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曲士强 傅铮铮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13-518,共6页
ABCG2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参与了内源及外源有害物质的外排,对机体正常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直接影响到临床预后。本文将对ABCG2基因的单... ABCG2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参与了内源及外源有害物质的外排,对机体正常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直接影响到临床预后。本文将对ABC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ABCG2与干细胞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同时还对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回顾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多药耐药 恶性血液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干细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天丹 胡绍燕 +6 位作者 翟宗 陈广华 卢俊 何海龙 肖佩芳 李捷 王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具有治疗靶点的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的临床特点、分子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且具备靶向药物治疗靶点的儿童Ph-like ALL共27例,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探讨具有治疗靶点的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的临床特点、分子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且具备靶向药物治疗靶点的儿童Ph-like ALL共27例,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遗传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改变、化疗方案、给予不同靶向药物、d 19微小残留病(MRD)、d 46 MRD、是否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资料,归纳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7例患儿均根据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MRD水平调整化疗强度,10例在治疗过程中加用靶向药,3例患儿桥接HSCT,其中1例死亡,2例存活。24例未行HSCT患儿中,1例患儿出现复发,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27例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95.5±4.4)%,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5.0±4.9)%,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0.7±6.3)%。结论:基于MRD监测的危险度分层化疗可改善Ph-like ALL患儿预后,对化疗效果欠佳的患儿联合靶向药可尽快完全缓解,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MRD持续阳性的Ph-like ALL患儿序贯CAR-T和HSCT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靶向药 CAR-T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明珠 孙爱宁 +6 位作者 吴德沛 仇惠英 唐晓文 傅琤琤 金正明 苗瞄 韩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测A值>0.5或单次>0.7。对GM试验阳性的患者给予抢先抗曲霉治疗。结果按照试验中界定的界值,该诊断试验的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88.2%。GM测定阳性55例,阴性117例,通过GM测定临床诊断IA者由37例增加至52例,55例GM阳性患者38例完成针对曲霉的抢先治疗,26例有效,12例无效死亡,病死率为31.6%。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中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GM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A提供有力证据,动态监测GM值变化趋势是评价疗效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包红雨 王建宁 +4 位作者 侯艳秋 宋敏 张柳波 孟庆齐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本研究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诱导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AnxA2 siRNA转染人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x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实时PC... 本研究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诱导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AnxA2 siRNA转染人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x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实时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nxA2siRNA转染U266和RPMI8226后,AnxA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同时降低凋亡相关基因p65NF-κB、IL-2、IL-6的表达(P<0.05),增强P53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AnxA2基因沉默在骨髓瘤细胞U266和RPMI8226凋亡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2 SIRNA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内毒素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燕 王兆钺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内皮细胞损伤在内毒素致DIC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内毒素致DIC中凝血系统的激活主要是由组织因子途径介导 ,凝血系统和炎症反应相互作用 ,纤溶系统出现先激活后抑制的双相反应。抗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等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早... 内皮细胞损伤在内毒素致DIC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内毒素致DIC中凝血系统的激活主要是由组织因子途径介导 ,凝血系统和炎症反应相互作用 ,纤溶系统出现先激活后抑制的双相反应。抗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等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早期DIC的诊断 ,双相APTT波形是一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内皮细胞 内毒素 活化蛋白C
下载PDF
39例伴t(9;11)(p22;q2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6
作者 公艳蕾 张俊 +5 位作者 白淑潇 岑建农 沈宏杰 仇惠英 陈苏宁 潘金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 分析伴有t(9;11)(p22;q23)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判断该类异常核型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经R显带制备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LL基因重排;逆转录多... 目的 分析伴有t(9;11)(p22;q23)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判断该类异常核型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经R显带制备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LL基因重排;逆转录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T-PCR)检测MLL-AF9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39例AML患者伴有t(9;11)(p22;q23)异常核型,包括M526例,M02例,CML-CP 1例,CML-BC 4例,另有5例AML及1例脾大患者未能确诊.39例患者经FISH证实均为MLL重排阳性.26例行多重PCR检测,7例为MLL/AF9融合基因阳性.22例行免疫表型分析,所有患者均有髓系抗原CD33或CD13表达,其中21例同时伴有CD15和CD117表达.具有白细胞计数资料的26例患者中位白细胞计数为27.1x109/L.20例有随访资料患者中,8例存活,12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AML中,t(9;11)(p22;q23)异常核型多见于M5,预后不良,但好于t(6;11)(q27;q23)异常AML患者.多重PCR联合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是检测该类异常的最佳方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瑞娟 王兆钺 +6 位作者 江明华 张威 曹丽娟 孙雄华 张剑 白霞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6-38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用发色底物法检测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对凝血因子Ⅹ(FⅩ)活化及凝血酶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可以缩短正常人血浆的APTT,其中FⅩA缩短APTT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r=0.889,P<0.05)。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可纠正出血性疾病患者APTT的延长,三者对PT无明显影响。FⅩA能促进FⅩ的活化及凝血酶的生成,巴曲酶及巴曲亭对二者无明显作用。结论:巴曲亭有明显的促进凝血效果,并可纠正出血性疾病的止血异常,其有效成分巴曲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而FⅩA通过活化FⅩ促使凝血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亭 凝血作用 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促进SHI-1细胞体外侵袭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振江 陈子兴 +4 位作者 岑建农 黄明德 何军 邱桥成 姚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白血病SHI-1细胞互相接触对后者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BMSC及其条件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白血病SHI-1细胞互相接触对后者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BMSC及其条件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细胞SHI-1和BMSC中的表达。按1?10比例将BMSC与SHI-1细胞进行混合,接种于铺有matrigel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内,并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或EMMPRIN功能阻断抗体,或以BMSC条件培养液进行侵袭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共同培养前后SHI-1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和CXCR4 mRNA表达的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含量。结果:SHI-1和BMSC细胞均表达EMMPRIN。SHI-1细胞与BMSC共培养后,其侵袭能力有显著提高,但能被CXCR4和EMMPRIN抗体阻断,条件培养液未明显提高SHI-1细胞的侵袭能力。共同培养后,SHI-1细胞的MMP-2、MMP-9、TIMP-2和CXCR4 mRNA以及无血清上清液中SDF-1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白血病患者的BMSC与白血病SHI-1细胞接触时,前者可通过其细胞表面的多种分子途径来诱导SHI-1细胞跨matrigel侵袭能力的提高,这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向髓外浸润的一种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基质细胞 白血病浸润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下载PDF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的研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宁征 崔宇杰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Ⅱb/Ⅲ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Ⅱb/Ⅲ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人源性抗GP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并以ELISA法检测噬菌体抗体;用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观察筛选到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株能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其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纯化的Fab抗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识别GPⅡb/Ⅲa,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人源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 噬菌体展示 FAB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99)Tc^m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1F(ab)_2血栓栓塞显像 被引量:4
10
作者 季顺东 方纬 +4 位作者 范磊 董宁征 刘秀杰 阮长耿 何作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 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_2片段 SZ21F(ab)_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 SZ21F(ab)_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 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_2片段 SZ21F(ab)_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 SZ21F(ab)_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法修饰 SZ21F(ab)_2分子的亚氨基,以^(99)Tc^m-葡庚糖酸钠(GH)转换络合法进行标记。分别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 ELISA 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及生物活性。对3条肺动脉血栓和8条(包括上述3条)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比格犬模型进行显像研究。结果 SZ21F(ab)_2抑制 ADP 诱导的犬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聚集实验的半数有效剂量(IC_(50))为(2.49±1.88)μg/ml。ITLC 法测得标记物的放化纯为90%~95%,ELISA 测定结果表明标记后抗体保留了免疫活性。注射显像剂后1 h,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均出现放射性浓聚。注射后3 h,在体显像肺动脉血栓和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模型的放射性靶/本底(T/B)比值分别为3.03±1.18和3.51±0.62。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83%ID/g 和0.076%ID/g。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栓与正常肺组织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12.8,后肢深静脉血栓与血液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2,与肌肉的比值平均为127.0。结论 ^(99)Tc^m-SZ21F(ab)_2与人血小板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有潜在的血栓显像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抗体 单克隆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伴有费城染色体和inv(16)阳性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凤 王元元 +7 位作者 陈子兴 陈苏宁 刘丹丹 梁建英 潘金兰 朱明清 丁文静 岑建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总结1例同时伴有费城染色体和inv(16)阳性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病例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及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 目的:总结1例同时伴有费城染色体和inv(16)阳性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病例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及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胞形态学表现为inv(16)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主要为CD13+、CD33+、CD34+、CD117+和HLA-DR+;染色体核型分析示存在伴有inv(16)的复杂异常,部分中期分裂相除inv(16)外可检测到t(9;22);CBFβ基因重排率高于BCR/ABL融合基因重排率;该病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治疗,3年内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费城染色体作为inv(16)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在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为罕见,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可能为其诊断提供依据,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能是其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 inv(16)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人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杰 马珍妮 +1 位作者 赵小娟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1715,共5页
与内皮干细胞相比,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blood outgrowth endothelial cells,BOECs)富含血管新生和细胞黏附所需的蛋白,生物学特性更像内皮细胞;同时它克服了成熟的人脐血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量少和表型易发生改变的缺点,成... 与内皮干细胞相比,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blood outgrowth endothelial cells,BOECs)富含血管新生和细胞黏附所需的蛋白,生物学特性更像内皮细胞;同时它克服了成熟的人脐血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量少和表型易发生改变的缺点,成为一种研究血管异常相关性疾病的新工具。本研究旨在建立从人外周血中体外培养、扩增BOECs,并进行鉴定的方法。采集外周血,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接种于胶原铺板的细胞培养皿上,EGM-2培养4周。观察BOECs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抗原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多聚体分析BOECs上清v WF多聚体分布,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细胞内v WF的贮存及v WF的刺激分泌。结果表明,体外诱导培养4周左右,出现克隆性生长的细胞集落,BOECs呈现"铺路石"样外观。经过3周左右的扩增后,过度生长的内皮细胞表达CD31、CD34、EPCR阳性,CD14、CD45、CD133阴性。收集BOECs上清,进行v WF多聚体分析,与正常血浆相比v WF多聚体分布无差异。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BOECs内贮存v WF,加入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刺激后,细胞内v WF增加,细胞表面可见v WF丝状结构。结论:本研究运用该实验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人BOECs的体外培养、扩增及鉴定。该方法可以为血管性血友病病人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天然的细胞模型,并可能为病人基因治疗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过度生长内皮细胞 细胞表型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内皮抑素基因逆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建新 白霞 +4 位作者 王玮 陈卫昌 陆核 陈子兴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究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在白血病抗血管新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分泌型内皮抑素的表达载体,联合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转移系统,并用内皮抑素病毒分别感染白血病细胞WEHI-3B和K562;用聚合酶链反应(P... 目的 探究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在白血病抗血管新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分泌型内皮抑素的表达载体,联合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转移系统,并用内皮抑素病毒分别感染白血病细胞WEHI-3B和K56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靶细胞中内皮抑素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 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分别获得单嗜型(GP+E-86/ES)和双嗜型(Am12/ES)病毒生产细胞,后者上清的病毒滴度约为7.8×105CFU/ml;内皮抑素病毒感染、G418选择得到内皮抑素基因修饰的WEHI-3B细胞和K562细胞,PCR分析显示两者均有内皮抑素基因整合并持续表达。结论 逆病毒载体有效介导白血病细胞表达内皮抑素,可用于血液肿瘤的血管抑制基因疗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逆病毒载体 白血病 血管新生 基因疗法
下载PDF
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龙珍 丁昕 +3 位作者 李向阳 沈宏杰 岑建农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01-605,共5页
本研究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leukemic stem/progenitor cells,LSPC)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取20例初诊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病人骨髓液5-10ml,用免疫磁株分离法... 本研究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leukemic stem/progenitor cells,LSPC)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取20例初诊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病人骨髓液5-10ml,用免疫磁株分离法分离出CD34+、CD38-、CD123+LSPC。利用Annexin-V试剂盒检测IM7诱导CML-LSPC凋亡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及RT-PCR检测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IM7孵育后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IM7孵育后CML-LSPC的早期凋亡率由对照组(5.42±1.84)(升高至(12.58±2.84)((p<0.05)。IM7孵育后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M7能有效抑制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ML-LSPC中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能有效诱导CML-LSPC凋亡,其可能机制为NF-κB的活性降低,作为下游靶基因c-myc及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LSP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44单克隆抗体 IM7 慢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干/祖细胞
下载PDF
凝血酶信号传导过程中PI3-K与MLCK激酶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悦 高海丽 +7 位作者 张威 白霞 戴兰 沈文红 孙爱宁 吴德沛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61-664,共4页
本研究比较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糖蛋白GPIb表达的影响,探讨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 本研究比较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糖蛋白GPIb表达的影响,探讨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AP(SFLLRN)与PAR4-AP(AYPGKF)诱导血小板活化。检测100nmol/L wortmannin(抑制PI3-K)与10μmol/L wortmannin(抑制MLCK)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的改变。结果显示:wortmannin作用对两类凝血酶受体诱导血小板活化的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0nmol/L的wortmannin部分抑制PAR1-A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对PAR4-AP诱导的聚集过程没有影响;10μmol/Lwortmannin明显抑制两类PAR肽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抑制程度达到60%-80%,仅出现少部分聚集。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PIbα的动态分布过程中100nmol/L wortmannin能部份抑制GPIbα向胞内移动,PAR1-AP刺激后5分钟内wort-mannin起效明显(1、2、5分钟p<0.05),对PAR4-AP的反应则稍延迟,在2到10分钟有意义(2、5、10分钟p<0.05)。10μmol/L wortmannin对整个PAR活化过程中的GPIbα逆转没有任何影响,只对PAR1刺激过程中GPIbα的恢复起作用,延缓GPIbα重返血小板膜表面的进程;而PAR4-AP作用后各时间段GPIbα的动态分布不受10μmol/L wortmannin任何影响。结论:PI3-K与MLCK在凝血酶受体的活化过程中作用不同,PI3-K在GPIbα内转的短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MLCK磷酸化仅仅对PAR1受体介导的GPIbα回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血酶受体 糖蛋白Ib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渥太青霉素
下载PDF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婧 马珍妮 +1 位作者 苏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在细胞内合成及其分泌提供有力工具。通过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并在目的基因两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在细胞内合成及其分泌提供有力工具。通过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并在目的基因两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至pEGPF-N1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获得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验证,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所得蛋白。结果表明,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确认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HeLa细胞表达ADAMTS13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ADAMTS13-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合成、分泌及其代谢的生理学机制提供了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13 pEGFP-N1载体 载体构建 HELA细胞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前肺功能对肺部受累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祎 李飞 +4 位作者 王秀丽 宋铁梅 张翔 朱晔涵 杨陵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患者中,分析肺部受累的危险因素,判断患者移植前肺功能对cGVHD肺部受累有无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3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 目的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患者中,分析肺部受累的危险因素,判断患者移植前肺功能对cGVHD肺部受累有无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3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后出现cGVHD的患者,可评价病例共86例,其中cGVHD累及肺部者9例(观察组),未累及肺部者77例(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诊断、吸烟史、既往患肺部疾病、移植前肺功能、供体来源及是否行全身放疗(TBI),来分析cGVHD累及肺部的危险因素,从而判断移植前肺功能对cGVHD肺部受累有无预测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诊断基本匹配,移植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与allo-HSCT患者cGVHD累及肺部相关(RR=3.869[95%CI 1.143~13.096],P=0.033).此外,尽管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速(MEF50)、2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速(MEF2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与cGVHD累及肺部无关(P〉0.05),但三者结合所提示的小气道功能异常(三者中至少两者低于截值)与肺cGVHD相关(RR=4.722[95%CI 1.411~15.801],P=0.015).吸烟史、既往患肺部疾病、供体来源及其他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在观察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分析发现,存在肺部cGVHD、小气道功能异常或MVV功能异常者3年总生存率(OS)较低,3年非复发死亡率(NRM)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植前肺功能中的小气道功能及MVV异常是allo-HSCT患者cGVHD累及肺部的危险因素,移植前检测肺功能可有助于预测肺部c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肺功能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51例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贞 徐杨 +1 位作者 苗瞄 吴德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5-377,385,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患者获益最多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51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去甲... 目的分析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患者获益最多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51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去甲基化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促造血治疗的患者中,中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问显著长于高危组患者。接受去甲基化治疗及联合化疗的患者中,中低危组患者与高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高危组患者。结论低危组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促造血等治疗能减少输血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高危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预后,但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治疗,接受去甲基化治疗或联合化疗能延缓疾病进展,但仍有较多副作用影响患者整体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去甲基化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小板无力症与GPIIb-IIIa分子缺陷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悦 王兆钺 阮长耿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 IIIa复合物是在血小板粘附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受体 ,能结合纤维蛋白原、VWF等多种粘附蛋白。GPIIb IIIa质或量的缺陷导致血小板无力症 ,根据GPIIb IIIa缺陷程度分为I,II,III型 ,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 IIIa复合物是在血小板粘附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受体 ,能结合纤维蛋白原、VWF等多种粘附蛋白。GPIIb IIIa质或量的缺陷导致血小板无力症 ,根据GPIIb IIIa缺陷程度分为I,II,III型 ,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 ,聚集反应明显减弱。GPIIb IIIa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无力症 基因表达 GPⅡb-Ⅲa分子缺陷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施纪文 王兆钺 +2 位作者 周有宁 程大卫 阮长耿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9-21,共3页
目的建立了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红细胞结合IgG(EBIgG),并观察该方法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该竞争性ELISA和常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研究了72例AIHA、28例系统性红斑... 目的建立了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红细胞结合IgG(EBIgG),并观察该方法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该竞争性ELISA和常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研究了72例AIHA、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血液系统肿瘤、31例其他类型贫血、22例特发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和46名健康志愿者的EBIgG。结果DAT IgG阳性的AIHA患者,ELISA检测均为阳性,且结果[(131.4±112.2)fg/10^3红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8±11.4)fg/10^3红细胞,P〈0.001]:DAT IgG阴性(C3型)的AIHA患者中,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为52.9%,EBIgG水平[(42.6±29.4)fg/10^3红细胞]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SLE及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为21.4%;而DAT IgG阴性的其他贫血和ITP患者,ELIS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竞争性ELISA检测EBIgG是一种灵敏并客观的方法,对提高AIHA和其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 红细胞结合Ig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