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评价钼靶摄影、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勇俊 何玉洁 +3 位作者 范晓芳 蒋甜怀 邵婉怡 王卫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6期149-151,共3页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和三者联合检测方法对1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根据乳腺病灶的大小、形态、...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和三者联合检测方法对1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根据乳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有无微钙化灶、动态增强曲线等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完全肯定良性、可能良性、不确定、可能恶性、肯定恶性5个诊断精度,分别作出4种影像方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ROC分析评价。结果 ROC评价显示联合应用的ROC曲线比其他曲线更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三者联合(0.986)>磁共振增强(0.921)>超声(0.836)>钼靶(0.821);联合运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较三者单独运用准确(P<0.05),磁共振增强与钼靶、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钼靶与超声检查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增强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优于超声和钼靶摄影术,三者联合运用优于单独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乳房钼靶摄影 超声检查 磁共振 乳腺癌
下载PDF
118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杭剑萍 孟东 李励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行肿块切除或腺叶次全切除术后腺体残癌率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明确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与手术方式。方法:对1994年8月~2005年2月在院外行肿块局部切除后来我院行2次或2次以上手术的118例甲状腺癌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行肿块切除或腺叶次全切除术后腺体残癌率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明确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与手术方式。方法:对1994年8月~2005年2月在院外行肿块局部切除后来我院行2次或2次以上手术的118例甲状腺癌进行分析。结果:总癌残留率55.9%(66/118)。原发腺叶残癌率38.1%(45/118),对叶癌发现率7.6%(9/118),颈侧区淋巴结肿大的转移癌发生率为37.5%(21/56),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癌发生率为39.8%(47/118)。院外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5.2%(18/118),我院再次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6%(2/118)。结论:甲状腺癌行肿块切除或腺叶次全切除术后残癌率较高,此类术式应该废弃。甲状腺癌腺叶切除手术中应强调解剖喉返神经,可降低损伤发生率。临床颈淋巴结阴性患者,术中快速切片(FS)一经确诊分化型甲状腺癌,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再手术 局部切除
下载PDF
一期胆总管端端吻合及支架管引流治疗胆总管断裂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陈青 戴赛民 +5 位作者 张勇 吴二斌 过建工 周鹏 周俊晶 郭子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4-826,共3页
目的:建立犬胆总管横断、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的动物模型,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3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n=5)、一期缝合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于术后3、5、7、9 d胆道造影,取吻合处胆... 目的:建立犬胆总管横断、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的动物模型,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3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n=5)、一期缝合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于术后3、5、7、9 d胆道造影,取吻合处胆总管做羟脯氨酸、断裂强度检测。观察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肝酶、有无胆漏,评估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的安全性。结果:一期缝合组4例胆漏,实验组术后无胆漏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一期缝合组术后血清胆红素、肝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未见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断裂强度检测: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 vs 9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胆道造影未见胆道狭窄,未见造影剂外溢。结论: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安全可行,置管时间短、术后无胆漏,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一期缝合 胶原含量
下载PDF
癌症和血栓性疾病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树建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0期603-605,共3页
血栓形成是癌症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在癌症患者尸检中发现其患血栓性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同时,在患静脉血栓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肿瘤和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诸如血小板增多,纤维蛋白原激活增强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抑制,... 血栓形成是癌症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在癌症患者尸检中发现其患血栓性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同时,在患静脉血栓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肿瘤和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诸如血小板增多,纤维蛋白原激活增强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抑制,肿瘤细胞释放组织因子(TF)和癌症促凝物(CP),机体炎性反应以及手术放化疗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生。对癌症伴发的静脉栓塞(VET)的治疗通常首选低分子量肝素(LMWH)及华法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
5
作者 葛晓明 孙晓光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8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发生切口疝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切口疝的发病原因。结果切口感染、切口类型、急诊手术、切口方向和部位、老年、腹压增高、缝合技术、糖尿病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达到血药浓度,尽量采用... 目的探讨发生切口疝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切口疝的发病原因。结果切口感染、切口类型、急诊手术、切口方向和部位、老年、腹压增高、缝合技术、糖尿病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达到血药浓度,尽量采用横切口,术后6个月内注意保护腹部切口,避免增加腹压等因素是预防切口疝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病因
下载PDF
非肝癌血清甲胎蛋白阳性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树建 洪婷婷 朱文英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0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非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阳性患者的疾病分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苏州大学附四院所有血清AFP阳性(定义为AFP≥10ng/ml)的住院患者,逐一查对每位患者的病理诊断,然后计算在所有AFP阳性患者中各种... 目的探讨非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阳性患者的疾病分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苏州大学附四院所有血清AFP阳性(定义为AFP≥10ng/ml)的住院患者,逐一查对每位患者的病理诊断,然后计算在所有AFP阳性患者中各种非肝癌疾病所占比例。结果在非肝癌AFP阳性患者中,前3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胃癌、贲门癌和肺癌,分别占所有AFP阳性病例数的30.2%、14.1%和10.1%。结论在非肝癌的AFP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肿瘤原发部位包括了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多系统器官,而最为常见的部位为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非肝癌
原文传递
癌症和血栓性疾病
7
作者 常树建 《抗癌》 2005年第4期37-38,共2页
相关性 在死于癌症的患者中特别是死于胰腺癌、肺癌和消化道粘液腺癌的患者中,尸检发现其患血栓性疾病的比率出乎意料的高。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癌症 粘液腺癌 胰腺癌 消化道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