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验与世俗: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内在张力
1
作者 贾巾月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蕴含着超验性与世俗性的内在张力。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对政治国家的批判、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生产方式的批判等不同时期的宗教批判思想既是马克思消解超验性与世俗性张力的理论武器,又是马克思对德国政治现实...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蕴含着超验性与世俗性的内在张力。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对政治国家的批判、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生产方式的批判等不同时期的宗教批判思想既是马克思消解超验性与世俗性张力的理论武器,又是马克思对德国政治现实进行扬弃所取得的成果总结。马克思出于“国家-市民社会”的关系的经验性诉求,把人的本质二分为抽象与现实并赋予实践,使宗教的终极归宿在人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自我绽开,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科学无神论的实践架构。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天国到尘世的日益深刻的追问和日益彻底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性 世俗化 宗教批判 人类解放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伦理根基
2
作者 杨丹 《世纪桥》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新时代新征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培养造就大批青年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保障。伦理精神的成长是青年成才的根基,新时代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要注重从坚... 新时代新征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培养造就大批青年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保障。伦理精神的成长是青年成才的根基,新时代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要注重从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坚守鲜明的实践立场三个方面来筑牢教育的伦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才培养 伦理根基 青年人才
下载PDF
专业思政框架下中国精神融入高职体教专业课程思政模式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菲 仲慧慧 《鹿城学刊》 2023年第2期48-53,共6页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基因标识,不仅彰显了独特的中国价值也是我们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中...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基因标识,不仅彰显了独特的中国价值也是我们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中所蕴含的四大内涵与两大内容及其不断的发展和拓新为高职体教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亦为专业思政框架下高职体教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与载体。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实证论证对中国精神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挖掘、转化和利用,以此为前提和基础探索中国精神与高职体教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思政 中国精神 课程思政 高职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贺 《鹿城学刊》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信息的运用得以快速发展,已经广泛运用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传统生产制造领域形成了巨大冲击,在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劳动进而劳动者失业的现象。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信息的运用得以快速发展,已经广泛运用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传统生产制造领域形成了巨大冲击,在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劳动进而劳动者失业的现象。在人工智能必将继续发展且在更多领域运用的趋势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通过调整教育结构,进行针对性教育改革,保障学生能够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创造能力,进而成为未来社会中面对人工智能的运用依然拥有独特技术和不可取代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