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婷婷 汪良芝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6期547-550,共4页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特异性识别和清除内、外源性抗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有赖于双重信号,其中抗原递呈细胞上的MHC-抗原肽复合体与TCR特异性结合传递第一信号,而B7-CD28等共刺激家族传递第二信号,由此决定了T...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特异性识别和清除内、外源性抗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有赖于双重信号,其中抗原递呈细胞上的MHC-抗原肽复合体与TCR特异性结合传递第一信号,而B7-CD28等共刺激家族传递第二信号,由此决定了T细胞的状态是增强、抑制、弱化或者演变为无反应状态。共刺激分子如B7-CD28家族对T细胞的正负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B7-H3 消化系统疾病 负调节作用 免疫应答 抗原肽 外源性抗原 抗原递呈细胞 细胞介导 第二信号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克群 沈云志 +3 位作者 薛乐宁 龚燕芳 吴洪玉 金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PPAR-γ增殖物激动剂(罗格列酮)对ANP及合并肺损伤大鼠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NP组、罗格列酮预防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同... 目的:研究PPAR-γ增殖物激动剂(罗格列酮)对ANP及合并肺损伤大鼠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NP组、罗格列酮预防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大剂量精氨酸腹腔注射诱导ANP模型,预防组于造模前60min给予罗格列酮10mg/kg,2次,每次间隔30min,治疗组于造模后60min给予罗格列酮10mg/kg,2次,每次间隔30min。各组于造模后24h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血清AMY、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同时检测胰腺和肺的组织病理变化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ANP组AMY、TNF-α、IL-1β和MPO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01);罗格列酮预防和治疗组血清AMY、TNF-α、IL-1β、肺组织中MPO水平较ANP组明显下降,且胰腺和肺的病理损伤也明显减轻(P<0.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ANP的炎症,能明显减少TNF-α、IL-1β的产生,能降低肺组织中MPO含量,对ANP及合并的肺损伤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TNF-α、IL-1β MPO 肺损伤 罗格列酮 治疗作用
下载PDF
血清GP73联合AFP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庄少华 赵建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30例HCC患者(HCC组)、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30例HCC患者(HCC组)、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各组血清中GP73和AFP水平。结果 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251.9±130.2)ng/ml、(74.7±40.6)ng/ml和(12.2±4.0)ng/ml,AFP水平分别为(141.6±158.3)ng/ml、(36.0±35.0)ng/ml和(2.2±1.5)ng/ml。GP73检测HCC的敏感度为76.7%,特异度82.0%,约登指数58.7%,准确度80.0%。AFP检测HCC的敏感度为63.3%,特异度80.0%,约登指数43.3%,准确度68.8%。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78.0%,约登指数64.7%,准确度81.3%。结论 HCC患者血清中GP73和AFP水平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HCC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高尔基蛋白73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4
作者 汪良芝 沈云志 +2 位作者 蒋伟 施新岗 许永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 mg/kg)。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测定大鼠成模后8 h血清TNF-...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 mg/kg)。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测定大鼠成模后8 h血清TNF-α、肺组织TNF-αmRN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肺组织湿/干重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AP组血清TNF-α为265.8±33.1 pg/ml,肺组织TNF-αmRNA为0.93±0.07,MPO为0.89±0.06 U/g,肺湿/干重比为3.97±0.47,肺病理评分为2.87±0.26,均较SO组明显增高(P<0.01)。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血清TNF-α为110.4±15.2 pg/ml,肺组织TNF-αmRNA为0.43±0.06,MPO为0.54±0.04,肺湿/干重比为3.18±0.37,肺病理学评分为1.51±0.18,均较SAP组明显减轻(均P<0.01)。结论地塞米松对SAP并发的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及减少中性粒白细胞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细胞因子 地塞米松 治疗 大鼠
下载PDF
Dieulafoy病内镜诊治中的几个问题探讨(附22例报告)
5
作者 沈婷 沈云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5-04~2008-02胃镜检查诊断的22例Dieulafoy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用HLE液内镜粘膜下注射治疗,1次注射止血有效率77.3%,2次注射止血总...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5-04~2008-02胃镜检查诊断的22例Dieulafoy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用HLE液内镜粘膜下注射治疗,1次注射止血有效率77.3%,2次注射止血总有效率86.4%,有3例注射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1.7d。结论对于Dieulafoy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HLE液粘膜下注射治疗是有效的;诊断上需与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内镜检查 粘膜下注射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6
作者 王枚 沈云志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随着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广泛开展,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逐渐为临床医师所重视。由于憩室的存在,乳头位置及其开口发生了各种变异,以往多采用手术... 随着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广泛开展,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逐渐为临床医师所重视。由于憩室的存在,乳头位置及其开口发生了各种变异,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创伤大,并发症多,而内镜治疗创伤小,但操作技术要求高,目前基层医院开展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内镜治疗 胆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操作技术要求 前基层医院 临床医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老年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麻醉效果的评价
7
作者 黄栋 马亮 +2 位作者 江泽宇 沈江 徐青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老年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行非气管插管全麻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老年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老年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行非气管插管全麻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老年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75):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S组)和舒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组(RS组)。PS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及舒芬太尼0.1μg/kg麻醉诱导,静脉泵注丙泊酚4~10 mg·kg^(-1)·h^(-1)麻醉维持;RS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0.2 mg/kg及舒芬太尼0.1μg/kg麻醉诱导,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5~2 mg·kg^(-1)·h^(-1)麻醉维持。2组术中BIS值维持40~60。待患者意识消失(改良警觉/镇静评分≤1分)时置入内镜。2组患者均于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后低氧血症及呕心呕吐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者-患者满意度。结果与PS组比较,RS组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意识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者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2组患者术中均未见明显体动反应发生。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线老年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的麻醉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艹卓]类 舒芬太尼 老年人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硬化溶液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3
8
作者 许春芳 黄晓曦 +3 位作者 沈云志 王兴鹏 龚磊 王亚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 研究肠内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泰州市人民医院4家单位符合SAP入选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及全肠... 目的 研究肠内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泰州市人民医院4家单位符合SAP入选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及全肠外营养(TPN)组.其中,29例接受EN,经鼻空肠管给予高能肠内营养液;34例接受TPN,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变化.结果 在第7、14、21天,EN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TPN组[(39.30±15.82)EU/L比(73.05±21.16)EU/L、(22.64±14.31)EU/L比(49.34±24.54)EU/L、(14.81±10.93)EU/L比(30.08±14.10)EU/L,P值均<0.05];在第7、14天,EN组的血浆DAO水平均明显低于TPN组[(9.97±3.84)U/L比(19.89±9.89)U/L、(5.42±1.84)U/L比(8.79±4.08)U/L,P值均<0.05];在第7、14、21天,EN组的尿L/M比值明显低于TPN组(0.28±0.25比0.65±0.45、0.21±0.18比0.54±0.41、0.08±0.04比0.29±0.06,P值均<0.05).结论 EN在改善肠屏障功能方面优于T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4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早期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汪良芝 郑晓丽 吴宝利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0-912,共3页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cute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AMVO)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都非常困难。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早期诊断 病情危重 急腹症 病死率 临床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MCP-1、MIP-2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春芳 吴爱荣 +2 位作者 陈卫昌 沈云志 岑建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h、6h、12h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胰胆...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h、6h、12h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检测血淀粉酶、肺湿/干重比,观察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与MIP-2mRNA的表达,同时经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MCP-1与MIP-2蛋白的表达。所有数据以(x^-±s)表示,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变量之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SO组相比,ANP各组随病变的加重,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逐渐增加[(5674±587),(74724-1013),(12554±1858);(4.57±0.30),(6.47±0.52),(6.99±0.82),P〈0.01],肺组织中MCP-1与MIP-2mRNA表达逐渐上调[(0.2545±0.0102),(0.3893±0.0282),(0.6040±0.0343);(0.3997±0.0387),(0.5952±0.0330),(0.8502±0.0598),P〈0.05],且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r=0.86,0.78,P〈0.05)。免疫组化也显示肺组织中MCP-1与MIP-2蛋白水平随ANP时间的进展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结论趋化因子MCP-1与MIP-2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肺组织中即有表达,MCP-1与MIP-2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早期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原文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趋化因子MCP-1、MI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春芳 吴爱荣 沈云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ANP3h...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ANP3h、6h、12h组和NAC干预3h、6h、12h组,每组5只。采用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NAC组在诱导ANP前0.5h腹腔注射NAC500mg/kg。检测血淀粉酶、髓过氧化物酶(MPO),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MCP-1与MIP-2 mRNA的表达。结果ANP各组血淀粉酶较高,浸润到胰腺组织的白细胞明显较多,胰腺病理损伤依次加重。SO组胰腺MCP-1 mRNA与MIP-2 mRNA表达阴性或弱表达(0.1492±0.0036、0.1593±0.0117),ANP各组MCP-1 mRNA(0.3653±0.0213、0.5890±0.0225、0.7164±0.0275)与MIP-2 mRNA(0.3871±0.0286、0.6040±0.0448、0.7692±0.0620)的表达随ANP病变的加重逐渐增强(均P〈0.01)。MCP-1与MIP-2 mRNA的表达与胰腺的病理损伤成正相关(r=0.76和0.82,P〈0.05)。经NAC干预后,趋化因子MCP-1、MIP-2 mRNA表达下调(0.2497±0.0168、0.4457±0.0097、0.6306±0.0423,0.2436±0.0099、0.4312±0.0221、0.6302±0.0288,均P〈0.05),白细胞浸润减少(0.63±0.03 vs 0.89±0.03,0.88±0.05VS1.42±0.14,1.31±0.09 vs 1.94±0.07,均P〈0.05),组织损伤得到改善(3.50±0.61 vs 5.10±0.42,5.60±0.65 vs 7.50±0.50,7.50±0.79VS9.90±0.96,均P〈0.05)。结论ANP早期趋化因子MCP-1、MIP-2在胰腺组织中过表达,并参与白细胞的趋化作用。NAC能显著下调胰腺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MI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趋化因子CCL2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类 乙酰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CTP评分和分级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存金 赵建妹 +2 位作者 沈云志 汪良芝 陈峰松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6期290-294,共5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Child-Turcotte-Pugh(CTP)在判断行急诊硬化术(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半年、1年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在行首次急诊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中,获取有完整临床资...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Child-Turcotte-Pugh(CTP)在判断行急诊硬化术(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半年、1年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在行首次急诊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中,获取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ELD与CTP评分及其分级的相关性。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评价MELD、CTP评分及分级判断行急诊EIS后患者死亡风险的准确性。获取MELD及CTP评分判断患者预后死亡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结果MELD、CTP评分和CTP分级之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随访半年死亡7例,随访1年死亡9例。在随访半年和1年中,存活组和死亡组间,性别、年龄和血清胆红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TP评分及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LD在判断患者半年和1年的预后方面其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并均大于CTP评分和CTP分级的面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LD和CTP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均具有较好的死亡风险判断力。结论MELD在判断行急诊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半年、1年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对EIS病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CTP评分及其分级判断患者短期、中期预后方面准确度为中等,但并不明显弱于M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预后 模型
原文传递
抵抗素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克群 沈云志 +3 位作者 龚燕芳 满晓华 吴洪玉 金晶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检测抵抗素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AEP组腹腔注射雨蛙素,ANP组腹腔注射精氨... 目的检测抵抗素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AEP组腹腔注射雨蛙素,ANP组腹腔注射精氨酸,正常组未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抵抗素、TNF-α、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胰腺/体重比值,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抵抗素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抵抗素主要定位于胰腺腺泡细胞的胞质内。AE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体重(g/kg)比值、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抵抗素mRNA表达量及血清抵抗素、IL-1β、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4377±343)U/L、(8.67±1.43)、(5.39±0.26)、(2.04±0.19)、(10.21±1.34)ng/ml、(184.18±45.24)pg/ml、(194.24±44.81)pg/ml、(3586±63)ng/ml;ANP组分别为(6750±322)U/L、(9.33±1.76)、(7.81±0.28)、(3.29±0.30)、(15.14±0.84)ng/ml、(349.31±94.54)pg/ml、(315.59±37.04)pg/ml、(4345±244)ng/ml。两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1442±183)U/L、(4.34±0.42)、(1.10±0.21)、(0.88±O.08)、(5.13±0.74)ng/ml、(108.74±31.03)pg/ml、(106.44±21.31)pg/ml和(2895±165)ng/ml(P〈0.01),且该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CRP、TNF-α、IL-1β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1、0.871、0.794和0.812(P〈0.01)。结论抵抗素与AP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检测结果可能是评估AP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抵抗素 C反应蛋白 TNF-Α IL-1Β
原文传递
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鑫 陈建平 +5 位作者 张珞 丁旳 符圆圆 王琦 郑晓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观察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探讨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进行基因芯片筛查,随机筛选10种表达下调的环状RNA(circRNA),并利用31例胃癌... 目的观察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探讨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进行基因芯片筛查,随机筛选10种表达下调的环状RNA(circRNA),并利用31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验证。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结果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下调(差异≥1.5倍,P<0.05)的circRNA共761种,RT-PCR进一步验证显示,hsa_circ_0089762、hsa_circ_0036592、hsa_circ_0005692、hsa_circ_0000141 4种circ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1±0.163、0.689±0.110、0.631±0.165、0.633±0.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hsa_circ_0005692胃癌BGC-823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且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状RNA hsa_circ_0005692 基因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