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黄芪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5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8例,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和观察组(23...目的探讨黄芪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5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8例,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和观察组(2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细胞因子、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为(4.24±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屏障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检索M ed 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对1990年至今国内外文献中病理学确诊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5例梅...目的探讨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检索M ed 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对1990年至今国内外文献中病理学确诊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5例梅毒性颅内树胶肿患者(20篇文献),其临床特征包括: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发展;②首发症状以头痛和癫痫多见;③有影像学占位;④血和CSF的梅毒抗体检查阳性,也可有特殊情况;⑤病理呈肉芽肿改变;⑥误诊率高,多数误诊手术;⑦青霉素疗效较好;⑧预后尚良好。结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并不罕见,单发较大病灶增多,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黄芪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5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8例,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和观察组(2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细胞因子、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为(4.24±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屏障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
文摘目的探讨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检索M ed 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对1990年至今国内外文献中病理学确诊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5例梅毒性颅内树胶肿患者(20篇文献),其临床特征包括: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发展;②首发症状以头痛和癫痫多见;③有影像学占位;④血和CSF的梅毒抗体检查阳性,也可有特殊情况;⑤病理呈肉芽肿改变;⑥误诊率高,多数误诊手术;⑦青霉素疗效较好;⑧预后尚良好。结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并不罕见,单发较大病灶增多,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