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64层螺旋CT成像在结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计一丁 徐东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1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低剂量64层螺旋CT成像(64-MSCT)在结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46例确诊或高度可以结肠癌病人进行结肠充气64-MSCT检查,通过得出的图像来诊断结肠癌,计算检查准确率,同时46例患者应用气钡双对比造... 目的比较分析低剂量64层螺旋CT成像(64-MSCT)在结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46例确诊或高度可以结肠癌病人进行结肠充气64-MSCT检查,通过得出的图像来诊断结肠癌,计算检查准确率,同时46例患者应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以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将扫描获得的结果通过图像重建的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的MPR-CTVE融合图像与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6例中,全部诊断经病理和手术确认为结肠癌,低剂量64-MSCT结果全部诊断为结肠癌,诊断敏感度为100%(46/46),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80.43%(39/46),肠镜的准确率为86.96%(40/46);低剂量64-MSCT对于结肠癌分期准确度为A期57.1%(4/7)B期87.5%(14/16)C期76.5%(13/17)D期90.9%(10/11)。结论低剂量64-MSCT是一种安全、高效、无创、全面的确诊结肠癌的诊断方式,可作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64-MSCT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ADC值与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施蒋巍 戴鸿志 +1 位作者 沈莉 陆大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69-771,777,共4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66个病灶均被病理证实,包括40例IDC及26例纤维腺瘤。测量两...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66个病灶均被病理证实,包括40例IDC及26例纤维腺瘤。测量两组病变病灶的ADC值及e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变ADC值及eADC值。通过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DC与eADC对IDC与纤维腺瘤诊断能力,并通过约登指数,计算ADC值与eADC值鉴别两者的最佳阈值。结果IDC的ADC值为(0.8±0.24)×10^-3mm^2/s,纤维腺瘤的ADC为(1.4±0.3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P<0.05)。IDC的eADC值为0.4542±0.13074,纤维腺瘤的eADC值为0.2069±0.073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P<0.05)。ADC值、eADC值的AUC分别为0.962、0.950。ADC值的阈值为1.1×10^-3mm^2/s,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2.3%。eADC值的阈值为0.3183,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ADC值与eADC值对鉴别IDC与纤维腺瘤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成为动态增强扫描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观扩散系数 指数表观扩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T2 mapping、T1rho序列对膝骨关节炎定量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逸群 赵雪文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7期3492-3496,共5页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疾病,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膝骨关节炎,目前亟需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进行早期预测、早期诊断以及评价疗效。T1rho和T2 mapping序列是两种无创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疾病,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膝骨关节炎,目前亟需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进行早期预测、早期诊断以及评价疗效。T1rho和T2 mapping序列是两种无创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两种技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T1rho序列比T2 mapping序列可更早地识别膝骨关节炎的生化改变,而T2 mapping序列应用更为广泛且更便捷省时。这两种技术可用于研究影响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因素,也可用于研究膝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创伤后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T1ρ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2 MAPPING
下载PDF
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全海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MRI检查的胰腺肿块疾病患者60例,包括胰腺癌30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0例。对其MRI表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T1WI呈低信号有24例,呈等信号的有6例。T2WI...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MRI检查的胰腺肿块疾病患者60例,包括胰腺癌30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0例。对其MRI表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T1WI呈低信号有24例,呈等信号的有6例。T2WI呈高信号的有27例,呈低信号的有3例。假性囊肿2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在病灶处突然截断有3例;胰管或胆总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贯通病灶有8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粗细不均的不规则扩张,并贯通病灶有12例;胰管或胆总管结石有6例。出现"双管征"7例,无"四管征"。T1WI呈低信号有28例,呈等信号的有26例。T2WI呈高信号的有26例,呈低信号的有4例。假性囊肿3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在病灶处突然截断有18例;胰管或胆总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贯通病灶有2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粗细不均的不规则扩张,并贯通病灶有6例;胰管或胆总管结石有0例。出现"双管征"15例,"四管征"1例。结论胰管不规则扩张伴贯通病变多见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胰管较规则光滑扩张伴病变区截断多见于胰腺癌。"双管征"及"四管征"均较支持胰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MRI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玉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术前行X线及MRI检查,并于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73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 MRI炎症型的表现为:MRI呈现出斑片状,边缘模糊边界不...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术前行X线及MRI检查,并于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73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 MRI炎症型的表现为:MRI呈现出斑片状,边缘模糊边界不清。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高信号或等低信号,压脂T2WI均呈现高信号,增强后多呈现不均匀强化。脓肿型表现为:MRI呈现出蜂窝状,边缘模糊不清。平扫T1WI为等低信号或为等高信号,压脂T2WI为高等信号或为高低信号,强化后病灶边缘呈高信号,病灶内部为等信号或低信号。混合型的表现为:增强扫描时能出现从病灶到皮肤表面的管状的低信号。与X线检查比较,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结合临床资料,MRI检查较常规的X线检查能更准确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做出定位诊断及对临床分期及分型提供更合理的辅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MRI 诊断
下载PDF
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宁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0期6316-6317,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使用GE公司的1.5 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采用脊柱线圈,性腰椎常规MRI扫描。扫描范围:颈7椎体下半份至骶1椎体上半份。结果:椎体边缘上角与下角的T1WI...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使用GE公司的1.5 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采用脊柱线圈,性腰椎常规MRI扫描。扫描范围:颈7椎体下半份至骶1椎体上半份。结果:椎体边缘上角与下角的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快速翻转恢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0例患者中,发生椎体骨炎部位位于前缘有22例,发生于后缘有2例,前后缘均有病变6例。病变累及胸椎者6例,累及腰椎者2例,胸椎腰椎同时累及者22例。MRI显示,受累及的椎体单位为70个,其中胸椎受累及的椎体单位为43个,大部分集中于胸椎中下段(T5-11),受累的腰椎椎体单位为27个,主要集中于L1-3。结论: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AS的关节滑膜及受累骨的急、慢性炎性反应,对AS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MRI 诊断
下载PDF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多发乳房良性微小肿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东 傅卫 +2 位作者 高泉根 金建文 吴克勤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3-324,39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多发乳房良性微小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960例(3,680个)乳腺微小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958例3,678个(99.95%)肿块被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多发乳房良性微小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960例(3,680个)乳腺微小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958例3,678个(99.95%)肿块被准确地完全切除,2例2个(0.05%)肿块被漏切,局部血肿42例,皮肤瘀血24例,均自行吸收,无其它并发症。946例患者对疗效满意(98.7%),956例患者主观较为满意(99.8%),952例患者经复查客观效果满意(99.4%)。结论 Mammotome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由于整个操作过程在高分辨率声像图上可视性进行,定位准确,切除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几乎不影响乳房外观,尤其适用于年轻多发乳房良性微小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 乳房 肿块 超声
下载PDF
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表现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价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表现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价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MRI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7.8%,阴性预测率为85.7%,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2.3%,准确性为95.0%;MRI在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等不同类型韧带损伤诊断符合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I可清晰反映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损伤 膝关节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计一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9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析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利用CT以及MRI进行诊断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的数据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患者,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并通过MR... 目的:探析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利用CT以及MRI进行诊断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的数据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患者,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并通过MRI、CT进行检查,对比上述两种检查方式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性。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通过MRI与CT检查的确诊率、误诊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性,MRI在少数病变中有着更为明显的特征性表现,有利于明确疾病定性,应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 MRI CT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陈小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CT诊断对于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卵巢瘤患者,对其肿瘤诊断作回顾性分析,判断CT诊断在诊断卵巢肿瘤上的效果及价值。结果通过结果发现,CT诊断卵巢肿瘤的发现率高达95%,对不同性质的... 目的探讨CT诊断对于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卵巢瘤患者,对其肿瘤诊断作回顾性分析,判断CT诊断在诊断卵巢肿瘤上的效果及价值。结果通过结果发现,CT诊断卵巢肿瘤的发现率高达95%,对不同性质的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不一,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73%。结论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CT检查可以起到比较好的诊断效果。通过CT临床诊断来看,一般病变都能够准确判断出来,对于少数的症状不典型的则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而在进行具体诊断时,还要结合对病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T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评价
11
作者 赵雪文 周士成 刘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在术前对17例患者实施MRI检查,对120例患者实施CT检查,比较两者应用价值。结果:和MRI... 目的:探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在术前对17例患者实施MRI检查,对120例患者实施CT检查,比较两者应用价值。结果:和MRI法相比,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更为相符,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MRI法相比,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更为相符,并在CT检查前控制不利因素,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T诊断正确率,其在诊断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临床价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西门子双源螺旋CT MRI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关于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刘利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源CT低辐射剂量下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低辐射剂量双源CT扫描(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320mAs),对照组予以常规辐射... 目的:探讨分析双源CT低辐射剂量下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低辐射剂量双源CT扫描(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320mAs),对照组予以常规辐射剂量双源 CT扫描(管电压120kVp,参考管电流380mAs),对两组冠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扫描648个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5分487段、4分97段、3分11段、2分31段、1分22段,评分≥3分共595段(91.8%);研究组患者共扫描655个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5分506段、4分117段、3分29段、2分3段、1分0段,评分≥3分共652段(99.5%),研究组扫描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综合图像质量更佳、辐射剂量更小,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辐射剂量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双能CT单期扫描碘伪彩图对复杂肾囊肿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计一丁 徐东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单期扫描碘图对复杂肾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复杂肾囊肿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组(n=15)患者通过常规CT检查;观察组(n=15)患者通过双能量后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双能CT单期扫描碘图对复杂肾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复杂肾囊肿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组(n=15)患者通过常规CT检查;观察组(n=15)患者通过双能量后处理软件Liver-VNC对皮髓交界期图像进行处理,测量感兴趣区碘值。分析虚拟平扫-碘图图像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虚拟平扫-碘图图像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0. 0%(12/15)、53. 3%(8/15)、13. 3%(2/15)。观察组患者复杂肾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7. 0%,常规组患者复杂肾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0. 0%。结论双能CT单期扫描碘图对复杂肾囊肿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较准确鉴别复杂肾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肾囊肿 双能CT 碘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