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诱导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心蕙 阮长耿 何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3-59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诱导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ARS-CoV-2-induced ITP)是一种继发于病毒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排除法诊断,需检测凝血四项、血小板生成素、药物依赖性抗体等指标,与其他导致血小板数降低的诱因鉴别后谨慎诊... 新型冠状病毒诱导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ARS-CoV-2-induced ITP)是一种继发于病毒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排除法诊断,需检测凝血四项、血小板生成素、药物依赖性抗体等指标,与其他导致血小板数降低的诱因鉴别后谨慎诊断。如何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是该病治疗的重点与难点。由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存在加速血栓形成的副作用,可能加重患者肺栓塞症状,因此仅用于难治性SARS-CoV-2-induced ITP患者。本文就SARS-CoV-2-induced IT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99)Tc^m-SZ-63放免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玮 黄立新 +1 位作者 董天华 阮长耿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I002,共4页
目的 评价99Tcm 抗人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 (SZ 6 3)放射免疫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19只 ,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14只用联合马血清和激素法制备激素性骨坏死动物... 目的 评价99Tcm 抗人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 (SZ 6 3)放射免疫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19只 ,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14只用联合马血清和激素法制备激素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另 5只以生理盐水替代马血清或激素进行相同注射作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99Tcm SZ 6 3185MBq后 4h行家兔股部前后位平面显像。采集结束后 ,从显像图上勾划双侧股骨头和股骨干等面积感兴趣区 (ROI) ,计算股骨头 干放射性摄取比值。显像结束后 ,处死动物 ,取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 ,实验组 14只家兔中骨标本中发生 1级或 2级骨坏死 10只 (71.43% ) ,未见骨坏死征象 4只 (2 8.5 7% ) ,对照组 5只均未见明显异常。99Tcm SZ 6 3放免显像 ,注射后 4h ,家兔股部血池影清晰 ,有骨坏死组股骨两端呈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区 ,以股骨头部为著 ;而无骨坏死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骨坏死组、无骨坏死组和对照组股骨头 干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 2 .16± 0 .35、1.6 8± 0 .2 9和 1.5 7± 0 .12 ,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骨坏死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Tc^m-SZ-63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坚 孔小明 +1 位作者 陆士奇 何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438-4439,共2页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FE-ACS)较氯吡格雷的细胞因子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和替格瑞洛治疗组52例,入院时、第4、7天细胞因子的变化,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FE-ACS)较氯吡格雷的细胞因子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和替格瑞洛治疗组52例,入院时、第4、7天细胞因子的变化,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第4、7天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快,值更低(均P<0.05);治疗3个月,氯吡格雷治疗组的MACE显著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NSTE-ACS较氯吡格雷更快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减少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sE-Cadherin早期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坚 沈佳庆 +3 位作者 汤海波 孔小明 沈月平 何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E-钙黏素(sE-Cadherin)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69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30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2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16例],其他急腹症20例,健康个体20例。采用双抗... 目的探讨可溶性E-钙黏素(sE-Cadherin)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69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30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2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16例],其他急腹症20例,健康个体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腹痛开始12、24、48 h血浆sE-Cadherin值,评价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浆sE-Cadherin值在发病12、24、48 h均呈阳性,但MAP组、健康组、其他急腹症组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SAP组、SAP组血浆sE-Cadherin值分别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01),且SAP组高于M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Cadherin对判断中度以上胰腺炎敏感度92.3%,特异度90%,判断SAP敏感度81.3%,特异度98.1%。sE-Cadherin与乳酸脱氢酶、高敏C反应蛋白、血糖、白细胞呈线性正相关,与白蛋白呈线性负相关(P均<0.05)。结论 sE-Cadherin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临床判断严重程度指标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可溶性E-钙黏素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善宁治疗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坚 陆士奇 +1 位作者 赵益民 徐颖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善宁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3例于入院第1、4、7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以30例健康者作...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善宁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3例于入院第1、4、7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入院时SAP、MAP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4、7 d IL-6、IL-8I、L-10水平逐渐下降,其中sICAM-1于第4 d达高峰后下降;MAP患者经善宁治疗(20例)较传统治疗(22例)后细胞因子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清IL-6I、L-8I、L-10s、ICAM-1水平对判断AP的轻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善宁治疗有助于恢复AP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51/Hu的纯化、鉴定和核素标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玮 阮长耿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评价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 - 5 1/Hu核素标记及其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SZ - 5 1/Hu ,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 ,以过量的 2 -亚氨硫醇预处理SZ - 5 1/Hu ,采用99Tcm-葡庚糖酸钠 (GH... 目的 评价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 - 5 1/Hu核素标记及其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SZ - 5 1/Hu ,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 ,以过量的 2 -亚氨硫醇预处理SZ - 5 1/Hu ,采用99Tcm-葡庚糖酸钠 (GH)配体交换法标记。薄层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制备实验性狗股动脉血栓模型后 ,经静脉注入99Tcm-SZ - 5 1/Hu进行SPECT显像。结果 纯化的SZ - 5 1/Hu分子量为 16 0kD ,亲和常数 5 .5 10 4× 10 8L/mol,每个活化血小板的结合位点数平均为 10 2 6 2± 2 372个。99Tcm 抗体的标记率达 96 %以上。实验性狗股动脉血栓模型注射99Tcm-SZ - 5 1/Hu后 4h血栓显示清晰。结论 SZ - 5 1/Hu保留了原鼠源单抗SZ- 5 1/Hu相同的活化血小板 (GMP - 140 )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99Tcm 标记后仍保持良好的体内特异性血栓定位能力 ,可望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嵌合单克隆抗体 纯化 ^(99)Tc^(m) 标记
下载PDF
竞争性定量RT-PCR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TR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丁洁 庞爱明 +1 位作者 何杨 杨伟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能有效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基因表达的方法。探讨硫氧还系统与妊高征 (PIH)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RT PCR方法克隆TR基因 ,用内部缺失法构建其竞争模板 ,将竞争模板加入目的基... 目的 建立一种能有效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基因表达的方法。探讨硫氧还系统与妊高征 (PIH)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RT PCR方法克隆TR基因 ,用内部缺失法构建其竞争模板 ,将竞争模板加入目的基因的逆转录扩增体系中 ,根据标准曲线得出模板中目的基因的含量。用该方法分别检测 2 2例PIH患者及 15名正常孕妇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UVEC中T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竞争性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cQRT PCR)半定量分析TR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 ;用该方法测得PIH患者及正常孕妇血清均能使HUVEC中TR基因表达显著上调 ,且两者上调幅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PIH患者内在TR基因调节缺陷是导致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逆转录PCR 硫氧还蛋白系统 妊高征
下载PDF
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2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丽娟 余自强 +5 位作者 江淼 白霞 苏健 戴兰 阮长耿 王兆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分析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7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例植物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外周血细胞、血脂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豆固... 目的分析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7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例植物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外周血细胞、血脂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豆固醇、二氢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PCR扩增先证者和家系成员ABCG5/8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结合测序分析突变情况。结果20例植物固醇患者均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或Evans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有脾肿大切除史,其中17例患者以血小板减少就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黄褐瘤,部分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9例)、早发型动脉粥样硬化(5例)及关节炎(4例)等。外周血溶血检查发现红细胞脆性增加,血涂片分析发现所有患者血小板大小不等、总体偏大,口形红细胞增多。患者血清谷固醇和豆固醇含量分别为331.05(276.00,670.20)mg/L和244.60(193.78,399.40)mg/L,约为健康人的10倍及24倍。测序分析共发现了ABCG5/8基因中14种突变,2/3位ABCG5基因[(E22X)、p.(R446X)、g.ISV7+3G>A、p.(R446X)、p.(R419H)、g.ISV7+3G>A、p.(G90E)、p.(R389H)及g.7+2G>A];而1/3位ABCG8基因[p.(M614-K628del)、p.(E25X)、p.(L86P fs X185)、p.(R263Q)、p.(E500D fs X604)、p.(G674R)],其中ABCG5 p.(R446X)突变有重现性。结论血小板减少、口形红细胞增多及脾大是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特殊的临床表现,外周血小板及红细胞形态变化是该类患者典型的特征,临床确诊需进行ABCG5/8基因分析及血清植物固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类 血小板减少 异常红细胞 脾大 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杨 李锦霞 +2 位作者 朱明清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包被抗GPIb(单抗SZ2)、抗GPIIb(单抗SZ22)、抗GPⅢa(单抗SZ21)、抗GPⅡb/Ⅲa(单抗7E3)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加...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包被抗GPIb(单抗SZ2)、抗GPIIb(单抗SZ22)、抗GPⅢa(单抗SZ21)、抗GPⅡb/Ⅲa(单抗7E3)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人多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检测分析。各取1份SZ2、SZ22、SZ21、7E3抗体阴性和阳性的血小板标本进行批内精密度测定,重复制备20次,上流式细胞仪检测MFI,计算批内CV。各取1份SZ2、SZ22、SZ21、7E3抗体阴性和阳性的血小板标本,每天上流式细胞仪检测1次,共测定8d,计算批问CV。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5例ITP患者、17例NITP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利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4种血小板自身抗体SZ2、SZ22、SZ21、7E3的MFI,利用ROC曲线分析4种血小板自身抗体对诊断IT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采用MAIPA技术对4种血小板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流式微球技术检测的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SZ2、SZ22、SZ21、7E3抗体阴性标本的批内CV分别为3.26%、2.86%、1.65%、4.94%,阳性标本的批内CV分别为6.16%、4.88%、5.20%、5.85%。SZ2、SZ22、SZ21、7E3抗体阴性标本的批问CV分别为5.86%、4.74%、5.69%、7.56%,阳性标本的批间CV分别为7.53%、5.49%、7.11%、6.25%。ITP组、NITP组和健康对照组SZ2抗体的MFI别为1.49(0.88~16.24)、1.12(1.00~1.33)、1.01(0.8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89,P〈0.01),SZ22抗体的MFl分别为1.55(0.84—11.30)、1.13(1.00—1.29)、0.98(0.85~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41,P〈0.01),SZ21抗体的MFI分别为1.50(0.87~11.04)、1.13(0.97~1.32)、1.05(0.8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54.42,P〈0.01),7E3抗体的MFI分别为1.51(0.84~9.81)、1.05(0.86~1.13)、1.03(0.74—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97,P〈0.01)。流式微球技术检测4种抗体SZ2[临界值(cut—off值)=1.37]、SZ22(cut—off值=1.24)、SZ21(cut—off值=1.48)和7E3(cut—off值=1.28)所对应的AUC分别为0.86、0.90、0.87和0.84,确定的敏感度分别为58.82%(50/85)、52.94%(45/85)、52.94%(45/85)、51.76%(44/85)。流式微球技术联合检测4种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对诊断ITP的敏感度为74.12%(63/85),高于改良间接MAIPA技术的50.59%(4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P〈0.05)。结论流式微球技术可以同时进行4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为ITP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自身抗体 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狼疮肾炎患者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新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国元 谢燕 +1 位作者 沈蕾 王兆钺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8-表氧-前列腺素F2α(8-表氧-PGF2α)和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水平在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对46例LN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血... 目的初步探讨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8-表氧-前列腺素F2α(8-表氧-PGF2α)和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水平在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对46例LN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血浆6-酮-PGF1α、8-表氧-PGF2α和DH-TXB2等检测,分别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血清抗dsDNA抗体、补体C3、24h尿蛋白定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关系,同时观察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LN组患者血浆6-酮-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组显著低于非活动期组(P<0.05),而LN组患者血浆8-表氧-PGF2α、DH-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组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②经相关分析,血浆6-酮-PGF1α水平与SLEDAI、血清抗dsDNA抗体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血浆8-表氧-PGF2α及DH-TXB2均与SLEDAI、血清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与C3、Ccr呈负相关。经综合治疗后,血浆6-酮-PGF1α显著升高,8-表氧-PGF2α及DH-TXB2均显著降低。结论血管内皮损伤、脂质过氧化及血小板活化是LN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6-酮-PGF1Α TXB2 LN 患者 DH PGF2Α 水平 结论 负相关
原文传递
^(125)I标记抗人ADAM151多克隆抗体在荷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
11
作者 章斌 李亚辉 +1 位作者 何杨 杨炳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125I标记抗人ADAM15多克隆抗体(125I-anti-ADAM15抗体)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以氯胺T法制备125I-anti-ADAM15抗体并测定其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的稳定性。经荷胃癌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125I-anti-ADAM15抗体后1、4、... 目的研究125I标记抗人ADAM15多克隆抗体(125I-anti-ADAM15抗体)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以氯胺T法制备125I-anti-ADAM15抗体并测定其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的稳定性。经荷胃癌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125I-anti-ADAM15抗体后1、4、8、24和48 h对裸鼠进行SPECT平面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肿瘤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和肿瘤与裸鼠全身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于48 h显像后处死荷瘤裸鼠,取心、肺、甲状腺和肿瘤等多个脏器组织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125I-anti-ADAM15抗体标记率为(75.16±9.43)%,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可达(99.44±0.21)%。经尾静脉注入125I-anti-ADAM15抗体后,随时间的延长,T/NT逐渐增高。在48 h时肿瘤清晰显影,T/NT可达3.84±0.43。结论125I-anti-ADAM15抗体在荷胃癌裸鼠体内具有肿瘤靶向定位能力,能获得良好的放射免疫显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DAM15 抗体 125I 放射免疫显像 裸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