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若尔盖县沙化草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小强 朱欣伟 +3 位作者 杨华 罗于贵 左林 任君芳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连续5年的实地调查与观测,根据沙化的形成原因,结合当地实际,研究了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方法,总结出了不同沙化类型的综合治理模式。这些模式现已应用于生产,并初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若尔盖 沙化草地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川西北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动态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敏蕊 张岩 +2 位作者 卢路 左林 尹忠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土地沙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更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为准确掌握若尔盖县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其防治所需的信息,应用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和聚类的方法,对2004年和2009年若尔盖县沙化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若... 土地沙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更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为准确掌握若尔盖县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其防治所需的信息,应用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和聚类的方法,对2004年和2009年若尔盖县沙化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若尔盖县沙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表明,2009年沙化面积为72 569.05 hm2,比2004年增加了24.01%,年增长率为4.8%,新增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县域西北部。但2004年以来,沙化土地治理仍有一定成效,2004—2009年具有沙化逆转趋势的土地面积大于持续沙化的面积。2009年若尔盖沙化土地分为3类,76.58%的沙化土地属于防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土地沙化 空间变化 沙化强度 分类
下载PDF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蒙嘉文 左林 +2 位作者 蔡应君 邓东周 鄢武先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若尔盖县是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土地沙化监测调查和省级治沙治理试点工程实施为基础,分析了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类型、强度分布以及成因,形成了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态势的基本判断。还通过对沙化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情况... 若尔盖县是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土地沙化监测调查和省级治沙治理试点工程实施为基础,分析了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类型、强度分布以及成因,形成了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态势的基本判断。还通过对沙化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情况的总结,提出若尔盖不同沙化类型的优化治理技术模式和防沙治沙技术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土地沙化 技术模式
下载PDF
青藏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洪芝 吴鹏飞 +3 位作者 杨大星 崔丽巍 何先进 熊远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385-4397,共13页
中小型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动态,2008至2009年间,利用定位观测方法对青藏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的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5次调查。结果为:(1)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 中小型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动态,2008至2009年间,利用定位观测方法对青藏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的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5次调查。结果为:(1)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318只,隶属于3门7纲88类;平均密度为39941.67个/m2;大类群中,线虫纲(Nematoda)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91.50%,蛛形纲(Arachnida)(主要为蜱螨目)、弹尾纲(Collembola)、寡毛纲(Oligochaeta)和昆虫纲(Insecta)分别占3.73%、2.55%、1.12%和1.07%;(2)土壤动物的群落密度、类群数、密度-类群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有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或P<0.05),表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季节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3)线虫纲、蛛形纲、弹尾纲、寡毛纲和昆虫纲的密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均有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4)各季节间的Sorensen群落相似性系数低于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表明季节变化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相对较强,对优势类群个体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弱;(5)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密度,以及弹尾纲、寡毛纲和昆虫纲的密度均与温度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或P<0.05),线虫和蛛形纲的密度与温度和降水均有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寒草甸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而温度是影响其季节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素;另外,从温度、降水及其年间变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可知全球气候变暖在短期内将会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寒草甸 土壤动物 多样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若尔盖沙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37
5
作者 税伟 白剑平 +4 位作者 简小枚 祁新华 苏正安 陈勇 蔡应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7-285,共9页
1995年以来,政府大力开展对若尔盖沙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其生态恢复效益受到广泛关注。而水源涵养功能作为衡量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的重要生态指标,其变化对水分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和响应。以若尔盖县不同治理... 1995年以来,政府大力开展对若尔盖沙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其生态恢复效益受到广泛关注。而水源涵养功能作为衡量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的重要生态指标,其变化对水分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和响应。以若尔盖县不同治理年限的沙化草地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包括199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治理区,2012年的正常放牧区和2012年的无治理区),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土壤含水量作为研究指标,结合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沙化草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若尔盖草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1)土壤质地发生变化,由紧砂土逐渐恢复成砂壤土,保水能力及保肥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由无治理区的1.7 g/cm^3下降到正常放牧区的1.3 g/cm^3;(2)土壤p H值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由7.6逐渐下降到6.7,土壤总体上为中性土,适宜植被生长;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相对不明显,但治理区的有机质远低于正常放牧区的土壤有机质,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3)土壤含水量呈"V"型变化趋势,在治理初期,土壤含水量先减小,2009年治理区的含水量最低,仅为6.8%,但到了治理后期,土壤的含水量开始增加,1995年的沙化治理区含水量达到了12.1%,说明水源涵养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4)经过相关分析,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壤p H值、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含水量与有机质、土壤质地以及土壤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5)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土壤退化指数逐渐减小,土壤状况得到不断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草地 草地沙化 土壤理化性质 水源涵养
下载PDF
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源涵养功能μ 被引量:67
6
作者 熊远清 吴鹏飞 +2 位作者 张洪芝 崔丽巍 何先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780-5788,共9页
若尔盖湿地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水源区,对区域水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及放牧的影响下,若尔盖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查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200... 若尔盖湿地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水源区,对区域水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及放牧的影响下,若尔盖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查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2009年8月对该区域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3个阶段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若尔盖湿地由沼泽草甸向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1),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下降(P<0.01),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也发生变化;沼泽草甸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显著高于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P<0.01);0—100 cm深度范围内的沼泽草甸土壤的最大持水量(8486.27 t/hm2)显著高于草原草甸(4944.98 t/hm2)和沙化草甸(4637.96 t/hm2)(P<0.01)。土壤持水量与有机质含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受植被盖度和泥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泥炭层厚度的下降和土壤质地沙化是导致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沼泽草甸 草原草甸 沙化草甸 水源涵养功能
下载PDF
试论从野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促进高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以若尔盖草原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慧君 周宇爝 +2 位作者 刘光立 胡伟 周祖基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83-86,共4页
传统意义上的森林保护工作就是针对危害森林的病虫害的治理,现代的保护观念则开始关注森林自身的健康和自我修复机能。若能够充分关注森林保护的非防治性措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修复机制,从充分利用一切生物资源的观点出发,合理... 传统意义上的森林保护工作就是针对危害森林的病虫害的治理,现代的保护观念则开始关注森林自身的健康和自我修复机能。若能够充分关注森林保护的非防治性措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修复机制,从充分利用一切生物资源的观点出发,合理的利用高原的各种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森林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则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可以把许多生态危机化解在危险到来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野生资源 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下载PDF
若尔盖沼泽冬夏季水禽和猛禽的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旭煜 戴波 +4 位作者 隆廷伦 王顺洋 张荣亮 熊清泉 五一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13,共4页
991年夏和1993年冬,笔者在若尔盖沼泽共观察到水禽30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8种文献无夏季分布的记载,棕头鸥等2种文献无冬季分布的记载,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赤麻鸭等7种为夏季优势种,绿头鸭等5种为... 991年夏和1993年冬,笔者在若尔盖沼泽共观察到水禽30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8种文献无夏季分布的记载,棕头鸥等2种文献无冬季分布的记载,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赤麻鸭等7种为夏季优势种,绿头鸭等5种为冬季优势种;猛禽12种,隶属1目2科.其中白尾鹞文献无夏季分布的记载,毛脚狂鸟等4种文献无冬季分布的记载.大狂鸟等3种为繁殖鸟,鸢等3种为夏季优势种,大狂鸟等3种为冬季优势种.建议在此建立面积为2390km2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 猛禽 保护管理 若尔盖沼泽 黑颈鹤
下载PDF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数量及分布 被引量:17
9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曾宗永 邵开清 林强 张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人为活动的干扰,黑颈鹤的栖息繁殖环境及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受到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种群数量 分布生境 保护建议 若尔盖
下载PDF
白龙江上游黑体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华 郭延蜀 +4 位作者 戚文华 常艳明 于同雷 陈玉龙 左林 《水产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2-48,共7页
对2006年5-10月和2007年7-8月采于白龙江上游的200尾黑体高原鳅进行生物学研究。体长40.3-117.26mm,体重1.20-20.19g。脊椎骨数4+35-41+1。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1龄→5龄数量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W♂+♀... 对2006年5-10月和2007年7-8月采于白龙江上游的200尾黑体高原鳅进行生物学研究。体长40.3-117.26mm,体重1.20-20.19g。脊椎骨数4+35-41+1。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1龄→5龄数量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W♂+♀=0.0136L2.993,(R2=0.92)。Fu 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37,雄体平均为1.33;C 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96,雄体平均为1.03。幼体主要摄食摇蚊幼虫;成体主要摄食钩虾,蜘蛛和昆虫幼虫。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0.89mm和8.32g,性成熟系数为1.26%;雌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64.03mm,体重为2.71g,绝对怀卵量为942粒。绝对繁殖力波动在942-9200粒/尾之间,平均为3652粒/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上游 黑体高原鳅 生物学
下载PDF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川西松潘高原5月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金建 李媛媛 +4 位作者 秦宁生 邵雪梅 刘洪滨 孙善磊 王洪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5-1202,共8页
利用四川省松潘县西部牟尼沟二道海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173年树木年轮年表序列,并依据响应函数、相关与偏相关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年表对5月降水较敏感,并由此重建了1837-2009年松潘高原地区5月... 利用四川省松潘县西部牟尼沟二道海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173年树木年轮年表序列,并依据响应函数、相关与偏相关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年表对5月降水较敏感,并由此重建了1837-2009年松潘高原地区5月降水序列。结果表明,1837年以来松潘高原地区先后经历了5个偏湿阶段和3个偏干阶段;以重建的1971-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为基准,在重建的16个气候时段中1961-1990年是降水最少的气候时段,而1837-1860年则是降水最多的气候时段;降水发生了多次正负突变,比较可靠的突变点出现在1863年前后、1874年前后、1890年前后、1904年前后、1958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重建序列周期变化明显,存在2~4年、16年和32~50年为主的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高原 树轮宽度 降水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成因探讨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邓东周 王朱涛 +6 位作者 蒙嘉文 白松 蔡应君 熊惠君 鄢武先 罗建勋 曾起亮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83-88,共6页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急剧扩张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综合整理、分析归纳近年来该地区的研究文献和监测统计资料,对沙化现状及趋势加以概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为川西北土地沙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急剧扩张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综合整理、分析归纳近年来该地区的研究文献和监测统计资料,对沙化现状及趋势加以概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为川西北土地沙化提供了基本条件,而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体制因素是其诱导触发因素,起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安氏高原鳅胚胎和仔鱼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华 郭延蜀 +3 位作者 左林 米军 熊远清 阿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21-725,共5页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卯,利用显微镜进行连续观察,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对安氏高原鳅胚胎及仔鱼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确定了到达各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成熟卵直径为0.87~1.05mm.受精卵卵膜径为1.24~1.41mm,微粘性。...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卯,利用显微镜进行连续观察,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对安氏高原鳅胚胎及仔鱼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确定了到达各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成熟卵直径为0.87~1.05mm.受精卵卵膜径为1.24~1.41mm,微粘性。水温16.3~18.1℃,受精卵历时119h44min孵出,所需积温为2083.4℃·h。受精卵发育的理论起始温度为4℃。发育所需的理论有效积温为1610.4℃·h。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35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约为4.58mm,仔鱼期历时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高原鳅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下载PDF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林强 刘世昌 邵开清 张明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 ,是黑颈鹤最集中的繁殖地。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结合历史文献该区鸟类共有 81种。属国家及国际间保护的鸟类有 49种 ,占 6 0 5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 7种 ,Ⅱ级有...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 ,是黑颈鹤最集中的繁殖地。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结合历史文献该区鸟类共有 81种。属国家及国际间保护的鸟类有 49种 ,占 6 0 5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 7种 ,Ⅱ级有 15种。水域鸟类较为丰富且数量较大。从区系上看 ,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为 6 5种占80 2 % ,东洋界 4种占 4 9% ,广布种 11种占 13 6 %。该区鸟类区系是由更新世北方区动物群发展而来 ,从晚更新世经草原或森林—草原鸟类发展到至今的高原湿地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辖曼自然保护区 岛类 区系
下载PDF
四川梅花鹿的社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延蜀 胡锦矗 +3 位作者 罗代华 色科 任树培 邹洪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四川梅花鹿的社群可划分为聚集群、繁殖群、族群、雄鹿群和单雄个体。在产仔季节,族群则分散成核心群、母子群和单雌个体。鹿群的首领由年长体健的雌鹿担任。雌鹿的序位等级由年龄、体况等因素决定,它以温和的姿态维持所建立的系列等级... 四川梅花鹿的社群可划分为聚集群、繁殖群、族群、雄鹿群和单雄个体。在产仔季节,族群则分散成核心群、母子群和单雌个体。鹿群的首领由年长体健的雌鹿担任。雌鹿的序位等级由年龄、体况等因素决定,它以温和的姿态维持所建立的系列等级序位。繁殖期,雄鹿通过角斗取得交配权,婚配制度属保卫雌性型一雄多雌制。雌鹿终身留居在世继的家域内;雄鹿2—3岁时被头鹿从族群中赶出,经流浪期后,建立起自己的家域。族群的家域为1.86—6.58平方公里,雄鹿的家域为2.66—4.95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四川梅花鹿 社群行为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沙区引进桑树种试验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东周 宋鹏 +4 位作者 周金星 蒙嘉文 罗建勋 余茂德 鄢武先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急剧扩张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该区域沙化治理存在植物材料单一的问题。本文从成活率、生长情况以及光合特性几个方面分析了4个桑树种在川西北高寒沙区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4个桑树种基本能适应川西北高...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急剧扩张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该区域沙化治理存在植物材料单一的问题。本文从成活率、生长情况以及光合特性几个方面分析了4个桑树种在川西北高寒沙区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4个桑树种基本能适应川西北高寒区的立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活率 光合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康定柳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毅 王朱涛 +3 位作者 蔡应君 任树平 柴成忠 罗建勋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15,20,共6页
为揭示川西北乡土灌木树种康定柳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聚类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四川阿坝州康定柳5个天然群体雌、雄性类群叶片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康... 为揭示川西北乡土灌木树种康定柳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聚类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四川阿坝州康定柳5个天然群体雌、雄性类群叶片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康定柳叶片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叶片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8.97%,雌、雄性类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27.32%和21.51%,小于群体内,表明康定柳天然群体叶片表型性状在群体内的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叶片表型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巴西(19.49%)、红星(19.42%)、壤塘(19.05%)、阿坝(18.94%)、红原(17.98%),巴西群体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而红原群体的最低。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5个群体间雌、雄性类群聚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柳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杨树基因组SSR标记在康定柳中的通用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红莉 蒙嘉文 +3 位作者 罗建勋 王朱涛 蔡应君 任树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遗传、高度多态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遗传育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杨树基因组中随机选取622对SSR引物对来自5个不同群体的康定柳雌雄各20个个体,共计200个进行了通用...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遗传、高度多态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遗传育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杨树基因组中随机选取622对SSR引物对来自5个不同群体的康定柳雌雄各20个个体,共计200个进行了通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基因组SSR标记在康定柳中的通用性达到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康定柳 SSR标记 通用性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州沙化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朔 唐小智 +3 位作者 袁晖 蔡凡隆 左林 蒙嘉文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阿坝州沙化现状、成因的分析,分别从资金、政策、技术、管理、宣传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沙化治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阿坝州 沙化 现状 成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生物资源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继霖 杨帆 左林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通过1991年和2001年两次深入西藏林芝地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对当 地的植物、动物、森林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开发和保护建议。
关键词 西藏 林芝地区 生物资源 评价 保护 开发对策 森林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