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犬胆总管横断、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的动物模型,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3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n=5)、一期缝合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于术后3、5、7、9 d胆道造影,取吻合处胆...目的:建立犬胆总管横断、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的动物模型,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3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n=5)、一期缝合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于术后3、5、7、9 d胆道造影,取吻合处胆总管做羟脯氨酸、断裂强度检测。观察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肝酶、有无胆漏,评估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的安全性。结果:一期缝合组4例胆漏,实验组术后无胆漏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一期缝合组术后血清胆红素、肝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未见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断裂强度检测: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 vs 9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胆道造影未见胆道狭窄,未见造影剂外溢。结论: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安全可行,置管时间短、术后无胆漏,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犬胆总管横断、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的动物模型,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3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n=5)、一期缝合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于术后3、5、7、9 d胆道造影,取吻合处胆总管做羟脯氨酸、断裂强度检测。观察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肝酶、有无胆漏,评估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的安全性。结果:一期缝合组4例胆漏,实验组术后无胆漏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一期缝合组术后血清胆红素、肝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未见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断裂强度检测:实验组术后3 d vs 5 d、7 d、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 vs 9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胆道造影未见胆道狭窄,未见造影剂外溢。结论:胆道支架管引流、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安全可行,置管时间短、术后无胆漏,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