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教学查房LBL和PBL模式意愿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管淑红 张明 +2 位作者 朱晓琴 李志英 周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22-25,共4页
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他们对L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来了解他们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是否愿意接纳新的PBL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呼吸内科临床学习的学生共116名作为本研究对象,参照文献设计LB... 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他们对L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来了解他们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是否愿意接纳新的PBL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呼吸内科临床学习的学生共116名作为本研究对象,参照文献设计LBL和PBL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要求每个研究对象根据既往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体验,从课堂情况、知识运用情况、能力培养情况三方面完成评分调查。结果问卷调查表从课堂情况、知识运用情况、能力培养情况三方面共提出24个问题进行评分调查,其中有20个问题,PBL模式均体现出显著的评分优势。PBL模式减少了学生笔记量,在帮助学生增加信息量、知识外延、组织能力等三个方面评分未能体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PBL模式与LBL模式即相比,体现出较多的优势,学生接纳意愿强,值得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LBL PBL 呼吸内科 教学查房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珮宇 杨艳 +2 位作者 周华 杨碧霞 杨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8-1337,共10页
目的探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 目的探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447例,随访至2022年1月。肾损伤定义为急性肾脏疾病(AKD)。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发生PD-1抑制剂相关AKD将患者分为AKD组(n=71)与非AKD组(n=37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用药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随访期间肾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13)和验证集(n=134),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价,绘制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校准度进行评价,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探讨模型的临床有效性与获益率。结果AKD组患者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外irAEs的比例及胱抑素C(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AKD组(P<0.05),而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非AK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外irAEs,较低的Hb、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高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CysC、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肾外irAEs、较低的Hb、较高的SCr及直接胆红素(DBIL)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95%CI0.628~0.777)、0.791(95%CI0.671~0.911),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均徘徊在45°的理想线附近,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DCA显示构建的模型曲线远离两条极端线(净获益为0的曲线和所有样本都是阳性的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合并肾外irAEs、较低的Hb、较高的SCr和较高的DBIL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6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3
作者 杨碧霞 周华 杨敏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51-956,共6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是IL-1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炎症的关键调节器,其促炎激动剂包括IL-36α、IL-36β以及IL-36γ,拮抗剂有IL-36Ra和IL-38,IL-36亚家族成员的共同受体是IL-36受体(IL-36 receptor,IL-36R)。IL-36激动剂和拮抗...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是IL-1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炎症的关键调节器,其促炎激动剂包括IL-36α、IL-36β以及IL-36γ,拮抗剂有IL-36Ra和IL-38,IL-36亚家族成员的共同受体是IL-36受体(IL-36 receptor,IL-36R)。IL-36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失衡会导致皮肤疾病、肠道疾病、肺部疾病和肿瘤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IL-36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综述了IL-36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调控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6 肾脏疾病 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冠心病铁死亡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洁 罗立波 颜晓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91-98,共8页
细胞死亡是生命现象的不可逆停止及生命的结束,是组织器官发育和机体维持稳态必须的生理过程。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三种类型,其中细胞死亡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铁死亡(Ferroptosis)是继细胞凋... 细胞死亡是生命现象的不可逆停止及生命的结束,是组织器官发育和机体维持稳态必须的生理过程。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三种类型,其中细胞死亡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铁死亡(Ferroptosis)是继细胞凋亡之后又一伟大发现,是一种铁依赖性的,区别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1]。铁死亡主要是通过脂质过氧化驱动并依赖于铁的一种死亡过程,其调节代谢的途径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铁代谢、脂质和糖类的代谢以及氨基酸的代谢[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细胞坏死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死亡 死亡过程 药物干预 氧化还原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5
作者 施春燕 何娟 +1 位作者 苏彤 毛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治的10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入院后均行急诊PCI,且两组均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治的10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入院后均行急诊PCI,且两组均在术后予以生理氯化钠溶液1 mL/(kg·h)持续水化维持12~24 h。rhBNP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负荷剂量1.5μg/kg,随后以0.0075μg/(kg·min)维持静脉微泵72 h。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7 d,rhBNP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心功能Killip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术后7 d,rhBNP组的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rhBNP能有效保护肾功能,减少CI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猛 吴坚 +4 位作者 盛世英 练学淦 唐晓春 姜晴晴 陈利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522例老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高龄组152例(≥80岁)和老年组370例(60-79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和发病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522例老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高龄组152例(≥80岁)和老年组370例(60-79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和发病危险因素,并在病后3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分析预后。结果与老年组比较,高龄组头晕和双侧肢体乏力、心房颤动比例明显升高(42.11%vs 29.73%、7.89%vs 3.24%、17.11%vs 10.00%,P〈0.05,P〈0.01)。高龄组最常累积后循环血管的中段和远段。与老年组比较,高龄组枕叶单发梗死和多发梗死明显升高;预后不良比例明显升高(28.29%vs 17.57%,P〈0.01)。结论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均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存在差异,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头晕 心房颤动 枕叶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评价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5
7
作者 杜晓秋 周军 张秋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问卷(CC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测试量表(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状况、呼吸困难程度和... 目的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问卷(CC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测试量表(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状况、呼吸困难程度和运动耐力,并分析其评分结果与COPD患者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对常州市永红及魏村地区进行COPD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90例COPD患者。对患者进行SGRQ、CAT、m MRC、CCQ、BODE指数评分及6MWT、肺功能检查,综合分析各评分系统之间以及各评分系统与患者肺功能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将COPD患者按照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症等进行分组,观察各评分系统用于不同COPD人群的差异性;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了解综合评估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意义。结果90例患者SGRQ总分为(21.9±14.4)分,CAT评分为(17.0±5.9)分,m MRC评分为(1.3±1.2)分,6MWT为(390.7±86.2)m,BODE评分为(2.6±1.7)分。不同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患者FEV1%pred、CAT评分、m MRC评分、CCQ评分、SGRQ评分、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年加重次数≥2次的COPD患者FEV1%pred、6MWT均分别低于无合并症、年加重次数<2次者,CAT评分、m MRC评分、CCQ评分、SGRQ评分均分别高于无合并症、年加重次数<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OLD分级患者体质指数(BMI)、SGRQ评分、CAT评分、m MRC评分、CCQ评分、6MWT及年加重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肺功能(FEV1%pred)与CAT评分、m MRC评分、CCQ评分、SGRQ评分、BODE呈负相关(r=-0.338、-0.703、-0.529、-0.852、-0.837,P<0.01);与呼气峰流速(PEF)、6MWT及BMI呈正相关(r=0.869、0.572、0.322,P<0.01)。使用CAT评分和m MRC分级对COPD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患者两种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一致(Kappa=0.438,P<0.001),对于低风险患者两种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也使用CCQ评分对入选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其在低风险患者中与使用CAT评分分组较一致(Kappa=0.753,P<0.001)。结论四种呼吸问卷(SGRQ、CAT、m MRC、CCQ)、6MWT、BODE均与肺功能(FEV1%pred)显著相关,可以将其作为肺功能检查的补充,在COPD的临床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CAT mMRC SGRQ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琳 王彦军 +5 位作者 俞天虹 罗光华 魏江 于洋 贾方 孙建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再使用1 mmol/L Hcy与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共同作用HUVEC。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再使用1 mmol/L Hcy与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共同作用HUVEC。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ip、CHOP蛋白表达水平、PKR内质网激酶(PERK)及内质网核信号转导蛋白1α(IRE1α)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存活率降低,Bip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PERK和IRE1α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Hcy组比较,高浓度红景天苷(300μmol/L)与Hcy共同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升高,Bip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ERK和IRE1α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HUV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红景天苷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扩展版NIHSS对NIHSS评分0分延髓梗死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季蕾 蒋颖 +5 位作者 岳春贤 叶丹 刘猛 吴坚 盛世英 练学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扩展版NIHSS(e-NIHSS)对NIHSS评分0分的延髓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经头颅MRI证实的NIHSS评分0分首发延髓梗死的患者,记录脑血管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e-NIHSS评分。结果共纳入9例延髓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扩展版NIHSS(e-NIHSS)对NIHSS评分0分的延髓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经头颅MRI证实的NIHSS评分0分首发延髓梗死的患者,记录脑血管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e-NIHSS评分。结果共纳入9例延髓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例(77. 78%),糖尿病4例(44. 44%),高脂血症6例(66. 67%),高同型半胱氨酸2例(22. 22%),吸烟5例(55. 56%),饮酒5例(55. 56%),冠心病1例(11. 11%),血小板增多症2例(22. 22%)。临床症状头晕6例(66. 67%)、呕吐3例(33. 33%)、行走不稳3例(33. 33%)、吞咽困难1例(11. 11%)、进食呛咳2例(22. 22%)、肢体麻木1例(11. 11%),体征咽反射减弱或提腭无力6例(66. 67%)、躯干性共济失调6例(66. 67%)、Horner征3例(33. 33%),影像学表现全部为延髓外侧梗死,位于延髓近端1例(11. 11%)、远端4例(44. 44%)、中间4例(44. 44%),e-NIHSS评分0~6分,平均(3. 55±1. 81)分。结论 e-NIHSS量表应用于延髓梗死是对NIHSS量表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梗死 体征 扩展 NIHSS
下载PDF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林凤 刘猛 +1 位作者 吴坚 盛世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03-5304,共2页
目的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 目的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发病1 w内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定梗死部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ICA 39例,MCA 36例;据头颅MRI表现,ICA组和MCA组分水岭梗死(BZI)分别为15/39例(38.5%)、22/36例(61.1%),MCA组显著高于ICA组(P<0.05);ICA组单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CA组(P<0.05);MCA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ICA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前者以单发性脑梗死多见;后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多发性脑梗死中以皮层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I)+BZI多见。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闭塞
下载PDF
长程脑电图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11
作者 蒋颖 毛可适 +6 位作者 岳春贤 华飞 叶丹 吴坚 盛世英 练学淦 刘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长程EEG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5例神经系统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行长程EEG监测和GCS评分,并随访90 d时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长程EEG、GCS及长程EEG联合GCS对预后预测的灵敏... 目的探讨长程EEG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5例神经系统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行长程EEG监测和GCS评分,并随访90 d时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长程EEG、GCS及长程EEG联合GCS对预后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长程EEG中重度异常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轻度异常患者(χ~2=31.375,P<0.01)。GCS低评分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高评分患者(χ~2=16.58,P<0.001)。长程EEG轻度异常且GCS评分高者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EEG中重度异常且GCS评分低者(χ~2=29.726,P<0.001)。长程EEG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GCS评分。长程EEG联合GCS评分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与长程EEG相仿,而灵敏度显著升高。结论长程EEG和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评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功能损伤 长程EEG 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 预后
下载PDF
毒黄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明浩 宗赟 +4 位作者 谢荃沁 陈陆俊 徐斌 李翀 蒋敬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毒黄素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取0.5、0.375、0.25和0.125μmol/L毒黄素作用于A549细胞(实验组),以不加毒黄素为对照组,分别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试剂盒、Annexin ... 目的研究毒黄素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取0.5、0.375、0.25和0.125μmol/L毒黄素作用于A549细胞(实验组),以不加毒黄素为对照组,分别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试剂盒、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划痕实验对比0.125μmol/L毒黄素组和对照组(0μmol/L毒黄素)在12、24和48 h细胞迁移率。结果 0.5、0.375、0.25和0.125μmol/L毒黄素组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51±3.69)%、(40.38±3.08)%、(23.54±2.58)%和(13.07±2.37)%,48 h为(90.53±3.58)%、(53.72±3.02)%、(34.44±3.10)%和(24.78±2.43)%。0.5、0.375、0.25和0.125μmol/L毒黄素组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68±2.22)%、(43.66±2.53)%、(20.81±2.59)%和(6.25±0.96)%,高于对照组的(1.57±0.52)%;0.5、0.375、0.25和0.125μmol/L毒黄素组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66±3.16)%、(59.86±2.81)%、(27.89±3.48)%和(9.91±1.33)%,高于对照组的(1.59±0.55)%。0.125μmol/L毒黄素组12、24和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7%、11%和16%,低于对照组相应的14%、26%和39%。结论毒黄素对A549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可抑制A549细胞迁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黄素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猛 练学淦 +1 位作者 吴坚 盛世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年龄≥80岁)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33例高龄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 目的探讨高龄(年龄≥80岁)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33例高龄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为66例(28.33%),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心房纤颤(31.82%)和卒中/TIA史比率(27.76%)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7.96%,14.37%)(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181,95%CI:1.054~1.325)、血LDL-C(OR=1.815,95%CI:1.085~3.039)和Fib(OR=2.106,95%CI:1.319~3.361)水平是高龄P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PCI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入院时NIHSS、血LDL-C和Fib水平是高龄PCI患者发病3个月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后循环 脑梗死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suPA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病变程度及冠心病预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彦军 朱琳 +4 位作者 俞天虹 刘洪尧 罗光华 贾方 孙建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病变程度及冠心病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149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9例、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病变程度及冠心病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149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ELISA检测血浆su PAR水平,比较各组血浆su PAR水平,分析血浆su PAR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观察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并绘制su PAR预测冠心病发生的ROC曲线,确定最佳界值。结果 ACS组、SAP组血浆su PA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血浆su PAR水平高于SAP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su PAR水平相应增加(P<0.05),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02,P<0.05);简单及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su PAR水平与冠心病呈正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 PAR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05,P<0.01);根据ROC曲线获得su PAR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最佳界值为1.771μg/L,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0.661~0.828,P<0.001)。结论 su PAR作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能对粥样斑块稳定性具有提示性,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su PAR界值有可能成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斑块稳定性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蒋振兴 王毓 +5 位作者 丁玖乐 周华 狄佳 万慧 陈杰 邢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价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健康志愿者、19例早期DN患者以及15例中晚期DN患者行肾脏血氧水平依赖MRI,分别测量计算三组皮质R2*(CR2*)、髓质R2*(MR2*)及髓质/皮质R2*比值(MCR),并作统...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价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健康志愿者、19例早期DN患者以及15例中晚期DN患者行肾脏血氧水平依赖MRI,分别测量计算三组皮质R2*(CR2*)、髓质R2*(MR2*)及髓质/皮质R2*比值(MCR),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各组MR2*均高于CR2*(P<0.01)。正常对照组与早期DN组间MR2*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40。早期DN组与中晚期DN组间CR2*、MCR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764,两参数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R2*与e GFR呈负相关(P<0.01),MCR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三个指标均与Hb 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氧水平依赖MRI可以反映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功能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S100A12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玲 贺骞 +2 位作者 王强 陈巍 孙建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S100A12含量,探讨其血清S100A12升高对冠心病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CHD组为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CTA或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61例,观察血清S100A12水平在两... 目的:检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S100A12含量,探讨其血清S100A12升高对冠心病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CHD组为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CTA或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61例,观察血清S100A12水平在两组间的变化,观察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对包括血清S100A12高水平在内等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S100A12水平[(43.57±10.30)ng/m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组[(25.63±7.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91,P<0.001);以冠心病发病为因变量,以年龄、男性、体质指数超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清S100A12高水平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在排除了其他危险因素之后,血清S100A12高水平(OR=2.67,P<0.001)为冠心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S100A12水平可能是潜在的预测冠心病风险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S100A12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sclerostin与桡动脉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华 崔笠 +1 位作者 杨敏 薛钟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桡动脉及血清sclerostin表达情况,以及sclerostin与桡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取52例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患者的桡动脉标本,硝酸银染色(von Kossa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桡动脉及血清sclerostin表达情况,以及sclerostin与桡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取52例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患者的桡动脉标本,硝酸银染色(von Kossa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桡动脉sclerostin表达情况。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动静脉内瘘术前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sclerostin水平。根据桡动脉钙化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患者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以及染色阴性组和染色阳性组,比较组间临床指标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管钙化与染色阳性危险因素。同时,将患者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钙盐染色阳性的20例患者桡动脉均有sclerostin阳性表达,钙盐染色阴性的32例患者桡动脉中有10例(31.3%)存在sclerostin阳性表达。桡动脉钙化及sclerostin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患者年龄、血清AKP及sclerostin水平均高于非钙化及sclerostin阴性表达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血清sclerostin水平是桡动脉钙化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sclerostin水平是桡动脉表达sclerostin的唯一相关因素(P<0.01)。结论 Sclerostin参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桡动脉钙化的过程。骨-血管轴可能通过sclerostin相互调控血管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动脉 钙质沉着症 SCLEROSTIN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晓丽 汪良芝 吴宝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38-740,745,共4页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指数及CTP分值,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Na评分、MESO指数和CTP分值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获取最佳临界值。结果在随访的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MELD、MELD-Na、MESO及CTP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判断患者3、6及12个月生存率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与MESO指数、MELD评分及CTP分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评分、MESO、MELD及CTP均能较好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其中MELD-Na仍是以上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中最具优势的评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季蕾 蒋颖 +4 位作者 岳春贤 刘猛 李达文 吴坚 练学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ICA-NO)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2016年本中心完成的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33例,其中ICA-NO患者31例(NO组),非ICANO患者10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成功率、术中及...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ICA-NO)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2016年本中心完成的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33例,其中ICA-NO患者31例(NO组),非ICANO患者10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NO组临床表现为TIA、脑梗死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CAS治疗。NO组发生低血流动力学状态、重度血管痉挛的比例(87.10%,70.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29%,16.67%)(均P<0.05)。两组术后90 d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 CAS治疗ICA-NO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次全闭塞 支架植入术 临床结果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敏 王彦军 +1 位作者 贾方 孙建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809-5811,共3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4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SCH组52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U组)7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Gensin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4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SCH组52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U组)7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Gensin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H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并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冠脉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CH组女性占比、TSH水平、冠心病发病率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EU组,而吸烟史占比低于EU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H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S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SCH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TSH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