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蝌蚪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法监测苏州城区生活污水 被引量:4
1
作者 叶亚新 胡建秋 +1 位作者 刘作绍 顾永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利用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变态前蝌蚪的血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法进行生活污水污染的诱变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对蝌蚪红细胞有明显的致突变效应,微核率及核异常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本文利用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变态前蝌蚪的血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法进行生活污水污染的诱变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对蝌蚪红细胞有明显的致突变效应,微核率及核异常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蝌蚪 微核率 核异常率
下载PDF
苏州地区夜鹭越冬生态调查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肯堂 朱嘉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20,共4页
夜鹭是苏州地区的冬候鸟,自1982年起,每年于9月末陆续飞至著名园林虎丘山的竹林中越冬,11—12月汇成大群,在1500平方米面积内所聚集的夜鹭有1400—1500只,其中幼鹭的数量在种群内约占三分之一。夜鹭白天停歇于枝头竹梢,静伏而眠,入夜由... 夜鹭是苏州地区的冬候鸟,自1982年起,每年于9月末陆续飞至著名园林虎丘山的竹林中越冬,11—12月汇成大群,在1500平方米面积内所聚集的夜鹭有1400—1500只,其中幼鹭的数量在种群内约占三分之一。夜鹭白天停歇于枝头竹梢,静伏而眠,入夜由首鹭率领飞至太湖沿岸,觅食鲤、鲫、鲌、蟹条、青鱼和棒花鱼等,日出前仍循原路返回栖息地。越冬后的夜鹭于3月开始分批北迁,至5月上旬全部飞离虎丘山。近年来不仅有延迟飞迁日期的趋势,且有少数个体留居越冬地进行繁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越冬 苏州地区 生态
下载PDF
铁路枢纽客运构成与旅游关系的初步研究——铁道部上海客运站旅客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单鹏飞 王英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以上海站为案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着重探讨了铁路车站客运构成与开发旅游功能的关系 ,涉及旅客职业、收入、性别、年龄和住地等背景 ,以及旅客对车站吃、住、行、购、娱、游等游憩活动的直观体验评价 ;进而提出旅游服务思想和... 本文以上海站为案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着重探讨了铁路车站客运构成与开发旅游功能的关系 ,涉及旅客职业、收入、性别、年龄和住地等背景 ,以及旅客对车站吃、住、行、购、娱、游等游憩活动的直观体验评价 ;进而提出旅游服务思想和车站多功能的综合开发相结合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站 铁路建设 客运构成 旅游关系 铁道部 车站功能
下载PDF
苏州市穹窿山茅蓬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金虎 曹洪生 +2 位作者 蒋小弟 朱洪莲 冯育青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6-19,共4页
苏州市穹窿山茅蓬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 2 16种 (含变种 ) ,具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全部 15种中的 13种 ,缺少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类型。本区共有药用植物约151种 ,观花植物 71种 ,以白、红或紫色为主 ;观果... 苏州市穹窿山茅蓬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 2 16种 (含变种 ) ,具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全部 15种中的 13种 ,缺少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类型。本区共有药用植物约151种 ,观花植物 71种 ,以白、红或紫色为主 ;观果植物约有 2 2种 ,以红色为主 ;观叶植物有 2 0种 ;藤蔓类植物 14种 ;行道树和庭园树种有 1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山 茅蓬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社区传统的近代命运——以苏州“穹窿老会”为对象的例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小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1-147,共7页
怎样对待社区传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课题;萌生于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庙会,延传至近代,在新的时代逻辑之下的命运如何,是探讨这一社会课题的有利契入点。本文以较早踏上近代之路的江南乡村庙会为例案,在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共... 怎样对待社区传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课题;萌生于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庙会,延传至近代,在新的时代逻辑之下的命运如何,是探讨这一社会课题的有利契入点。本文以较早踏上近代之路的江南乡村庙会为例案,在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共同选取的“社区观察”视野中,通过揭示地方社区与外部世界冲突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客观认识社区传统的历史存在价值和其背后的社会结构支撑,以期对上述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传统 近代命运 苏州 "穹窿老会" 庙会 中介组织
下载PDF
苏州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肯堂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本文对苏州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作了全部种类的再鉴定 ,同时还对现存的 34种动物与前人的记录进行动态变化比较 ,并讨论了近半个世纪这两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以及动物体变小等动态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苏州地区 多样性 群落演化
下载PDF
高师本科向何处去——论师范教育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叶文宪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2000年第6期12-15,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模式一直不明 ,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本科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学术性不强是因为它们是在按 3+1模式培养学生 ;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应该体现在职后培训而不在职前培养。根据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 ...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模式一直不明 ,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本科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学术性不强是因为它们是在按 3+1模式培养学生 ;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应该体现在职后培训而不在职前培养。根据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 ,本科师范教育应该采取 4 +1模式和高职模式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 高师本科
下载PDF
苏州太湖地区现代气候灾害演变初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铎 许京怀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23-30,共8页
根据苏州气象资料和太湖水情资料分析,1980年以来,太湖地区气候灾害演变的特点表现为隆冬偏暖、初夏高温、盛夏偏凉等气温异常的频度明显上升,降水仍持续40年准周期变化,1980年至1990年初雨水异常偏多,特大洪涝连续... 根据苏州气象资料和太湖水情资料分析,1980年以来,太湖地区气候灾害演变的特点表现为隆冬偏暖、初夏高温、盛夏偏凉等气温异常的频度明显上升,降水仍持续40年准周期变化,1980年至1990年初雨水异常偏多,特大洪涝连续出现,是一个气候异常的多灾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气候灾害 太湖水情 演变趋势
下载PDF
关于苏州历史地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文宪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S1期42-48,32,共8页
一 地貌、气候变迁与新石器文化兴衰距今7000—6000年是马家浜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遗址已发现30多处,遍布整个太湖平原。马家浜文化时期本地区属中亚热带温热潮湿气候,地表湖泊纵横分布,湖泊中广泛生长着水生植物,水边是湿生草本植物,... 一 地貌、气候变迁与新石器文化兴衰距今7000—6000年是马家浜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遗址已发现30多处,遍布整个太湖平原。马家浜文化时期本地区属中亚热带温热潮湿气候,地表湖泊纵横分布,湖泊中广泛生长着水生植物,水边是湿生草本植物,附近山地有茂密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浜 新石器文化 历史地理 落叶阔叶混交林 气候变迁 太湖地区 太湖平原 潮湿气候 苏州地区 良诸文化
下载PDF
苏州地区地貌发育与第四纪环境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叔鹰 徐德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S1期4-13,共10页
一 现代地貌基本特征苏州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又是太湖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地貌以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为主,平原上水网密布、湖荡罗列,并有若干低山残丘耸峙于平原之上和太湖之中。平原、水面和山丘各占全区总面积... 一 现代地貌基本特征苏州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又是太湖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地貌以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为主,平原上水网密布、湖荡罗列,并有若干低山残丘耸峙于平原之上和太湖之中。平原、水面和山丘各占全区总面积的52.83%、42.52%和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发育 环境演变 苏州地区 松散沉积物 现代地貌 湖相 海相层 东北方向 组合带 沉积物颜色
下载PDF
苏州地区的动物资源及其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肯堂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S1期19-22,共4页
动物是自然界中可更新的并能永续利用的资源,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要素之一,它不但与其它环境诸要素互为制约,同时也彼此影响而维持着环境的生态平衡,所以是国土整治过程中必需加以保护和考虑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对象。
关键词 动物资源 苏州地区 秋沙鸭 国土整治 两栖爬行动物 绿啄木鸟 玉斑锦蛇 凤头麦鸡 翠青蛇 社鼠
下载PDF
苏州地区的水利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京怀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S1期38-41,共4页
苏州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下游,界于北纬31~30°、东经120~121°之间,总面积857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30.20万。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湖荡棋布等;也存在着一些... 苏州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下游,界于北纬31~30°、东经120~121°之间,总面积857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30.20万。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湖荡棋布等;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诸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四周地势高仰,中部低洼,构成了一个碟形洼地,再加上地理位置东临大海,北依长江,江海潮位相对较高,向外排水不畅等。如果遇到多水年的大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水利建设 现有人口 外排水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水年 江海 圩区 碟形
下载PDF
生物系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初探
13
作者 邵爱华 《铁道师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1-55,共5页
要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必须自“从教技能培养”入手。文章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从教师的能力结构出发 ,概括了生物系近年来在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上的基本思路与实践工作 ,并指出了进一步改革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师范生 从教技能 培养 能力结构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高师本科向何处去?——论师范教育的两种模式
14
作者 叶文宪 《常熟高专学报》 2000年第6期4-6,共3页
关键词 师范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体系
下载PDF
新《大纲》指导下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平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2期75-76,共2页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在贯彻新<大纲>,培养复合型人才时首先应该注重英语和教育的复合,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体现"英语教育"的特色.与其他系科合作,实施副修制,做好英语与其他专业的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复合 师范特色 副修
下载PDF
试论区域民俗地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洪元 《人文地理》 CSSCI 1991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对苏州民俗的考察,从区域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区域民俗地理应研究的内容及其方法,以更好地认识各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关键词 区域 民俗 内容 方法
下载PDF
太湖平原苏州渡村第四纪沉积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叔鹰 孙绳宗 +2 位作者 潘保田 徐齐治 汪世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40-49,共10页
根据对太湖平原苏州渡村1125号钻孔总厚为153米的第四系古地磁测年结果,其底界年令为距今80万年左右。各项粒度参数及其递变规律研究表明,该沉积以河湖相地层为主。矿物组分与孢粉组合分析结果,共划分出八个环境演化阶段,其中有三次较... 根据对太湖平原苏州渡村1125号钻孔总厚为153米的第四系古地磁测年结果,其底界年令为距今80万年左右。各项粒度参数及其递变规律研究表明,该沉积以河湖相地层为主。矿物组分与孢粉组合分析结果,共划分出八个环境演化阶段,其中有三次较为寒冷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第四纪沉积 形成环境
下载PDF
苏州拙政园游客行为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婷 《铁道师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5-41,共7页
园林是苏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园林开发程度的高下直接关系到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本文以拙政园为例 ,通过对拙政园国内游客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 ,得出游客出游的基本规律及游客对该园林的改进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苏州旅... 园林是苏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园林开发程度的高下直接关系到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本文以拙政园为例 ,通过对拙政园国内游客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 ,得出游客出游的基本规律及游客对该园林的改进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苏州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行为 调查 拙政园 苏州 旅游业
下载PDF
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颖洁 许京怀 《铁道师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7-31,45,共6页
笔者就古城苏州的历史价值、基本空间变化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以表达对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
关键词 古城保护 城市格局 吴文化 苏州 历史价值
下载PDF
初中学生对地理教育看法的调查与分析——以苏州五中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新锋 《铁道师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0-64,共5页
通过对“初中生对地理科目的看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了解初中生对当前地理教育的看法 。
关键词 初中生 地理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