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照射对小鼠肠上皮损伤病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婷 葛彦 +1 位作者 居颂光 居颂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建立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小鼠模型,观察肠上皮损伤病理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以10,12,14,16和18 Gy剂量单纯照射小鼠腹部,筛选最小致死剂量.进而采用18 Gy剂量照射Lgr5-EGFP-ires-CreERT2转基因小鼠,每日观察小鼠体重,并在辐照后0.5、3.5... 目的 建立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小鼠模型,观察肠上皮损伤病理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以10,12,14,16和18 Gy剂量单纯照射小鼠腹部,筛选最小致死剂量.进而采用18 Gy剂量照射Lgr5-EGFP-ires-CreERT2转基因小鼠,每日观察小鼠体重,并在辐照后0.5、3.5和6d取小鼠小肠,观察小肠的病理学改变规律,如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数目和G蛋白耦联受体5(LGR5)+肠道干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18 Gy为单纯腹部照射建立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小鼠模型的最小致死剂量;与未处理组相比,腹部照射后小鼠体重逐步减轻、小肠绒毛变短、隐窝数目减少、LGR5+肠隐窝干细胞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结论 实验采用18 Gy剂量单纯辐照小鼠腹部,建立了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小鼠模型,初步探讨了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病理规律,为急性放射损伤救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肠上皮 肠隐窝干细胞 LGR5
下载PDF
mCIM与eCIM在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表型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尹娟 王莹超 +3 位作者 眭阳 江春 时蕴琦 朱超望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与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对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表型筛查的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117株(实验组)、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50株(对照组)。... 目的分析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与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对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表型筛查的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117株(实验组)、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50株(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mCIM和eCIM进行表型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常见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统计表型筛查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PCR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为金标准,MHT筛查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100.0%,mCIM筛查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0%,eCIM筛查金属酶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100.0%。结论mCIM筛查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比MHT高,mCIM与eCIM联合检测能更有效地筛查碳青霉烯酶,且可区分碳青霉烯酶类型,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改良HODGE试验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尹娟 王莹超 +3 位作者 眭阳 周莉靖 江春 朱超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毒力基因exoU与exoS携带情况、耐药特征及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2017年临床分离CR-PA 54株,PCR扩增exoU和exoS毒力基因,比较exoS^+exoU^...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毒力基因exoU与exoS携带情况、耐药特征及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2017年临床分离CR-PA 54株,PCR扩增exoU和exoS毒力基因,比较exoS^+exoU^-株和exoS^-exoU^+株间耐药率差异及其分离患者临床特征,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 54株CR-PA中,exoS和exoU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38株和13株,其中exoS^+exoU^-、exoS^-exoU^+、exoS^+exoU^+和exoS^-exoU^-型分别为37株、12株、1株和4株。exoS^-exoU^+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于exoS^+exoU^-株(χ~2=7.734,P<0.05;χ~2=4.274,P<0.05)。30株CR-PA可聚类,exoS^+exoU^-型株居多(32.4%),集中分布于ICU和神经内科。结论本院exoS^+exoU^-型CR-PA临床分离率高。与exoS^+exoU^-型相比,exoS^-exoU^+型CR-PA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 exoS exoU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下载PDF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中炎性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永芳 郑小翠 +3 位作者 王海燕 葛彦 居颂光 居颂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观察其炎性因子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SS组与对照组,DSS组给予3%的DSS溶液自由饮用7d,对照组自由饮水.每天观察小鼠体重、便血、腹泻情况并进行DAI评分;于7... 目的 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观察其炎性因子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SS组与对照组,DSS组给予3%的DSS溶液自由饮用7d,对照组自由饮水.每天观察小鼠体重、便血、腹泻情况并进行DAI评分;于7d时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肠道形态学的变化;通过组织病理学技术分析肠绒毛长度、肠隐窝数量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SS组小鼠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便血、腹泻等症状,活动度及精神状态变差,DAI评分升高;小鼠肠道充血严重、大肠明显缩短;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小鼠结肠隐窝结构破坏、减少、绒毛断裂、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小鼠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上升,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明显下降.结论 抗炎性因子与促炎性因子失衡可能是炎性肠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DSS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