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杰 蔡鹏 向先兰 《医学教育管理》 2021年第6期616-621,共6页
儿外科医生的紧缺问题,随着当下二胎政策的开放显得更加突出,儿外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作为儿外科最坚实的后备军,培养出优秀的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外科长久发展的保障。目前,面对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探... 儿外科医生的紧缺问题,随着当下二胎政策的开放显得更加突出,儿外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作为儿外科最坚实的后备军,培养出优秀的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外科长久发展的保障。目前,面对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儿外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外科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黄俊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40-0043,共4页
探究并评价,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实施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及研究开展时段,限定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纳入我院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纳入40例),给予对照组三孔腹腔镜... 探究并评价,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实施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及研究开展时段,限定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纳入我院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纳入40例),给予对照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则开展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用时短,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孔术式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均有显著效果,但单孔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低且切口美观度较高;故而在实际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具体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切除术 三孔术式 经脐单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康复与远期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蔡鹏 蒋玉良 +6 位作者 闵婕 朱振伟 陈建雷 朱杰 顾志成 黄顺根 吴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远期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远期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经肛门组与腹腔镜组,各20例。经肛门组患儿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镜组患儿行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两组患儿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12、24 h的血清CRP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的排便功能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经肛门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经肛门组;与术前比,两组患儿术后12、24 h的血清CRP水平持续上升,但腹腔镜组均低于经肛门组;随访期间腹腔镜组患儿便秘发生率为5.00%,低于经肛门组的35.00%;腹腔镜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经肛门组的40.00%(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以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机体反应,改善远期排便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 C-反应蛋白 排便功能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致脓毒症新生大鼠巨噬细胞及血中CD163表达研究
4
作者 管欣娴 俞生林 +2 位作者 汪健 高沙沙 李毅平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CD163在大肠埃希菌致脓毒症新生大鼠巨噬细胞及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2只无特定病原体的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只。实验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CD163在大肠埃希菌致脓毒症新生大鼠巨噬细胞及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2只无特定病原体的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只。实验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后分别在第2、4、6、12、24、48 h 6个时间点取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监测肺脏及肝脏巨噬细胞表面CD163的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血中分泌型CD163(s CD163)浓度。结果实验组新生大鼠肺脏和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随着实验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01);2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肝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及以后,实验组肝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实验时间延长,实验组血中s CD163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2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血中s CD16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及以后,实验组血中s CD16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D163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希氏菌属 脓毒症 巨噬细胞 CD163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