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沼虾群体与养殖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同工酶分析
1
作者 许爱国 许凡 +2 位作者 杨丽娟 宋学宏 戈志强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杂交 同工酶
下载PDF
苏州澄湖鱼类区系与资源增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祖培 许爱国 +2 位作者 王志林 陈超 赵黎明 《内陆水产》 2004年第8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苏州市 澄湖 鱼类区系 资源增殖
下载PDF
湖泊无公害增养殖管理技术探讨
3
作者 朱树众 王志林 +3 位作者 赵黎明 陈祖培 许爱国 陈超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实践证明,澄湖无公害养殖管理技术的多年探索结果,使养殖对象结构逐年优化、品种档次不断提高,特种水产品经济比例高达近30%,放养鱼种回捕率稳定在80%以上,职工年收入相应增加,产量和利润分别比探索前的1998年增加1.6倍和3.3倍。生产要... 实践证明,澄湖无公害养殖管理技术的多年探索结果,使养殖对象结构逐年优化、品种档次不断提高,特种水产品经济比例高达近30%,放养鱼种回捕率稳定在80%以上,职工年收入相应增加,产量和利润分别比探索前的1998年增加1.6倍和3.3倍。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组合,强化湖区生产秩序与港口防逃设施管理,定能获得显著的养殖效果、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实现湖泊渔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湖 增养殖 管理技术 无公害
下载PDF
澄湖似刺鳊鮈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钢春 顾若波 +1 位作者 闻海波 许爱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澄湖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种群开展鳞片与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或疏密碎裂型,年轮特征显著,偶见幼轮、副轮及生殖痕。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2-4龄为...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澄湖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种群开展鳞片与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或疏密碎裂型,年轮特征显著,偶见幼轮、副轮及生殖痕。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2-4龄为优势龄组,占总数的80.17%,体长分布范围在14-29.8 cm之间,集中在19-23 cm(占总数的71.49%),体质量范围在56-538.1 g之间,其中体质量为149-242 g的个体占样本总数的67.36%;群体雌雄比为2.18∶1,在低龄阶段(1-2龄)雌雄数量基本持平,雄性略占优势;从5龄开始,雌性数量远超出同龄组雄性,6龄以上基本由雌性构成。各龄组雌、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呈幂函数关系,体质量和体长的幂函数方程为:W=0.0128L^3.1587,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 =30.62(1-e^-0.1578(t+3.788 7));Wt =632.49(1-e^-0.1578(t+3.7887))^3.1587。渐近体长L∞=30.62 cm,渐近体质量W∞=632.49 g,生长拐点时间t=3.55龄,此时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Lt=20.99 cm,Wt=192.24 g。澄湖似刺鳊鮈的总体生长性能优于其他生境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湖 似刺鳊鮈 鳞片 生长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婷婷 宋学宏 +3 位作者 许爱国 张磊磊 孟祥雨 张红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5,共5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湖州(HZ)、澄湖(CH)、太湖(TH)和四川(SC)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筛选12对引物,获得7对有效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约为3.14个。统计结果显示:(1)4个...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湖州(HZ)、澄湖(CH)、太湖(TH)和四川(SC)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筛选12对引物,获得7对有效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约为3.14个。统计结果显示:(1)4个黄颡鱼群体的多态性指标处于中等水平,HZ、CH、TH和SC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25、0.369、0.433、0.406。(2)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各基因座遗传分化系数(F_(st))均值为0.04,基因流(N_m)的均值为7.847;(3)4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Z和TH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85),CH和SC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下载PDF
杂交黄颡鱼与全雄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峥 张红英 许爱国 《科学养鱼》 2017年第9期12-12,共1页
为对比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在夏花鱼种培育中的优势,我们开展了两者的培育对比试验。经21天培育,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的夏花鱼种规格和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2631尾/千克和3215尾/千克、55.83%和43.70%。杂交黄颡鱼在夏花鱼种规格和... 为对比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在夏花鱼种培育中的优势,我们开展了两者的培育对比试验。经21天培育,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的夏花鱼种规格和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2631尾/千克和3215尾/千克、55.83%和43.70%。杂交黄颡鱼在夏花鱼种规格和培育成活率方面均优于全雄黄颡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鱼种培育 黄颡鱼 杂交 鱼种规格 对比试验 成活率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异育银鲫车轮虫的杀灭活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干霞芳 宋学宏 +2 位作者 张红英 许爱国 陈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519,共5页
采用常温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正已烷微波萃取法等3种方法分别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茎、叶中提取分离出活性物质粗制品。将得到的各粗制品分别配成浓度为5 mg.L-1的处理液,进行抑制和杀灭异育银鲫鱼种体表车轮虫试验。结果显示,加拿... 采用常温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正已烷微波萃取法等3种方法分别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茎、叶中提取分离出活性物质粗制品。将得到的各粗制品分别配成浓度为5 mg.L-1的处理液,进行抑制和杀灭异育银鲫鱼种体表车轮虫试验。结果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各器官的活性物质对车轮虫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效果。杀虫效果和鱼的成活率综合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的微波萃取液对车轮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提取方法 异育银鲫 车轮虫病 治疗作用
下载PDF
黄颡鱼规模化繁殖新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小兵 周晓东 +3 位作者 许爱国 徐峥 张茂友 张利德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共2页
当前,黄颡鱼苗种的繁殖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注射杀雄取精以及池塘自然产卵两种方法,经过实践,发现这两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限制了黄颡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我们通过优化改进,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产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现将黄颡鱼人工... 当前,黄颡鱼苗种的繁殖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注射杀雄取精以及池塘自然产卵两种方法,经过实践,发现这两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限制了黄颡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我们通过优化改进,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产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现将黄颡鱼人工繁殖新工艺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繁殖 工艺介绍 黄颡鱼 人工繁殖 规模化生产 自然产卵 优化改进 鱼苗种
下载PDF
黄颡鱼全人工繁殖适宜亲鱼性比及孵化水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爱国 宋学宏 +3 位作者 杨彩根 陈超 龚宏伟 朱树众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当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121.65±3.85)和(145.35±5.78)g、雌雄比为3∶1时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83.1%和83.2%。沉淀外湖水的孵化效果极显著地好于曝气的深井水。前24h静水、增氧充气使卵漂浮,24 h后则采用流水孵化的方式效... 当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121.65±3.85)和(145.35±5.78)g、雌雄比为3∶1时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83.1%和83.2%。沉淀外湖水的孵化效果极显著地好于曝气的深井水。前24h静水、增氧充气使卵漂浮,24 h后则采用流水孵化的方式效果最好,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83.6%和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全人工繁殖 亲鱼性比 孵化水流
下载PDF
黄颡鱼“红头病”的防与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小兵 张红英 许爱国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0,共2页
近年来饲料业不断发展,黄颡鱼的饲料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黄颡鱼属于一年多次怀卵产卵鱼类,繁殖时间跨度大,从5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底,因此养殖户可以进行多次发塘养殖不同规格的黄颡鱼。随着黄颡鱼繁殖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该... 近年来饲料业不断发展,黄颡鱼的饲料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黄颡鱼属于一年多次怀卵产卵鱼类,繁殖时间跨度大,从5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底,因此养殖户可以进行多次发塘养殖不同规格的黄颡鱼。随着黄颡鱼繁殖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该鱼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亩产量可达到1000~1250千克,亩养殖效益过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红头病 规模化养殖 饲料问题 时间跨度 养殖技术 养殖效益 养殖户
下载PDF
翘嘴鲌苗种培育中的病害防治
11
作者 陈超 许爱国 +1 位作者 朱树众 宋学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病害防治 苗种培育 高密度培育 培育密度 大量死亡 车轮虫病 常见病害 防治技术 细菌病 水蜈蚣
下载PDF
花大规格苗种培育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树众 陈祖培 陈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花[鱼骨] 苗种培育 疾病防治 跑马病 气泡病 寄生虫病 细菌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
下载PDF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13
作者 许爱国 陈超 +1 位作者 赵小兵 宋学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2,共2页
在2000年以前,黄颡鱼病害在国内仅有鳃霉病、出血性水肿病和肠炎病的报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的疾病也日趋增多和严重。现将我们多年养殖的病害防治经验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 病害防治 黄颡鱼 出血性水肿病 养殖规模 防治经验 鳃霉病 鱼病害 肠炎病
下载PDF
黄颡规模化繁殖新工艺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红英 徐峥 +3 位作者 赵小兵 张茂友 许爱国 宋学宏 《中国水产》 2013年第3期48-49,共2页
黄颡(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属,俗称盎司鱼、牛鱼,是鲿科鱼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食用方便,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 黄颡(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属,俗称盎司鱼、牛鱼,是鲿科鱼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食用方便,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大众喜爱。黄颡属于一年多次产卵鱼类,繁殖时间跨度大,从5月开始,持续到8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繁殖 新工艺技术 黄颡 鲿科鱼类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营养价值 经济价值
下载PDF
黄颡夏花鱼种培育模式的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杨建忠 张红英 +2 位作者 陈祖培 许爱国 宋学宏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1,共2页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 培育模式 夏花鱼种 优化 水产养殖品种 成鱼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温水性鱼类
下载PDF
鳜鱼病害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朱树众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问题及对策 病害防治 鳜鱼 养殖户 巡视 池塘 体色 惊吓 食欲
下载PDF
澄湖似刺鳊(鱼句)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呈祥 徐钢春 +1 位作者 顾若波 许爱国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5-621,共7页
对澄湖48尾产卵前成熟似刺鳊(鱼句)雌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体长相对繁殖力(FL)和体重相对繁殖力(FW)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体型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鱼句)样本由1~5龄鱼组成,F主要变幅在1.71×104... 对澄湖48尾产卵前成熟似刺鳊(鱼句)雌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体长相对繁殖力(FL)和体重相对繁殖力(FW)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体型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鱼句)样本由1~5龄鱼组成,F主要变幅在1.71×104~3.83×104粒之间(平均为2.45×104粒);FL主要变幅在0.94×103~1.52×103粒/cm之间(平均为1.13×103粒/cm);FW主要变幅在95~155粒/g之间(平均为119粒/g)。F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呈二次函数、直线和三次函数相关,FL与体长、体重均呈三次函数关系,FW与它们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进行渔业生产时以体长21~23 cm、年龄2~3龄鱼为人工催产亲本为宜。采用SPSS软件的曲线回归分析其F和FL均与体长、体重和成熟系数密切相关,而FW仅与成熟系数相关,在实际中可直接用体长、体重同繁殖力的关系来预测似刺鳊(鱼句)的绝对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刺鳊鮈 个体繁殖力 澄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