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型
下载PDF
血清IL-1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e抗原转阴的预测作用
2
作者 顾达 童聪 +2 位作者 王维钊 向晓星 赵祥安 《肝脏》 2023年第9期1053-1056,1078,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血清IL-10变化,探讨血清IL-10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e抗原(HBeAg)转阴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08年5月—2013年9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90例CHB患者,包括6例非活动...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血清IL-10变化,探讨血清IL-10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e抗原(HBeAg)转阴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08年5月—2013年9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90例CHB患者,包括6例非活动携带者(IC)、22例免疫耐受患者(IT)、44例HBeAg阳性患者(EPH)和18例HBeAg阴性患者(ENH)。同时,纳入11名健康人(HC)作为对照。对比健康人与CHB患者血清IL-10含量以及不同免疫状态的CHB患者IL-10血清含量。并对EPH患者中3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共5年。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后第0周、第4周、第12周、第24周和第48周血清ALT、HBV DNA和IL-10水平。观察抗病毒治疗后2年、3年和5年血清HBeAg是否转阴,并将其分为HBeAg转阴组和HBeAg仍阳性组,比较两组基线血清HBeAg和IL-10水平。结果CHB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献血者。同时在CHB患者中,IT组、EPH组和ENH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明显高于IC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血清ALT、HBV DNA、IL-10水平逐渐下降。通过随访发现,在抗病毒治疗后的2年、3年和5年内,分别有9人、10人、13人实现了HBeAg转阴。进一步分析发现,与HBeAg仍阳性组患者相比,在2年、3年和5年内实现HBeAg转阴的患者基线IL-10水平明显更高[(6.49±2.16)vs(3.33±1.22)pg/mL,P=0.062;(5.88±1.99)vs(2.27±1.36)pg/mL,P=0.026;(6.01±1.91)vs(1.15±0.63)pg/mL,P=0.027]。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患者血清IL-10含量升高,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血清IL-10含量,同时抗病毒治疗前血清IL-10含量较高的患者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药物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六神胶囊在轻中度痤疮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莹莹 周乃慧 +1 位作者 王淼淼 李艳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6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六神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87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六神丸胶囊1粒/次,每天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1g/次,每天... 目的观察六神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87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六神丸胶囊1粒/次,每天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1g/次,每天3次。2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点涂皮损处,每日2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皮损数目变化情况,对比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9.55%,对照组有效率7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神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胶囊 痤疮 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抗凝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徐佳丽 胡蓓蓓 +6 位作者 茅秋霞 章维云 陈俊春 蒋军红 黄建安 钱红英 曾大雄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与药物性抗凝治疗。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29日期间收治于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凝常规等资料。每位患者在...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与药物性抗凝治疗。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29日期间收治于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凝常规等资料。每位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Padua评分。分析患者Padua评分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28天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分析10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型组的Padua评分高于普通型组(2.5±1.0比2.1±0.4,P=0.201),但无统计学差异。危重型组的Padua评分(6.2±1.1比2.5±1.0,P<0.001)、抗凝比例(52.6%比7.1%,P<0.001)、死亡率(57.8%比4.3%,P<0.001)均明显升高于重型患者,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较重型组也明显升高。以Padua评分4分为界,分为VTE高风险组(≥4分)和VTE低风险组(<4分)。VTE高风险组的死亡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VTE低风险组。在VTE高风险组中,抗凝比例明显高于VTE低风险组(41.7%比6.4%,P<0.001),但仍仅有41.7%。VTE高风险患者中,抗凝者的死亡率低于未抗凝治疗者(30%比42.8%,P=0.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和危重型的新冠肺炎患者VTE风险明显升高,对于这类VTE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可能降低死亡率,但仍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分 凝血功能 抗凝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5
作者 吕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65-68,共4页
探究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骨科随机选择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组别类目划分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划分类目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 探究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骨科随机选择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组别类目划分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划分类目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行综合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有效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将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后发现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差于试验组,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工作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该护理方式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同时有效降低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显著提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手术 护理 干预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