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荒野景观:内涵与价值审视
被引量:
20
1
作者
邵钰涵
徐欣瑜(翻译)
+2 位作者
袁嘉
朱亦婷(翻译)
田乐(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14-25,共12页
城市的扩张、转型和收缩等进程为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可能。在物理范畴上,城市荒野景观指生态过程基本维持以自然为主导,且具备类似自然荒野野性表征与功能类型的城市空间。隐含在城市中的荒野景观片段,其存在与持续得益于...
城市的扩张、转型和收缩等进程为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可能。在物理范畴上,城市荒野景观指生态过程基本维持以自然为主导,且具备类似自然荒野野性表征与功能类型的城市空间。隐含在城市中的荒野景观片段,其存在与持续得益于有限程度的人工管理和对自然做功的最小干预。由于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共同作用与相互抗衡,城市荒野景观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荒野度"。这类景观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人文、审美、经济及健康价值,引发了多学科关注和广泛认同。本文对城市荒野景观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其内涵的构建与衍生历程,并在价值认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复合效益。内涵辨析与价值审视能够为城市荒野景观的实证研究打下重要的认知基础,为城市居民、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发现、欣赏、体验与可持续管理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网络提供科学支持,对中国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城市
城市自然
城市荒野景观
再野化
原文传递
疗愈性街景元素识别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殷雨婷
邵钰涵
+2 位作者
薛贞颖
凯文·斯韦茨
张克新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4期76-89,共14页
街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疗愈潜能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之一。本研究从注意力恢复理论出发,以其提出的疗愈性环境的4个特征因子—“远离性”“延展性”“迷人性”“兼容性”为依据,阐明了街道空间具有疗愈性对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中...
街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疗愈潜能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之一。本研究从注意力恢复理论出发,以其提出的疗愈性环境的4个特征因子—“远离性”“延展性”“迷人性”“兼容性”为依据,阐明了街道空间具有疗愈性对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居民的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将传统的疗愈性量表问卷与移动式眼动仪相结合,了解使用者在城市街道环境中能够获得的疗愈性体验,并识别出与疗愈性相关的街景元素,用以探究不同元素对人们疗愈性体验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绿植”“人”“汽车”等是显著影响街道使用者疗愈体验的街景元素。此外,不同街景元素对疗愈环境4个特征因子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对于远离性、延展性和迷人性三个维度来说,“绿植”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对于兼容性维度来说,“人”是核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归纳提升街道疗愈性的设计导则提供参考,并帮助专业人员依据不同类型街道的疗愈性侧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改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性
街景元素
感知评价量表
移动式眼动仪
注意力恢复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荒野景观:内涵与价值审视
被引量:
20
1
作者
邵钰涵
徐欣瑜(翻译)
袁嘉
朱亦婷(翻译)
田乐(翻译)
机构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
大学
上海市
城市
更新及其
空间
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
重庆
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
研究
所
不详
出处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14-2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城市自然景观视觉舒适度感应机理研究”(编号:518083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山地城市水敏性区域草本植物群落适应性设计研究”(编号:51808065)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街道视觉疗愈与经济活力平衡调控系统研究”(编号:2020010201)。
文摘
城市的扩张、转型和收缩等进程为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可能。在物理范畴上,城市荒野景观指生态过程基本维持以自然为主导,且具备类似自然荒野野性表征与功能类型的城市空间。隐含在城市中的荒野景观片段,其存在与持续得益于有限程度的人工管理和对自然做功的最小干预。由于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共同作用与相互抗衡,城市荒野景观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荒野度"。这类景观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人文、审美、经济及健康价值,引发了多学科关注和广泛认同。本文对城市荒野景观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其内涵的构建与衍生历程,并在价值认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复合效益。内涵辨析与价值审视能够为城市荒野景观的实证研究打下重要的认知基础,为城市居民、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发现、欣赏、体验与可持续管理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网络提供科学支持,对中国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荒野
城市
城市自然
城市荒野景观
再野化
Keywords
Wilderness
City
Urban Nature
Urban Wildscapes
Rewilding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疗愈性街景元素识别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殷雨婷
邵钰涵
薛贞颖
凯文·斯韦茨
张克新
机构
英国
谢菲尔德
大学
景观建筑系、
社会
空间
城市
主义
研究
中心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上海市
城市
更新及其
空间
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
城市
规划编研
中心
出处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4期76-89,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城市自然景观视觉舒适度感应机理研究”(编号:518083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景观视觉空间网络感应机理与评价”(编号:51678417)~~
文摘
街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疗愈潜能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之一。本研究从注意力恢复理论出发,以其提出的疗愈性环境的4个特征因子—“远离性”“延展性”“迷人性”“兼容性”为依据,阐明了街道空间具有疗愈性对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居民的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将传统的疗愈性量表问卷与移动式眼动仪相结合,了解使用者在城市街道环境中能够获得的疗愈性体验,并识别出与疗愈性相关的街景元素,用以探究不同元素对人们疗愈性体验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绿植”“人”“汽车”等是显著影响街道使用者疗愈体验的街景元素。此外,不同街景元素对疗愈环境4个特征因子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对于远离性、延展性和迷人性三个维度来说,“绿植”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对于兼容性维度来说,“人”是核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归纳提升街道疗愈性的设计导则提供参考,并帮助专业人员依据不同类型街道的疗愈性侧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改善思路。
关键词
疗愈性
街景元素
感知评价量表
移动式眼动仪
注意力恢复理论
Keywords
Restorativeness
Streetscape Elements
Perception Evaluation Scale
Mobile Eye Tracker
Attention Recovery Theory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荒野景观:内涵与价值审视
邵钰涵
徐欣瑜(翻译)
袁嘉
朱亦婷(翻译)
田乐(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
20
原文传递
2
疗愈性街景元素识别与评价研究
殷雨婷
邵钰涵
薛贞颖
凯文·斯韦茨
张克新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