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江苏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
作者 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 +22 位作者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 徐州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冯仕明 翟宏伟 周敬杰 张秋阳 王凯 蒋逸秋 顾加祥 芮云峰 田建 丁文鸽 孙克富 陈伟 赵建宁 刘璠 郝跃峰 桂鉴超 王青 糜菁熠 徐炜 许光旭 马超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已成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常用术式。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到手术中,能够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了规...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已成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常用术式。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到手术中,能够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前期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文献证据,经江苏省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本专家共识,供全国足踝外科相关医务人员参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加速康复外科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深层脂肪内穿支辅助超薄股前外侧皮瓣切取的前瞻性研究
2
作者 刘前圆 周建东 +4 位作者 王文成 陈学明 许亚军 黄海 糜菁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HFCDU)术前探测深层脂肪内穿支在切取超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3年1月收治45例(46侧)足踝部皮肤软组织...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HFCDU)术前探测深层脂肪内穿支在切取超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3年1月收治45例(46侧)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22~62岁,平均46.7岁。身体质量指数19.6~36.2 kg/m^(2),平均23.62 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压砸伤20例,机械损伤8例,热压伤1例,慢性感染1例。左侧20例,右侧24例,双侧1例。彻底清创后创面范围为5 cm×4 cm~17 cm×11 cm。均行游离超薄ALTF移植修复术。术前采用HFCDU探测穿支穿出深、浅筋膜的位置及深层脂肪内穿支走行方向和分支。根据术前HFCDU探测的结果,切取超薄ALTF范围为6 cm×4 cm~18 cm×12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前HFCDU共定位55条穿支,其中1条未能在术中发现;术中共发现56条穿支,HFCDU漏报2条穿支。HFCDU定位穿支血管的阳性预测值为98.2%,灵敏度为96.4%。在HFCDU准确定位的54条穿支中,穿支在深层脂肪内的走行方向均在术中得到证实,即21条穿支(38.9%)向外下方走行,12条(22.2%)向内下方走行,14条(25.9%)向外上方走行,5条(9.3%)向内上方走行,2条(3.7%)近乎垂直走向体表。在HFCDU准确定位的54条穿支中,HFCDU准确识别了35条1型穿支和12条2型穿支(HFCDU将7条2型穿支误判为1型穿支),HFCDU识别1型穿支的灵敏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83.3%,识别2型穿支的灵敏度为63.2%、阳性预测值为100%。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超薄ALTF切取厚度为2~6 mm,平均3.56 mm。所有超薄ALTF均成活;1块皮瓣术后1 d发生静脉危象,急诊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1块皮瓣术后3 d发生静脉危象,予以小切口放血后成活;3块皮瓣远端边缘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6个月。3块皮瓣需行二期修薄,其余皮瓣厚薄合适,外观满意。结论术前利用HFCDU探测深层脂肪内穿支辅助切取超薄ALTF,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穿支 超薄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焦亡
3
作者 潘筱云 陶先耀 +3 位作者 糜菁熠 毛栋 汪凯 芮永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7,共11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焦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采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保存的HUVECs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正常条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焦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采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保存的HUVECs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正常条件)、空白+STS组、H_(2)O_(2)组、H_(2)O_(2)+STS组。待细胞长至80%融合度时,H_(2)O_(2)组和H_(2)O_(2)+STS组加入500.00μmol/L H_(2)O_(2)诱导3 h,去除含500.00μmol/L H_(2)O_(2)的培养基之后,空白+STS组和H_(2)O_(2)+STS组加入5.00μg/ml STS与HUVECs共培养24 h。通过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0.05、0.50、5.00、50.00、500.00μg/ml)的STS对HUVECs增殖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DNA损伤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炎症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来确定H_(2)O_(2)诱导焦亡的最适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H_(2)O_(2)诱导后活性氧自由基(ROS)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和基质胶体外成管实验探究STS对焦亡状态下HUVECs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不同时点浓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0.00μg/ml以下的STS对HUVECs的增殖无影响,500.00μmol/L H_(2)O_(2)诱导HUVECs焦亡效果最佳。TUNEL染色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TUNEL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_(2)O_(2)+STS组TUNEL阳性细胞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H_(2)O_(2)+STS组细胞内RO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和体外成管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细胞迁移率和成管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H_(2)O_(2)+ST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_(2)O_(2)+STS组与H_(2)O_(2)组比较,细胞焦亡相关因子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S可通过抑制ROS的过量产生,促进细胞焦亡诱导后HUVECs的细胞迁移和管样形成,减轻H_(2)O_(2)诱导的HUVECs细胞焦亡,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焦亡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不植骨的3D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畸形愈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禄田 糜菁熠 +5 位作者 赵刚 余炯 钱俊 华雍 潘筱云 应秋雯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不植骨掌侧入路3D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畸形愈合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科采用不植骨掌侧入路3D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畸形愈合患者8例。术前行双腕X线及CT扫描,测量患侧桡骨较健侧短... 目的探讨不植骨掌侧入路3D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畸形愈合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科采用不植骨掌侧入路3D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畸形愈合患者8例。术前行双腕X线及CT扫描,测量患侧桡骨较健侧短缩2.3~8.0mm,平均(5.4±1.8)mm,尺偏角为6.4°~15.4°,平均(12.5±3.1)°,掌倾角为-17.2°~28.2°平均(-1.9±18.0)。用Mimics21.0软件重建双腕三维图像,将健侧图像导入3-matic软件进行镜像,并与患侧图像拟合,设计出截骨平面和截骨角度。术后随访观察骨愈合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比(患侧/健侧)、视觉模拟评分(VAS)、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以及改良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随访(106.25±11.88)°较术前(72.50±16.69)°显著改善,握力、VAS评分、改良Mayo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6例,良2例。结论不植骨掌侧入路3D截骨延长矫正关节外桡骨远端畸形愈合,可操作性较强,能够较好地纠正畸形,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避免了取骨及局部植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截骨术 畸形愈合 不植骨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Atzei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5
作者 房小栋 顾峰明 +4 位作者 余炯 姚群 潘筱云 应秋雯 糜菁熠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Atzei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我们对21例Atzei 2型TFCC损伤患者行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术。...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Atzei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我们对21例Atzei 2型TFCC损伤患者行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术。术后随访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DASH上肢功能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以及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不稳定分级,据此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35个月,平均15.3个月,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DRUJ稳定性显著改善。VAS术前为(5.7±1.2)分,末次随访为(0.9±0.8)分。DASH术前为(47.8±7.2)分,末次随访为(11.9±4.1)分。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为(59.0±12.6)分,评价为可9例,差12例;末次随访为(87.7±6.1)分,评价为优8例、良11例、可2例。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为(91.7±15.6)°,末次随访为(123.8±8.5)°;旋转活动度术前为(128.7±12.3)°,末次随访为(153.2±7.5)°;握力术前为(19.3±3.2)kg,末次随访为(22.5±2.6)kg。所有随访指标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腕关节镜下经骨与关节囊联合修复Atzei 2型TFCC损伤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腕部功能,恢复DRUJ稳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治疗结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修复
原文传递
淋巴结压迫臂内侧皮神经致肘内侧疼痛1例
6
作者 房小栋 糜菁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8期589-590,共2页
患者女,59岁,右利手,退休工人,因“发现右肘内侧近端肿块6年伴疼痛1年余”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意间触及右肘内侧皮下一肿物,无症状,未予诊治。自觉肿物缓慢增大。1年前开始出现肿物处胀痛伴局部皮肤麻木,2019年12月到我科就诊。患者主... 患者女,59岁,右利手,退休工人,因“发现右肘内侧近端肿块6年伴疼痛1年余”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意间触及右肘内侧皮下一肿物,无症状,未予诊治。自觉肿物缓慢增大。1年前开始出现肿物处胀痛伴局部皮肤麻木,2019年12月到我科就诊。患者主诉既往无右肘神经病变、创伤等病史,以及注射或手术干预等治疗史。查体:右肘皮温正常,肘内侧无红肿、无明显隆起,皮下可触及一直径约1.5 cm的肿物,质软,边界较清晰,基底部活动可,叩击肿物处Tinel征阳性;肿物临近内上髁处皮肤麻木,压痛阳性,疼痛VAS评分为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臂内侧皮神经 淋巴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