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城市湿地保护可持续路径解析——以苏州为例
1
作者 张冠湘 付元祥 +1 位作者 冯育青 张大才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6-79,83,共5页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将保护规划重点聚焦湿地保护质量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考虑流域协同保护,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提高湿地科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湿地 苏州湿地 人地矛盾 问题导向 整体性保护 湿地水乡风貌 湿地科学管理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铮宇 范竟成 +1 位作者 张影宏 周婷婷 《华东森林经理》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根据苏州湿地资源的特点,以"创新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构建湿地监测与评价体系、强化湿地科普宣教能力"为主要内容,初步建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湿地综合保护与管理水平,为苏州市生态环境建... 根据苏州湿地资源的特点,以"创新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构建湿地监测与评价体系、强化湿地科普宣教能力"为主要内容,初步建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湿地综合保护与管理水平,为苏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保护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河流湿地生态健康评价——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颖 王春文 +1 位作者 周昕宇 冯育青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41-45,51,共6页
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河流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等级,接近“亚健康... 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河流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等级,接近“亚健康”状态;准则层的排序权重为状态层指标>压力层指标>响应层指标,说明状态层指标能直观反映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其状态层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658;各河段健康状态与其所对应的城市流域所承受的压力存在着密切联系,城市的建设强度和植被覆盖率因素对姑苏区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湿地 PSR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健康评价 姑苏区
下载PDF
浅析苏州市湿地公园管理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婷婷 李欣 +1 位作者 张影宏 朱铮宇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1期21-23,共3页
从完善管理制度、创建考评体系、探索监测体系、构建宣教体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从确保湿地公园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到制定量化考核方式,再到提高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水平,阐述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湿... 从完善管理制度、创建考评体系、探索监测体系、构建宣教体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从确保湿地公园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到制定量化考核方式,再到提高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水平,阐述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公园管理之路,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管理 苏州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苏州湿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朱颖 冯育青 +1 位作者 林静雅 张铭连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81-1484,共4页
基于苏州湿地保护现状,分析苏州湿地保护体系、保护方式的不足,提出构建整体性格局的苏州湿地生态保护网络,施行分级分类分阶段的湿地保护方式,推进基于反馈调节的湿地保护措施,以及构建湿地保护的专项信息库等保护对策,为苏州市湿地保... 基于苏州湿地保护现状,分析苏州湿地保护体系、保护方式的不足,提出构建整体性格局的苏州湿地生态保护网络,施行分级分类分阶段的湿地保护方式,推进基于反馈调节的湿地保护措施,以及构建湿地保护的专项信息库等保护对策,为苏州市湿地保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保护 苏州
下载PDF
基于系统保护的苏州湿地保护格局与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元祥 王群 +2 位作者 张冠湘 冯育青 张大才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5期39-42,47,共5页
本研究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在现有湿地保护格局的基础上,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数据、未参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其他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以及水鸟调查数据,设定斑块面积≥50 hm~2的阈值... 本研究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在现有湿地保护格局的基础上,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数据、未参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其他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以及水鸟调查数据,设定斑块面积≥50 hm~2的阈值,识别湿地保护空缺。基于湿地面积、生态功能、物种多样性和地理位置等指标,制定湿地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保护优先等级。苏州市共有28块保护空缺斑块,其中优先保护的有4块,中等保护的有10块,一般保护的有14块。建议通过归并现有自然保护地或新建自然保护地、认定为重要湿地等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保护 苏州市 保护格局 保护空缺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为进一步保护好湿地资源,加强湿地保护工作,苏州市制定了首部湿地保护条例。论述了制定《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湿地保护管理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湿地保护 地方立法 生态建设 对策
下载PDF
台湾台江公园管理模式对苏州湿地公园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湿地公园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苏州湿地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而且对于全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台湾台江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考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就苏州湿地公园的发展理念、管理体系、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社... 湿地公园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苏州湿地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而且对于全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台湾台江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考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就苏州湿地公园的发展理念、管理体系、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台江公园 湿地公园 建设与管理 启示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影宏 朱铮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44-245,共2页
苏州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对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湿地的开发和生产强度、逐步完善生物监测指标、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等湿地保护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湿地 保护现状 对策 江苏苏州
下载PDF
苏州湿地利用保护历史与人类生存及城市发展
10
作者 王国祥 冯育青 +9 位作者 王尉 刘淦 王意可 陈威 郭清春 宋朝 杨浩然 张新厚 李继影 刘金娥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5期15-19,33,共6页
为更好地了解苏州湿地利用和保护与人类生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梳理了考古及史学研究等相关成果。苏州城经过两千多年建设与发展,以水为灵魂,从渔猎稻作、桑基鱼塘,到围湖造田,从相土尝水、小桥流水人家,到现代化国际湿地城市,湿地... 为更好地了解苏州湿地利用和保护与人类生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梳理了考古及史学研究等相关成果。苏州城经过两千多年建设与发展,以水为灵魂,从渔猎稻作、桑基鱼塘,到围湖造田,从相土尝水、小桥流水人家,到现代化国际湿地城市,湿地始终在呵护城市的发展。苏州湿地饱经过度围垦、掠夺式开发之后,自清朝康熙五十二年,设立界桩,禁止围垦;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新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实施退田还湿、退渔还湖,修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划定湿地保护小区,保护自然湿地,苏州正在向世界展现生态优美、经济发达、和谐发展的国际湿地城市之雄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保护与利用 人类生存 城市发展 历史过程 苏州
下载PDF
基于CIWLDI方法的苏州湿地景观健康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朝辉 冯育青 +3 位作者 苏群 钱新强 陈志辉 张铭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制改进的基于空间最小景观单元的反距离权重景观开发强度法(CIWLDI方法 ),通过累积效应整合不同的土地利用分类,从能值的角度反映湿地生物完整性,客观有效地评价大面积湿地的景观健康。研究表明:大部分健康良好的湿地分布在苏州市郊,... 研制改进的基于空间最小景观单元的反距离权重景观开发强度法(CIWLDI方法 ),通过累积效应整合不同的土地利用分类,从能值的角度反映湿地生物完整性,客观有效地评价大面积湿地的景观健康。研究表明:大部分健康良好的湿地分布在苏州市郊,受到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相反临近重点开发区域的湿地则退化严重。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不同湿地之间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单个湿地内部的健康差异情况。在缺少现场观测数据的条件下,仅使用土地利用分类图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范围湿地的健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开发强度法 反距离权重 健康评价
下载PDF
水网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研究——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颖 冯育青 +1 位作者 苏群 任利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标0.713,湿地公园社会文化价值指标0.818,湿地公园美学指标0.760,景观综合指数得分0.802,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景观评价 AHP综合指数评价 太湖
下载PDF
基于微介入理念的湿地生态保护规划方法——以张家港通洲沙江心岛生态湿地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颖 杜健 +1 位作者 张影宏 瞿颖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因此需要审慎地进行保护与利用。文章反思了传统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封闭性、失调性、静态性”问题,基于微介入理念,从微整、微创、微控3个方面提出湿地...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因此需要审慎地进行保护与利用。文章反思了传统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封闭性、失调性、静态性”问题,基于微介入理念,从微整、微创、微控3个方面提出湿地生态保护规划方法,并以张家港通洲沙江心岛生态湿地为例,从介入方向、介入方式和介入强度3个角度入手,通过整体布局、结构构建、功能转换打造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湿地,以期为生态脆弱性高的生态保护地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介入 湿地 生态保护规划 江心岛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公园鸟类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铮宇 范竟成 张铭连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鸟类状况作为湿地公园内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对苏州市湿地公园鸟类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各鸟种的居留类型、中国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稀有程度4个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的权重,分别赋予分值后,再根据各鸟种4个标准属... 以鸟类状况作为湿地公园内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对苏州市湿地公园鸟类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各鸟种的居留类型、中国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稀有程度4个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的权重,分别赋予分值后,再根据各鸟种4个标准属性的重要度,合计得出各鸟种的分值。最后将每个湿地公园鸟类相关分值累积,以确定各湿地公园分值所处的等级,并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和常熟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环境评价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层次分析法 鸟类 标准 属性 赋分 等级 环境评估 苏州市
下载PDF
基于DPSIRM模型的苏州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颖 顾春望 +2 位作者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4-1123,共10页
【目的】科学评价水网地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水网地区湿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 【目的】科学评价水网地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水网地区湿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赋予指标权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格网技术将部分指标进行空间量化,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法对2012-2020年吴江区的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6、2020年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4 4、0.455 2和0.516 4,总体由低安全和中度安全向较高安全等级演变;各时期的高值区域集中于太湖沿岸、震泽片区、北麻漾片区、同里湖片区、三白荡片区以及元荡片区;基于DPSIRM模型分析,管理、影响、驱动力子系统安全值明显提升,压力子系统有所下降,状态、响应子系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结论】研究时段内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总体呈上升状态。今后湿地的生态保护应当注重对压力指标的调节,加强对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区域的管控,并保持较高强度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安全 DPSIRM模型 GIS格网 水网地区
下载PDF
苏州湿地人才发展现状与培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铭连 范竟成 +1 位作者 李欣 朱铮宇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7期32-34,40,共4页
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苏州市正处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重要时期,在湿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高校湿地相关专业和课程匮乏,用人单位湿地人才培养难度大,湿地从业人员职称申报路径不畅,职称等级和岗位晋升、薪资待遇不挂... 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苏州市正处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重要时期,在湿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高校湿地相关专业和课程匮乏,用人单位湿地人才培养难度大,湿地从业人员职称申报路径不畅,职称等级和岗位晋升、薪资待遇不挂钩等问题。为此,苏州市应从高校、中小学校、湿地公园、湿地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等五方面探索苏州湿地人才培育体系构建方法,以期为苏州湿地人才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持,为苏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人才 人才培育体系 湿地宣教
下载PDF
苏州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铭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第1期20-21,共2页
介绍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指出了苏州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出现的总体规划执行不严格、主体特征不鲜明、重建设轻管护、科普宣教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严把总体规划执行关、打造湿地公园的苏州特色、加大宣教力度,推进湿... 介绍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指出了苏州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出现的总体规划执行不严格、主体特征不鲜明、重建设轻管护、科普宣教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严把总体规划执行关、打造湿地公园的苏州特色、加大宣教力度,推进湿地宣教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工作,继续开展湿地公园星级评定工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建设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苏州湿地城市发展实践
18
作者 曹福亮 冯育青 朱颖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5期2-5,共4页
湿地城市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湿地城市展示了城市与湿地之间和谐发展的新关系。为提升湿地功能、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给生态可持续与服务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苏州以“人与自... 湿地城市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湿地城市展示了城市与湿地之间和谐发展的新关系。为提升湿地功能、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给生态可持续与服务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苏州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指导,从湿地保护政策法规、湿地保护监测、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湿地保护考核评估、科普宣教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探寻湿地城市建设路径,为湿地城市高质量建设提供经验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城市 湿地保护 苏州模式
下载PDF
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悬浮颗粒物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欣 周婷婷 +4 位作者 张影宏 范竟成 张铭连 朱铮宇 冯育青 《江苏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0-12,37,共4页
为揭示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悬浮颗粒物对透明度的影响,2018年对苏州太湖水域及中小湖荡水域进行现场透明度调查和实验室颗粒物厘定,分析了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透明度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 为揭示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悬浮颗粒物对透明度的影响,2018年对苏州太湖水域及中小湖荡水域进行现场透明度调查和实验室颗粒物厘定,分析了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透明度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东南部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高于西南部太湖水域透明度;从时间分布上,太湖水域透明度秋季较高,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冬季较高;从颗粒物影响上,太湖水域中,太湖三山岛湿地、太湖贡山岛湿地透明度较低,主要受悬浮颗粒物中无机颗粒物的影响,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普遍较高,悬浮颗粒物含量较低,主要成分为有机颗粒物。太湖水域悬浮颗粒物含量是中小湖荡水域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透明度 悬浮颗粒物 有机颗粒物 无机颗粒物 湿地 苏州
下载PDF
苏州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发展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竟成 朱铮宇 张铭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2012年苏州启动了湿地自然学校项目,旨在推进湿地科普宣教工作。以苏州市10家湿地自然学校筹建实践为例,提出了湿地自然学校的相关定义、硬件解说系统和软件解说系统的设计内容,为我国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公园 自然教育 宣教 湿地自然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