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视野下的清代
1
作者 陈怡(译) 《美术大观》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本文将证明19世纪的中国仍然按千百年来的惯例,以多元形式来维持与广阔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人口、物品以及思想的快速流动也给中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清朝流动人口离开国土,成为新社区的一部分,为整个东南亚和周边地区创... 本文将证明19世纪的中国仍然按千百年来的惯例,以多元形式来维持与广阔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人口、物品以及思想的快速流动也给中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清朝流动人口离开国土,成为新社区的一部分,为整个东南亚和周边地区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条件和知识创新的场域。19世纪后半期,因遭到欧洲及日本侵略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改变了原有的制度,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器物,让清王朝以及清朝公民的物质文化达到另一个高度。同时,随着人与物品的流动而产生的思想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氛围。这些背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革与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 广州通商口 传教士 物质文化 “混合”
下载PDF
英国法律史中的法治 被引量:2
2
作者 约翰·贝克 孙晓明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5年第1期30-42,123-124,共15页
英国法律制度的四个基石是法治、立宪君主制、议会主权以及对基本的个人自由或权利的认可。这些自由根植于古老的普通法,也有1215年《大宪章》的功劳。1225年议会确认的《大宪章》则被视为英国第一部制定法,确立了英国"王在法下&qu... 英国法律制度的四个基石是法治、立宪君主制、议会主权以及对基本的个人自由或权利的认可。这些自由根植于古老的普通法,也有1215年《大宪章》的功劳。1225年议会确认的《大宪章》则被视为英国第一部制定法,确立了英国"王在法下"的有限君主制原则。最为重要的自由被认为包含在该版本的第29条里,尽管其落实的过程经过了数个世纪。普通法的四大出庭律师公会也为英国的法治传统奠定了制度基础。由于法治难以准确界定,在特定时代其实际状况有着程度和认识上的差异。但目前清楚的是,奠定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措施均始于16世纪。这主要是法律创新的成果,而《大宪章》的成果不在于其文字本身,而在于从其伟大目标推演出来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法律 法治 普通法 制定法 《大宪章》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中国的黄金机遇 被引量:5
3
作者 巴里·布赞 崔顺姬(译)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45,共10页
本文是作者于2021年9月初完成的特稿,主要围绕今后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国机遇、中国作用和贡献等进行讨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安全的重要问题。气候治理具有紧迫性,但却存在领导力缺失的问题。如果将全球气候变化视为机遇,我们就能获得... 本文是作者于2021年9月初完成的特稿,主要围绕今后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国机遇、中国作用和贡献等进行讨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安全的重要问题。气候治理具有紧迫性,但却存在领导力缺失的问题。如果将全球气候变化视为机遇,我们就能获得新的机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气候承诺充满信心。面对新形势,中国迎来了一个能够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的重要时期。中国有能力以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欧盟所不具备的方式实现有关目标;加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符合中国的直接利益;在气候治理领域的贡献,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并进一步证明自身制度的优越性,这关乎中国的长远政治利益;中国在言语及行动上的积极努力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将远超自身所付出的努力。中国今后的政策调整及其实践将对世界有益。中国今后气候政策的相关选择并不互相排斥。未来涉及气候变化的政策,能够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治理减排 碳中和国际秩序气候宣示气候合作
下载PDF
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的基准时间: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3
4
作者 巴里.布赞 乔治.劳森 +1 位作者 赵雪丹 王文华 《国际安全研究》 2015年第4期32-52,156,共23页
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 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基准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下载PDF
论合同自由的衰落(1870-1970) 被引量:2
5
作者 P.S.阿蒂亚 范雪飞 《法治研究》 2018年第4期140-160,共21页
古典合同理论以自由市场交易为基础,将合同视为私人进行市场规划的工具,其经由合同法教科书与法理学著作而形成了一般合同法。一般合同法上的古典合同自由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司法、法律思维和政策,虽然其基础日渐崩溃但仍然具有顽强的生... 古典合同理论以自由市场交易为基础,将合同视为私人进行市场规划的工具,其经由合同法教科书与法理学著作而形成了一般合同法。一般合同法上的古典合同自由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司法、法律思维和政策,虽然其基础日渐崩溃但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随着政府和议会对合同自由越来越多的干预,以及古典合同模式不能有效处理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和其他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消费者无知等问题,古典合同理论意义上的合同自由在1870年至1970年间逐渐衰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合同理论 合同自由 衰落
下载PDF
后西方世界秩序下的核武器与核威慑 被引量:1
6
作者 巴里.布赞 韩宁宁 王文华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72,158,共20页
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些事件表明,作为世界秩序核心的英语世界,已失去其主导力量。目前的发展格局将朝着多元化的后西方世界秩序发展。在此秩序下,没有超级大国,只有大国,并且这些大国大多比较自我封闭,因此,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争夺全球霸权的现象。文化差异将比意识形态差异更为重要。文章首先将这一秩序的轮廓做一大致勾勒,然后探讨这一秩序对未来几十年核武器与核威慑所要扮演的角色来说将意味着什么。最为关注的着眼点是,全球格局从全球层面向区域层面的转变以及复杂的核扩散与核威慑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威慑 核威慑扩散 全球国际社会 核扩散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阅读即翻译:Clive Scott教授访谈录(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辉 Clive Scott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2期10-17,共8页
Clive Scott教授将翻译概念引入诗学研究,以其具有开拓性和实验性的研究成果在英、法文学及文学翻译领域引起相当关注。其翻译思想集中体现在Translating the Perception of Text—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henomenology和Literary Tr... Clive Scott教授将翻译概念引入诗学研究,以其具有开拓性和实验性的研究成果在英、法文学及文学翻译领域引起相当关注。其翻译思想集中体现在Translating the Perception of Text—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henomenology和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he Rediscovery of Reading两部著作中。他将文学阅读视为一种语内翻译行为,认为翻译是译者向自身和其它读者展开自我的过程,译者需要寻求新的语言资源真实地反映其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身体反映。Scott在翻译实践中积极尝试,创造出一套多模态符号用于翻译自己的阅读意识。本次访谈主要围绕Scott译论中引发关注的一些问题展开谈话,比如译文的文学性问题、翻译中的主体间性问题、阅读意识的符号转换问题等,也谈到他新出版的译论著作及其对AI科技时代文学翻译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意识 文学翻译 自传输入 文学性 现象学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古叙利亚语和新波斯语医学文献 被引量:1
8
作者 辛姆斯-威廉姆斯 杨富学 单超成 《吐鲁番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22-127,159,共7页
吐鲁番绿洲出土伊朗语写本为数巨多,大体归于三大宗教,即佛教、摩尼教和基督教.这些文献有很高的比例是转译而成的:佛教文献转译自汉语或吐火罗语;基督教文献转译自叙利亚语;摩尼教文献则转译自阿拉米语.这些文献的重要性在于,不少文... 吐鲁番绿洲出土伊朗语写本为数巨多,大体归于三大宗教,即佛教、摩尼教和基督教.这些文献有很高的比例是转译而成的:佛教文献转译自汉语或吐火罗语;基督教文献转译自叙利亚语;摩尼教文献则转译自阿拉米语.这些文献的重要性在于,不少文献都蕴含独特的世俗内容,为探索时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宗教信仰提供了依据.通常情况下,这些“世俗”内容都与三大教的信徒息息相关,这从文献的出土地点和所用文字中即可清楚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文献 叙利亚 吐鲁番 出土 波斯语 佛教文献 宗教信仰 吐火罗语
下载PDF
从情报工作到汉学研究 汉学大家鲁惟一访谈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司德 赵静一(整理) 鲁惟一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第3期82-94,共13页
访谈整理者按:鲁惟一(Michael Loewe),1922年生于英国牛津,著名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研究领域为中国汉代史。剑桥大学荣休教师、克莱尔学堂(Clare Hall)院士。鲁惟一本科就读于牛津大学,1942年离开牛津,时值二战,在政府通讯总部接受训练,... 访谈整理者按:鲁惟一(Michael Loewe),1922年生于英国牛津,著名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研究领域为中国汉代史。剑桥大学荣休教师、克莱尔学堂(Clare Hall)院士。鲁惟一本科就读于牛津大学,1942年离开牛津,时值二战,在政府通讯总部接受训练,破译日军密码。期间开始学习汉语,并于1947年前往中国,回国后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汉语本科学位。1956-1963年间任职于伦敦大学,1963年获伦敦亚非学院博士学位后入职剑桥大学,直至1990年退休。鲁惟一著有《汉代行政记录》(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Chinese ldeas of Life and Death:Faith,Myth and Reason in the Han Period)等,编撰《中国古代典籍导读》(Early Chinese Texts:A Bibliographical Guide)、合作编撰《剑桥中国秦汉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l:The Ch'in and Han Empires,221 B.C.-A.D.220)及《剑桥中国上古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2019年8月20日,胡司德与赵静一在英国剑桥格兰彻斯特村(Grantchester,Cambridge,UK)对话鲁惟一,探讨其编撰《剑桥中国上古史》的前前后后、从事中国研究的经历、感受以及治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工作 伦敦大学 汉学研究 博士学位 英国牛津 整理者
下载PDF
文字作为艺术、文字作为鉴评——4世纪中国三信札——《奉橘帖》之流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德侯 曲艺(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09,共8页
本文考察了王羲之书作《奉橘帖》产生的历史语境,梳理了它在王羲之身后的流传。并讨论了文字作品何以成为艺术品,以及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奉橘帖》如何被经典化。
关键词 奉橘帖 王羲之 中国书法
下载PDF
“快乐的英格兰”
11
作者 H.S.贝内特 龙秀清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09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中世纪英国农民闲时的情况怎样呢?人们长期以来将这个时代称为'快乐的英格兰',又表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尚需回答,不仅因为过去有关的描绘荒唐之极、绝非真实,而且因为任何一个社会若忽视了对其娱乐时光的描述,显然也是不真实的... 中世纪英国农民闲时的情况怎样呢?人们长期以来将这个时代称为'快乐的英格兰',又表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尚需回答,不仅因为过去有关的描绘荒唐之极、绝非真实,而且因为任何一个社会若忽视了对其娱乐时光的描述,显然也是不真实的。(1)然而,首先,让我们迅速浏览一下农民的日常生活,尽管这种浏览不免有些浮光掠影。我们应尽可能记住,那些对我们而言是生动甚至是有趣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格兰 农民 乡村 年轻人 劳动者 格拉斯顿伯里 领主
下载PDF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12
作者 拉纳·米特 《中国报道》 2022年第10期58-59,共2页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化时期。大流行病、战争冲突和经济危机影响着全球,毫无疑问,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仍将非常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机会是,有潜力在一些国际最重要的问题上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而这些问题将影响未来几十...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化时期。大流行病、战争冲突和经济危机影响着全球,毫无疑问,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仍将非常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机会是,有潜力在一些国际最重要的问题上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而这些问题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治理。然而,要想成功抓住这些机会,就必须真正专注于这些问题,并对全球政治的新动态有更充分的了解。当然,这一挑战不仅仅是对中国而言,也是对全球所有主要大国而言。但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选择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选择 流行病 如何应对 参与者 战争冲突 挑战
下载PDF
从约克到约克的Derek Pearsall
13
作者 皮耶罗·博伊塔尼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2年第2期211-219,共9页
I met Derek Pearsall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inter of 1982 in York and saw him for the last time,again in York,in November 2010.For me,his figure is therefore inevitably tied to York,its ramparts,its Minster,the Ce... I met Derek Pearsall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inter of 1982 in York and saw him for the last time,again in York,in November 2010.For me,his figure is therefore inevitably tied to York,its ramparts,its Minster,the Centre for Medieval Studies he did so much to foster.To York,and to Harvard,where I saw him quite often in the late 1980s,in the 1990s and after 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Derek FOSTER
下载PDF
悲剧、希望与乐观主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许娇娜(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分析和批驳了把悲观看做一种文化批判形式的现代悲剧观的错误和自我矛盾。文化批判的悲剧观作为一种精英主义的悲剧观,将作为高雅文化的悲剧与日常生活的平庸无奇对立起来,以绝对精神贬低世俗经验,在其本体论意义与精英化倾向、自... 本文分析和批驳了把悲观看做一种文化批判形式的现代悲剧观的错误和自我矛盾。文化批判的悲剧观作为一种精英主义的悲剧观,将作为高雅文化的悲剧与日常生活的平庸无奇对立起来,以绝对精神贬低世俗经验,在其本体论意义与精英化倾向、自由与决定论、虚无主义与常胜主义等问题上一再陷入僵局。事实上,崇高的、非凡的与日常的、平庸的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富于革命性的连续性。在希望的问题上,情况也是如此。悲剧带给人们的是希望,而不是乐观主义,两者的区别在于希望是与失败的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文化批判 自我矛盾 非乐观主义的希望
原文传递
人类学与当代世界的危机
15
作者 王铭铭 渠敬东 +8 位作者 大卫·帕金 杨圣敏 张志强 江湄 朱晓阳 罗祎楠 邓小南 孙静(译/整理) 加娜古丽(整理)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34,141,共14页
21世纪,当我们面对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同在的世界,以及越来越多的文明冲突和调适,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形态和转型危机。人类学作为一个发源自近代欧洲的学科,本身面对着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和绝对王权等欧洲内生... 21世纪,当我们面对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同在的世界,以及越来越多的文明冲突和调适,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形态和转型危机。人类学作为一个发源自近代欧洲的学科,本身面对着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和绝对王权等欧洲内生的亦是全球共同的困境。那么人类学如何在本学科的反思中去解读社会的重组、文化的自新?又如何在跨学科的交融中去参与当代世界危机之化解?借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大卫·帕金(David Parkin)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学的契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部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联合邀请了帕金教授,以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共同研讨了"人类学与当代世界的危机"这一主题。本刊在此以思想争鸣的实录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家 当代世界 转型危机 人文社会 社会科学领域 近代欧洲 北京大学 科学研究院
原文传递
我们必须永远历史化吗? 被引量:19
16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许娇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共6页
詹姆逊所提出的"永远历史化"作为一个超历史的命令,本身又是一个历史行为,构成了一种述行的矛盾。詹姆逊及大多数文化左派所犯下的另一个错误在于,认为历史化具有激进的本质,在文学批评上主张让文本回归历史语境。事实上在这... 詹姆逊所提出的"永远历史化"作为一个超历史的命令,本身又是一个历史行为,构成了一种述行的矛盾。詹姆逊及大多数文化左派所犯下的另一个错误在于,认为历史化具有激进的本质,在文学批评上主张让文本回归历史语境。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左派与右派拥有同样的立场,两者的分歧不在于是否历史地解读文本,而是如何解读历史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历史同时是关于文明和野蛮、解放和压迫的叙事,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对记录文明的史册进行X光检查,以便揭露其中野蛮的痕迹。正如本雅明所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改变的,因为现在和将来都在一种全新的光线下对它加以改写。这同样适用于文学,批评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对作品不断地加以补充,并且这个过程是不会终止的,因为作品本质上是不完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历史化” 述行矛盾 历史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医学人类学与信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大卫.帕金 张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2,共6页
当代社会医学人类学不仅关注多元医疗体系在地方上的共存关系,而且将疾病拓展到关于危机的讨论。本文基于非洲几个社区在面对危机时所呈现出的不同策略及不同境遇,分析了信任对话的重要性,及其转变为疏离对话的动因与影响,由此强调医学... 当代社会医学人类学不仅关注多元医疗体系在地方上的共存关系,而且将疾病拓展到关于危机的讨论。本文基于非洲几个社区在面对危机时所呈现出的不同策略及不同境遇,分析了信任对话的重要性,及其转变为疏离对话的动因与影响,由此强调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应关注到治疗资源的三角结构在地方的展开,即生物医学医生与医院、地方邻近的占卜师与草药医生,以及更大区域的治疗者三者之间在地方的不同运作机制与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类学 信任 危机 三角结构
原文传递
道德(及音乐)危险:评伯纳德·威廉斯《论歌剧》及《论文与书评:1959—2002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玛莎·C.努斯鲍姆 范昀(译) 《中外文论》 2019年第1期199-207,共9页
在与多发性骨髓瘤做了漫长的,有时又极为痛苦的搏斗之后,伯纳德·威廉斯病逝于2003年6月,享年73岁。(1)我依然想象他还活着———尤其是在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他那充满活力的形象让人难以承认他已离开人世。因此我不会承认这些,而... 在与多发性骨髓瘤做了漫长的,有时又极为痛苦的搏斗之后,伯纳德·威廉斯病逝于2003年6月,享年73岁。(1)我依然想象他还活着———尤其是在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他那充满活力的形象让人难以承认他已离开人世。因此我不会承认这些,而是继续使用现在时态。由于这种活力的强度,在威廉斯面前有时是痛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时态 威廉斯 多发性骨髓瘤 歌剧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下)
19
作者 王柯平(译) 《外国美学》 2021年第1期52-73,共22页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早期两部佚作(《论诗人》与《荷马史诗问题》)的残章断简入手,首先揭示了古希腊诗人、诗艺与批评实践的彼此关系,随之探讨了《诗学》残篇的理论要点,认为此作代表亚氏后期更为成熟的诗学思想,代表其具有本质意义的哲学...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早期两部佚作(《论诗人》与《荷马史诗问题》)的残章断简入手,首先揭示了古希腊诗人、诗艺与批评实践的彼此关系,随之探讨了《诗学》残篇的理论要点,认为此作代表亚氏后期更为成熟的诗学思想,代表其具有本质意义的哲学陈述。此作基于伦理学、心理学和认识论批评角度,提供了一套关乎诗歌内在本质及其价值的稳定理论。譬如,模仿说涉及情节的整一性与虚构性,事件的可然性与必然性等。再者,从诗歌情感动力学与心理学角度,可以觉察到净化说的诸多相关内涵,这其中不仅包括针对诗歌体验的心理学看法,而且包括亚氏悲剧审美观念中的人生哲理思索,同时还关乎心灵如何回应虚构的诗歌情节结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早期佚作 《诗学》 模仿说 净化说
原文传递
霍布斯的义务观
20
作者 齐维强(译) 陶林(译) 《伦理学术》 2021年第2期25-37,共13页
有学者认为,在霍布斯的义务体系中存在真正的道德义务,并且这种义务来源于上帝的命令。但实际上,霍布斯道德义务的来源完全是基于自利的考虑。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自然法,并不是由于上帝命令我们这样做,而是人们的明智考量决定要如此行动... 有学者认为,在霍布斯的义务体系中存在真正的道德义务,并且这种义务来源于上帝的命令。但实际上,霍布斯道德义务的来源完全是基于自利的考虑。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自然法,并不是由于上帝命令我们这样做,而是人们的明智考量决定要如此行动。因为遵守自然法是对个人以及人类整体的保存最有利的方式。这样一种考量当然是出于自利的考虑。如果说上帝的命令是遵守自然法的依据,那也仅仅是因为上帝是全能的。他的力量足以使一切人类服从于他,无论他命令什么,我们都只有服从。但是这种服从也就意味着自然法绝非永恒不变的法则,因为命令是可以变化的,这与霍布斯的观点完全矛盾。并且,这样一种服从于一人的权威绝不可能是真正的道德。在霍布斯这里根本没有真正的道德义务,任何对霍布斯义务体系的道德解释都注定是失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义务 上帝的命令 自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