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冠军 李明娣 +2 位作者 陈小明 张何威 顾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846-85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9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感觉统合(SI)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9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感觉统合(SI)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3例。SI组给予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rTMS组以10Hz高频刺激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联合组先进行SI训练,随后以rTMS刺激。三组治疗持续12周。治疗前后以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中文版斯诺佩第4版评估量表(SNAP-Ⅳ)和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IVA-CPT)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三组患儿PSQ评分和SNAP-Ⅳ评分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因子分均优于SI组和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组和rTM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CP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升,联合组各因子分均优于SI组和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组和rTM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提高抑制控制能力,增强注意力水平,且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 感觉统合 ADHD IVA-CPT
下载PDF
超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报告结局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何妹 刘万莉 +1 位作者 何倩 孙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2-477,共6页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超重率,以及体质指数(BMI)异常增高对患者报告结局(PROs)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AS患者185例,根据入组时测得的BMI分为BMI正常组(n=74)和超重组(n=11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超重率,以及体质指数(BMI)异常增高对患者报告结局(PROs)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AS患者185例,根据入组时测得的BMI分为BMI正常组(n=74)和超重组(n=11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ROs及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BMI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脊柱活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AS患者的超重率为60%。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多为已婚、年龄大、腰围大、腰臀比高、病程长、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SMI)得分高、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r=0.258,P<0.001)、腰围(r=0.673,P<0.001)、腰臀比(r=0.407,P<0.001)、BASMI(r=0.168,P=0.026)以及淋巴细胞计数(r=0.210,P=0.007)与B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434,P<0.001)、总体痛(β=0.427,P=0.005)、C反应蛋白(β=0.337,P=0.021)以及超重(β=0.315,P=0.006)是BASMI的影响因素。结论 超重在AS患者中常见,影响患者的脊柱活动性及血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体质指数 超重 患者报告结局 脊柱活动性
原文传递
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
3
作者 李春芳 张何威 +2 位作者 叶元元 曾梅凤 顾晓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2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的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可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的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可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等临床相关数据。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B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ATE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TE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分析疗法结合家庭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明显,不仅在患儿行为和功能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而且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析疗法干预 家庭护理培训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 孤独症行为量表 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梁冠军 顾琴 +1 位作者 李明娣 苏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2~3岁偏瘫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辅以强制性诱导疗法,用限制性...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2~3岁偏瘫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辅以强制性诱导疗法,用限制性手托在患儿清醒状态下对健侧上肢持续固定3 h,期间对患侧手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观察组在强制性诱导疗法的基础上对患儿健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给予1.0 Hz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用Peabody精细发育量表(PDMS-2 FM)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对患儿手的抓握、对捏和整个上肢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PDMS-2 FM评分[对照组(72.23±8.55)分、观察组(77.41±9.44)分]和UEFT评分[对照组(24.67±5.14)分、观察组(29.78±6.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对照组(65.57±9.14)和(13.22±5.21)分;观察组(65.62±9.16)和(13.06±6.09)分]有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PDMS-2 FM和UEFT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能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制性诱导疗法 偏瘫 脑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