷涌泉 张建 俞恒锡 郭连瑞 佟铸 崔世军 吴英峰 汪忠镐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772-775,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动员与非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5例严重缺血的TAO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2例为骨髓动员组,B组13例为非动员组。两组患者抽取骨髓血150~200ml,分离纯化后行下肢... 目的观察骨髓动员与非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5例严重缺血的TAO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2例为骨髓动员组,B组13例为非动员组。两组患者抽取骨髓血150~200ml,分离纯化后行下肢肌肉注射法移植术,观察丰观及客观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移植2个月后两组多数患者疼痛和冷感有缓解,但缓解率两组无差异,两组溃疡愈合率无差异;经平均10个月随访,两组主观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个月后踝肱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较术前有显著提高,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平均10个月随访,两组间ABI和TcP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2条患肢溃疡无改善,无步匕亡及高位截肢者,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乍。结论骨髓动员和非动员两种方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TAO手段.尤其对改善患肢症状及促讲溃疡的愈合效果明显,而骨髓动员组的疗效优于非动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单个核细胞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皮肤溃疡
下载PDF
脱除人主动脉瓣膜细胞的研究
3
作者 李红卫 周晴 +1 位作者 于海明 沈振亚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人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人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人主动脉瓣去细胞后,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脱细胞后血... 目的探讨人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人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人主动脉瓣去细胞后,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脱细胞后血管壁无细胞残留,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留完整,形态学无明显变化;生物学性能也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去细胞效果良好,初步制造了同种主动脉血管壁脱细胞基质材料,为构建同种带瓣管道提供了较合适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 脱细胞支架 同种带瓣管道
下载PDF
胸腺修饰诱导大鼠心脏移植耐受与白细胞介素-2,10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文学 沈振亚 +2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焦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修饰,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并对其可能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通过胸腺注射和围手术期短程使用FK506来诱导心脏移植耐受,观察供心存活天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受体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 目的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修饰,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并对其可能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通过胸腺注射和围手术期短程使用FK506来诱导心脏移植耐受,观察供心存活天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受体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无处理组、对照组、经典诱导组和实验组供心存活时间分别为(6.8±1.9)、(17.4±5.1)、(73.8±8.6)、 (55.0±24.7)d,实验组与经典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处理组、经典诱导组和实验组的供受体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刺激效应分别为198.72%、95.80%、67.94%,实验组和经典诱导组较无处理组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者间增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L-10水平在无处理组移植心脏被排斥时为(48.10±5.14)ng/L较移植前(52.60± 10.1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早期呈低水平表达,为(36.10±2.30)ng/ L,术后中期(281.80±65.44)ng/L晚期(80.90±12.39)ng/L较移植前水平高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IL-2水平在无处理组发生排斥时为(159.80±59.19)ng/L较移植前 (54.80±8.42)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移植手术当日胸腺内注射供体同种抗原,与术前21 d胸腺注射的经典诱导组同样能诱导宿主对移植物的低反应状态;IL-2 的水平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IL-10可能是免疫耐受的特异性指标,IL-10更可能与免疫耐受的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修饰 FK506 免疫耐受 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彩华 沈振亚 +3 位作者 黄皓岳 叶文学 余云生 陈亦江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30-153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NSCLC组织(A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B组)MTA1的表达。结果 A组MT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P<0.0...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NSCLC组织(A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B组)MTA1的表达。结果 A组MT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P<0.01),腺癌MTA1的表达高于鳞癌(P<0.01),MTA1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 MTA1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相关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