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邹汇风 《上海农村经济》 2001年第11期41-43,共3页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是促进传统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多年来,苏州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江南特色、苏州特点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苏州市 外向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 招商引资 政策 科技进步
下载PDF
从兴盛、衰落到新的崛起——苏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水生 王纯 《上海农村经济》 1999年第8期37-39,共3页
八十年代以来,苏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历了一个“兴盛——衰落——崛起”的曲折发展过程。鼎盛时期,苏州农村曾有一大批专业合作组织;之后,其中绝大多数逐渐解体,仅剩少数几个尚能历经艰难而继续发展;
关键词 苏州市 农村 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下载PDF
苏州农村基本现代化综合目标构想及实施战略选择
3
作者 吴云高 陈建荣 《江南论坛》 1997年第2期9-11,共3页
一、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和目标 根据权威专家概括,现代化是指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使之得到全面和根本的改造,从而使整个国民经... 一、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和目标 根据权威专家概括,现代化是指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使之得到全面和根本的改造,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赶上、接近或超过当代世界先进水平。根据现代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引申出农村现代化的概念。所谓农村现代化就是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武装农民,用现代技术装备、管理手段武装和改造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赶上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农村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现代化 苏州农村 农村工业化 农村现代化 目标构想 农业现代化 农村城市化 实施战略 农村经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苏州农民收入状况调查
4
作者 吴云高 陈建荣 卢水生 《上海农村经济》 2001年第5期38-41,共4页
最近,我们就当前苏州农民收入状况和实现持续增收的难点与对策等问题组织了专题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统计分析、走村入户个别访谈、与基层干部座谈讨论,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苏州市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对策
下载PDF
实现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性跨越——苏州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5
作者 王国祥 陈建荣 卢水生 《苏南乡镇企业》 1999年第12期28-30,共3页
1 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的基本特征 1.1 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但预测性调整目标尚未实现。 1999年与1996年相比,全市已累计调减麦子47万亩、油菜14万亩、水稻54万亩、棉花14万亩。这四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已从1996年... 1 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的基本特征 1.1 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但预测性调整目标尚未实现。 1999年与1996年相比,全市已累计调减麦子47万亩、油菜14万亩、水稻54万亩、棉花14万亩。这四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已从1996年的80.2%下降到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农业结构 结构调整
下载PDF
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是苏州农业的必然选择
6
作者 王国祥 《上海农村经济》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作为农业比较发达的苏州地区,如何面对新的挑战,采取新的应对措施,已是摆在苏州农村各级干部、广大农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入世以后,苏州农村在新的形势面前,应当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发挥...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作为农业比较发达的苏州地区,如何面对新的挑战,采取新的应对措施,已是摆在苏州农村各级干部、广大农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入世以后,苏州农村在新的形势面前,应当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唯其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将苏州的农业现代化继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 创汇农业
下载PDF
苏州26个农业千元村浅析
7
作者 陈根兴 邹文良 《农业技术经济》 1986年第2期38-40,共3页
1984年,苏州农村涌现了3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村。在这群率先富裕的“明星”中,有26个村是主要靠经营农业致富的。农业千元村占整个千元村如此大的比例,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这里仅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业 苏州 农村 启示 农副产品 明星 苗木 专业村 市场需求
下载PDF
反差·反思·反应——苏州农村集体资金被私人严重拖占情况的调查
8
作者 孙连才 陈建荣 《江苏农村金融》 1989年第12期24-26,共3页
以集体经济实力雄厚而著称的苏州农村,改革十年来,三业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然而,目前苏州农村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怪现象,那就是私人拖占集体资金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拖占面曰益扩大,数量持续上升... 以集体经济实力雄厚而著称的苏州农村,改革十年来,三业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然而,目前苏州农村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怪现象,那就是私人拖占集体资金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拖占面曰益扩大,数量持续上升,少数地方已严重威胁到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巩固壮大。这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农村已形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资金 集体经济实力 三业 民主理财 生活水平 集体资产流失 集体财产 家庭经营 财务制度 减轻农民负担
下载PDF
苏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9
作者 马丁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32,共3页
农业现代化是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阶段性.苏州开展农业现代化试点,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力这个关键问题,前阶段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重点突破.一是以建设高产稳产粮田为目际,不断改善农业水... 农业现代化是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阶段性.苏州开展农业现代化试点,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力这个关键问题,前阶段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重点突破.一是以建设高产稳产粮田为目际,不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八五”期间苏州农村掀起了建国以来的第三次水利建设热潮,大规模地兴修流域性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了全长152公里的太湖大堤的后续工程,整修加固了全长169公里的江堤,建成了总长5800公里的防洪圩堤,为农业保丰收筑起了一道道抗洪挡潮屏障.全市累计改造低产田109万亩,建成吨粮田50万亩,复垦整治废弃地9万多亩,建造衬砌沟渠1213公里、地下渠道2500公里、高标准闸站1100座.280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86%的农田达到了旱涝保丰收的要求.“八五”期间,全市各级水利建设投入12.2亿元,相当于建国后前40年水利建设投资总和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苏州市 农村经济 地方农业
下载PDF
苏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10
作者 倪春鑫 张林元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37-38,共2页
一、认识基本统一、但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共识之一,产权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山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苏州乡境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独特的经营机制,对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厂重要的作用。但是,原有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基本统一、但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共识之一,产权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山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苏州乡境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独特的经营机制,对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厂重要的作用。但是,原有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也日益显露,主要是企业产权模糊,产权责任不明,政企职责令清。一人面乡村领导随意干预企业的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对乡村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有极大的依赖性。当出现投入资金短缺、产品滞销和生产资金不足等问题时,总是要求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出面帮助解决,企业因“包盈不包亏”等一良行为导致企业严重亏损、临近倒闭,或经营中受骗上当,追补损失时,集体经济组织又往往为企业承担着连带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这种扶持、保护功能正在消失。一方面,乡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生产要素组织、产品市场的开拓,政府和集体经济管理组织已无力承担;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将由市场调节,政府和集体经济管理组织也太法包办,企业发展由政府推动必须向市场导向转移。产权制度改革就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企业真正成为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苏州市 产权制度
下载PDF
对苏州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11
作者 王国祥 陈文忠 《上海农村经济》 1998年第9期37-40,共4页
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是苏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苏州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如何确保到2000年农民收入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回顾。
关键词 苏州市 农民 收入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苏州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
12
作者 马丁 《乡镇经济》 1996年第1期10-12,共3页
苏州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马丁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市土地规模经营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健康发展,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1995年夏收夏种结束,全市劳均粮田15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单位达5500多个,经营耕地45万多亩,约占全市... 苏州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马丁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市土地规模经营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健康发展,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1995年夏收夏种结束,全市劳均粮田15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单位达5500多个,经营耕地45万多亩,约占全市责任田的20.2%,承担全市粮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 苏州土 基本现代化 承包者 家庭农场 农业投入 苏州市 集体农场 责任田 承包经营
下载PDF
试论苏州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13
作者 王国祥 《常熟高专学报》 1999年第1期24-26,49,共4页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苏州乡镇企业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愈来愈明显。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吸收外资、民资和社会法人资本进入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形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调整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苏州乡镇企业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愈来愈明显。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吸收外资、民资和社会法人资本进入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形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调整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关系;二是加深对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长期性的认识;三是将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所有制 结构调整 苏州
下载PDF
21世纪头10年苏州农业发展格局
14
作者 蔡建军 黄粟嘉 凌玉龙 《苏南乡镇企业》 1999年第3期8-9,共2页
1 发晨趋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未来10年农业总的发展趋势是:其一,需求共同化。即经济国际化、市场一体化,促使农业打破需求区域平衡格局,而走向需求共同化,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进一步增强。其二,结构多元化。... 1 发晨趋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未来10年农业总的发展趋势是:其一,需求共同化。即经济国际化、市场一体化,促使农业打破需求区域平衡格局,而走向需求共同化,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进一步增强。其二,结构多元化。社会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总的要求是优质化、高档化、多样化、食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21世纪 农业发展 对策
下载PDF
苏州的农业现代化实践和思考
15
作者 邹汇风 居德里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8年第5期34-36,共3页
苏州的吴县、常熟市(县级市)和无锡县,是全国16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试验的重点是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一年来,这项试验进展如何,碰到那些问题,如何继续把试验推向前进?本文重点以吴县、常熟市为背景,提供一些情况,并提出一些值得... 苏州的吴县、常熟市(县级市)和无锡县,是全国16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试验的重点是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一年来,这项试验进展如何,碰到那些问题,如何继续把试验推向前进?本文重点以吴县、常熟市为背景,提供一些情况,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供关心试验区的同志研究参考。 一、农业现代化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吴县、常熟市以及整个苏州农村,经过第一、第二步改革,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常熟市 规模经营 苏州 农村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 试验区 必要性 经济基础 县级市
下载PDF
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人与土地和谐相处——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邹汇风 《苏南乡镇企业》 2001年第11期30-31,共2页
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苏州在贯彻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经过多年努力,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持续发展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取... 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苏州在贯彻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经过多年努力,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持续发展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效,这是最基本的一面。但也面临着诸多困扰农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值得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农业资源 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体系 农民素质
下载PDF
苏州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与增收思考
17
作者 季瑞昌 《上海农村经济》 1997年第11期40-42,共3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积极深化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发展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市农村各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特别是进入九...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积极深化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发展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市农村各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农村经济实力全面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发展 地方农业 苏州市
下载PDF
试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和完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国祥 《现代经济探讨》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农村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体制改革
下载PDF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9
作者 居德里 徐允权 陈久康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2期40-46,共7页
在农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顺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 在农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顺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普遍地迅速地富裕起来,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 共同富裕 农村工业化 农村经济 乡镇工业 大力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苏州
下载PDF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
作者 居德里 徐允权 陈久康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30期40-46,共7页
在农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顺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 在农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顺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普遍地迅速地富裕起来,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道路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方向 巩固和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