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源相对专业化固定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菊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相对专业化固定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护士按手术专科分组,确定专科组主要成员,手术室其他人员为该专科组辅助成员,同时将手术间、手术仪器等相对专业化固定,实行专业化手术配合。结果...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相对专业化固定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护士按手术专科分组,确定专科组主要成员,手术室其他人员为该专科组辅助成员,同时将手术间、手术仪器等相对专业化固定,实行专业化手术配合。结果: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能保质保量完成逐年增加的手术台次,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能有效促进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及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专业化固定 基层医院 手术室
下载PDF
医院重组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实践与体会
2
作者 常美娟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通过与三级医院重组来提升二级医院的服务品质,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拓展医疗市场。方法依托总院的资源、技术、管理、文化理念等,采用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管理模式与总院接轨、强化护理人员的&qu... 目的通过与三级医院重组来提升二级医院的服务品质,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拓展医疗市场。方法依托总院的资源、技术、管理、文化理念等,采用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管理模式与总院接轨、强化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等管理方式。结果护理质量、病人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院的业务量等得到全面提升。结论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重组,既拓展了医疗市场,又进一步提升了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使病人在二级医院可以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重组 护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兵 马笑宇 +2 位作者 戴纯刚 陆朝晖 董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及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伤后24 h内即进行肠内营养支... 目的观察及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伤后24 h内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则于伤后3 d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7及14天的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及14天观察组的上述两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两方面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机体综合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 免疫状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HBO联合尼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裸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兵 戴纯刚 +4 位作者 芮琴 马加威 王爱东 陆朝晖 黄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脑胶质瘤裸小鼠模型中的增敏效应。方法将鼠间传代胶质瘤组织块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后第3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HBO组(n=5)、尼莫司汀(nimustine,ACNU)组(n=5)、ACNU+HBO组(n...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脑胶质瘤裸小鼠模型中的增敏效应。方法将鼠间传代胶质瘤组织块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后第3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HBO组(n=5)、尼莫司汀(nimustine,ACNU)组(n=5)、ACNU+HBO组(n=5)。HBO治疗:将荷瘤鼠置于无特殊病原体的HBO-IVC装置内,每天1次1小时HBO治疗。ACNU治疗:给予30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3次。实验结束时取移植瘤组织,q 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内皮糖蛋白(endoglin,CD105)的mRNA转录情况。结果对照组(n=10)移植瘤质量为(5.28±1.78)g,HBO组(n=5)为(3.47±1.57)g,ACNU组(n=5)为(2.20±0.12)g,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0)。ACNU+HBO组(n=5)为(1.73±0.63)g,与对照组及ACNU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4)。HBO+ACNU组的肿瘤组织坏死减轻,宿主源性免疫炎性细胞减少。TNF-α、MMP9、HIF-1α和CD105的mRNA转录水平在ACNU和HBO+ACNU组下降。结论 ACNU联合HBO治疗荷胶质瘤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有效,HBO联合ACNU疗效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相关炎性细胞浸润、TNF-α、MMP9、HIF-1α和CD10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高压氧 药物疗法 尼莫司汀 小鼠
下载PDF
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炎炎 戴晓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812-6814,共3页
目的探讨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口... 目的探讨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同时口服云芝肝泰胶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症状体征的比例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低于对照组(P<0.01),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P<0.01),Ig M低于对照组(P<0.01),内静脉(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小于对照组(P<0.01),PV、SV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调节患者血清肝纤维、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免疫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片 云芝肝泰胶囊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31
6
作者 姚文华 叶振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ASAⅠ~Ⅱ级的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全麻诱导后观察组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下手术并通过调整药物浓度保...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ASAⅠ~Ⅱ级的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全麻诱导后观察组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下手术并通过调整药物浓度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下间断追加阿曲库铵,记录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苏醒相关指标、术中增加药物浓度的例数等指标。结果2组在麻醉诱导后3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其余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离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而拔管时BIS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安全可行,且术后苏醒迅速,麻醉恢复期风险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肌松药 靶控输注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腹腔镜
下载PDF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胜 何林明 +3 位作者 徐龙江 崔红霞 赵海峰 冯一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2-443,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突发腹痛伴发热6h入院。腹部立位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消化道穿孔。剖腹探查术见小肠局部扩张,近回盲瓣有一穿孔,大小2 cm×1.5 cm,穿孔周围质脆,触之易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既往偶有腹痛,无慢性腹泻和对谷... 患者女性,43岁。突发腹痛伴发热6h入院。腹部立位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消化道穿孔。剖腹探查术见小肠局部扩张,近回盲瓣有一穿孔,大小2 cm×1.5 cm,穿孔周围质脆,触之易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既往偶有腹痛,无慢性腹泻和对谷物过敏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病理检查巨检:近回盲瓣处见9 cm×3 cm×2 cm大小的隆起型肿块,伴穿孔;切面灰白色,质地脆硬,鱼肉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淋巴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钱卫华 陈少骥 王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23-424,共2页
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 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3倍[2].且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分析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笔者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胆囊结石 出血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肝性胸水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许亮 韩炎炎 刘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性胸水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54例肝性胸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胸水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并发症的情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性胸水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54例肝性胸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胸水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肝性胸水男性多见,乙肝后肝硬化为主要病因,胸水以右侧为主。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60.0%,P<0.01),并发症中以水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结论生长抑素能有效治疗肝性胸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胸水 肝硬化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纯刚 朱卿 +1 位作者 马笑宇 刘兵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血管栓塞治疗,观察组40例患...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血管栓塞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管破裂、血管闭塞、死亡率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管破裂、血管闭塞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 脑出血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宓晓鸣 戴晓波 陆一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相关性。方法230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黏膜组织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组,...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相关性。方法230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黏膜组织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组,比较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在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p阳性组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黏膜腺体轻度萎缩84例(65.1%),中重度45例(34.9%);轻度肠上皮化生48例(37.2%),中重度23例(17.8%);轻度异型增生31例(24.0%),重度6例(4.6%)。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胃黏膜中重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腺体中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幽门螺杆菌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下载PDF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林明 戎银芳 +1 位作者 冯一中 张永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LGF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31、47岁,平均39岁。肿瘤均位于腹股沟,最大径分别为3.5、6 cm...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LGF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31、47岁,平均39岁。肿瘤均位于腹股沟,最大径分别为3.5、6 cm,境界清晰,临床完整切除。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胶原样区和黏液样区交替组成,细胞形态比较温和,呈梭形或短梭形。2例肿瘤细胞vimentin、α-SMA(+),Ki-67(+<1%),desmin、S-100、CK、EMA、CD34均(-)。2例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结论 LGFM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具有复发和转移潜能,患者需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粘膜组织学改变、HP感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宓晓鸣 陆一峰 +1 位作者 戴晓波 许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4期2967-2968,共2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表现和粘膜组织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区别。方法17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胃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分组,然后根据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合...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表现和粘膜组织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区别。方法17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胃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分组,然后根据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合并肠化生、不典型增生、HP感染的情况。结果92例以粘膜变薄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24例,合并不典型增生19例,HP感染57例。83例以粘膜粗糙不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43例,合并不典型增生35例,HP感染61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下以粘膜粗糙不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HP感染率较高,临床上更应该重视其诊断、治疗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 病理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HP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炎炎 戴晓波 陆一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37例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规范治疗8周后,观察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37例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规范治疗8周后,观察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是94.6%和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内镜下检查有效率分别是97.3%和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贺海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73-74,共2页
回顾性分析27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119例,发病期显著高于痊愈期,重症组、轻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0.05)。认为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正常,... 回顾性分析27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119例,发病期显著高于痊愈期,重症组、轻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0.05)。认为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正常,提示临床治疗支气管肺炎尤其重症肺炎患儿时,应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小板抗凝药物,以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血小板增多 抗凝药
下载PDF
眩晕宁与苯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白龙梅 朱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7期1157-1158,共2页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苯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眩晕宁薄膜衣片联合苯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倍他司汀...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苯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眩晕宁薄膜衣片联合苯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改善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眩晕宁联合苯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明显高于苯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宁薄膜衣片 苯磺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贺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55-3756,共2页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及肺部罗...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及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对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症状、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有明显优越性,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喘憋型肺炎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东 贺海燕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发病机制、易发年龄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7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的易发年龄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7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中6个月至≤3岁158例,占76.33%,〉3岁~6岁49例,占23.67%,两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发病机制、易发年龄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7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的易发年龄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7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中6个月至≤3岁158例,占76.33%,〉3岁~6岁49例,占23.67%,两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77,P〈0.01);179例患儿经手法复位后痊愈,无复发;28例患儿复位后复发,经再次复位后给于石膏托固定3周后痊愈,再无复发。结论本文资料显示,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3岁及3岁以下患儿,对就诊患儿进行及时诊断及治疗,必要时对复发的病例予以石膏托固定3周,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桡骨小头 半脱位
下载PDF
留置导尿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陈云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留置导尿患者 尿路感染 护理对策 原因分 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时间 护理技术 排尿困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828-1829,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病例经胃镜证实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采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对照组36例,单独服用果胶铋胶囊。记录治疗前后症状改... 目的研究采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病例经胃镜证实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采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对照组36例,单独服用果胶铋胶囊。记录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6.84%和63.89%,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86.1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采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有较高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且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中西医结合 果胶铋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