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妇女接受口腔X射线检查的风险及防护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淑奇 刘玉龙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妊娠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良好的口腔疾病诊治离不开口腔X射线检查。本文就妊娠期妇女口腔疾病的特点、口腔X射线检查的必要性和检查的风险及防护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建议当妊娠期妇女因口腔疾病所受危险度大于胎儿因X射线检查受到... 妊娠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良好的口腔疾病诊治离不开口腔X射线检查。本文就妊娠期妇女口腔疾病的特点、口腔X射线检查的必要性和检查的风险及防护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建议当妊娠期妇女因口腔疾病所受危险度大于胎儿因X射线检查受到的潜在风险时,应积极接受相应的X射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口腔X射线检查 辐射防护
下载PDF
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与管理
2
作者 马楠 冯骏超 刘玉龙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626-631,共6页
近年来, 氚的辐射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范围大的工作。我国核与辐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突发事件应急有完善的应急制度与救援管理方案。笔者结合氚放射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法律... 近年来, 氚的辐射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范围大的工作。我国核与辐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突发事件应急有完善的应急制度与救援管理方案。笔者结合氚放射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对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三级救援体系、涉氚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管理及心理援助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期为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与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应急 医疗管理 心理援助
原文传递
间生态组织保护理念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余道江 赵天兰 +4 位作者 刘玉龙 王优优 王帅 张舒羽 曹建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71,共7页
目的探讨间生态组织保护理念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7例急性放射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45~76岁,会阴及臀部3例,胸壁2例,大腿2... 目的探讨间生态组织保护理念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7例急性放射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45~76岁,会阴及臀部3例,胸壁2例,大腿2例。早期根据放射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局部分区换药、使用"三明治"换药材料,保护间生态组织;放射损伤2个月左右,坏死组织界限明确,清除坏死组织,尽量保存间生态组织;清创后进行负压封闭引流(VSD),并用生理盐水浸泡创面,使创面保湿、促进间生态组织向良性转化;10 d左右肉芽生长良好时,设计血供良好的肌皮瓣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皮瓣移植术后,继续使用VSD装置负压引流积液、促囊腔肉芽生长,促使皮瓣与基底及时建立血供,对创面的间生态组织进行最后的生物清洁作用,促进间生态组织向良性转化,减少进一步坏死。结果 7例Ⅳ度急性放射性损伤创面,术前换药时间为6~10周,清创后VSD应用时间为2~4周,除1例第1次手术后10 d皮瓣部分坏死、第2次手术皮瓣成活良好外,其余病例均一次完成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成活良好,随访6个月至3年,无放射性溃疡产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及恢复阶段充分应用间生态组织保护理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急性放射性损伤后间生态组织向好的方向转化、控制皮肤软组织辐射损伤后坏死的范围及深度,为后期的皮瓣转移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修复 外科皮瓣 间生态组织
原文传递
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组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4
作者 余道江 涂文玲 +5 位作者 江志强 王敏 史育红 刘玉龙 王优优 张舒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目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外周血及组织进行照后第2047天(5年7个月零7天)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电离辐射引起的体细胞变异情况,为明确电离辐射引起的远后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京“5.7”^(192)Ir源事故... 目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外周血及组织进行照后第2047天(5年7个月零7天)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电离辐射引起的体细胞变异情况,为明确电离辐射引起的远后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王某照后第2047天的背部正常皮肤组织、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3种样本,分别提取DNA后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分析.以背部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开展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的基因变异检测分析.结果与背部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的基因组出现了多种基因变异,包括碱基置换(碱基转换、碱基颠换)、小片段插入、小片段缺失、拷贝数变异(拷贝数增加、拷贝数减少)以及结构变异(大片段缺失、大片段重复、倒位、染色体内易位以及染色体间易位),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出现10666个基因变异,外周血出现11233个基因变异,变异DNA涉及上万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存在于外显子、内含子、3'UTR(3'untranslated region,3'端非编码区)、5'UTR(5'untranslated region,5'端非编码区)、剪切位点附近、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kb区域以内、转录终止位点下游5 kb区域以内、非编码RNA以及基因间隔区域,且所有染色体都存在基因变异.结论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照后第2047天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基因变异,可能影响机体的功能及电离辐射诱发的远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事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