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遥 戴海萍 +3 位作者 韩悦 傅琤琤 唐晓文 吴德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 探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过程中诱发急性胰腺炎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7年8月行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2例患... 目的 探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过程中诱发急性胰腺炎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7年8月行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2例患者急性胰腺炎均以腹痛起病,CT检出9例(9/11),高于B超(3/6),所有患者的淀粉酶及脂肪酶均升高,均发生低白蛋白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黄疸和低血钙11例,肝功能损伤9例、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7例、肾功能异常4例、高血糖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6例、低钾7例、低磷9例、PT延长9例、APTT延长10例.除血肌酐、血糖、甘油三酯外,其余指标发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过程中,急性胰腺炎的程度较轻,治疗效果较好,应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 恶性血液病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耐药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兴虎 李建勇 夏学鸣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化疗药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对白血病细胞发生作用 ,反之各种因素使白血病细胞凋亡受抑 ,也可引起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本文对近年来细胞凋亡与白血病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凋亡 白血病 多药抗药性 化疗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蔡成森 王俊 孙爱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探讨HLA-G能否作为移植前评估aGVHD发生的指标。方法采集82例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9 d、...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探讨HLA-G能否作为移植前评估aGVHD发生的指标。方法采集82例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9 d、14 d、28 d外周血2 mL,予肝素抗凝。留取供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物2 mL,予肝素抗凝,提取单个核细胞。利用DNA抽提试剂盒抽提患者与供者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同时应用PCR产物双向测序的方法分析HLA-G基因3&#39;端非编码区14 bp插入与缺失(deletion or insertion, del or ins)多态性,分为del/del组、del/ins组、ins/ins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移植前后HLA-G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和aGVHD患者与non-aGVHD患者之间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发现14 bp ins纯合子患者mRNA表达水平低于del/del和del/ins患者,但未发现HLA-G 14 bp ins纯合子患者发生aGVHD的风险高于14 bp del患者。结论该实验数据并未发现HLA-G基因多态性能够作为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多态性
下载PDF
第5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研究热点报道——慢性髓性白血病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雪峰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4,共2页
21世纪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慢性期CML(CML-CP)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血液学年会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美国 慢性疾病 慢性期
原文传递
替加环素治疗107例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星星 孙爱宁 +5 位作者 郑佳佳 张彤彤 仇惠英 高苏 冯宇峰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3-586,共4页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 mg,每12h1次,30~60 min静脉滴注完毕,患者体温正常...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 mg,每12h1次,30~60 min静脉滴注完毕,患者体温正常5~7 d后开始予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或停药.结果 107例患者住院期间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多重药耐菌株(MDR)60株,泛耐药菌株(XDR)2株.全部107例患者中,30例单用替加环素,21例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56例初始即替加环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9%及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替加环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2.6%.39例分离出MDR的患者中,22例体温得到控制,8例体温未得到控制,9例死亡,临床有效率为56.4%.替加环素起效的中位时间为3d.不良反应以恶心(11.2%)、呕吐(8.4%)为主,均可以耐受.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耐药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粒细胞缺乏 感染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非血缘关系与单倍型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峰 吴德沛 +14 位作者 孙爱宁 马骁 唐晓文 仇惠英 苗瞄 傅琤琤 金正明 王荧 吴晓津 陈苏宁 何广旺 王秀丽 薛胜利 赵晔 常伟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非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与单倍型相合供者移植(Hi—HSCT)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URD—HSCT和Hi—HSCT的血液病患者分别为25例和30例,以改良BUCY方案或TBI/CY方案预处理,以环孢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 目的比较非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与单倍型相合供者移植(Hi—HSCT)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URD—HSCT和Hi—HSCT的血液病患者分别为25例和30例,以改良BUCY方案或TBI/CY方案预处理,以环孢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为基础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部分患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及CD25单抗。结果URD-HSCT组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3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DFS)(54.1±11.9)%;Hi—HSCT组29例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0.3个月,3年DFS(43.1±9.1)%(P=0.13)。两组累积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0%(10例)和37.9%(11例)(P〉0.05)。血液病复发各2例(复发率8.0%和6.0%,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40.0%(10例)和56.7%(17例)(P〉0.05),死因依次为重度aGVHD合并感染、重症肺部感染和血液病复发。结论URD—HSCT及Hi—HSCT均为治疗难治及高危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应个体化选择最适供者,重度aGVHD和继发感染仍需要更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缘关系 单倍型相合供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疗效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及病理结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晓文 黄浩岳 +17 位作者 詹升华 孙兴卫 施晓兰 孙爱宁 沈振亚 康苏娅 金正明 仇惠英 苗瞄 傅琤琤 韩悦 陈苏宁 薛胜利 马骁 刘跃均 胡晓慧 周惠芬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9-833,共5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或胸腔镜技术去除恶性血液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肺部病灶,并明确病灶性质;方法对1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肺部并发症,诊断不明和内科治疗无效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肺叶全切、部分切除或病变部位楔形切除术,并对所...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或胸腔镜技术去除恶性血液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肺部病灶,并明确病灶性质;方法对1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肺部并发症,诊断不明和内科治疗无效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肺叶全切、部分切除或病变部位楔形切除术,并对所取组织标本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证实:9例患者为肺部曲霉菌感染;3例为亚急性炎症,纤维化伴血肿;1例为肺梗死,周边局部肉芽肿改变;1例为肉芽肿性炎症伴钙化结节;1例为肺泡腔扩张伴出血,间质纤维化,灶性血管炎;1例为肋间神经鞘瘤;1例为中分化腺癌伴肺内转移。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达64.3%(14例中9例)。手术并发症包括真菌种植1例、胸腔积液伴胸膜黏连3例,肺内血肿2例。术后8例患者接受异基因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7例移植顺利。证实为曲菌病感染的5例患者,接受真菌再发预防治疗的同时实施移植,4例移植顺利,始终未出现真菌复发,1例肺部真菌感染再发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迁延不愈或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咯血的肺部感染,或诊断不明的肺部病变,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清除病灶,明确诊断,为血液病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免疫缺陷 肺部曲霉菌病 肺组织切除术 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ADAMTS13的结构、功能及其与TTP诊疗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倩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7-1161,共5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一种能够特异性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血浆金属蛋白酶,严重的ADAMTS13活性缺失可导致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ADAMTS13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TTP的发病机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一种能够特异性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血浆金属蛋白酶,严重的ADAMTS13活性缺失可导致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ADAMTS13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TTP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ADAMTS13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合并重度出血 被引量:1
9
作者 宋铁梅 唐雅琼 +1 位作者 张翔 冯宇锋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合并出血病例,评估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的疗效,以期寻求安全、有效的止血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合并出血患... 目的 通过分析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合并出血病例,评估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的疗效,以期寻求安全、有效的止血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合并出血患者,分析各患者在rFⅦa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凝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分析rFⅦ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分析25例患者数据,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4%,中位起效时间为2.5(1~5)h.随访1个月,总出血相关死亡率为80%(8/10).rFⅦa应用后72 h,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需求量较前缩小,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在使用前后无明显改变.分析rFⅦa疗效与各因素相关性显示患者年龄、疾病、移植类型、出血部位、出血评分、出血时血小板计数、出血发生至rFⅦa应用时间以及出血时血凝指标均与rFⅦa疗效无明显相关.结论 rFⅦa是治疗allo-HSCT血小板减少合并重度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度出血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下载PDF
9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计成阜 孙爱宁 +2 位作者 周海侠 王俊 陈广华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6年第4期375-375,376,共2页
目的 总结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9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摩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MM起病以骨痛和贫血最多见,IRG和IgA是最常见的免疫分型,占全部MM的83.5%。②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 目的 总结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9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摩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MM起病以骨痛和贫血最多见,IRG和IgA是最常见的免疫分型,占全部MM的83.5%。②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③大多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特异性。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自体移植后复发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桂芳 仇惠英 +1 位作者 沙信山 周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0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二次复发后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PL二次复发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第一次复发后再诱导达二次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1月余后患者再次复发,予地西他滨、...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二次复发后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PL二次复发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第一次复发后再诱导达二次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1月余后患者再次复发,予地西他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后骨髓能获得缓解,但是患者骨髓抑制时间长,后又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颅内出血等情况而死亡。结论地西他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二次复发有一定疗效,但其骨髓抑制时间长,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复发 自体移植
下载PDF
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辉 傅琤琤 +10 位作者 薛胜利 李渭阳 吴倩 顾斌 金松 朱霞明 赵素芳 辛雪 马玲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872,共5页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和改良PAD化疗的MM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AD方案(PAD组)治疗者18例,接受改良PAD方案(改良PAD组)...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和改良PAD化疗的MM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AD方案(PAD组)治疗者18例,接受改良PAD方案(改良PAD组)治疗者18例。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1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6例患者中除4例不可评估外,对32例患者进行了评估,中位随访时间为10.3(3.0~15.0)个月。经诱导治疗32例患者中19例(59.4%)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其以上疗效,其中PAD组完全缓解(CR)+VGPR率为61.1%,改良PAD组的CR+VGPR率为57.1%(14例中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并且达到最大疗效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2个疗程时接近最大疗效)。不良反应:PAD组18例患者中有1例(5.6%)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另有8例(44.4%)因化疗不良反应将硼替佐米减量或中断化疗,而改良PAD组18例患者中仅1例(5.6%)因化疗不良反应中断化疗,且无化疗相关死亡。与PAD组比较,改良PAD组患者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包括粒细胞减少(33.3%对61.1%,P=0.086),血小板减少(50.0%对61.1%),贫血(16.7%对27.8%),感染(16.7%对50.0%,P=0.075),腹泻(5.6%对33.3%,P=0.088),周围神经病变(0对27.8%,P=0.045)。结论改良PAD方案通过将硼替佐米由静脉推注改为皮下注射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但不影响药物的疗效,提高了硼替佐米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注射 皮内 硼替佐米
原文传递
血小板生成素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血小板植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苗瞄 吴德沛 +6 位作者 曹祥山 董伟民 王彪 欧阳建 李振宇 李德鹏 杨明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促进血小板恢复治疗中的临床反应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120例allo-HSCT后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进入研究,按患者入... 目的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促进血小板恢复治疗中的临床反应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120例allo-HSCT后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进入研究,按患者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不用TPO;试验组:用TPO,剂量为300U·kg^-1·d^-1,根据不同的用药时机[分别为移植后1天(+1)、+4、+7d开始],分为B、C、D3组。最终可评估的患者共89例,其中A组22例,B组23例,C组20例,D组24例。观察有效性评价指标(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结果试验组B、C、D3组的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3.17±2.89)、(12.15±2.08)和(12.33±1.76)d;对照组为(14.82±5.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试验组3组间在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最低值及输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TPO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a110.HSCT后可以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于+7d开始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血小板恢复时间 用药时机
原文传递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3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彦明 吴德沛 +10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孙雨梅 孙广胜 金正明 唐晓文 苗瞄 傅琤琤 韩悦 陈苏宁 朱明清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总结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MPAL患者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32例患者采用了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方...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总结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MPAL患者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32例患者采用了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例在缓解期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患者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 ①MPAL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为2.6%,32例MPAL患者中髓系和B系(M/B)表型16例(50.0%),髓系和T系(M/T)表型14例(43.8%),髓系、B、T三系(M/B/T)表型和B/T系表型各1例(3.1%).②CD34和HLA-DR阳性率分别为87.5%和62.5%.③异常核型发生率为70.0%(30例中21例),涉及Ph、11q23和复杂核型在内的结构重排和(或)数目异常.④32例MPAL患者总完全缓解(CR)率75.0%,2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14.8%和14.2%.M/B和M/T表型CR率分别为75.0%和71.4%.M/B和M/T表型患者的OS和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allo-HSCT患者均未复发,生存期延长.结论 MPAL是一类异质性的急性白血病亚型,其不良预后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CD34高表达和易于髓外浸润等因素有关.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和包括HSCT的强烈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混合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核型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6例复发难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婷 陈佳 +7 位作者 金正明 苗瞄 傅琤琤 仇惠英 唐晓文 韩悦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颐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亲缘Haplo—HSCT治疗的26例复发难治侵袭性NH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弥漫大... 目的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颐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亲缘Haplo—HSCT治疗的26例复发难治侵袭性NH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4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5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阴性)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5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Ann Arbor分期:Ⅲ期6例,Ⅳ期20例。26例患者移植前状态:第1次完全缓解(CR1)7例,第2次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7例。其中复发难治性病例19例。移植后26例患者均获粒系造血重建,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为12(11-17)d。25例患者获巨核系造血重建,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4(11-31)d。所有患者在+30d经植入鉴定证实为完全供者嵌合体。中位随访时间14(4-136)个月,26例患者中20例(76.92%)存活,15例(57.69%)无病存活,7例(26.92%)复发(其中2例死亡,5例存活)。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Haplo—HSCT后2年累积复发卒为42.20%;2年总生存(OS)率为71.60%;2年无病生存(DFS)率为48.90%。移植前CR患者移植后2年OS与DFS率均明显高于移植前未达CR的患者(OS:100.0%对52.4%,P=0.023;DFS:88.9%对27.0%,P=0.013)。结论对于不适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且无完全相合供者的复发难治侵袭性NHL患者,尝试进行Haplo—HSCT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难治 单倍型
原文传递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雷美清 刘立民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某些遗传性及骨髓衰竭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慢性GVHD(cGVHD)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近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某些遗传性及骨髓衰竭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慢性GVHD(cGVHD)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近年来,有关cGVHD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就上述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CGVHD 骨髓衰竭 长期生存 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乌索酸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t-78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力 施文瑜 +4 位作者 王信峰 周鹭 蔡奕峰 刘红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乌索酸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t-78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20、40、80 μmol/L)乌索酸作用不同时间(4、12、24、48、72 h)对Hut-7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早... 目的 探讨乌索酸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t-78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20、40、80 μmol/L)乌索酸作用不同时间(4、12、24、48、72 h)对Hut-7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早期凋亡的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乌索酸作用后Hut-78细胞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p50、p52和p100亚基蛋白,以及caspase-8、3、9蛋白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不加药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乌索酸作用组Hut-78细胞的增殖均受抑制(P值均<0.05);AnnexinⅤ+/pI-细胞比例均升高(P值均<0.05);经10、20、40、80 μmol/L乌索酸处理Hut-78细胞72 h后,Hut-78细胞NF-κBp65、p50蛋白和VEGF、COX-2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caspase-8、3、9蛋白表达均增加(P值均<0.05);NF-κBp100、p5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述作用均呈剂量和(或)时间依赖性(P值均<0.05).结论 乌索酸抑制Hut-78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促其凋亡有关,经过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完成;影响NF-κB经典信号路径可能是其机制之一,VEGF和COX-2可能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NF-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乌索酸
原文传递
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积富 仇惠英 +5 位作者 潘金兰 岑建农 吴亚芳 张俊 吴德沛 薛永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常规核型(CC)分析,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TCF3-PBX1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常规核型(CC)分析,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TCF3-PBX1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19例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成人ALL的临床和实验率特征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本组19例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ALL占同期成人ALL的3.13%;其中L1 12例,L2 7例。细胞遗传学检测7例为t(1;19)平衡易位,10例为der(19)t(1;19)不平衡易位,2例为正常核型。9例经RT—PCR检测的病例均有TCF3-PBX1融合基因转录本,17例经间期FISH检测TCF3-PBX1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8例行FCM检测的患者中16例为B淋系抗原表达,2例为T淋系抗原表达。1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等髓外浸润。本组患者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后17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为94.7%,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3.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2个月。结论TCF3-PBX1融合基因阳性成人ALL有着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治疗缓解率高,但短期内易复发,总生存期短,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治疗以改善预后;间期双色FISH联合CC及RT—PCR可以提高TCF3-PBX1融合基因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F3-PBX1融合基因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原位杂交 荧光 预后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骁 吴德沛 +15 位作者 孙爱宁 傅琤琤 唐晓文 吴小津 刘跃均 仇惠英 苗瞄 韩悦 金正明 赵晔 薛胜利 王荧 陈苏宁 何广胜 周海侠 常惠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IA相...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IA相合同胞间移植(sib-HSCT)19例,HLA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移植(URD-HSCT)18例,单倍型移植(Hi-HSCT)10例。预处理方案:42例采用改良TBI+CY方案,5例采用改良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Hi-HSCT和URD-HSCT加用霉酚酸酯(MMF)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变(MRD),明确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趋势的患者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黏膜炎;2例患者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癫痫。移植后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7例;慢性GVHD22例;致命性肺部感染9例(包括间质性肺炎3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有13例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17天。术后有19例接受DLI,6例疾病未再进展。中位随访期43(10~77)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49.65%,无病存活率为46.55%。结论allo-HSCT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LL,改善其预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复发,其次为致命性肺部感染和重度急性GVHD。DLI可能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原文传递
伴有9p异常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AX5基因重排及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积富 董莎莎 +3 位作者 王谦 潘金兰 陈苏宁 仇惠英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PAX5基因重排或缺失在伴有9p异常[abnormalities at chromosome 9p,abn(9p)]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横跨PAX5基因的RP11-344823和RP11... 目的探讨PAX5基因重排或缺失在伴有9p异常[abnormalities at chromosome 9p,abn(9p)]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横跨PAX5基因的RP11-344823和RP11—652D9克隆,常规抽提DNA,采用缺口平移法标记荧光素,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0例伴有abn(9p)异常的BALL患者进行PAX5基因重排或缺失的筛选,并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50例伴有abn(9p)异常的B-ALL患者中,PAX5完全缺失的患者有23例(46%),PAX5部分缺失的患者有2例(4%),PAX5基因易位1例(2%),总的异常率为52%(26/50)。PAX5重排或缺失组患者与PAX5正常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n(9p)的B-ALL患者中PAX5缺失或重排的发生率为52%,PAX5异常患者(26例)与PAX5检测正常患者(24例)之间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PAX5基因 9p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