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更新中非保护建筑的“去”与“留”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洪杰 焦丽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在城市更新中,慎重对待非保护建筑的"去"与"留"对城市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对待非保护建筑"去"与"留"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的现象,分析归纳了非保护建筑的多重价值,运用层次分析... 在城市更新中,慎重对待非保护建筑的"去"与"留"对城市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对待非保护建筑"去"与"留"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的现象,分析归纳了非保护建筑的多重价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非保护建筑"去"与"留"评估的价值指标,探讨了评估思路及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保护建筑 建筑价值 评估方法
下载PDF
苏州怡园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雯 金荷仙 +1 位作者 晏海 刘晓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香景 怡园 营造方式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飞 陈明洁 魏晓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精准衡量城市医疗设施的空间配置情况、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街道为最小单元测算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影响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空... 精准衡量城市医疗设施的空间配置情况、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街道为最小单元测算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影响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自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递减;且人口密度对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显著,住宅区密度、容积率对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较显著,人均GDP、路网密度和老龄化程度对医疗设施可达性作用较弱。据此提出改善苏州市医疗设施分布均衡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医疗设施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决策树模型 苏州
下载PDF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现状研究——以吴歌为例
4
作者 王松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8期49-50,共2页
本文以吴歌为例,从体系、政策、资金、基地等方面总结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成功做法,并分析了在传承模式、传播方式、非遗本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健全模式、丰富宣传、生产性保护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机制 吴歌
下载PDF
环境正义视角下的苏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可达性研究
5
作者 陈奕兵 华亦雄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公共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条件,其不仅可以拦截雨水、储存水分,还可以增加社会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犯罪,提供娱乐场所并帮助周围居民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等等。因此,公共绿地的建设非常重... 公共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条件,其不仅可以拦截雨水、储存水分,还可以增加社会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犯罪,提供娱乐场所并帮助周围居民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等等。因此,公共绿地的建设非常重要。而可达性作为一项衡量城市中某两点之间道路便捷程度的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公共绿地的分布情况,是评价绿地建设的理想指标。同时在中国,环境正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影响和幸福感越来越多地按收入分配达成,绿地的可达性也成为了一个环境正义问题。文章将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出发,审视苏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否有利于所有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公共绿地 可持续发展 环境绅士化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田雅丝 毛倩鸿 +1 位作者 李纯 钱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06-5416,共11页
区域一体化在推动要素流动、整合地区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生态用地带来一定风险与压力,造成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平衡区域发展... 区域一体化在推动要素流动、整合地区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生态用地带来一定风险与压力,造成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平衡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制定合理生态用地保护策略、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分析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两个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一个模型为考虑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实验组,一个模型则是不考虑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对照组,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显著,减少166.56×10^(4) hm^(2),生态用地急剧减少时间集中在2015—2020年间;(2)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减少面积的时空演变具有以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扩散方向覆盖长三角全部地区,生态用地集聚性快速减少区域则以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地区为主;(3)GWR回归对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生态用地演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伴随时间增加;(4)根据生态用地演变影响机制,长三角生态用地演变类型可分为内生驱动型、外生驱动型以及发展监测型,可为平衡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生态用地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多元主体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比较及优化策略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雷诚 王玲 +2 位作者 申磊 曹惠敏 范凌云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2期79-83,共5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城市更新实践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城市更新实施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研究重点。因此,该文以北京、深圳、台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城市更新实践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城市更新实施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研究重点。因此,该文以北京、深圳、台湾地区等地区城市更新实践为例,基于多元主体视角剖析城市更新实施内涵和要素构成,对我国城市更新实施模式进行分类比较,评析不同更新实施模式的得失,并借鉴性提出城市更新实施优化策略,从而为推进城市更新战略和因地制宜实施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城市更新实施 模式 比较 策略
下载PDF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运作机制及其比较——以太仓市4个社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勇 冯奔伟 李广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157,共8页
"人"、"地"与"钱"一直是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中"人"、"地"、"钱"来源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可将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若干种模式。文章基... "人"、"地"与"钱"一直是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中"人"、"地"、"钱"来源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可将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若干种模式。文章基于乡村调查,以太仓市4个社区为典型案例,将具体案例嵌入到特定的、地方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场景中,对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及其运作机制进行解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是否享有拥有宅基地及其获得方式、集中社区建设资金分摊状况、社区居民身份及组成,将太仓市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村内并点"的集居模式、公寓房式的城镇社区模式、宅基地跨村置换的集居模式和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的集居模式。距离城镇远近、村庄经济实力差异、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约束状况变化,不仅是形成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乡村集中社区建设运作的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基于农业现代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等多重目标,赋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建立"农民—村集体—地方政府"利益共享机制对推动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集中社区 建设模式 运作机制 比较分析 太仓
下载PDF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6-25,共10页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化 产村融合 工业村 乡村振兴 苏南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雷诚 张丹 范凌云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4期22-28,共7页
苏南城镇是中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缩影,产业和城镇的发展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生态桎梏,亟需探索产镇融合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域,在理论上讨论了产镇融合发展的生态内涵。结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案例研究,从四个阶段分... 苏南城镇是中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缩影,产业和城镇的发展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生态桎梏,亟需探索产镇融合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域,在理论上讨论了产镇融合发展的生态内涵。结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案例研究,从四个阶段分析了苏南城镇"产城"发展和要素变化的历程。在深入剖析苏南城镇产城发展的问题及根源基础上,建立"四位一体"产镇融合的发展框架,并从"以生态产业聚合为经济驱动、以多元城镇功能整合为人居特色、以社会生态融合提升民生质量、以环境生态复合为发展基础"四个方面提出了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城镇 产镇融合 策略 生态
下载PDF
西雅图环境宜居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诚 顾语琪 范凌云 《国际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6,共8页
作为跨尺度、多层次的网络结构,绿色基础设施(GI)积极追求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平衡,已成为当前改善人居环境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在解析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和应用类型的基础上,从规划目标、规划体系和实施管理三方面... 作为跨尺度、多层次的网络结构,绿色基础设施(GI)积极追求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平衡,已成为当前改善人居环境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在解析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和应用类型的基础上,从规划目标、规划体系和实施管理三方面对美国西雅图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建设模式展开分析。西雅图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框架基于开放空间、雨水、交通、生物栖息地、节能技术体系五大要素,实施管理基于“政府领导—多方协同—公众参与”模式。通过梳理西雅图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应建构本土化的环境宜居型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并从规划内容、实施方案、保障体系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环境宜居 建设模式 GI规划 西雅图
原文传递
“拆解”与“重组”——基于村落聚居空间自组织机理的撤迁并居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亘伟 刘志强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撤村并居"和"迁村并点"作为一种他组织方式,与村落聚居空间自组织机理协同,将对重构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发挥积极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聚居空间已由"形散而神不散"的耦合态转变为"... "撤村并居"和"迁村并点"作为一种他组织方式,与村落聚居空间自组织机理协同,将对重构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发挥积极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聚居空间已由"形散而神不散"的耦合态转变为"形散且神散"的非耦合态,分析现代村落聚居的自组织机理及特征,提出通过拆解与重组村落既定空间评价标准、空间利益关系、空间单元及布局形态,构建循序渐进的撤迁并居机制,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内生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解 重组 村落聚居空间 自组织机理 撤迁并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