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质胸苷激酶1对食管癌诊断和复发评估的价值
1
作者 韩卫卫 朱明 《常州实用医学》 2014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的水平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复发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的血清,同时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各组TK1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分析TK1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的水平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复发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的血清,同时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各组TK1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分析TK1变化趋势与食管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的相关性。结果34例食管癌患者的TK1平均浓度为4.839±0.421pM,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68±0.136pM(P〈0.01),术后1月TK1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2.248±0.200pM)(P〈0.01),且术后1月TK1水平评估为PR组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啪)显著高于SD+PD组(P〈0.05)。结论血清TK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复发评估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1 食管癌 诊断 无复发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TK1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和复发评估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明 韩卫卫 +3 位作者 齐秋锋 包燕青 张亚平 刘永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6期2112-2113,2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和复发评估作用。方法:检测28例肺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各组TK1水平差异以及术后TK1变化...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和复发评估作用。方法:检测28例肺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各组TK1水平差异以及术后TK1变化情况与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的相关性。结果:28例肺癌患者的TK1平均浓度为(2.954±0.176)pM,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3±0.163)pM(P<0.001),术后1个月TK1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801±0.176)pM(P<0.001),且术后1个月TK1水平评估为PR组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显著高于SD+PD组(P<0.05)。结论:血清TK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和复发评估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 肺癌
下载PDF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泽民 《中国医药》 2012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对我院确诊的17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7例PESC中单纯食管癌根治术2例,单纯放射治疗(放疗)3例,手术+放化疗4例,放疗+化疗... 目的对我院确诊的17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7例PESC中单纯食管癌根治术2例,单纯放射治疗(放疗)3例,手术+放化疗4例,放疗+化疗7例,单纯化疗1例。化疗采用EP、FP方案,即依托?白苷加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加顺铂注射液,手术+放化疗者手术后化疗1~2个周期再放疗后再化疗2~3个周期,放疗+化疗者放疗后再化疗3~6个周期。结果1例广泛期患者单纯化疗后5个月内死亡,5例局限期患者行单纯局部治疗(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1年生存率40.0%(2/5),2年生存率0%。11例局限期患者接受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或化疗+放疗),1年生存率为63.6%(7/11),2年生存率为54.5%(6/11),3年生存率为18.1%(2/11),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综合治疗较单纯治疗生存期有所延长。结论对PESC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小细胞癌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MiR-143在Lewis肺癌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俞建荣 蒋睿 +2 位作者 冯利 卫锐狮 岳灵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利用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模型探究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外周血微小RNA的表达及其对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Real-time PCR实验检测血浆中miR-143、miR-217、miR-195和miR-615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 目的利用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模型探究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外周血微小RNA的表达及其对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Real-time PCR实验检测血浆中miR-143、miR-217、miR-195和miR-615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IFN-γ、IL-2、IL-4和IL-10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IFN-γ+Th1细胞及CD4^(+)IL-4+Th2细胞比例,测量并统计荷瘤小鼠皮下接种部位肿瘤体积及肺部转移性结节;分离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检测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LCC组小鼠外周血血清miR-143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iR-217、miR-195和miR-615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Normal组相比,LCC组小鼠外周血Th1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脾脏Th1细胞比例下降,而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上升,且Th1/Th2比率显著下降。而Anti-miR-143组Th1相关细胞因子及Th1细胞比例升高,且Th2相关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与LCC组相比,Anti-miR-143组肺癌生长速率下降,肺部转移结节数量减少。与miR-NC组相比,anti-miR-143组T细胞T-bet表达水平降低,GATA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外周血miR-143影响Th1/Th2平衡,并调控肺癌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 肺癌 TH1 TH2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卫锐狮 庄晓飞 +2 位作者 郭石平 俞建荣 李新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目的评价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袖式肺叶切除术105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22例,年龄57.4... 目的评价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袖式肺叶切除术105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22例,年龄57.4(32.6~77.8)岁,体重62.5(52.4~79.1)kg。35例行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A组),70例行传统开胸下袖式肺叶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早期死亡率、术后24 h胸腔总引流量、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1个月、6个月及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3年生存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228.1±24.7)min vs.(175.0±23.7)min,P=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6%vs. 34.3%,P=0.04)、术后24 h疼痛评分[(3.6±3.5)分vs.(5.9±2.0)分,P=0.03]、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5.0±2.9)d vs.(8.4±2.1)d,P=0.04]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182.5±36.9)mL vs.(189.8±27.5)mL,P=0.34]、淋巴结清扫数目[(11.1±2.6)个vs.(12.3±1.9)个,P=0.49]、术后早期死亡率(2.9%vs. 4.3%,P=0.31)、术后24 h胸腔总引流量[(346.8±91.1)mL vs.(329.8±101.4)mL,P=0.27]、术后住院时间[(7.9±4.2)d vs.(8.5±3.4)d,P=0.39]、术后3年生存率(68.6%vs. 72.9%,P=0.82)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与开胸手术相比术后并发症更少,术后近6个月内身体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术后3年生存率能与开胸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 开胸手术 袖式切除 肺叶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