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IL-6及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严敏 程旭 +2 位作者 陆晔 王金湖 潘湘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4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不同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贫血的关系。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肿瘤患者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并分析CRP、IL-6和H...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不同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贫血的关系。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肿瘤患者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并分析CRP、IL-6和Hb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RP升高组的Hb水平低于CRP正常组,而血清IL-6水平则高于CRP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CRP与Hb呈负相关(r=-0.307,P <0.01),与IL-6呈正相关(r=0.540,P <0.001);Hb与IL-6呈负相关(r=-0.251,P <0.05)。结论肿瘤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同时伴有IL-6水平的升高,在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铁调素 贫血 肿瘤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癌HPA、ET-1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陆晔 潘湘涛 杨育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内皮素-1(ET-1)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的ET-1和HPA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60例MVD平...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内皮素-1(ET-1)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的ET-1和HPA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60例MVD平均计数为(25.40±8.91),59例表达ET-1平均阳性率为(67.53±18.98)%,57例表达HPA平均阳性率为(56.30±24.16)%。②MVD与HPA呈正相关(r=0.3961、t=3.2899、P〈0.005);MVD与ET-1呈正相关(r=013170、t=2.5462、P〈0.05)。③MVD与有无转移有关,与分期及肿块大小无关。④HPA和ET-1均与分期及转移有关,但与肿块大小均无关。结论乳腺癌患者高表达HPA和ET-1,并与MVD呈正相关关系。HPA、ET-1和MVD均与转移有关,而与肿块大小无关;HPA和ET-1与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皮素-1(ET-1) 乙酰肝素酶(HPA)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蓉 陆晔 +4 位作者 潘湘涛 程旭 王金湖 严敏 陈丽玉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8Z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b)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8例化疗前后均无贫血(A组)、19例化疗前无贫血而化疗后有贫血(B组)和14例化疗前后均有贫血(C组)患者在化疗前、... 目的分析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b)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8例化疗前后均无贫血(A组)、19例化疗前无贫血而化疗后有贫血(B组)和14例化疗前后均有贫血(C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水平。结果①A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血清Epo的水平分别为(14.20±9.42)mu/ml、(17.50±8.89)mu/ml、(16.4±13.80)mu/ml,B组分别为(13.64±8.40)mu/ml、(27.42±21.61)mu/ml、(68.31±50.07)mu/ml,C组分别为:(23.27±10.37)mu/ml、(26.98±16.88)mu/ml、(75.64±50.24)mu/ml。②B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Hb和血清Epo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Hb和血清Epo的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组血清Epo的水平在化疗长时间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H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可引起部分肿瘤患者Hb的下降和血清Epo的上升,并与化疗时间及化疗前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血红蛋白(Hb)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前后血浆蛋白C变化特点及意义
4
作者 陆培芬 程旭 +1 位作者 王金湖 潘湘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543-2544,共2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在经皮中心静脉置管(PICC)前后血浆蛋白C(PC)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46例肿瘤患者在PICC前后4次血浆中P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C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在经皮中心静脉置管(PICC)前后血浆蛋白C(PC)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46例肿瘤患者在PICC前后4次血浆中P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C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结果置管后1d患者PC水平为3.74±1.99μg/L,均明显低于置管前的5.00±2.40μg/L、置管后30d的4.78±2.41μg/L和置管后90d的5.35±2.71μg/L(q=3.74、2.85和4.58,P<0.05);置管前、后4次的血浆D-D水平和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水平与D-D水平无相关关系(r=-0.024 1,P>0.05);PC与PLT之间也无相关关系(r=0.111 0,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1d的PC水平明显低于置管前、置管后30d和置管后90d的表达水平,但与血浆D-D及PLT水平无关。PICC是安全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患者 血浆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MRI对血液肿瘤病患者肝脏铁过载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芳 严敏 曹季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MRI对血液肿瘤病患者肝脏铁过载(IO)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0例血液病患者及30例肿瘤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8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铁蛋白(SF)、肝脏弛豫... 目的探究MRI对血液肿瘤病患者肝脏铁过载(IO)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0例血液病患者及30例肿瘤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8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铁蛋白(SF)、肝脏弛豫率R2*值、肝铁浓度(LIC)指标;分析R2*、LIC指标对血液肿瘤患者IO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SF与R2*、LIC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液病组血清SF、R2*、LIC指标[(856.27±522.79)ng/mL、(253.91±220.45)Hz、(6.65±5.61)mg/g DW]明显高于肿瘤组[(523.76±437.42)ng/mL、(87.16±74.51)Hz、(2.42±1.89)mg/g DW]及健康组[(93.06±96.15)ng/mL、(40.01±7.99)Hz、(1.22±0.21)mg/g DW](P<0.05);IO组R2*、LIC指标[(350.56±243.77)Hz、(9.11±6.19)mg/g DW]明显高于非IO组[(91.18±65.72)Hz、(2.43±1.76)mg/g DW]。R2*临界值为114.11 Hz时评估肝脏IO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2.31%、72.97%,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LIC临界值为4.32 mg/g DW时评估肝脏IO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6.92%、83.78%,AUC为0.833;血液病组R2*、LIC指标与SF(r=0.706、0.693,P<0.05)呈正相关,肿瘤组R2*、LIC指标与SF呈正相关(r=0.499、0.391,P<0.05)。结论MRI检测R2*、LIC水平对评估血液肿瘤患者铁过载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液病 肿瘤 肝脏铁过载
下载PDF
癌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贫血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3 位作者 程旭 李蓉 陈丽玉 严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初诊时和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变化、贫血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年龄、消化道出血和化疗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10年期间住院的3079例癌症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治疗前后Hb值的变化和贫血的发生例数,并按...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初诊时和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变化、贫血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年龄、消化道出血和化疗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10年期间住院的3079例癌症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治疗前后Hb值的变化和贫血的发生例数,并按临床分期、年龄、出血、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1)3079例患者初诊时(治疗前)贫血发生率为45.0%(1386例),治疗后发生率为63.0%(1941例),P<0.001。Ⅰ级984例(50.7%),Ⅱ级615例(31.7%),Ⅲ级188例(9.7%),Ⅳ级154例(7.9%)。初诊时Hb值(110.3±22.9)g/L,治疗后为(104.8±23.8)g/L,P<0.001。2)单因素分析出血、临床分期、年龄、化疗和性别均是贫血的危险因素(均为P=0.000)。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则为在P<0.05水平,出血、分期、年龄和化疗是贫血的危险因素(均为P=0.000),但性别则未能进入模型,P=0.777。3)胃癌、肺癌、肠癌、食管癌、淋巴瘤和泌尿生殖肿瘤的总贫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初诊时发生率,P<0.001;肺癌、淋巴瘤、食管癌、泌尿生殖肿瘤和头颈部癌治疗后的Hb值均明显低于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各种类型肿瘤的贫血的发生率有所不同,但贫血程度的NCI分级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贫血的发生与临床分期、年龄、出血和化疗有密切关系,与患者性别无密切关系。高龄、出血、中晚期患者更易发生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贫血 血红蛋白类
下载PDF
280例乳腺癌患者贫血情况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陆晔 潘湘涛 +3 位作者 程旭 李蓉 陈丽玉 严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和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变化、贫血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年龄和治疗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10年期间住院的2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治疗前后Hb值的变化和贫血的发生例数,并按临床分期和...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和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变化、贫血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年龄和治疗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10年期间住院的2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治疗前后Hb值的变化和贫血的发生例数,并按临床分期和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1)280例患者初诊时贫血发生率25.0%,治疗前后总发生率42.9%。Ⅰ级74例(61.6%),Ⅱ级38例(31.7%),Ⅲ级6例(5.0%),Ⅳ级2例(1.7%)。(2)CMF方案化疗贫血发生率30.4%(17/56),而CAF方案为26.8%(14/41)。(3)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治疗后的Hb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随着分期的提高,贫血发生率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贫血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P<0.01),老年患者贫血发生率61.5%,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的37.2%(P<0.01)。(5)贫血程度NCI分级则与临床分期、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贫血的发生与临床分期和治疗有一定相关性,尤其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贫血 临床分期 年龄 发生率
下载PDF
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程旭 陆晔 +4 位作者 潘湘涛 王金湖 李蓉 严敏 陈丽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58-859,共2页
关键词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变化及其与Hcy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陆晔 潘湘涛 严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97例脑梗死患者和122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ASCl80SE)测定血浆Hcy和应用ELISA双抗...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97例脑梗死患者和122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ASCl80SE)测定血浆Hcy和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D,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为(5.20±0.92)μg/L,Hcy为(21.23±13.54)μmol/L,均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②脑梗死组中D-D增高101例(25.4%),Hcy增高140例(35.3%),分别高于脑出血组中的17例(13.9%)和27例(22.1%),均为P<0.01。③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和Hcy水平之间r=-0.0185,P>0.05;而脑出血组为r=0.0742,P>0.05。④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水平无性别和年龄差异。血浆Hcy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但无年龄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和Hcy水平均明显增高,但两者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D-二聚体(D-D) 同型半胱氨酸(Hcy)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病贫血患者Hb和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晔 邵红 +1 位作者 程旭 潘湘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慢性病贫血(AC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伴有血栓形成或血浆D-二聚体很高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ACD患者应用LMWH(4 000U/天,7~15天)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H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观察它们的变... 目的初步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慢性病贫血(AC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伴有血栓形成或血浆D-二聚体很高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ACD患者应用LMWH(4 000U/天,7~15天)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H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①贫血组治疗前Hb水平为93.51±15.55g/L,明显低于治疗后的100.95±12.9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 8,P<0.05)。②无贫血组治疗前Hb水平为133.09±10.69g/L,与治疗后的135.57±13.09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17,P>0.05)。③治疗前贫血组CRP为49.31±39.07mg/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29.73±39.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 4,P<0.05)。④无贫血组治疗前CRP水平为18.08±16.77mg/L,与治疗后的18.24±12.31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 7,P>0.05)。⑤治疗前后CRP水平与Hb水平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25 9,P<0.01和r=-0.234 7,P<0.05)。结论LMWH上调ACD患者的Hb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可能机制是下调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LMWH) 慢性病贫血(ACD) C反应蛋白(CRP) 血红蛋白(Hb) 治疗 机制
下载PDF
癌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湘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88-1589,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贫血
下载PDF
癌性贫血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晔 潘湘涛 +4 位作者 王金湖 程旭 李蓉 严敏 陈丽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2期3328-3329,共2页
目的: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结果:(1)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 目的: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结果:(1)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104.1)mu/ml、(12.48±9.96)mu/ml和(8.10±4.97)mu/ml。癌性贫血组与癌症无贫血组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和P<0.05)。癌症无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与Hb水平存在负相关(r=-0.693,P<0.001)。结论:癌性贫血患者的Epo值高于癌症无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并与Hb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K调控YAP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琳 龚莲 +2 位作者 孔丹丹 谢宇锋 陶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57-1064,共8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K(CENP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索CENPK与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43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和人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的CENPK水平,分析CENP...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K(CENP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索CENPK与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43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和人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的CENPK水平,分析CENPK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择CENPK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转染pcDNA3.1/CENPK质粒进行过表达CENPK处理,选择CENPK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转染si-CENPK进行敲减CENPK处理。采用CCK-8法、EdU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DNA合成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的蛋白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的CENPK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其水平与肿瘤大小、脉管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体外实验表明,干扰CENPK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而过表达CENPK则会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干扰CENPK可下调YAP1水平而过表达CENPK可上调YAP1水平进而影响EMT相关蛋白的表达。YAP1过表达部分恢复CENPK沉默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抑制作用。结论CENP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通过调控YAP1来促进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EMT、迁移和侵袭,CENPK/YAP1轴在结直肠癌防治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着丝粒蛋白K Yes相关蛋白1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3.0 T磁共振成像评估肿瘤患者肝铁含量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邵红 代卫 +3 位作者 陆晔 蔡俊 曹季军 潘湘涛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S02期373-375,共3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MRI)成像评估肝铁含量(L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以及16例志愿者应用3.0T MRI进行T2成像检测池豫率R2*和LIC值,同时测定血清铁蛋白(SF),并分析讨论临床意义。结果血液病患者血红蛋白(Hb)为(82.67&...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MRI)成像评估肝铁含量(L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以及16例志愿者应用3.0T MRI进行T2成像检测池豫率R2*和LIC值,同时测定血清铁蛋白(SF),并分析讨论临床意义。结果血液病患者血红蛋白(Hb)为(82.67±28.95)g/L,明显低于肿瘤患者和志愿者(F=25.60,P<0.01);而SF(812.40±596.12)ng/mL、R2*(345.11±261.72)Hz和LIC(8.97±6.65)Fe/g DW均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和志愿者(分别为F=25.00、21.51、21.52,均P<0.01)。志愿者的SF、R2*和LIC均为正常。肿瘤患者的SF明显高于志愿者,但R2*和LIC均与志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液病组SF与R2*和LIC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959、0.7960,均P<0.01)。肿瘤组SF与R2*和LIC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856、0.7857,均P<0.01)。以SF=800.00 ng/mL为界,血液病组SF与LIC结果相一致,而肿瘤组SF于LIC不一致。结论SF水平很高时与LIC并不一致。MRI检查的LIC结果更为可靠正确,可以作为祛铁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含铁含量 铁蛋白 血红蛋白 池豫率
下载PDF
肠癌组织铁调素和膜转铁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旭 陆晔 +2 位作者 李蓉 严敏 潘湘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膜转铁蛋白(FPN)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手术切除的62例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另选择15例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作...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膜转铁蛋白(FPN)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手术切除的62例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另选择15例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贫血的关系。结果 (1)铁调素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0%,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N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7%,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铁调素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FPN的表达与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而与年龄、性别、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3)贫血与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无相关性(r=0.08,-0.04;P均>0.05);铁调素与FPN表达呈负相关(r=-0.39,P<0.01)。结论肠癌组织中铁调素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有关,并与FPN表达呈负相关,FPN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铁调素及FPN可作为反映肠道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膜转铁蛋白 肠癌 贫血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原文传递
Hepcidin、BMP6和HJV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蓉 陆晔 +2 位作者 程旭 严敏 潘湘涛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研究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和铁调素调节蛋白(HJV)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Hepcidin、BMP6和HJV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 目的 研究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和铁调素调节蛋白(HJV)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Hepcidin、BMP6和HJV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Hepcid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3.3%∶56.5%,x2=8.99,P<0.01),而BMP6和HJV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40.3%,x2=1.89,P>0.05;93.3%∶83.9%,x2 =0.88,P>0.05).Hepcidin的表达与T分期相关(x2=6.98,P=0.02),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贫血均无关.BMP6和HJV的表达则与T分期、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贫血均无关.Hepcidin与BMP6、HJV的表达均无关(r=0.13,P>0.05;r =0.15,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Hepcidin高表达,且与患者的T分期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BMP6和HJV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贫血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铁调素 铁调素调节蛋白
原文传递
Orem自护模式在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莹 李卫平 韦有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 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 目的 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护理,针对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和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rem自护模式可提高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护模式 晚期消化道癌症 自护能力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