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的操作策略——附58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殷骏 毛忠琦 +1 位作者 徐露 周晓俊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0月-2010年1月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5例中转开腹外,余5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0min,术中平均失血100mL,术后肠功能...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0月-2010年1月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5例中转开腹外,余5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0min,术中平均失血1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8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无输尿管损伤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8例均获10~38个月随访,肿瘤患者未发现戳孔部位种植,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短期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手术 左半结肠切除术 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前评估 恶性肿瘤手术原则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洁 毛忠琦 +4 位作者 周晓俊 殷骏 徐露 朱政 陈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97-699,70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02月收治的214例(235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APP组58例和TEP组156例,...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02月收治的214例(235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APP组58例和TEP组156例,将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1)、住院费用较低(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适感方面,TAPP组与T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术中发现隐匿疝4例;术后并发症、复发率,TAPP组和T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与TEP各具优点,TAPP较TEP更利于发现隐匿疝。但是TEP较TAPP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腹膜前 完全腹膜外 腹股沟疝 腹腔镜 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2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殷骏 毛忠琦 +3 位作者 周晓俊 徐露 朱政 陈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91-2394,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05/2010-11开展的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2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纳入标准:BMI≥24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空腹血...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05/2010-11开展的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2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纳入标准:BMI≥24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空腹血清C肽≥1μg/L,患者对手术有强烈的要求,依从性好.术后根据血糖情况逐步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直至停药;术后1、3、6mo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及HbAlc等指标.结果:26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出现胃瘫,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术后除1例外其余患者均有效控制血糖,有效率为96.3%;11例于术后第3天至第8周内停用所有糖尿病药物,3、6mo的治愈率分别为36.7%、50.0%.结论: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可行,疗效肯定,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忠琦 殷骏 +3 位作者 周晓俊 徐露 朱政 陈昕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肥胖外科的一些手术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1-2].我院自2010年5月起开展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至2011年3月共完成手术46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旁路手术治疗 2型糖尿病 腹腔镜 治疗作用 外科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4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殷骏 毛忠琦 +3 位作者 周晓俊 徐露 朱政 陈昕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98,共2页
当前,胃旁路手术现已成为治疗病理性肥胖症的"金标准"。上世纪80年代,外科医生们偶然发现一些伴有2型糖尿病的病理性肥胖患者在接受胃旁路手术后,糖尿病得到了缓解、治愈[1]。
关键词 胃旁路手术治疗 腹腔镜 2型糖尿病 肥胖患者 外科医生 病理性 金标准 肥胖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周毓菁 周晓俊 +2 位作者 顾国浩 殷骏 毛忠琦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07,共2页
2009年欧美国家应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成功,成为最热门的治疗方法之一。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血糖不反弹等优点。
关键词 ROUX-EN-Y 2型糖尿病 手术治疗 胃旁路术 腹腔镜 临床分析 2009年 欧美国家
原文传递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重度肥胖的近期疗效
7
作者 陈昕 毛忠琦 +4 位作者 周晓俊 殷骏 徐露 朱政 孙洁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891-2892,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重度肥胖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肥胖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体重、BMI、腰围,超重体重下降百分比(EWL%)等相关指标及随访6个月。结果 9例手术均在腹腔镜... 目的评价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重度肥胖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肥胖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体重、BMI、腰围,超重体重下降百分比(EWL%)等相关指标及随访6个月。结果 9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1min,平均住院5.1d,术后6个月均未发生切割缘瘘、出血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患者体重、BMI、腰围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6个月EWL%为(64.16±17.22)%。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有改善。结论 LS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度肥胖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
原文传递
抑制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减少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响清 王良荣 +1 位作者 陈祥建 杨建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49-2551,共3页
目的 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URLI)动物模型,运用鞘氨醇激酶-1(S1P)特异性抑制剂FTY720预处理,观察S1P/1-磷酸鞘氨醇(Sphk-1)信号通路在LIR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300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 目的 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URLI)动物模型,运用鞘氨醇激酶-1(S1P)特异性抑制剂FTY720预处理,观察S1P/1-磷酸鞘氨醇(Sphk-1)信号通路在LIR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300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A组:假手术组;B组:生理盐水灌胃7d预处理+缺血再灌注(L/R);C组:FTY720 3 mg[3 mg/(kg.d)]灌胃7d预处理+I/R;D组FTY720 5 mg[5 mg/(kg·d)]灌胃7d预处理+I/R;E组:FTY720 10 mg[10 mg/(kg.d)]灌胃7d预处理+I/R.采用大鼠双下肢缺血3h再灌注4h制备URLI模型.结果 血气分析结果:E组pH(7.35 ±0.15)、氧分压[PaO2(253±58)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48±5) mmHg];B组pH(7.18 ±0.11)、PaO2[(148±44)mmHg]、PaCO2[(70±10) mmHg].A组肺组织匀浆S1P和Sphk-1 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分别为0.17和0.19,而B组中S1P和Sphk-1 mRNA/GAPDH分别为0.63和0.68.A组湿/干重比(W/D)、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分别为0.96和1.84;B组W/D、PMN计数分别为1.63和7.25;D组W/D、PMN计数分别为1.28和3.15;E组W/D、PMN计数分别为1.18和1.99.A组观察肺组织正常组织,而缺血再灌注组呈现严重的病变肺,表现为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破裂出血.B组肺损伤评分为7.25分,D、E两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3.85和1.52分.结论 通过S1P特异性抑制剂FTY720下调S1P/Sphk-1表达能减少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小鼠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有效减轻肺间质水肿和肺泡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1-磷酸鞘氨醇 鞘氨醇激酶-1 肺损伤
原文传递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毛忠琦 周晓俊 殷骏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术前组26例,术后化疗组20例)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血清标本(良性病变组),同时收集2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术前组26例,术后化疗组20例)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血清标本(良性病变组),同时收集2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行IGF-1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和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化学发光检测。用ROC曲线进行检测效能分析。结果术前组IGF-1水平为(587.38±385.25)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F-1水平术后化疗组与健康对照组、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IGF-1阈值为231.80 ng/ml时,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2.30%,特异度为97.8%。结论 IGF-1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