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及炎症介质因子LPS和IL-6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3 位作者 程旭 王金湖 李蓉 严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Hepcidin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50例癌性贫血患者和140例无贫血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 目的研究Hepcidin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50例癌性贫血患者和140例无贫血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din和LPS和IL-6,并分析Hepcidin与贫血、与IL-6以及LP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为51.99±32.56μg/L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的36.63±31.99μg/L(P<0.01)。②癌性贫血患者血清LPS和IL-6分别为75.33±62.63μg/L和39.36±82.60ng/L,均高于无贫血患者的63.43±38.76μg/L和10.38±22.00ng/L(均为P<0.05)。③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与LP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97,t=2.996,P<0.01);Hepcidin与IL-6也呈正相关关系(r=0.302,t=2.201,P<0.05)。④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LPS和IL-6三者均与血红蛋白无相关关系。结论癌性贫血患者高表达Hepcidin、LPS和IL-6,Hepcidin与LPS和IL-6均呈正相关关系;它们在癌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脂多糖 白介素-6 癌症 贫血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血清铁调素及细菌脂多糖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3 位作者 程旭 王金湖 李蓉 严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18-3419,共2页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86例老年肿瘤...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86例老年肿瘤患者和104例非老年肿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Hepcidin和LPS和IL-6,并分析Hepcidin与IL-6以及LP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肿瘤患者血清Hepcidin和IL-6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而血清LPS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组的贫血患者Hepcidin和IL-6均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分别为t=1.997 0,P<0.05和t=2.551,P<0.05),而LPS则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0.392 8,P>0.05)。对照组的贫血患者Hepcidin、LPS和IL-6均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分别为t=2.110 4,P<0.05;t=2.059 3,P<0.05和t=3.554 1,P<0.01)。老年组Hepcidin与LP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85 1,t=3.824 2,P<0.01);Hepcidin与IL-6也呈正相关关系(r=0.228 3,t=2.1497,P<0.05)。对照组的的Hepcidin与IL-6呈呈正相关关系(r=0.223 9,t=2.342 1,P<0.05),但与LPS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高表达Hepcidin和IL-6,Hepcidin与LPS和IL-6均呈正相关关系;它们在癌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脂多糖 白介素-6 肿瘤 贫血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患者骨形成蛋白6和骨形成蛋白4的血清表达特点及其与铁调素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湘涛 史玉娟 王金湖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8期926-927,共2页
铁调素(Hepcidin)在缺铁性贫血(IDA)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国外对此研究日益增多。而近年发现骨形成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BMP)在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作用,并与Hepcidin... 铁调素(Hepcidin)在缺铁性贫血(IDA)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国外对此研究日益增多。而近年发现骨形成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BMP)在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作用,并与Hepcidin等有关。但BMP在IDA中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6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 血红蛋白
下载PDF
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特征
4
作者 潘湘涛 李建勇 +1 位作者 薛永权 夏学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研究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AL)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特征。方法对57例Ph+AL进行MIC分型实验研究,并与同期的Ph-急性白血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Ph+AL占总AL的8.4%(AML0.2%、ALL20.6%),>30岁者占56.14%。②Ph+... 目的研究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AL)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特征。方法对57例Ph+AL进行MIC分型实验研究,并与同期的Ph-急性白血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Ph+AL占总AL的8.4%(AML0.2%、ALL20.6%),>30岁者占56.14%。②Ph+AML中M2、M4和M5占77.8%,Ph+ALL中B-ALL占68.8%、L2占68.8%。③Ph+AML和Ph+ALL系列专一性分别为44.5%和68.8%,明显低于Ph-AML的84.6%和Ph-ALL的82.7%;而表达两个系列抗原的Ph+AML和Ph+ALL分别为33.3%和27.1%,均明显高于Ph-AML的4.4%和Ph-ALL的11.4%。④FCM检测的Ph+ALL中CD13表达比IFM检测的明显增高,其他髓系抗原和所有的淋系抗原则均无显著差异。⑤FCM检测的115例ALL中Ph+ALL高表达CD13。⑥单纯Ph染色体或Ph染色体和正常核型相嵌占56.1%,Ph染色体伴其他异常染色体43.9%。结论Ph+AL有独特的MIC分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PH染色体 MIC分型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PCAT-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严敏 程珍 +1 位作者 王金湖 潘湘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S0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PCAT-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4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治疗分为初诊...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PCAT-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4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治疗分为初诊组及治疗后缓解组,另选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清LncRNA PCAT-1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PCAT-1的表达水平与MM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M初诊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PCAT-1表达水平高于MM治疗缓解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LncRNA PCAT-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β2-MG、球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数这几项临床指标无关。结论血清LncRNA PCAT-1可作为MM诊断及判断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但无法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长链非编码RNA 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铁调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特点及其与贫血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单湉湉 程珍 +1 位作者 严敏 潘湘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330-332,33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表达特点及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胃癌患者146例,根据是否贫血将其分为贫血组(86例)和无贫血组(6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表达特点及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胃癌患者146例,根据是否贫血将其分为贫血组(86例)和无贫血组(6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中的70例患者[贫血1组(30例)和无贫血1组(40例)]血清铁调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贫血之间的关系。结果贫血组和无贫血组年龄、临床分期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1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无贫血1组,而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维生素B_(12)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贫血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0.237、-0.299,均P<0.05),铁调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相关性(r=-0.014,P>0.05)。结论胃癌患者铁调素高表达,以及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缺乏是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年龄、临床分期和有消化道出血是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贫血后的一种代偿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贫血 铁调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蛋白 叶酸 维生素B_(12)
下载PDF
手术、化疗和放疗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及与贫血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雨燕 程珍 潘湘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手术、化疗和放疗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及其与贫血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48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手术组),223例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组),50例接受放疗的胃癌患者(放疗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三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 目的研究手术、化疗和放疗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及其与贫血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48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手术组),223例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组),50例接受放疗的胃癌患者(放疗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三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水平,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RBC、Hb、ALB和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贫血发生情况,并分析三组患者ALB、前白蛋白水平与RBC、H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治疗后的RBC、Hb、ALB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化疗组、放疗组治疗前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2.0%、49.8%、24.0%,治疗后分别为65.0%、78.9%、66.0%;三组治疗后的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ALB、前白蛋白水平均与RBC和H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化疗和放疗均会引起ALB和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同时引起RBC和Hb水平降低、贫血发生率升高;RBC和Hb水平均与ALB和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手术、化疗和放疗均是引起胃癌患者贫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贫血 手术 化疗 放疗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营养状态
下载PDF
CCND1基因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秋云 潘湘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195-198,共4页
CCND1基因在乳腺癌、肺癌、肝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实体肿瘤中都有表达,其编码产物CyclinD1是调控细胞周期G1期的关键蛋白,促进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其基因多态性和肿瘤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国内... CCND1基因在乳腺癌、肺癌、肝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实体肿瘤中都有表达,其编码产物CyclinD1是调控细胞周期G1期的关键蛋白,促进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其基因多态性和肿瘤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发现,CyclinD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也有表达,并且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与DLBCL的发生部位、是否表达CD5及预后等均有相关性。但对于CyclinD1的检测率各家报道不相一致,同时CCND1基因的检测结果更低。本文就CCND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CyclinD1在DLBCL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CND1 CYCLIND1 生物学特点 肿瘤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0例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4 位作者 程旭 李蓉 王金湖 严敏 陈丽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较少见的造血干细胞水平异常克隆性疾病,迄今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国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研究小组(PVSG)和WHO等对PV的各种诊断标准仍是排他性的,且缺少像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一样的...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较少见的造血干细胞水平异常克隆性疾病,迄今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国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研究小组(PVSG)和WHO等对PV的各种诊断标准仍是排他性的,且缺少像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一样的BCR/ABL融合基因特异性标志。最近,有学者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基因突变分析 JAK2 BCR/ABL融合基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克隆性疾病 特异性标志 细胞水平
原文传递
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1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10
作者 程旭 潘湘涛 +3 位作者 王金湖 陆晔 李蓉 严敏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141例患者分为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3组,应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TPO、IL-11,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141例患者分为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3组,应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TPO、IL-11,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数,以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30.5±88.3)pg/ml、(103.5±83.9)pg/ml和(148.1±92.5)pg/m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的血清IL-11水平分别为(46.8±35.8)pg/ml、(40.3±24.7)pg/ml和(44.5±22.3)pg/ml;对照组则为(36.0±18.7)pg/ml。ITP组和实体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IL-11水平不一致,检测其有助于了解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促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