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焕年 王荣朝 +1 位作者 王勍 尹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病人双盲、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44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43例)。病人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病人双盲、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44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43例)。病人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观察比较两组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HHPN组病人术后第8天TLCI、gG、CD4、CD4/CD8和HLA-DR的表达与TPN组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TPN组。结论:使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胃切除术 胃肿瘤
下载PDF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荣朝 陈焕年 +1 位作者 王勍 尹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31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32例)行肠外营养治疗。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31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32例)行肠外营养治疗。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情况相仿。与TPN组比较,HHPN组术后第8天淋巴细胞计数I、gG、CD4、CD4/CD8和HLA-DR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低。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使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胃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焕年 王荣朝 王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在早期胃癌外科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9例早期胃癌患者,术中用亚甲蓝示踪SLN,对SLN及所有术后胃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对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免疫组化染色(IHC)及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在早期胃癌外科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9例早期胃癌患者,术中用亚甲蓝示踪SLN,对SLN及所有术后胃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对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免疫组化染色(IHC)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对SLN转移灶检出的差异。结果 39例患者中,亚甲蓝示踪成功检出37例,检出成功率达94.5%。IHC与RT-PCR微转移检出率均为18.9%。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HE切片病检组前哨淋巴结检测准确率97.3%(36/37),假阴性率为16.7%(1/6);CK-20行IHC及RT-PCR组检测准确率97.3%(36/37),假阴性率为14.3%(1/7)。结论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检出早期胃癌SLN。HE染色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前哨淋巴结 亚甲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