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国芳 凌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0期232-23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路径运用于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路径 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华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9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在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1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接受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在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1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接受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躁动发生率2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P<0.05),且患者苏醒期的心率、血压与静息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水平高于静息期,观察组苏醒期心率、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1、6.827,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帮助患者能够安全的度过麻醉恢复期,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麻醉 手术室 预见性护理干预 苏醒期 躁动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胃肠切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君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8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切除患者选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胃肠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36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选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统计两组全麻苏醒期躁动(EA)... 目的探讨胃肠切除患者选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胃肠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36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选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统计两组全麻苏醒期躁动(EA)程度、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EA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观察组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89%)低于对照组(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胃肠切除患者麻醉期苏醒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亦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麻醉苏醒护理 胃肠切除 全麻苏醒期躁动 满意度
下载PDF
漂浮体位下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针对性护理效果
4
作者 张洁瑜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究漂浮体位下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及护理后... 目的:探究漂浮体位下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及护理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8.0%;出现并发症1例,但经相关指导处理后消失;护理满意度为98.0%。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体位 踝关节骨折 手术 针对性护理干预 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下载PDF
以量化评估为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急诊剖宫产孕妇中的应用
5
作者 丁国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80-083,共4页
选择急诊剖宫产孕妇,以量化评估为策略开展手术室护理,观察其临床影响。方法 总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筛取观察对象65例,均为急诊剖宫产孕妇,选择随机数字法,将孕妇对应分组,分别命名观察组(n=35)、对照组(n=30),前者给予以量... 选择急诊剖宫产孕妇,以量化评估为策略开展手术室护理,观察其临床影响。方法 总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筛取观察对象65例,均为急诊剖宫产孕妇,选择随机数字法,将孕妇对应分组,分别命名观察组(n=35)、对照组(n=30),前者给予以量化评估为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后组仅进行常规护理,选择3项观察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不同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0.05±4.43min、出血量178.49±9.11ml、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42±0.47h、首次排气时间15.38±2.14h,均低于对照组的44.17±5.28min、186.84±9.75ml、3.07±0.56h、17.14±2.49h,(t1=3.421、t2=3.566、t3=5.088、t4=3.065,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优良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x2=4.9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6.67%,(x2=5.447,P<0.05)。结论 将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剖宫产孕妇中,可以促进孕妇康复,降低不良反应率,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 手术室护理 急诊 剖宫产孕妇
下载PDF
体位干预在股骨骨折术中压疮防治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国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1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术中应用体位干预预防压疮防治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体位干预)和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压疮...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术中应用体位干预预防压疮防治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体位干预)和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压疮风险评分(13.4±1.7)分、手术时间(156.2±26.3)min、术中出血量(106.3±30.5)m L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预防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体位干预 压疮防治护理 作用分析
下载PDF
面向术前焦虑症的低频理疗仪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希为 倪奕 +4 位作者 徐远 程晓 房银芳 武帅 匡绍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9期42-45,52,共5页
本文基于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的镇静效应和医学机理研制了一台面向术前焦虑症的智能音乐低频脉冲理疗仪。硬件部分以ATmega128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刺激主电路、电源电路、音乐播放、低通滤波器、外围电路。软件部分设计了正弦脉宽... 本文基于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的镇静效应和医学机理研制了一台面向术前焦虑症的智能音乐低频脉冲理疗仪。硬件部分以ATmega128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刺激主电路、电源电路、音乐播放、低通滤波器、外围电路。软件部分设计了正弦脉宽调制波形输出、DA转换限流、液晶显示、音频解码等多个程序。相关测试实验和初步的临床观察表明,该仪器输出波形平缓,频率变化衔接流畅,具有良好的缓解术前焦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疗法 焦虑缓解 镇静镇痛 恒流控制
下载PDF
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渊莹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用单双数分组的方式将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用单双数分组的方式将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临床指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1次性碎石成功率96%,比对照组患者的1次性碎石成功率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83±1.65)d和症状消失时间(3.24±0.69)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72±1.14)d和症状消失时间(5.53±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0、6.664,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3、4.136、2.930、4.693,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对巩固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护理干预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及对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虹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2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研究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44例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44例为集束化组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 目的研究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44例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44例为集束化组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症状、尿动力学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集束化组护理后2周、护理后1个月前列腺增生症状IP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常规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集束化组护理后2个月RU低于常规组,Qmax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93、9.618,P<0.05)。结论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症状,改善尿动力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集束化干预 出血 膀胱痉挛 预防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和减少甲状腺患者全身麻醉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婷玉 《系统医学》 2021年第7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8年1—12月该院1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5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55例为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8年1—12月该院1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5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55例为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头痛、切口疼痛、颈椎疼痛、腰肌疼痛、呕吐、恶心各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8.18%、30.91%、20.00%、21.82%、7.27%、14.55%,均低于对照组38.18%、69.09%、40.00%、40.00%、23.64%、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5、16.036、5.238、4.257、5.636、4.193,P<0.05);观察组术后6 h左、右侧Vm、fv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 Vm、fv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左、右侧Vm、f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患者对护理有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干预 甲状腺 全身麻醉 体位综合征
下载PDF
情绪功能操结合三阶梯止痛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11
作者 叶建英 丁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2期4128-4132,共5页
目的研究情绪功能操结合三阶梯止痛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干预,观察组... 目的研究情绪功能操结合三阶梯止痛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干预,观察组采用情绪功能操结合三阶梯止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生存质量量表(QLQ-C30)〕、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面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绪功能操结合三阶梯止痛可降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同时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功能操 三阶梯止痛 晚期恶性肿瘤 疼痛程度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的阶梯式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12
作者 叶建英 丁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的阶梯式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1月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的阶梯式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1月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的阶梯式护理进行干预。采用心理压力指数测试两组患者的心理压力,采用Herth希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希望水平,采用简短疲乏评估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癌因性疲乏情况,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测试、Herth希望量表评分、BFI评分及FACT-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测试、BFI评分、生理状况和情感状况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社会/家庭情况和功能状态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的阶梯式护理能更有效地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癌因性疲乏,并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 阶梯式护理 肺癌化疗患者 希望水平 癌因性疲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